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赓续传承中推动文化进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题:在赓续传承中推动文化进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新华社记者周玮、杨湛菲
五千年弦歌不辍,文明长河浩浩汤汤;百余载风云激荡,民族复兴势不可挡。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基础上推动文明更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潮中实现文明复兴、文化进步?
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为宽广的文明维度,凝聚起更为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厚植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202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考察。伊水之畔,总书记凝望历史,远眺未来:“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从六尺巷到白马寺,从肇兴侗寨到丽江古城,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镇院之宝何尊前驻足凝思,在孝感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用脚步丈量文明,用思想贯通古今,厚植从“何以中国”到“何以复兴”的文化根基。
“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深情回望。
文化自信从久远历史中来。中华文明以其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屹立于世,任凭世事变迁,这条文明的长河始终奔腾不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
“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历史风貌生动再现,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不断改善,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春节”申遗成功,中国年成为“世界年”,人们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爱国主义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儿女凝聚成紧密团结的强大共同体……
在中华文脉赓续传承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更加鲜明,不断唤醒文化自觉、塑造文化自信、锻造文化自立、铸就文化自强,进而化为守护文明的坚定行动。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新发现文物数量超过13万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
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文化根基更加深厚、更加牢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憧憬和挑战,都激发我们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
今天,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
激荡文明进步的创新活力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人们游历山河,在双节同辉中共逐心中的“诗和远方”……流动的美好生活图景里,洋溢着独特的“中国风”“文化味”,生动展现中华文化在传承创新中迸发的蓬勃生机。
绵延千百年的习俗在“日用而不觉”间与时俱进,饱含民族精气神的文化“润物细无声”地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结合,生动彰显“第二个结合”的实践伟力。
从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传统村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时代图景,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作为城市工作七个方面重点任务之一……历史被贯通、基因被激活,时光长河积淀的文明智慧涌动着全新力量,融汇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
放眼神州,“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波澜壮阔的时代长卷中升腾起恢弘气象,不断塑造并丰富着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博物馆成“新顶流”,2024年全国博物馆吸引14.9亿人次游客“打卡”;“考古热”“非遗热”“红色旅游热”百花齐放,“国风”“国潮”万紫千红;“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文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神州大地铺展活力满满的奋斗图景——
“北斗”指路、“墨子”传信、“嫦娥”揽月,一个个国之重器承载着现代科技与大国文明的诗意“相遇”;“Z世代”在创业路上跑出加速度,大国工匠托举起制造强国的坚实底座,匠心闪耀、薪火永续……
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断彰显——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拓宽中华文明的精神航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造性凝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以浓郁的文化味、炽热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明创新创造的洪流,澎湃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浪潮,奔向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激荡时代回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示文化坐标、锚定文明航向。
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要勇担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2025年5月18日凌晨,伴随着飞机落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漂泊海外79年的国宝——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终于回家!
“十四五”时期,35批次537件/套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国宝的盛世回归,更激励我们自立自强。
今天,文化自信正不断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在潜移默化中指引我们立自力更生的志气、硬自强不息的骨气、长独立自主的底气,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人工智能“解码”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残片,实现完整拼合;基于深度学习的系统缀合殷墟甲骨碎片,让甲骨“开口说话”……2025北京文化论坛上,文化与科技的“双向奔赴”为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写下生动注脚。
文化动能借助科技杠杆不断释放,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跃升的强劲推力。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文,以《黑神话:悟空》等为例指出,中国正在通过电子游戏以及融合时尚、网红和生活方式来提升软实力。
文明既是历史创造的积累,也是现实创新的土壤。唯有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实现面向未来的创造,才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24年11月,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展览上一件件充满东方古韵的展品,令海外观众赞叹“美妙又壮观”。
展览开幕之际,中法两国元首分别题写了序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序言中深刻指出,“我们要从历史文化中探寻启迪,深化人文领域交流互鉴和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诠释了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实践证明,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命脉所系和动力之源。唯有坚定不移地拆除壁垒、拥抱世界、互学互鉴,让发展的要素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中自由流动、碰撞融合,才能持续激发文明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引领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让我们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 在赓续传承中推动文化进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2025-10-09
-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2025-09-22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各地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勇毅前行 2025-09-05
-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2025-09-01
-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2025-07-25
- 习近平: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2025-07-07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7-03
-
20
2025-10
省发改委召开党组(扩大)会
10月17日下午,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孟芊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精神,研究我委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指出,去年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福建干什么、福建怎么干、福建党员干部应如何担当作为等重大问题,这是指导福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的纲领性文献。要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满怀赤诚之心、爱戴之情、奋进之志,团结一心、砥砺前行,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八闽大地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要持之以恒深学细悟,把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一体学习领会,深刻理解“奋勇争先”的战略意图,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揽全局、统领工作,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强调,要常态长效狠抓落实,健全五级体系抓落实工作机制,根据省委工作要求,及时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逐项细化为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持续更新完善工作台账,形成工作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坚持月跟踪、季调度,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推动贯彻落实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会议要求,要聚焦“奋勇争先、再上台阶”年度目标任务,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加快补齐短板、持续扩大优势,全力以赴抓好第四季度各项工作,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按照站位全局、紧扣省情、着眼长远抓战略谋划的要求,系统化谋划一批具有牵引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推动“十五五”实现良好开局。 会议要求,要抓紧抓实作风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紧密结合起来,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引导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自觉坚持用权为民、正确行使权力。坚持谋实事抓落实,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发扬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 委党组成员、厅级领导,委总规划师,驻委纪检监察组,机关各处室和所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查看详情】
- 省发改委召开党组(扩大)会 2025-09-28
- 省发改委召开党组(扩大)会 2025-09-02
- 省发改委召开党组(扩大)会 2025-08-21
- 省发改委召开党组(扩大)会 2025-07-21
-
18
2025-10
实地走访听心声 靠前服务促发展——省发改委开展第三季度调研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近日,省发改委组织开展2025年三季度调研服务活动,深入基层对接政策落实,推进项目建设,协调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服务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全省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共同谋划发展新篇 结合一年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落实情况,对照福建省“十五五”规划相关领域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与各地有关部门及民营企业代表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各地前三季度经济运行、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产业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共同分析研判经济发展态势。跟踪各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和“十五五”规划工作推进情况,广泛听取建议,共商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 一线推进项目建设 现场察看了福州临空经济区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宁德思客琦新能源智能装备建设等350多个项目,实地了解项目建设进展及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积极协调解决省重点项目、“两重”项目、重大招商项目、预算内投资项目等存在的困难,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加快实施,为扩大有效投资、巩固经济回升势头提供坚实支撑。 精准服务民营企业 实地走访了聚泉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奥普拓自控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中科光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双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0多家企业,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市县工作协调机制“三张清单”滚动梳理落实情况等,在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研发与市场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优化提升服务质效 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亲身经历政务服务全流程,从用户体验角度评估政务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聚焦审批效率,直面办事堵点,收集优化建议,推动服务流程持续改进。跟踪了解各地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推动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投标市场,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查看详情】
- 省发改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2025-09-23
- 省发改委召开党组(扩大)会 2025-08-26
- 省发改委召开党组(扩大)会 2025-08-19
- 省发改委召开党组(扩大)会 2025-07-16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12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