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数据管理局


(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数字生态|构建“数字底座”赋能“数治提效”—福建内河水运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践
时间:2025-11-04 11:38
  “十四五”时期,数字福建建设深耕细作、硕果盈枝。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标杆案例。这些案例不仅破解了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更以技术创新、机制革新为核心,多项成果跻身全国前列。本专栏精选的典型案例,系统展现数字福建建设的创新实践与惠民成效,是全省上下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为“十五五”时期数字福建高质量发展积蓄经验、凝聚力量。期待这些鲜活案例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数字变革红利惠及更多领域、更多群众。

  一、整体情况

  为进一步提升内河水运治理能力,推动从“业务数字化”向“数字化业务”的深层次转型,福建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统筹推进“闽江智慧航道”和“全流域内河客渡运AI智能安全监管”两个项目建设,通过构建“数据基座、AI基座、应用基座”,深化两个项目的功能与数据互补,有效打通部门间“数据脉络”,构建起覆盖水上导航、过闸申报、航标水位、桥梁防碰撞主动预警和全省内河客渡船安全监管一体化管理服务的新格局,全面提升内河航运的智能化管理与安全保障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数据基座”,让治理“心中有数”

  两个项目分别从“航道侧”与“船舶侧”双向发力,实现对航道要素的全域感知和航行船舶的全程管控,共同构筑起“河、船一体”的内河航运智能治理闭环。“闽江智慧航道”整合航标、桥梁、水位等关键要素,运用“潮汐”大模型,构建电子航道图,有效解决航道数据分散、缺乏统一管理的问题。目前已完成117.5公里“数字航道”绘制,接入视频79路(另70路正在接入)、航标186座、桥梁防撞系统4座、水位站7个、无人机机场3个、AIS/VHF2个、高位云台球机1座,实现航道基础设施、船舶动态与通航环境“一图总览”。“客渡运智能监管”贯通“省—市—县—乡—船企”五级,整合全省146艘内河客船、渡船的驾驶舱、客舱、前后甲板、机舱和岸基等7路视频信息,船舶基础数据、实时告警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统一在“数据中台”呈现,实现数据“一池共治”。

  (二)构建“AI基座”,让治理“聪明智慧”

  以大数据与AI为核心驱动力,两个项目分别实现水文规律与航道状态“预测性管理”和航行风险“主动性预警”,共同筑牢“航道状况可预知、船舶风险可防控”的安全网。“闽江智慧航道”基于历年扫测结果,运用AI大模型精准分析航道易淤积部位和淤积速度,使航道养护更有针对性;基于船舶航行线路的大模型分析,了解航道各区间航段船舶偏离航道线情况,为航道规划设计路线勘察校正提供方向和依据。“客渡运智能监管”应用AI智能技术,实时识别疲劳驾驶、明火明烟、未穿救生衣等12类风险,并自动分级分类,第一时间发出异常警告,省、市、县、乡、村(企)等五级部门可根据告警及时处置。

  (三)构建“运用基座”,让治理“敏捷协同”

  两个项目通过数据驱动与双向赋能,分别实现智慧导航助航、远程监管调度,共同构建起航行高效率、监管高效能的内河航运新生态。“闽江智慧航道”面向船员免费提供“闽水福航”APP导航助航等服务,清晰展示航道线、航标位置及区域实时水位、气象信息,实现船舶过闸“掌上申报”,助力船员精准安排航期和路线,实现更快捷、更稳定的航行。同时,系统具备轨迹跟踪、流量统计、无人机巡检等功能,使管理部门能够动态掌握全域通航态势,显著提升协同管理与应急指挥效能。“客渡运智能监管”则结合北斗定位与语音对讲,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企)五级面向在航船舶的“叫应”机制,支持文字与语音双向通信,实现行为预警、轨迹追溯与远程调度,真正做到“可视、可控、可指挥、可调度”,构建起“技防+人防”的双重保障体系。

  三、特色亮点

  (一)提升“智慧水平”,赋能航运管理

  全面汇聚航道感知数据与船舶动态信息,形成“船员、船舶、航道”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闽江智慧航道”彻底改变以往数据分散、条块分割的局面,首次实现闽江航道全域要素“一图总览”,为全省内河航道智能化建设奠定了数字底座。“客渡运智能监管”实现船舶“云端监管”、隐患“实时排查”,有效提升基层海事监管效能,系统夯实客渡运船舶本质安全基础。

  (二)实现“五级协同”,提升治理能力

  着力打破区域、层级与部门壁垒,构建起上下贯通、高效联动的“一盘棋”治理网络。“闽江智慧航道”依托统一平台与“闽水福航”APP,打通管理部门与航运企业信息屏障,实现航道业务管理协同。“客渡运智能监管”创新建立“省—市—县—乡—船企”五级协同体系,通过AI终端精准配置权限,目前已服务76家基层单位,推动监管责任层层落地。

  (三)创新“建管模式”,落地节约高效

  立足本省实际,分类施策推进项目建设,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显著节约财政投入。“闽江智慧航道”采用“省级统建平台、地方接入设施”模式,激活既有设施数据价值,以低投入焕发智慧新生。“客渡运智能监管”通过“省级统招、市级分签”机制,因地制宜制定安装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落地成本较外省同类方案降低约70%,真正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四、应用成效

  (一)管理效能大幅跃升。航道管理由传统“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精准处置”转型。航标运维、船舶监控等核心业务响应速度提升50%以上,实现了对全域通航态势的动态感知与高效协同,管理部门统筹调度与科学决策能力得到根本性增强。

  (二)航行体验大幅优化。“闽水福航”APP为船员提供精准实时的水文气象与航道信息服务,成为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辅助;船舶过闸实现“掌上办理”,待闸时间显著缩短,闽江通航效率大幅提升,为闽江航运发展注入智慧新动能。

  (三)安全水平大幅提高。AI智能监管系统自动识别高风险行为并实时预警,有效规范船员驾驶行为。项目上线后第三周,全省客渡船高风险行为较第一周下降70.42%,中风险行为下降75%,水上交通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四)综合效益大幅提升。航行信息获取更加及时准确,推动航运效率提升,促进水运物流成本下降;船闸调度更智能有序,实现相近船舶“批次过闸”,有效提升水口电站等关键节点的运营效能与经济效益。

  (五)复制推广价值明显。项目形成的“省建省管、五级协同共用”建设管理模式,以及内河航道数字化与AI智能监管整体解决方案,具备可操作性强、综合效益高等特点,为全国同行业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福建港航方案”。

  (由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推荐)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