一、背景情况
龙岩市新罗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森林食品、林下经济,培育“森林粮库、钱库”。推出林下经济全类型不动产登记制度,推动“资源变资产”,激发林业经营主体活力,有力促进林权价值增值增效,打造更加优质、便捷的投资环境,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推出林下经济全类型登记,“活泉生金”助力乡村振兴。一是业态确权全覆盖。通过“三权分置”改革,明确集体林地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企业经营权,推出林下经济全类型登记制度,实现对林下种植、养殖及森林景观利用等全业态确权保障,分类制定覆盖林下经济全类型的登记标准。二是利益联结促共富。依托“村集体+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通过入股、务工等方式参与经营,全区累计流转林地面积近50万亩,重点发展以七指毛桃、牛大力、金花茶、黄花远志等为主的林下种植产业,建成江山镇千亩黄花远志和岩山镇千亩七指毛桃等基地示范项目,并通过森林食品展销中心打造“美人蜜”蜂蜜、“牛标”灵芝等特色品牌。小池镇培斜村通过流转超6100亩林地实现村集体年增收10余万元。目前,全区林下经济惠及林农、林企近2.5万户,带动林下种养植、森林旅游、康养等生态产业协同发展,形成“资源活化—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良性循环,构建“资源活、集体强、农民富”多方共赢格局。
(二)拓展不动产登记审批服务,“全链登记”优化投资环境。一是材料流转“零跑腿”。林权类不动产登记37个事项,均已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提升了登记效率,节约林农、林企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高效完成权属审核、登记发证,助力企业快速获取融资资质,切实打通绿色经济“最后一公里”。2024年,通过全流程网办的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共89件,全流程网办率100%。二是便民服务“一站式”。针对偏远山区林农及经营主体出行不便问题,不动产登记部门采取“定点+上门”服务模式:在16个基层林业站设立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配备专人提供政策咨询、材料预审及全程帮代办服务;组织不动产登记业务骨干成立流动服务队,深入山场开展现场办公。工作人员通过方言讲解、案例演示等方式解读政策,手把手指导申请人整理申报材料,现场指导申请人通过互联网申报,提升群众获得感。2024年,共提供服务80余次,其中上门服务13次,成功办件率100%。
(三)创新林权抵押融资模式,“改革破冰”搅动金融活水。一是首发林权新证,打通融资梗阻。新罗区深化推动政银企合作,与龙岩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林权抵押融资模式,以不动产权证书为信用凭证,企业可快速获得授信支持,突破了以往仅依赖林权证的传统融资模式,精准破解了林农、林企的融资困境,开辟了金融机构绿色信贷新赛道。2025年1月,龙岩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新罗分中心为龙岩某旅游开发公司颁发林下经济(森林景观利用)不动产权证书,企业凭借不动产权证书获银行2000万元授信,破解资金瓶颈。新罗区通过“发证与授信”,解决困扰林下经济经营主体“急难愁盼”的确权、融资难题,达到森林资源变资产的效果,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二是赋能产业生态,催生市场活力。不动产权证书的颁发为企业提供了长期经营的保障,有效盘活了“沉睡”的林业资源,促进多元化林权交易活动开展,激发新罗区林权流转市场活力。这一创新模式也为政府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一产、三产深度融合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全区累计办理“惠林卡”“林下经济贷”等林业抵押融资规模突破3亿元。
三、取得成效
新罗区通过“全类型登记”实践,激活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近200万亩,年产值突破35亿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超百家,形成了经营规模突破地域限制、经济成效突破传统模式、主体培育突破单一结构,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增值良性循环,即“三突破、两促进”的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与产业示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