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综合实验区率先实现台胞身份 “两证”互认 实现台胞增值服务
时间: 2025-02-01 15:39

  一、背景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内央和福建省关于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扩大台湾居民居住证身份核验应用范围,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台胞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聚焦台胞证和居住证信息不能互认、居住证应用场景少等困扰,在全国率先实施台湾居民居住证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互联网等领域应用,推动在岚台胞生活更便捷、投资更便利、经营更放心,进一步推进两岸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梳理难点,打通身份数据核验接口。为支撑台胞台企“全程网办”不断创新和应用,解决台胞身份线上核验难点问题,2023年10月,公安部批准平潭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台湾居民居住证身份核验接口地区。为进一步探索台湾居民身份证在更多政务服务场景应用,提高台胞在大陆出行、经商、生活便利度奠定“身份数据”基础。

  (二)打通堵点,实现台胞身份“两证”互认。台湾居民居住证和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均为台胞在大陆的有效身份证件,但在实际应用中,因“两证”分属两个不同系统,数据信息不互通,台胞在办理认证注册、金融、医保、社保等业务时,要求所涉环节必须证件一致或同时出示“两证”,这对台湾居民居在大陆生活工作非常不便利。为此,平潭综合实验区迭代升级综合审批服务系统,在系统数据库内对持证台胞的“两证”信息进行创建、关联、合并,解决了台湾居民居住证和台胞证不能同时核查难题,即台胞持台湾居住证办理相关业务时,系统后台可自动核查相应的台胞证信息及相关业务办理情况,率先实现台胞“一人两证一档”关联。

  (三)拓展场景,推动落实“同等待遇”“同等便利”。全方位深化惠台服务机制改革,以“小切口”推动服务“大提升”,对比大陆居民身份证应用场景,平潭综合实验区首期梳理出台湾居民居住证在政务服务、日常生活、认证注册3个类别45项常见应用场景,推出台胞登记注册企业“全程网办”、台胞跨境移动支付、台胞医疗服务卡在线建档办理等常用服务项目,实现了台湾居民居住证在实验区范围内与大陆居民身份证同等便利。

  (四)系统集成,打造对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强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对台服务能力。整合工商、税务、公安、医社保等部门的自建业务系统,拓展对台服务内容和服务渠道,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窗口端、自助端和移动App端,集成涉台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三端”同质同源,实现“进一个网,办所有事”,“24小时不打烊”,为台胞台商提供家门口的便利服务。

  三、取得成效

  (一)应用成效。实施台湾居民居住证与大陆居民身份证应用同等便利改革,是平潭充分发挥“综合实验”先行先试示范作用和对台独特优势,以对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抓手,依托全国首批开通的台湾居民居住证身份核验接口,围绕台胞台企“急用”“通用”“想用”等服务需求,聚力打造台湾居民居住证在就业、就医、住房、金融等领域创新应用,着力打通跨部门、跨领域的“业务壁垒”,破解在岚台胞台企办事创业的难点堵点,为平潭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台开放格局提供更多便利化服务举措。截至目前,累计通过国家台湾居民居住证身份核验接口服务2300人次,实现台胞“两证”关联应用80余人次,受理新设立台企“全程网办”81家,提供在线就诊服务台胞102人次,累计对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服务台胞299人次,提升台胞台企在大陆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社会成效。平潭综合实验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文件精神,先后在全国率先推出台胞登记注册企业“全程网办”、台胞跨境移动支付、台胞医疗服务卡在线建档、台胞身份“两证”互认、上线对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创新应用场景,获得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央广网、福建日报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在中国新闻网刊登的《台湾地区银行卡在福建平潭可实现线上支付》阅读量达60万次;福建日报分别于2023年10月25日及2024年5月9日头版刊登《我省首张“全程网办”台企营业执照发放》和《平潭在大陆率先实现台胞身份“两证”互认》。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