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媒体聚焦福建海洋与渔业
时间: 2023-06-19 18:17

6月16日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主题采访活动在福州启动

让我们一起通过媒体记者的视角

探寻福建海洋与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秘诀

智慧渔业

福建蔚蓝大海上“夏种”“夏收”场景颇为壮观

福建的海岸线曲折

出产全国八成以上的养殖大黄鱼

超过七成的鲍鱼和约五成的海带

“靠海吃海念海经”

各色海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蓝色粮仓”正从近海推向广袤的深远海

福鲍1号

  这是位于福建省连江县的鲍鱼深远海养殖平台“福鲍1号”。

  新华社记者周义 摄

乘船从连江县苔菉镇出发

20多分钟后抵达鲍鱼深远海养殖平台“福鲍1号”

平台所处的海域水深约35米

这座“钢铁森林”般的平台重约1000吨

年养殖45吨鲍鱼

“福鲍1号”养殖平台配备了水质监测系统

海水的pH值、电导率、溶氧量等数据

可以实时传输至养殖户的手机

鲍鱼住上了“智能粮仓”

振渔1号

  这是位于福建省连江县定海湾的“振渔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 摄

“振渔1号”呈横卧的橄榄状

总长60米,型宽30米

养殖水体达13000万立方米

电力翻转养殖网箱有效地破解了

传统网箱附着物的“缀网”“破网”难题

乾动2号

5月初

“乾动2号”海鱼养殖平台入驻定海湾海域

其搭载各类智能养殖系统

及检测系统等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

所有数据可无线传输到养殖户手机终端上

对大黄鱼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控

实现智慧养殖

预计将年产高品质大黄鱼200吨

闽投1号

  “闽投1号”深海养殖渔旅平台

  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摄

  “闽投1号”的养殖水体总容量达6.2万立方米

由三个水箱组成

并配套多口深水抗风浪网箱

每万立方米水体中养殖有100吨大黄鱼

每年可以养殖优质大黄鱼600吨

年产值1.2亿元

基于宽阔的甲板空间和稳定的主体结构

“闽投1号”搭载海景客房、海上餐厅、多功能会议室、露天水吧等多功能舱室

人们在这里可以体验智慧渔业

也可以休闲垂钓,感受海上风光

以旅促渔、以渔带旅

串珠成链、连线成片

一条陆海联动的渔港亮丽风景线正在打造中

目前

“闽投1号”正与高校科研院所展开产学研一体化合作

开展深海养殖技术攻关

拓展养殖更多高经济价值的鱼类

与此同时

养殖、加工、冷链、物流等领域的全产业链条技术创新也在不断深化

打造年经济价值可达10亿元的“海洋牧场”产业生态圈

通过科技赋能深远海养殖平台

让“蓝色粮仓”更智慧

有效推动渔业养殖从近海养殖向深海养殖转变

从网箱式养殖向大型装备式养殖转变

从传统人工式养殖向自动化智能化养殖转变

从而极大拓展“蓝色经济”发展新空间

截至2022年底

福建累计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18台(套)

养殖总水体超过47万立方米

深远海养殖迈出坚实步伐

水产养殖

2023年

宁德获批建设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依托该平台

厦门大学、富发水产有限公司等单位密切合作

组成联合育种团队

陆续完成“富发1号”新品种选育

并研发了“宁芯1号”“宁芯2号”大黄鱼基因组育种芯片

  图源:科技日报

宁德优良港湾众多

渔业资源丰富

发展海水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022年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07.3万吨

渔业产值332.4亿元

近年来

宁德不断加强水产种业产学研合作

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合作建设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

与东海水产研究所共建创新研究院

在大黄鱼种业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等方面屡创佳绩

  图源:科技日报

水产加工

开背、剔骨一气呵成

7秒内变成鳗鱼片

经智能化加工程序

变成了一份份包装精美的白烧、蒲烧鳗鱼、鳗鱼干等鳗鱼产品

“游”到国内、国际食客的餐桌上……

  图为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鳗鱼加工生产线。

  张博岚摄

在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

生产繁忙而有序的进行着

设在印尼的养殖基地

既解决了原材料稳定供应问题

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这主要得益于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

  图为印尼海洋渔业中心图班渔业加工厂。

  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供图

2021年以来

习近平主席与印尼总统佐科三次通话

就“两国双园”建设事宜达成共识

“两国双园”是交流交融的福地

印尼也是福建在东盟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

2022年福建与印尼进出口贸易额达1215.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2.2%

乘着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的东风

元洪投资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扬帆出海”

积极投身跨国产业链建设

  图为福建丰大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元洪食品交易中心数据中心监测数据。

  翁宇菲摄

千年前

中国和印尼在海上通道结缘

千年后

中印尼“两国双园”以食品产业为突破口

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

将“两国双园”建设成为中印尼协同发展的桥梁纽带

共同创造交流交融的美好华彩乐章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科技日报、福建日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