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数据管理局


(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福建脉动
时间:2025-11-08 08:58

  从“数字福建”的擘画蓝图,到“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落实推进,八闽大地脉搏里流淌着创新的数字基因。

  当“高效办成一件事”成为检验政府效能的标尺,福建如何将这份先行一步的数字化积淀,转化为群众指尖轻点、企业省心省力的实在获得感?

  企业发展的强劲脉动

  福建有各类经营主体740多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超551万户。为了让爱拼、敢闯的福建人保持住创业热情和冲劲,福建各地区和各部门结合实际想了不少办法,让企业信心充沛地投入到经营发展上来。

  “我本来是抱着咨询的态度来问一下个体户转企业麻不麻烦,谁想到刚好碰上有这‘一件事’,当天就把事情办好了。”厦门相聚老地方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海梅说,她在今年7月把经营了13年的大排档成功转型为企业,只提交了一次材料,就完成了营业执照变更、税务登记、公章刻制、社保公积金登记乃至相关经营许可证变更等流程。

  自厦门市“个转企”一件事服务专区上线以来,像这样的案例已经成功办理了近60件。不少企业表示,高效完成“个转企”转型对公司后续发展意义重大,“无感”的审批流程为业务拓展减少了后顾之忧。

  在晋江市,“产业一类事”的升级服务正在为当地企业带来惊喜。福建省力诚食品有限公司外联经理陈珊珊介绍,在这里,凭一本服务指南就能把企业开办、经营涉及的几十项政务服务事项和增值服务搞清楚,“即使是行业新手,也能快速步入合法合规的经营轨道。”

  福州连江作为海洋大县,“赶渔汛”是这里每个渔民的心头大事。为了保障好渔民和企业的生计,连江县推出“渔业经营一件事”,将原本分散的四大事项整合成一件事办理,最快两小时就能全部办结。连江县顺帆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业务员林航说,抢在最佳时间出海作业,能够极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行政审批效率的提升就是企业生产效益的保障。

  “福建人办事讲务实,接地气。”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游宇看来,福建的改革创新在于围绕地方产业的特点,将政务服务事项与土地、人才、资本、政策等要素供给系统融合起来,形成一套以产业链为逻辑的政务服务体系。

  “政务服务改革的终极目标,不只是提速增效,而是通过制度重构和数据贯通,让政府服务更贴近产业运行逻辑,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全周期、全要素的支持。”游宇说。

  AI服务的“科技温度”

  “俚厚(你好),‘候喜’24小时为您服务!”

  “候喜”,在闽南语里,是“事情办得好”的意思。在漳州市,“候喜”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AI办事员”,帮助群众更好办事。

  今年2月,“漳州通”App成功推出福建省首个AI政务小助手“候喜”,通过整合AI技术和政务服务,不仅为办事人提供专业咨询,还能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办理,为群众和企业带来全天候、高效率、精准化的政务服务。

  “申请网约车考试只用手机就可以,不用提交纸质材料。跟它对话还能自选考试时间,太方便了。”通联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驾驶员童幼眉对AI政务服务的体验称赞不已。

  “候喜”打造的“智能帮办”服务体系,就是针对群众办事过程中材料填报繁琐、系统操作复杂等难题而设立的。通过重构40项高频事项办理流程,它还开创出“对话式交互”办事模式,实现“边问边办”的新体验。

  “‘候喜’AI助手不仅支持多语种服务,还听得懂闽南话,方便了很多本地群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电子政务科负责人孔祥斌介绍,这种多语言支持的服务,让更多的群众能够无障碍地使用AI助手,提升了服务的普惠性。

  除了“候喜”,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福建政务服务领域进行探索和应用:福建社保中心上线“AI社保规划师”,帮助群众看懂“社保账”;厦门“小智”覆盖2.6万对常用问答,成为精通本地政务的“专家”;宁德市的“AI智能政务人”,能为听障人士提供智慧手语翻译服务……这些不断提升的政务服务体验,也为企业群众带来了“科技帮办”的温暖和便利。

  “一件事”的福建解答

  如何让“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人心?福建充分发挥自身的“数字基因”,强化数据赋能改革,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采集海量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数据,通过精准分类构建基础数据库,不断推动数据汇聚和共享,福建省的“高效办成一件事”系统能够实现自动调取信息、自动填表,企业群众办事不再“反复填、到处跑”。

  不断夯实的数据底座基础,让这里创新推出更多实实在在惠及企业群众的举措。

  如今,泉州市的经营主体在申请贷款时,“线上提交一次申请,线下完成一次面签,资金最快当天到账”正逐渐成为常态,整个办理过程无需特意准备证明材料,通过“后台电子证明材料”自动共享调用,企业能够轻松、快速获得资金支持。

  “数据赋能的真谛,从来不是技术的自我升级,而是以民众和企业需求为中心的治理理念革新与制度重塑。”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廷君认为,福建的数字化改革不是零散的尝试,而是依托成熟的数字基建,形成从理念到流程的系统性优化,让数据真正成为服务民众、助力企业的工具。

  “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福建解答,藏在不断进化的政务新平台里,藏在打破部门壁垒的数据河流中,更藏在每一个精准施策、直击痛点的智慧场景中。

  “我们还在不断努力优化政务服务,让更多的‘一件事’在这里开花结果、见到实效,让每个经营主体都觉得在福建做生意就是省心,让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感受到办事情就是便利!”福建省数据管理局局长郭文忠说。

来源:新华社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