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三力”引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时间: 2022-11-16 15:47

  近年来,德化县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契机,全力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开展了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专项行动,逐步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符合农村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系。2022年德化县被列为省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重点推进县,一年来持续聚焦通过“三力”引领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为谱写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构建“实”的保障,以长效机制为基础凝聚管护“内生力”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成立德化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将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六抓六提”行动方案》中,各行业主管部门明确一名党员作为管护工作的总协调人,充分发挥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一线管护,变“指挥干”为“带头干”,为管护工作宣传发动、加快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打下坚实基础。今年来,累计开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长效管护“红色志愿行动”1400余人次。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探索建立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管护经费来源,保障管护工作落实落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稳固财政投入,2020年以来,德化县通过向上争取及本级配套,累计投入超4.34亿元用于各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主动顺应服务市场化、队伍专业化、管护高效化发展趋势,将敬老院、小型水利设施整体或部分运维工作“打包”给专业公司,有效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管护。

  三是实施以评促管。制定《德化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考核方案》《德化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实施细则》《德化县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管护办法》等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专项考核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考核,有的放矢查摆问题,倒逼镇村两级责任落实、工作落地。建立考核结果与资金补助相挂钩制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工作年度考核,并评定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对获前三个等次的乡镇,分别给予渠系工程补助每公里1500元、1200元、900元,考核优秀的乡镇叠加给予奖励3-5万元,考核不合格的经督导整改至合格后再给予补助,有力确保管护成效。

  强化“细”的举措,以精细管理为根基夯实管护“支撑力”

  一是梳理管护清单。出台《德化县加快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原有管护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应管尽管、应统尽统的原则,梳理形成包含水利设施、电力能源设施、交通设施、农村人居环境设施、教育卫生设施、文化广电体育设施、民政设施、通信设施、物流设施等9大类28项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清单,并明确了管护职责分工和责任人。

  二是分类施策推进。根据不同领域基础设施情况,分类别、差异化实施管护措施,其中:对电力、通信等经营收益可以弥补建设和运营成本的经营性设施,由运营企业自行管护;对农村供水、污水处理等经营收益不足以弥补建设和运营成本的准经营性设施,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运营管理,引入泉州水务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水利水电分公司、德化县戴云水处理有限公司对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管护,近年来全县农村水环境不断改善,常住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小流域水质达标率100%;对农村道路、绿化设施等没有收益的非经营性基础设施,按权属关系,由镇村统一管护,县财政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同时纳入全县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根据管护成效予以奖励。

  三是探索智慧管护。整合通讯、污水处理、水利、公路、卫生等各行业领域已有智慧管护渠道,实行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创新巡河机制,利用无人机进行空地结合、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的巡河模式,实现各类小型水利设施无盲区、无死角管护。建成智能视频云监控平台,联网建设视频监控4916路,提供各项数字化乡村应用服务和场景融合,满足日常监控沟通的需求,推动县、镇、村三级联管,不断提升区域智慧化管护水平。

  突出“新”的理念,以增收创收为引擎增强管护“续航力”

  一是探索林电共建。创新“林电共建”互动机制,通过实行村委会统一管理、吸收困难农户加入模式,在高压线路下种植低矮且经济价值高的油茶生物防火林带335亩,年可创收96万元以上。全县境内可规划建设电力线路走廊油茶林生物防火带约200公里,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可增收超300万元,从根源上解决电力线路管护中的线树矛盾,实现线路管护、森林防火、村民(含脱贫户)增收、村财创收的多方共赢。

  二是设立公益岗位。开设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就地聘用57名沿线农户、脱贫户担任养护员,给予每月1500元岗位补贴,实现“养护离家不离村,养护务农两不误”,有效解决边远路线养护人员缺失问题,同时帮助沿线脱贫户增加经济收入,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是盘活闲置资产。将全县172所闲置中小学校舍托管给当地政府管理使用,结合当地旅游文化资源,通过出租、招商引资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市场化盘活利用闲置校舍。探索县属国有企业流转闲置村集体资产新模式,由县文旅集团牵头成立国企控股企业“农优公司”,采取“国企+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上涌等8个乡镇3650亩土地种植粮食,实现粮食生产、村财收入、农户增收、公司盈利、农田基础设施有效管护等多元共赢。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