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福建人社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务实管用,找准切口,创新机制,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不断健全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对接群众需求,拓展就业服务智能化,千方百计帮扶就业。
二、主要做法
(一)“刷政策”:创新政策咨询服务智能化,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引进人工智能技术,推出政策领导机器人,在将乐县试点,建立人策匹配云平台,实现四个精准。一是精准画像。把劳动力数据导入后台,系统根据优化设计算法,对劳动力进行画像,作为大数据储备。二是精准匹配。办事群众只要刷一下身份证,后台就能将其特征和政策进行比对,自动匹配符合其条件的政策。三是精准推送。完成人策匹配后,机器人把能享受的政策清单、补助金额、提交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一次性显示在屏幕上,其中大多数业务通过机器人就可直接办理。四是精准跟踪。后台持续跟踪收集人员的情况变化和政策更新情况,大数据定期自动进行人与政策的匹配,匹配成功后自动通知群众政策补贴内容及办理渠道等。
(二)“摇工作”:打造就业求职服务便捷化,变“两难”为“双赢”
福州市首创公共就业服务手机“摇工作”免费平台(手机APP)。平台四大模块:“找工作模块”,为求职者提供求职信息发布、意向岗位查找、档案查询、退休再就业等功能;“招聘人模块”,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信息发布、人才搜索等功能;“招聘会模块”,求职者可获取招聘信息,用人单位可预定招聘会摊位;“视频面试模块”,当用人单位在平台上搜索到合适人才时,可发起视频或语音面试,与求职者双向沟通。
(三)“找红娘”:牵线搭桥专业化,助推困难毕业生求职进入快车道
开展就业“红娘”结对帮扶困难高校毕业生行动,采取“红娘自主网上申请和人社部门推荐相结合”方式发动各类专家、创业导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企业、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和资深HR担任就业“红娘”。建成全省就业“红娘”帮扶信息系统,建立“红娘”实名信息库、离校未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库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库。对有就业意愿的,向帮扶对象推送不少于3条就业信息;对有技能提升需求的,优先推荐参加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做到“申请一人、培训见习一人”;对有自主创业意向的,推荐纳入本地创业引领计划,通过专家“师带徒”,嫁接成熟项目,优先资助扶持;对市场就业确有困难的,推荐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四)“送管家”:探索服务模式网络化,确保就业服务24小时“不打烊”
针对贫困群众和就业困难人员的文化水平有限及疫情防控要求,漳浦县创新积极构建“人工+机器人”24小时就业服务平台,为企业群众提供不间断就业服务、用工服务、政策服务、技能培训、服务反馈,确保24小时“不打烊”,让“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在休息日或工作人员不在岗时,平台通过人工智能交互,自动记录电话号码和具体问题,由机器人进行解答,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管家式”服务,方便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
三、取得成效
将人与政策进行匹配的思路,给政策落实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提高了基层群众获得政策信息的效率,增强了政策申领便利化程度,首创性解决了政策知晓率低、申领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摇工作”平台推行后,快速、低成本解决就业信息互联互通问题,随时为求职者搜索周边各类岗位信息,随时为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精确对接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需求。
国家及各省市发展改革委
本省设区市发改委系统
省直厅局单位
国家及各省市发展改革委
本省设区市发改委系统
省直厅局单位
主办单位: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维护单位: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