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龙文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推动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民营企业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助企纾困解难,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针对蓝田经济开发区辖区企业多、流动人口多,劳动纠纷、社情警情复杂的情况,全面推进“司法+”和谐园区法律服务机制建设,主动靠前服务,问需于企、护航民生发展,为园区企业和群众营造了安心、放心、暖心的和谐营商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人才“云招聘”,服务周到。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用工难问题,在“e企通”设立“用工帮”模块,助力用工双向流通,用工高峰期,平台输送人员,形成“放水”效应,用工低谷期,平台吸纳人员,形成“蓄水”效应;通过合理调控“蓄水池阀门”应对企业用工淡旺季“峰谷交错”,实现人员的自主调剂,就业人员效用最大化。
(二)政策“云兑现”,说到做到。在“e企通”设立“政策帮”(免申即享)模块,通过政府后台多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由政策对应的业务主导部门牵头,统一向相关部门收集材料,联合审核;企业要做的只需通过手机线上填写财务账号等信息,待款项拨付后就会收到微信和短信提醒。通过简化政策“前端申报”以及“后端兑现”流程,大大提升服务企业效率。
(三)项目“云招商”,主动报到。在“e企通”设立“投资帮”模块,将重点招商项目制作成数字招商地图,客商想投资只需在地图中点击项目,即可了解“项目介绍”“360°招商全景图”等细致内容;还可通过“商机110”栏目在线咨询投资问题。招商专员以微信互动、实时解读形式开展招商推介,实现招商“全天候、零距离、快反应”。
(四)“纠纷化解+权益维护”,搭起园区“连心桥”。建立“两庭两室”(劳动仲裁庭、劳动法庭、调解室、职工法律服务室),联合司法、工会、人社、法院等相关法律服务部门,整合调解、仲裁、诉讼职能,建立劳动纠纷预防调处一体化机制,实现人民调解申请、调解、协议签订、司法确认、执行等环节“一站式”调解维权服务。力争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形成最大合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进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五)健全司法护企“三项机制”。一是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从提升诉讼服务、完善审判执行工作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9方面着手,细化20项实施内容,对优化营商环境单列考核,实行“周部署、月通报、季点评”,确保工作落实见效。二是构建多方联动机制。针对漳州市蓝田经济开发区暨工业园区聚集1000多家企业、4万多名员工,流动人口多,劳动纠纷复杂多发的情况,联动区总工会、司法局、人社局等5部门出台《龙文区“园区枫桥”机制试点实施方案》,明确12项工作制度,细化26条工作流程,确保“一条龙”为园区企业、员工解决心烦事、挂心事。三是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在工业园区内设立“两庭两室”服务矩阵,即纠纷调解室、员工法律服务室、劳动仲裁庭和劳动法庭,整合调解、仲裁、诉讼等职能,就近从快解决劳动纠纷,实现“小事不出厂,大事不出园(区)”。
三、取得成效
(一)对接“畅”,解决企业用工难。“数字就业网格员”服务队伍已走访帮扶企业累计232次,处理用工服务28次,帮助双飞日化、天辰纸品、矢崎汽配等30余家企业解决用工近1100人。同时,创新“零工劳务服务中心”,线上线下引导劳动力富余企业和缺工企业间开展共享用工,用“闲得慌”破解“用工慌”,平台现有登记富余企业56家、登记需求企业335家,登记求职人员1338人,已为40家次企业推荐用工560人次。
(二)兑现“易”,解决政策兑现难。通过“e企通”推出商务、住建、人社、科协等领域“免申即享”优惠政策,已向1880家次企业兑现850多万元奖励扶持资金。
(三)效益“佳”,解决招商引资难。针对数字经济企业“轻资产、高附加值、人才聚集一线城市”的特点,龙文区“e企通”结合电商产业园推出虚拟注册、异地孵化的“零土地”招商引资新机制。通过在“e企通”为“虚拟注册”企业提供便捷入口,共收到入驻申请企业191家,已审核通过企业数141家(其中虚拟注册企业99家、实际入驻企业42家),为龙文区增加纳统产值6055万元。
(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民企健康发展。2022年以来,龙文法院共审执结涉企案件3342件,其中执结1066件,涉案标的4.96亿元,为597家企业执行到位2.64亿元,推进2家案值数百亿元的大型企业破产重整计划平稳进入执行阶段,化解不良贷款6.44亿元,全力盘活企业资产和市场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