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省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深化改革,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随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推进,省发改委(省营商办)收集发布2024年首批35项具有代表性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这些改革创新举措紧盯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和热点问题,聚焦提升政府效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强法治化建设、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以及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涉改革“深水区”、精准把握“关键点”。营商环境改革由局部性、尝试性的探索与突破,转向系统性的集成和多维度的深化,典型经验做法呈现出跨部门协同的显著特点,不断释放改革叠加效应,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典型案例
漳州市打造“123”多元解纷商会样板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背景情况
近年来,漳州市充分发挥商会调解组织在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探索并实践“123”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即建设“一个平台”、培育“两支队伍”、落实“三项机制”,通过“普法+调解+仲裁”,达到“事了人和心齐”的效果,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主要做法
(一)建设“一个平台”。发挥商会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整合“职能部门专业优势+行业产业集中优势+商会联络协调优势”,形成预防化解劳资纠纷的强大合力,构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维权”的平台,融入市域治理大局。
(二)培育“两支队伍”。培育普法宣传员和特邀调解员两支金牌队伍,为抓好源头预防和诉前调解两个重要环节奠定坚实基础。吸纳有行业专长、有影响力、热心调解工作的龙头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等担任特邀调解员,并让具备法务知识人员及行业专家担任普法宣传员,积极配合公检法司、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部门开展普法宣传和诉前调解工作。
(三)落实“三项机制”。一是建立定期排查机制,有效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常态化开展会员企业走访活动,充分发挥商会熟悉行业特点、具备行业影响力的优势,有针对性地为会员强化普法宣传,提供政策咨询,引导企业合法用工,防范劳动关系风险,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企业内部。二是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在会员企业间搭建交流互动平台,通过用工交流、专题辅导、研讨交流、案例评析、庭审观摩等方式,积极开展调解员的培训,增强调解人员业务水平,切实提升劳动争议调解质效。三是建立联动调解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加强与仲裁机构、司法机关及政府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推动诉调对接、公调对接、仲调对接,实现从单线作战向多线联合作战的转变,形成劳动争议预防、调解、仲裁一站式处理模式,合力化解劳资纠纷。
取得成效
推动“123”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以来,政企合力助推纠纷治理提质升级。漳州市家居商会作为试点单位深入践行,累计受理民事、商事、劳动等争议纠纷近300起,协调解决26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80%,有效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企业有矛盾找商会”的社会意识逐步提升,持续营造融洽营商环境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