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制度建设 加强供用水管理
——上杭县九里圳水利协会全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来源:上杭县水利局 时间: 2023-12-08 09:53

  一、基本情况

  在上杭县湖洋镇南部的群山脚下,横亘着一条历史悠久,长达9公里的水圳,当地人称之为“九里圳”。“九里圳”始建于公元1751年,初建成时以石作堤,由其灌溉的良田不多,随着陂圳供水的日趋正常稳定,开垦的水田不断增加,灌区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移民迁入,故有“先有九里圳,后有下迳村(五坊村自然村之一)”之说,受其恩泽的湖洋村谢姓一族也繁衍为湖洋集镇所在地的主要姓氏。九里圳已有265年的历史,是湖洋镇湖洋村骨干水利工程,跨越五坊、新坊两个村,灌溉五坊、新坊、上罗、龙山、濑溪、湖洋等6个行政村,受益面积1103亩,全程有86个出水灌溉控制口。

  二、协会管理助力水价改革主要做法

  1.建立健全机构,确定管护主体

  2003年8月成立了由灌区农民自行决策产生的九里圳水利协会。一是成立机构。由村委会成立领导机构和具体工作班子;二是提出方案。召开用水户代表会议,讨论制订协会组建方案,并广泛征求用水户意见;三是选举协会。召开用水户大会,民主选举九里圳水利协会会长、理事成员,成立水利协会。四是制订章程。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与权利,召开用水户大会讨论、修改、通过;协会制定了管水人员招标承包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放水制度、定期清淤制度、协会成员检查制度、点工管理制度、财务结算等六项规章制度。明晰产权和管护职责。采取行政划拨的形式,将九里圳的产权划给水利协会管理经营,由协会负责九里圳的建设维护管理,统一负责九里圳的调水、配水、用水、节水和收费管理;九里圳水利协会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办公室面积50m3),专门的人员(会长、常务副会长、财务、理事)集中办公,具体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

  2.制定管护付费标准,落实水费收取

  早在清代该圳建成时,九里圳就设有陂会基金。该基金拥有6亩良田和一块山林,每年收取的15石谷租和山林租金作为九里圳专门的管护经费,其中10石谷租作为专职管水员的报酬(即年薪1500斤谷子)。此外,九里圳大修用工由处于下游的横排岗田主和村民分摊,亩均负担20~50斤稻谷(按实结算,每年不同)。专职管水员由每年的“伯公会”评选竞聘。

  土地改革后,九里圳不再有陂会基金田和山林,也不再有往昔一年一度的盛大伯公会,九里圳的日常管护由专门设立的管水小组负责,之后又几经变迁,2003年8月成立了九里圳水利协会,负责九里圳日常管理及维修保养。九里圳水利协会根据实际灌溉的6个行政村1103亩良田,明确其建造维护由下游田主和农户承担,按县物价局制定的农业用水价格,根据不同农作物用水成本确定水费价格,并实行阶梯用水价格。粮食作物用水价格3元/百立方;经济作物用水价格4元/百立方;水产养殖用水价格5元/百立方,收取方式可折合成谷子征收。

  3.终端用水,落实统一用水管理制度

  对九里圳进行集中管护是维护众多分散田主共同利益的需要,九里圳明晰的产权为下游进行集中管护创造了条件。在水权分配上,所有用水户用水完全由专职管水员负责统一分配,实行真正的“一把锄头管水”。在九里圳渠首已建立里巴歇尔槽多普勒超声波计量设施,灌溉用水总量传输至上杭县灌区信息化平台。在九里圳干支渠设置水位尺计量,86个出水口的大小都根据其灌溉面积加以固定(如以石凿窟),灌溉时间由专职管水员根据全渠供水量和作物需水量决定。如果久旱未下雨放水紧张时由水利协会、集体组织分段分田日夜轮流放水,不准会员私自放水,如有违者罚稻谷10-30斤。

  在水圳维护上,下游田主和村民视九里圳为维系其生存发展的命脉,成立专门的基金和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村民自觉缴纳,自觉投工投劳。基于九里圳巨大的管护难度,专职管水员每天至少跑一个来回进行仔细巡查,一旦遇上自己短期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及时向九里圳水利协会负责人汇报,由其马上派员测算核实维修工程量,而后立即按制度科学安排劳动力,按协会特制九里圳零星点工凭证单结算。

  4.建立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机制

  近年来,为了加强小农水建设,促进水利协会的良性发展,上杭县通过加大建设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整合建设资源、协调各类矛盾等有效措施,理顺了水利资源建、管、用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民在小农水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上杭县财政局  上杭县水利局关于印发上杭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区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制定了出台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县财政局、水利局下达了九里圳水利协会优秀水利协会县级管护奖励经费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中央补助资金。

  5.制定了管护人员遴选考评激励机制

  为了确保九里圳专职管水员的勤勉和公正,真正实行“一把锄头管水”,湖洋村谢郭两姓先民创造出既简单高效又科学的管理者遴选考评机制——“伯公会模式”。“伯公会模式”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利用伯公会风俗,在众多分散的田主和房族长者中自发形成松散开放的九里圳管委会,就重要问题协商统一意见,推举出九里圳负责人。二是九里圳灌区水利协会建立了管水人员招聘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奖励制度度,对管水员进行招聘考评。

  (1)招聘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是管水员具备条件:① 有一定政治思想觉悟和热爱水利事业;② 家族劳力充裕;③ 有胆量晚上单独巡圳;④ 能联系群众并有管水经验。二是管水员的选用采取公开招聘的形式,符合上述条件均可参加招聘,一年试用期,群众满意的也可连续聘用,报酬为稻谷。

  (2)管水员职责和奖励主要内容

  ① 保证每天24小时有水供应农田,并协调做好其它五个村农田供水,并做好大雨前要截流,疏通排洪沟。②发现塌方及其它事故4小时内向会长汇报(半天一个劳力能完成工程的由管水员自己处理),超过半天的由会长安排处理;③ 每天巡视1-2次水流情况,并排除障碍物;④ 断水一天扣20斤稻谷,二天扣50斤稻谷,三天扣100斤稻谷,5天取消管水资格,并对以往的出勤也不补贴;⑤ 塌方及其它事故超过半天未汇报扣20斤稻谷。⑥ 天旱或暴雨晚上巡视渠道另补半天出勤(电池协会报销);⑦ 奖励: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群众满意由会员代表研究给予奖励。

  三、主要成效

  通过水利协会的管理,改善了五坊、新坊、龙山、濑溪、湖洋等6个行政村田间的工程管理,提高了田间排灌服务水平,实现了工程有人管,人民群众和谐用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农作物的稳定增产提供保障。同时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建立水费收缴机制,提高了农民节水意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规范了用水秩序,减少了用水纠纷;发挥了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效应,提高管护投入。

  四、启示

  农田水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深化农田水利改革是推动农田水利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明显提高;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初步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基本反映逐步提高到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积极推行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基本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农田水利设施点多面广,经费相对缺乏,仅能够保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最低标准,管理人工费用和材料设备机械费用无法保证,且大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维护知识和专业技能,尚需上级部门扶持。

来源:上杭县水利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