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制定出台服务“海上福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 年)
时间: 2021-10-19 15:29

  日前,福建工程学院召开党委三届二次全会,研究通过《福建工程学院服务“海上福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草案)》,明确了福建工程学院服务“海上福建”建设行动的主要任务。

  方案强调,要依托学校在海洋工程和智慧海洋领域的一定基础和积累,积极抓住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海上福建”建设的契机,面向大海洋,谋求新突破,搭建宽平台,融合优资源,推进深交叉,产出大成果,将强劲的外在需求和强烈的内生驱动汇聚,着眼探索新型科研组织形态和二级学院组织模式,着力在推进海洋工程装备研究、开展智慧海洋研究、推进临海能源研究、开展海洋文化研究和加强海洋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对“海上福建”做出建设性贡献,使之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确立新的战略增长点,使福建工程学院成为“海上福建”建设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

  福建工程学院服务“海上福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2021-2023 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 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助 力建设“海上福建”,提升一流应用型大学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 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 年)》,特制定以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一以贯之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创新实践,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紧扣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海上福建”建设带来的新契机,立足福 建实际和学校实际,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关于“追求高质量、 深化优服务、增强新动能”的工作要求,着力在科学研究、技术 研发与人才培养方面推进服务“海上福建”建设,在水下动力、海 工装备、智慧海洋、海洋文化等领域形成特色,持续产出高水平 学术成果和技术成果,使之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的战略增 长点。

  (二)主要目标。

  ——开拓新领域。向海图强,抢抓新机遇,依托学校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交通工程、建筑现代化、生态环保等领域学科专业优势,面向大海洋,谋求新突破,搭建宽平台,融合优资源,推进深交叉,产出大成果,培育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特色、新优势,成为服务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新的重大发展领域,争取成为“海上福建”建设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之一。

  ——聚焦科技创新。聚焦“海上福建”建设的海洋生态治理、 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信息化和智能化、临海能源等领域,加强政 产学研合作。把握现代学科发展的新特点,遵循规律,创新机制, 引进领军人才,凝聚创新资源,推动涉海交叉学科建设,建设智慧海洋与工程研究院等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在海洋科技关键共性 和配套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一批显著成果。

  ——强化人才支撑。要紧贴“海上福建”建设的关键需求、重 大课题,从产教融合入手,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要遵循 新工科发展规律,增强优势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打破制约教育教 学改革过程中的机制障碍,培养一批复合型的服务“海上福建”建 设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培育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水 平工程师队伍做出贡献。

  ——提供智力支持。凝聚工、管、经、法等多学科领域交叉 融合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构建与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等单 位密切合作机制,建立若干海洋研究智库,参与海洋政策、海洋 法治、滨海乡村规划等领域研究,为地方海洋产业规划、政策制 定提供较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和法律服务。

  ——助推海洋文化发展。依托福建省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 建设地方海洋文化研究平台,在福建海洋文化、海洋“非物质文 化遗产”和闽台海洋文化关系、滨海文化产业等领域产出一批突 出成果,助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和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海洋工程装备研究

  1.根据《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 年)》中关于海洋工程装备的需求,重点围绕水下观测、侦听、采样、清洗、抓取等各种作业功能,开展消费级、民用级和小型工业级别的智能水下机器人、无人艇等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开展智能水产养殖信息系统、基于无人艇的智慧海洋信息系统、基于水下机器人的江河湖库水利水文水务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建设水下智能装备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平台;依托省市政府科技园区和省市国企企业,建设集试验、验证和法定检测于一体的海洋装备综合实验基 地,为海洋装备的性能质量提供试验验证、产品质量检测,并制定测试标准。

  2.瞄准海上风电装备结构件制造智能化的需求,与福建福船一帆等公司合作,以海上风电塔筒、导管架的高质量焊接制造为目标,研究大直径管重型结构件超大截面焊缝成型技术,争取突破大厚板焊接质量稳定性和相贯线全位置自动焊接两大行业技术“瓶颈”,助力福建省海上风电装备自主产业化。

  3.瞄准海洋渔业、海底输油、海工平台的需求,围绕材料高性能化、功能化和智能化等工程研发方向,开发高端、长寿命、 复杂工况下的海洋装备用耐腐蚀材料,力争在特种不锈钢材料、船舶用厚钢板材料、铝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质功能材料、绿色修船等方面取得技术创新并助力产业化应用。

  4.服务建设“海上粮仓”的需求,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展海洋牧场的离岸平台、深水网箱、半潜式和全潜渔场、渔业大宗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制冷保鲜等关键专用装备的研发及助力产业化应用。

  5.适应海洋环保产业发展的需求,联合企业研究开发分散式水体修复和氮磷污染治理新技术、氮磷污染在线监测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分散式水体修复和氮磷污染治理新技术,为服务沿海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支撑。

  (二)开展智慧海洋研究

  1.与中国海洋研究所密切合作,开展在海洋大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研究。

  2.在海洋生物识别、水下机器人等领域加强学科交叉,开展应用基础研究;联合省内知名科研机构共建或共享高水平海洋大数据平台,在海洋牧场、海洋工程等方面开展相关信息工程和智能技术研究。

  3.参与相关企业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研究和建设,拓展遥感、测绘、卫星通信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提升精细化、网格化、智能化海洋感知及预警能力。

  (三)推进临海能源研究

  1.开展地下水封洞库储油项目研究,重点对地下洞库建设中的裂隙岩体异性渗透特性、地下水流场、地下水水质、地下围岩 位移、锚杆应力、洞库施工等方面开展研究和风险评估。

  2.在“海上风电产业链”方面,与三峡集团上海院兴化湾海上风电项目工作组合作开展风电智能监控、智能运维、故障智能诊断和预警等数字化风电技术研究及专利申请。

  3.在“渔光互补+光伏产业”方面,参与“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工 程设计,并为相关光伏产品提供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支持。借助微电网的项目合作契机,将风电与光伏电站研究平台纳入建设,开展相关研究。

  (四)开展海洋文化研究

  1.积极服务“海丝”核心区建设,依托福建省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海洋文化省级研究平台建设,开展福建海洋“非遗”文化、闽台海洋文化关系研究,以我校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学科视角下的南岛语族的起源与形成研究”为平台,提供重要学术成果支撑,积极服务福建省探索海峡 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2.依托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的福建海洋文化,积极开展海洋文化教育、科技博览、专家讲坛等活动,推动地方海洋文化的传承、普及和创新;参与“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实验室,侧重海上丝绸之路的近海、临海城镇建筑文化遗产研究;发挥城乡 规划学科优势,参与近海、临海区域乡村规划,协助海滨美丽乡 村建设,助力滨海旅游产业发展。

  (五)加强海洋人才培养

  1.根据“海上福建”建设的需求和现代海洋科技多学科深度融合的特点,遵循新工科发展规律,增强优势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建设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大数据、海洋环境治理等新型学科专业方向,探索产教融合的海洋领域应用型人才新模式,培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海洋人才。

  2.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留学生涉海人才培养工作。

  3.主动联系政府主管部门,争取政府财政补贴,积极参与省 内海洋科技人才再教育工作,推进海洋业务骨干的进修培训工作。

  三、实施保障

  (一)强化组织协调

  成立学校服务“海上福建”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智慧海洋与工程研究院,不断充实研究院专职工作力量,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创新科研组织

  成立智慧海洋与工程研究院,积极引进海洋领军人才、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同时整合 学校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学科人才优势,完善学校与省内相关科研院所创新人才流动机 制,创建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激励机制。同时,进一步探索新型科研组织形态和二级学院组织模式。

  (三)构建协同机制

  主动联系政府部门、涉海企业、研究机构和相关高校,加大与省海洋与渔业局、省船舶集团、省水产 研究所、福州市政府等部门单位合作,寻求项目合作机会。聚焦 “海上福建”建设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积极申报协同创新平台和项目联合攻关。

来源:本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