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厦门市“信用+科技+普惠金融”助力中小港航企业纾困解难
时间: 2022-11-11 17:18

  厦门市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组织协调、示范引领、监督管理作用,积极探索创新,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借助金融科技工具,积极探索“信用+科技+普惠金融”模式,创设专属化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利器,为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为厦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厦门市信用办、市发改委的指导下,厦门港口管理局持续发挥政府部门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信用+港口管理”模式,创新打造港航第三方公益性信用评价体系,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严重影响了港航企业的生产经营。疫情期间,厦门港口管理局在厦门市发改委指导下,积极运用信用手段,借助金融科技工具,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六稳”“六保”工作任务,积极探索“信用+科技+普惠金融”,优化提升厦门市信易贷平台(厦门市首贷续贷服务中心)服务功能,与厦门市信易贷平台联合平台入驻金融机构联合创设了港航企业专属化金融产品——“港航信易贷”,2022年,携手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将产品升级至——“港航信易贷2.0”,进一步满足了港航企业购买船舶、更新零部件或日常经营周转等多种资金需求,并在厦门港区大力推进“港航信易贷”产品落地,截至2022年10月,“港航信易贷”1.0和2.0版本已为45家中小航运企业授信共67笔,发放融资贷款额度达8.7亿元。为中小港航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保持生产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推动信用数据赋能

  厦门市发改委牵头全市五部门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方案》,创新形成覆盖全市18个单位、61个数据项、524个字段的金融领域信用信息共享专题库首批清单,通过厦门市信易贷平台(厦门市首贷续贷服务中心)部署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并建设服务专区,实现库内数据向平台各入驻金融机构开放查询,构建全市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创新应用共享网络,打造信用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生态,实现数据赋能。

  二是叠加行业信用评级

  通过厦门市信易贷平台(厦门市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融合应用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基于厦门港口管理局第三方公益性信用评价体系的港航企业年度评分评级数据、行业数据及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的融资风险评估数据等,三方联合设计专属于中小港航企业的信用评分模型,向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等平台入驻金融机构输出企业信用风险评分,由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实现实时测算预授信额度,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的贷前审查效率和港航企业的获贷体验。

  三是创新行业监管模式

  厦门港口管理局将以执法手段为主要手段转变为以信用管理为核心、以执法监督为保障的方式,形成了主管部门监督、行业协会引导、企业自律“三方协同监管”新机制。港航企业从被动接受监管变为主动积累信用财富,更加自觉诚信依法经营,主动落实安全生产,积极提升服务水平,行业总体信用水平持续提升。“港航信易贷”有效破解了港航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厦门港走出了一条“以信用促融资、以融资促发展”的创新道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激发了港航企业的发展信心。“诚信厦门港”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船舶运力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港航信易贷”入选了“福建省2022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2022年6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第九批(14项)可复制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来源:厦门市发改委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