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农村公路养护考评“互联网+”助力养护质量提升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时间: 2023-09-06 15:51

  一、案例背景及特点

  (一)案例背景

  泰宁是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过的地方。近几年来,泰宁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载体,全力构建“建管护运”协调发展的交通新格局。2020年8月26日,泰宁县顺利通过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现场评估,并于10月交通运输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

  泰宁县地处福建西北部,县域面积1540平方公里,辖3镇6乡,111个行政村。全县现有通车总里程797.509公里,其中:县道173.005公里,乡道326.795公里,村道297.709公里。由于农村公路最大的特点是线路多、里程长,当前农村公路管理方面存在养护质量监管不够精细、养护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养护日常管理效能不高、养护计划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路线过于分散,巡查管理难度大,而县级交通管理部门现有的技术、管理人员配置数量难以对农村公路实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质量问题多种多样,按照路基、路面、桥涵隧道、附属设施及路产路权等就分为五大类,五大分类中还有各种养护质量问题,部分质量问题当前又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亟须制定完善一套完整的养护质量问题指标量化体系及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养护管理水平,为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二)突出亮点

  为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不到位、群众出行不便利等问题,我局委托软件公司研发运用了农村公路养护智能考评系统。该系统依托现有的路掌通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四大功能模块,即组织领导跟踪考评、日常养护跟踪考评、养护计划跟踪和养护质量现场评价。该系统的运行实现了农村公路管养的在线动态管控,评价考评对象养护实效、下达养护计划、跟踪养护成果,实现了农村公路信息化、数据化、精细化管理。通过现场考评,对各类养护质量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分红、黄、蓝三类进行管理,对发现的重急问题得到实时有效的跟踪落实整改,对轻缓问题不断完善病害库和养护工程计划,打破传统的粗放式管养模式。

  二、具体做法

  (一)详细做法

  一是开发运用养护智能考评系统将组织领导跟踪考评、日常养护跟踪考评、养护计划跟踪和养护质量现场评价四大核心模块加载到“路掌通”,实现养护日常常态化养护的管理机制,建立人员管理(含教育培训)、资金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生产、路产路权管理、病害调查等为主要内容,强化养护质量管理,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提升。

  二是组织开展人员操作培训2020年10月智能养护考评系统正式上线,我局组织各乡镇分管交通工作的人参加养护考评系统操作培训,对系统中的日常养护、养护工程等模块进行了现场操作讲解,重点对计划上报、养护问题反馈等操作步骤进行演示。同时对各级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答疑解惑,双方积极进行交流,探讨难题。

  三是完善提升总结经验。我局不断收集乡镇在日常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现有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各项评价制度和标准,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有序开展智能养护考评系统试行工作,总结考核体系试行情况,进一步完善提升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可推广性。

  (二)具体成效

  通过创新开发运用农村公路养护智能考评APP系统,实现了农村公路养护“四化管理”:

  一是实现养护管理科学化。组织修订养护质量考评办法,按照县、乡、村不同行政等级,确定不同的考评频次及所占权重:在原有县乡村道养护一季一考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县道养护质量考评的频次,将县道考评频次调整为不定时一月一考评,并建立随机生成受检路线或路段的方式,对于县道随机抽取20公里管养路段(每2公里作为1个路段)作为评价依据、对于乡村道按照每个不同管养责任单位抽取2条乡道1条村道作为评价依据,全面系统评价县道及乡镇养护管理水平。

  二是实现养护评价精细化。对路基、路面、桥涵隧道、附属设施、路产路权中存在的各类养护问题,进行指标量化,方便问题发现与导入,同时系统可自动生成考评结果;此外,借助图表的分析功能,直观地将养护检查存在的问题分类统计出来,用以进一步指导考评对象下阶段养护工作的提升。引入县公路分中心作为第三方养护考评服务机构,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价的专业性。对各类养护质量问题处置按照轻重缓急进行“红黄蓝”三色管理,对于易处置及影响安全的列入红色管理,要求即时处理,对于年内可安排养护工程进行处置的轻微病害纳入黄色管理,对于严重病害需落实修复资金方可处置的纳入病害库进行蓝色管理,通过分类处置确保发现的养护质量问题能够实现整改反馈闭环。养护智能考评APP运行至今,累计发现各类养护质量问题3400起,并实现了闭环管理,处置反馈率达100%,实现了农村公路信息化、数据化、精细化管理。

  三是实现计划跟踪信息化。探索养护工作计划管理,将年度养护计划(含预防性养护工程及修复性养护工程)、日常养护计划、水毁修复计划纳入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方便管理部门对县乡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开展情况及各类养护工程进展情况的及时跟踪,同时,将部分养护工程及水毁工程试验检测结果纳入系统管理,并作为项目验收及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补齐养护工程监管短板。

  四是实现日常保养长效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泰宁县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考核办法。采用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的公路县、乡、村道进行日常养护质量考核。考核的内容有: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开展频次、路面保洁质量、排水设施清理情况、路肩及边坡杂草清理情况、沿线设施维护情况及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监督抽查,并根据考核抽查结果奖优罚劣,让干好干坏不一样。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形成通报,及时指出问题,为日常养护保养提供了指导性方向,切实提升了县乡村道日常保养成效和服务水平。

  三、推广价值及建议

  (一)案例推广价值

  公路交通作为最基础、最广泛的运输方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路养护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最终将影响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县引入科技手段,搭建起农村公路智能养护考评系统,该系统的运行充分发挥“五级路长制”及专管员“探头”作用,对发现的问题按“三色管理”得到实时有效的跟踪落实整改,实现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打破传统的粗放式管养模式,切实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实现了农村公路信息化、数据化、精细化管理,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出行提供“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泰宁的做法具有投入少、收益好的特点,对于财政收入不高的山区县要面对农村公路里程长、路况差的管护任务,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有效管护办法。

  (二)相关工作建议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恳请省厅协调省政府,从省级层面出台文件,消除试点工作实际操作层面的壁垒,保障试点任务、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加强培训指导。受会议规模影响,目前对农村公路养护领域的专项培训少之又少,地区之间的交流学习也不够,养护管理人员、养护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为低下,原计划在考评系统中设置人员培训学习功能模块,苦于没有一些培训素材,建议由省级制作一些养护作业操作视频或培训学习材料供基层使用,以提升养护人员技能水平。

  三是加大资金保障。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山区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受自身有限的财力,县乡两级政府都很难在农村公路上有大的投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然是改变不了的现状,恳请省政府参照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补助政策,在核定省级养护资金补助标准时给予原中央苏区县上浮20—30%的政策支持。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