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参与省“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编者按:“十五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迅速发展,我们应深刻认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专栏今日摘编一位网友建言,他提出,应通过深化人工智能教育改革、完善企业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基本收入制度,以及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
网民“骑马走天下”在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建言:近年来,以ChatGPT、Sora、DeepSeek等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持续取得突破,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式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其所带来的就业替代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十五五”时期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
一是深化人工智能教育改革。推动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的课程设计和理念培养,在高等院校中设立人工智能技术及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应用课程,建立适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是加快完善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技能培训。依托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线上学习平台、企业联盟、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短期人工智能技术培训,推动企业员工及时掌握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工作技能,尽量避免产生“摩擦性失业”。
三是探索建立覆盖所有人的基本收入制度。借鉴发达国家全民基本收入(UBI)制度,探索土地、资本等要素收益权分配机制,逐步完善覆盖低收入群体的生存保障,在经济发达地区先行试验全民保障,逐步探索建立一个普惠性收入制度。
四是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