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
2020年12月,将乐县被省里列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下发了充分结合县情实际的《工作实施方案》,梳理出4525个需要管护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积极指导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出台了管护细则31份,并在县内5个乡镇和4个部门开展管护的试点先行工作。在改革过程中,我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致力于在末端管护、智能化管护、健康管护、资金保障等方面重点发力,努力破解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现将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激活管护神经末梢,解决“头重脚轻”的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涉及方方面面,我县大胆创新,整合乡镇的中心、站、所等有关管护职能,抓好乡村两级所站环节建设,在全县各乡镇成立乡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所13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站135个,设立管护站信息公开栏,主动公开管护站成员名单、基础设施管护清单、管护人员信息及联系方式、管护费用开支情况等信息,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更好的履行管护职责。建立形成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常态化开展。
二、提升智能管护水平,解决“粗放管护”的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粗放式管护”问题,我县通过整合污水处理、水利、公路、医院等各行业领域的已有智慧管护渠道,实行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不断推进城市智能管护模式向农村区域延伸。如,将各乡镇卫生院及延伸卫生所的公共基础设施纳入总医院固定资产信息系统,统一管理,设立台账清单,便于实时了解综合分析各项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情况。又如,针对水利设施管护,通过平台智慧河长APP,在兼顾管水、治水的同时,将电站、水库等管护工作一并纳入,形成水利设施智能化、精准化管护。
三、推广健康管护模式,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全周期”管护问题,减少或者延缓设施疾病产生,我县推行“把好脉、开好药、固好本”模式,在农村公路、水利、人居环境、教育医疗设施等领域率先探索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全过程管理,推广健康管护模式,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管护效果。一是把好脉,建立健康档案。组建交通、水利、污水处理等设施管护健康管家团队,对清单内的设施进行全面“体检”,并加强管护工作的前期介入,实现“治未病”的目的。二是开好药,及时消除病灶。按照“分级管理、分层处置、分级考核”原则,完善管理新机制,采用“县聘、乡管、村监督”的方式,开展“分级诊疗”,各层级有关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突出管护的针对性,实现“靶向治疗”。三是固好本,助推乡村振兴。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各领域的管护细则,开展定期评比,实行“以奖代补”形式安排管护专项资金,把各重点领域管护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比如,在交通运输领域,将杨时邑道建设项目列入交通领域“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交通+特色产业”创新,拓宽“交农旅”融合的发展之路。
四、健全资金保障体系,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为了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将乐县作为财政收入较少的山区县,在多方筹措资金基础上,不断加强自我造血,探索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路径。一是稳固财政投入。通过向上争取、本级配套、镇村自筹、社会募集等多种方式筹集管护经费,每年拨付建管费用8430万元。被确定试点县后,又设立专项资金2000万元,确保试点改革有序推进。二是加强村级造血。在保证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和可使用性基础上,重点推进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让其发挥更大的增值效益。比如,常口村通过资产变资金,发挥产业优势,流转村内农业设施交付福建常口分享生态农业公司经营使用,公司负责农业设施管护,村集体参与公司分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上级拨款和项目资金的窘境。三是提高资金效益。比如,在集镇污水处理设施管护方面,过去由乡镇自行管理,管理水平和能力不到位,通过委托专业公司管护,每年管护经费节约50万元,也有力提升了农村污水处理水平,污水处理率达80%。白莲镇等乡镇通过整合河长、护林、道路管护等管护资金,按照“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原则,提高管护资金的使用效率。
下一步,我县将按照本次会议推进工作的安排,并及时总结并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试点工作。突出重点抓好管护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末端管护薄弱环节的改善与能力提升;进一步完善“以奖代补”制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管理;安排一定比例的农村集体经营性收益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在乡村适时推进使用者付费制度;加强基础设施管护人员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完善应急保障机制等,努力实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常态、长效。
发言完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