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党的二十大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标志着教育数字化被提升到全新高度。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的通知,更加坚定了厦门市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即以“厦门i教育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厦门i教育”)为核心,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速网络链路和数据基座,确保教育基础数据的统一与安全;建设公共支撑中心,汇聚统一认证、消息、流程等能力,支撑教育业务创新;按照需求导向,稳步推进各项业务数字化转型,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信息化新生态,为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标杆。
二、主要做法
“厦门i教育”通过规划“五个一”,即“1”标准规范、“1”数据中台、“1”支撑中台、“1”统一门户和“1”系列应用,构建市、区、校、年段、班级“五位一体”数字体系,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可信智慧的数据基座,依托“四大中心”,有力支撑教育应用创新。
(一)梳理教育流程,发布标准规范
完善市区校教育管理流程,深入校内终端数据采集,联通信息孤岛,市区两级统筹应用建设。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符合厦门教育特色的标准规范,实现数据有序汇聚与赋能。
(二)构建四大中心,整合教育资源
“厦门i教育”围绕数据基座,构建教育数据中心、能力支撑中心、教育应用中心以及体系化运营中心,持续为市区校各类教育用户提供便捷服务。

一是打造教育数据中心,纵向对接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上级数据应用平台,横向通过市政务协同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分级归类汇聚全市大中小幼100多万名学生、9万多名教职工和1200多所学校数据,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及学生三大档案,构建领导驾驶舱、数据看板、健康画像等,为领导决策和精准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建立能力支撑中心,提供如区块链技术、流程表单、大数据报表、身份码、WPS编辑、CA电子签章、低代码等创新型工具,通过开放平台授权赋能市区校不同教育场景下的应用需求。三是打造教育应用中心,构建“市区校”一体化应用工作台,开放接入“家、校、社”应用,推广“一站式”教育服务,确保“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实现从“一网通管”到“一网通办”,创新性推出入学一件事、课后服务、教育缴费、教师研修、学生资助、师生健康等一系列应用,让家校空间互通、师生空间互通、数据资源互通、数字应用互通。四是设立体系化运营中心,在内容、用户、产品、活动、宣传等方面精细化专班运营流程,规范形成有效运营管理机制,确保平台稳定运行和高效服务。
(三)统一服务入口,强化赋能成效
建设“一网三端”服务入口,打造“云、网、端、资源、应用”“五位一体”的统一开放共享门户,依托支撑中台赋能教师研修、师生健康、招生考试、学生资助、教育督导等一系列多场景应用创新,丰富教育应用生态。
三、特色亮点
(一)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区域大数据治理水平
1.建立多层级数据治理模式,支撑市区校业务协同建立市、区、校、学段、年段、班级等多层级组织架构,汇聚三大教育档案,实现全市“一校一档、一师一档、一生一档”,形成教育主题库、专题库,有效支撑领导驾驶舱、教育基报、教育事业统计、三大画像、教育数据年鉴、千人千面智能推荐等数据应用场景。
2.融合数据双循环驱动模式,支撑数据内外联动。一是数据内循环,依托教育城域网优势,开放赋能各类教育数据应用,回流沉淀业务主题数据,夯实教育数据基座,赋能教育应用提升成效,构建良性的内部数据循环。二是数据外循环,通过统一对外数据共享通道,实现与上级部门、跨部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联动。

(二)开放支撑能力和数据,创新多方共建共创模式

“厦门i教育”提供了统一认证、流程引擎、数据填报、电子签章、OCR、区块链、缴费开票等强大的通用支撑能力,推出数据、UI、接入等一系列建设规范,举办应用创新大赛,吸引更多主体参与,激活应用生态,共建丰富、安全的教、学、管、评等家校社教育应用,形成数据驱动、技术协同、应用多样的区域智慧教育发展环境,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共支撑能力的集约化建设,提升教育业务闭环能力,避免底层数据处理和共性业务能力的重复建设,有效节约建设成本。
(三)优化运营服务机制,提升公共服务成效
“厦门i教育”运营具有基础性、大众性、广泛性、应急性的特点,在运营服务建设上,始终坚持有规划的媒体宣传、精细化的用户服务,搭建服务社群、线上智能客服、常见问答库等,实现“平台+应用”一体化运营模式,定期复盘,提升师生及公众应用满意度。
四、应用成效
“厦门i教育”打破教育信息孤岛,统筹构建一体化智慧教育服务体系,通过业务驱动实时更新汇聚教学、健康、德育、实践、资助、师生发展等多维教育业务数据,形成师生数据基座,赋能教育管理和教学应用高效协同,避免底层数据重复清洗和共性业务能力的重复建设。
目前,平台共接入市区校及第三方教育应用40余个,存量数据达20.99亿条,日新增在1,200万条左右,总存储量1.05TB,日新增在1GB左右。“厦门i教育”深入数据挖掘和应用,精准绘制师生画像,有效推动了学生成长的个性化和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此外,平台推广“一站式”教育服务,确保“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实现从“一网通管”到“一网通办”。赋能核心业务场景,在师生健康、教师研修、学生资助、课后服务、招生入学等领域,充分利用数据基座赋能,加强教育数据治理,建立教育数据大脑,推进管理科学化和决策精细化,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厦门i教育-课后服务”获评2022年度“全国党政信息化最佳实践案例”,《课后延时服务助力校园微治理》获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3年度“互联网+教育”优秀案例。“厦门i教育-学生资助”接连入选2022年度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典型案例、市数字办厦门市政务数据共享应用优秀案例和市平安办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智能化“创新应用项目”优秀案例。“厦门i教育-入学一件事”经验做法获评“福建省2023年度全省公共数据应用优秀案例”、厦门市2023年度数据共享应用优秀案例、厦门市2023年社会治理暨平安建设智能化创新应用项目。2024年6月,厦门市在教育部“教育入学一件事”深化推进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厦门i教育基座赋能中小学在校生医保缴纳》案例入选2024年度厦门市公共数据共享优秀案例。《抓好厦门i教育建设构建区域教育大数据治理体系》获得2024年度数字厦门建设成果典型案例。
(由福建省教育厅推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12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