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尤方明
在校大学生张友涵建议:完善闽台职业资格采信采认制度能够有效降低闽台人才流动壁垒,是实质性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五五”期间,福建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闽台职业资格采信采认制度。
一是完善采信采认法制体系。依托对台区位优势,考虑于“十五五”时期适时制定《福建省台湾同胞职业资格采信采认条例》,明确闽台职业资格对照标准规则,完善采信采认制度实施程序;支持涉台事务较多的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积极推动政策创新与经验制度化,在职业资格互认领域开展立法先行先试;构建适配闽台产业融合发展的两岸职业资格框架,由两岸专家共同制定可动态调整的职业资格等级转换表。
二是扩大采信采认比对范围。建立健全台胞职业资格采信采认目录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扩大直接采认和采信范围,加强采信采认证书的适用效力;聚焦高端技术、专精特新及新业态领域,深化资格标准比对,扩大职业技能认证的覆盖范围,以保障高水平人才的顺畅流动与高效配置;支持和鼓励闽台企业交流、协作,推进产业优势互补,完善闽台产业人才长效沟通机制保障,深化闽台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三是丰富采信采认认证形式。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台湾相关行业合作,构建两岸技能人才合作评价制度,保障台湾技能人才在大陆的职业发展通道畅通;针对认证标准差异大的职业,借鉴“一考多证”的实践范例,组织闽台专业机构共同设计行业能力评价考试,构建闽台职业能力考试共认制度,考核内容兼顾台湾行业标准。
扫码参与省“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