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转变管理模式 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效用
——浦城县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管护的新探索
来源:浦城县民政局 时间: 2024-01-02 10:23

  近年来,浦城县民政局结合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各乡镇敬老院的“公建民营”工作。全县共有18家乡镇敬老院,床位数1036张,原由乡镇政府自行运营,普遍存在生活环境脏乱差,资源利用率低,管理不到位等现象,每年县财政及乡镇政府在设施管护上最少需要投入18万资金,但居住的人数仅为个位数。因一些养老服务设施老旧,而管护资金数额又少,未能完全对敬老院的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及维护,也没有资金聘请专业护理员对入住的特困老人进行生活照顾,很多乡镇敬老院处于“放养”状态,只是为老人提供一个基本的居住场所,老人自由进出,而且在内居住老人各自煮饭、各自生活,很容易引发消防、用电、食品等安全问题。通过管护体制改革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激发农村公建养老机构活力,彻底改变原落后状况,实现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有效维护。

  一、实施公建民营,落实管护主体责任

  乡镇敬老院实施公建民营模式后,各乡镇陆续与民营企业签订了租赁合同,进一步落实了管护主体责任,由原来的乡镇人民政府管护改为承包的民营企业负责管护。民营企业对敬老院进行基本的适老化改造,每月对院内设施进行自查自检,聘请工作人员对入住老人进行护理,对设施进行日常维护管理,保障乡镇敬老院符合运营标准。截至2023年10月,全县18家乡镇敬老院已完成17家公建民营转型,转型率达到了94.44%。

  二、拓宽收入渠道,保障管护资金来源

  公建民营后,日常维护管理由承包企业自行承担,各乡镇对企业租金一般采取两种收取方式:一是对企业收取租金后,以日常正常运营情况为抓手,将这笔租金作为日常维护资金逐年返还;二是不收取任何租金,但要求企业对院内设施进行日常基本维护。乡镇允许各企业在确保当地特困供养对象养老需求的基础上,向社会失能和高龄老年人开放,拓宽收入渠道,进一步盘活乡镇养老机构,保障管护资金长期有效来源。

  三、做好日常管护,提升养老设施效用

  乡镇敬老院的服务设施基本维护不再由政府直接经办,而是与市场接轨,引入社会力量,负责管理、运营和维护,既能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达到长期使用及维护的目的,让政府脱离具体事务的操作,充当起真正的宏观管理、检查监督角色。我县公建民营的17家敬老院已入住368名老人,床位使用率迅速得到提升,又聘请了77名工作人员对老人进行护理,对设施进行日常维护管理。2023年以来,县民政局及乡镇工作人员对乡镇敬老院进行了151人次的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各项问题当场开具整改通知书,督促各承包企业限期维护到位。

  四、积极引导创优,促进服务质量发展

  根据《福建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办法》(闽民规〔2022〕11号)和有关要求,我县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引导各运营企业对标提升管护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星级养老机构评定和创优工作。通过资料查验、实地考评、老年人现场调查等方式开展实地评定工作,重点检查了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机构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机构服务四方面工作,要求各企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改造,促进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各运营企业积极响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全县正常运营的乡镇敬老院17所全部参加评定,经评审,2所敬老院被为二星级养老机构,14所敬老院被评为一星级养老机构。通过评级创优,形成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农村养老设施管护和服务水平。

  这种引入社会力量,利用市场机制的管护运营模式,是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管护发展的有益探索,为我县农村养老服务注入了活力。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推进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工作,争取达到100%的公建民营率,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管护水平,促进农村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浦城县民政局 供稿)

来源:浦城县民政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