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真正实现群众和企业“一趟不用跑”。平潭综合实验区通过区块链技术、信息互通共享、流程再造、制度创新等方式,对不动产登记和交易申请方式、办理模式、材料形式等进行全方位改革创新,推行“全程网办、智能审批、无纸办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推行在线认证,实现身份核验“不见面”。采用可信任的第三方认证平台“在线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签章)”技术替代现场申请的核验和“面签”问题。在线平台同时支持各方、各权利人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通过自持设备完成对同一业务的操作,实现了全地域、全天候操作,真正实现群众“一趟不用跑”。
(二)强化数据支撑,实现在线申报“零材料”。一是对登记申请表、询问记录、合同等材料,采用在线填报、电子签名(章)方式直接形成电子文书;二是强化数据支撑,应用信息共享机制,对于办理业务所需材料通过调用电子证照库及数据接口获取;三是启动告知承诺制,对于无法通过数据共享方式获取的材料,以告知承诺的方式替代,实现部分业务“零材料”在线申报和电子档案归档。
(三)封装业务规则,实现高频业务“智能批”。在“全程网办”的基础上,根据“依法依规、风险可控、质量优先、效率兼顾”的原则,通过夯实不动产登记和房产交易数据,将业务审核规则封装到业务审批系统中,无需人工审核,通过系统智能审批的方式即可实现高频登记业务“智能秒批”,提高登记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集成业务流程,实现多个部门“链上办”。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部门、数据”上链,集成业务流程,实现多部门交叉业务“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在全国率先推出抵押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登记服务场所延伸至各银行网点,并与税务、法院、公积金、公证等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人员集成和委托代办等方式实现不动产登记关联业务“一窗联办”,形成不动产登记业务“联盟链”。
(五)启用电子证照,实现办理结果“网上领”。全面启用电子不动产权证书(证明)、电子合同、电子备案证明,并在全区范围内全力推广应用,群众和企业通过登录“平潭通”微信小程序即可在线领取和使用电子不动产权证书、电子合同、电子备案证明。
(六)汇聚政务信息,实现数据真伪“掌上验”。将不动产登记和交易数据汇入平潭综合实验区政务数据汇聚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溯源,保障数据的可靠性,使用单位则可通过“平潭通”微信小程序验证电子不动产权证书、电子合同、电子备案证明等电子办理结果真伪和有效性。
三、取得成效
(一)提速增效有获得感。目前,已有11项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业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全程网办”和“无纸办理”,其中有5项业务实现“智能审批”。截止6月18日,不动产登记和交易实现“智能审批”的业务办理时限缩减至5分钟,其余业务平均办理时限缩减了1天,已办结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信息网上查询约67846宗,已办结抵押登记各类业务14014宗,已完成不动产登记高频业务“智能审批”业务3718宗,房产交易合同网签备案“无纸办理”41宗,减少群众、银行等申请人跑登记机构104812趟,减少提交材料135741份。
(二)高效便捷节省支出。自全区推行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业务“全程网办、智能审批、无纸办理”后,对所有在线办理的业务,取消任何形式的传递资料、现场身份确认等线下操作,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同时,启用电子形式的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电子申请表、审批表等电子文书,实行不动产登记和交易电子档案管理,缩减了早期不动产登记和交易纸质档案数字化和管理成本,也让不动产登记和交易数据服务政府管理更加精准、高效。截至今日,已从不动产登记和交易部门调整出10名工作人员从事其他岗位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