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为媒 两岸同心促融合
时间: 2024-07-18 16:00

  海涛澎湃,潮涌东南。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一水相连。近年来,福建率先实现与台湾地区主要港口、海上直航全覆盖,率先发布225项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清单,健全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日前,福建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提出要深化闽台海洋融合发展,促进闽台海洋文化交流,深化海洋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深耕蓝海 共筑闽台渔业梦

  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促进台湾农渔业和中小企业在闽发展。鼓励台湾农渔民参与福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参与乡村振兴。

  福建漳州,海洋渔业资源丰富,2023年,海洋水产品产量184.7万吨,产值295.2亿元,位居全省第一。漳台渔业经贸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漳州现有涉台渔业企业21家,相关产业总产值超20亿元。近年来,漳州立足海洋渔业特色和漳台渔业融合基础,先行先试,在漳浦设立了全国第一批台湾农民创业园,建立全省首个台湾马友鱼育苗基地,推动台企创建市级水产良种场,率先打造2个台湾渔民“拎包入驻”养殖园区,全方位、多举措推进漳台渔业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成效。

  机器轰鸣,打浆机高速旋转,经过迅速搅打的鱼浆、肉浆等各种浆料,经过蒸煮、速冻等工序,即可制成美味丸子。在泉州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内,台资企业富邦食品致力做一颗“有思想的丸子”;可循环的水处理系统、自动化水下监控系统,全智能实时监控养殖生产情况,通过手机即可监测温度、咸度及氨、氮等数据。鑫海水产工业化海水养殖池塘项目是惠安首个工业化海水养殖池塘项目,让水产养殖打破局限,进入了高效、封闭、全程可控的时代。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海水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因其核心区大港湾直接与台湾海峡相通,海域开阔,口大腹小,湾内风平浪静,是目前为数甚少的未受污染海域,水质、底质环境适合水产养殖,主要发展湾内鱼、虾、贝、藻类互补的立体生态海洋养殖,吸引了不少台商在此投资海产养殖。当前,该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养殖业方面引进和改良了小丑鱼、彩色海马、金刚虾、牡蛎三倍体等30多个新品种和新技术,有力推动了惠安县特色农业的发展,增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与情感认同。

  据悉,福建自2006年率先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当前,除漳浦、惠安外,还有莆田仙游、三明清流、福州福清、漳平永福等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内的15个闽台渔业合作项目,大力推动闽台农渔业融合发展。

  发挥优势 打造融合发展新样本

  因台而设,因台而特。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台综合实验区,平潭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紧紧围绕“一岛两窗三区”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的叠加优势,深化“海上平潭”建设,勇于先行先试,不断深化两岸经贸往来,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提供新样本。

  日前,满载台湾农渔产品等542吨货物的“台北快轮”从台北港顺利抵达平潭金井港区,平潭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靠前服务,“一站式”办理船舶和人员入境边检手续,保障货物“抢鲜上市”。据悉,平潭口岸每周往返的岚台航班达13个航次,实现对台货运航线全覆盖、天天有航班,持续拓宽两岸基层交流通道,加快打造两岸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

  以更优的通关服务,赋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走进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1号免税商城,浓郁的台湾风情扑面而来,台湾休闲食品、调味料、日用品、服饰等琳琅满目。作为大陆单体规模最大的台湾商品免税购物商城,1号免税商城已经入驻300多个台湾品牌。有数据显示:自2014年6月开始运营以来,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累计迎来免税商品消费者564.75万人次,销售额超50亿元。截至2023年7月,已有签约入驻企业201家,其中台资企业70家,是台湾商品在大陆销售的重要平台之一。

  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在深化两岸经贸往来上,平潭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2024年一季度,平潭口岸进出口货物12.75万吨,同比增长10.62%;进出口集装箱1.75万标箱,同比增长9.76%。该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连续两年破百亿元。对台跨境电商直购出口箱量占大陆的60%,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量蝉联全省第一。

  科技领航  闽台健康大融合

  天下妈祖,祖在湄洲。为发挥妈祖文化心灵纽带作用,推动闽台健康产业融合发展,2019年11月,经国台办批复,在福建莆田设立“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这是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技和医疗健康类对台经贸合作载体平台。该合作区地处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这里拥有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频繁的贤良港天后祖祠,是大陆离台湾直线距离最近的40万吨级港口所在地。园区由政府主导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运营,打造东南最大医药医械生产基地、两岸生技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核医学园区、民营医院医药医械集采中心。

  通过扫描、设计、3D打印、注胶、加热冷却,最终完成一个定制牙套的生产。这是日前,落户于园区内的莆田市吉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正在试投产的一款产品。去年,该公司与台湾四季天使医学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生产销售具有止鼾、正畸等不同功能的4款牙套产品。这是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园投用以来,首家入驻并进入生产阶段的台资企业。

  近年来,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围绕“一康城两基地五组团”建设,通过承接台湾医疗健康产业转移,不断吸引台湾高端医疗项目和技术落地。截至目前,已有15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8家涉及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领域,总投资近25亿元,开拓大健康产业“新蓝海”,在融合发展中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在与湄洲湾一水相隔的泉州市,正奋力打造现代化湾区,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泉州”。为用好海洋资源禀赋,加快打造经济“蓝色引擎”,泉州石狮以“海洋生物食品园+生物医药园”两大特色园区为抓手,整合资源,组合要素,释放乘法效应,带动石狮海洋食品医药新兴产业集聚成势。此外,为加快探索泉台海洋融合发展新路,泉州抓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厦泉金合作发展区的战略机遇,打造国家级临空临港经济区,优化泉台海上客货运输航线,探索开展对台水产品交易试点。对接台湾海洋大学、中兴大学、高雄大学等,探索建设泉台海洋生物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福建与台湾充分发挥海洋经济优势,不断深化、拓展合作,共同绘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未来,福建将持续推进闽台海洋经济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两岸海洋产业的融合,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供稿人:张晓玲)

来源:中国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