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数据管理局


(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数字政府|南平市海绵城市CIM平台
时间:2025-11-18 15:45
  “十四五”时期,数字福建建设深耕细作、硕果盈枝。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标杆案例。这些案例不仅破解了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更以技术创新、机制革新为核心,多项成果跻身全国前列。本专栏精选的典型案例,系统展现数字福建建设的创新实践与惠民成效,是全省上下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为“十五五”时期数字福建高质量发展积蓄经验、凝聚力量。期待这些鲜活案例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数字变革红利惠及更多领域、更多群众。

  一、项目情况

  南平市海绵城市CIM平台以服务海绵建设示范为主导,汇聚海绵监测、示范项目建设、主城区时空地理、管线监测等物联感知数据及建筑信息模型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数据实时汇聚共享等基础共性服务,打造海绵示范智慧管理、海绵项目审查等CIM+应用系统,为南平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用户提供智慧、可视、数字化的城市治理新途径,进而探索创新中小城市CIM平台建设模式,提供领先经验与示范样板。

  二、主要做法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福建省“十四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各地要依托城市既有信息平台,完善平台体系架构,加快建设统一共享的CIM基础平台。

  (1)整合多元数据:南平市将城市数字化模型、地下管线管理等内容纳入CIM平台,为海绵城市建设数字化提供支撑,推动智能化、信息化服务功能的建设。

  (2)开展数字化城市体检:基于CIM基础平台构建数字智能化底座,开发微信小程序和平台,将61项城市体检指标分3类收集数据。同时,定制指标内容,设置图示图例和采集指南,避免数据重复采集,实现自动分析与报告生成。

  (3)打造智慧审批管控平台:结合城市CIM平台建设,打造海绵城市智慧审批管控平台,实现对海绵数据实时监测、项目全流程审批与管理、指标有效管控,提升智能化、信息化服务功能。

  (4)创新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发海绵城市数字化平台,实现项目基础数据、管理、指标计算等功能,提高审查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智慧精细化管理;搭建可视化应用,实现监测数据管理、分析、对比等服务功能。

  (5)推进城市体检与CIM平台建设一体化:形成可视化界面展示,将体检问题精准落图,利用指标进行空间分析评估,直观反映城市问题。

  三、特色亮点

  (1)AI能力深度融合业务。项目将AI技术深度嵌入到城市建设“图纸识别→指标审查→优化建议→闭环反馈”全过程,打通图纸设计、专家经验、指标评估、项目决策全链条。

  (2)构建城市级AI审图规则体系。融合地方建设标准与审图经验,沉淀可持续更新的AI规则库与知识图谱,为南平市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AI审查经验模板。

  (3)AI赋能中小城市治理的样板工程。在全国范围内,中小城市智慧审图系统多局限于可视化或指标计算层面,而本项目将AI用于设计审查“判断+优化+反馈”的全过程,在福建省属首创,在全国中小城市中亦属领先梯队。

  (4)投入产出效益显著。通过系统升级可支撑每年超百个项目的快速审查与智能反馈,大幅减少单位项目审查时间和人工复审工作量。

  四、应用成效

  (1)提高城市信息管理水平。南平市海绵城市CIM平台以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为构建基础,对城市各类CIM模型成果及相关数据进行融合管理,建立建筑物、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该平台构建了城市三维空间表达和管理的基础框架,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的基础性操作平台,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设施。

  (2)海绵工程施工图审查全面升级为智能化审查模式。应用AI技术实现海绵项目智能审图,效益显著提升。智能审查引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能自动识别设计缺陷,将审查周期缩短超40%;智能分析模块依托深度学习模型,可精准捕捉潜在隐患,使审查准确率达行业领先的98%;智能替代人工复核,减少60%人力投入,年度运营成本节约超200万元。该系统创新整合六大核心功能模块,如BIM数据智能校验、规范条文自动比对等,使审查差错率大幅降低75%,结构化审查报告生成效率提升3倍,为海绵城市建设打造全新智能质控标杆。

  (3)提升海绵城市的综合运行效率与适应性。平台将海绵规划、建设、交通及排水设施等多元数据整合于一体,使规划、建设部门等能够实时共享信息,协同作业。在新建小区项目中,这种协同机制确保了绿化设计、排水设计等关键环节的预先规划,有效避免了蓄水能力不足、排水不畅等后期问题,显著提升了海绵城市的综合运行效率与适应性。

  (4)提升管网安全。平台采集的三维管网数据精准描绘地下管网布局、走向及埋深等信息,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试运行期间,在燃气安全领域,对市本级建阳区与武夷新区燃气管网现状全面调查,为城市燃气安全提供数据支撑。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部署50多套检测设备联动运行,实时监控水位变化,为城市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数据分析。平台建成后经历多次城市暴雨考验,及时发布预警预测分析,

  确保城市安全稳定运行。

  (5)平台建设数据成果。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海绵城市CIM平台已汇聚数据4720万条,已完成武夷新区、建阳老城区共计1611km管网普查,实现目标区域内全面地下管线信息保障和1611km三维模型数据100%生成、接入,以及武夷新区主要建成区20平方公里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的采集与建模、接入,并在武夷新区、建阳老城区安装海绵监测设备共54套、供水管网压力测试设备6套、燃气管道压力测试设备6套,完成海绵城市指挥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

  (由南平市数据管理局推荐)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