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门口已有三四十辆车在等候,看系统情况,今天出货量可达3000吨!”2日上午7时,中景石化仓储物流部的工作人员到岗后,在微信工作群报告出货情况。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的中景石化科技园,只见3个大型仓库已全部堆满,不少货摆到仓库外面。面积1.6万平方米的1号仓库内,数十辆叉车来回穿梭,将一袋袋聚丙烯装上大卡车。
“产品供不应求,各装置春节假期都满负荷生产,近200名一线员工24小时四班三倒轮岗上班。”中景石化副总经理黄敏告诉记者。
在中景石化董事局主席翁声锦看来,满负荷生产仍然供不应求,主要靠成本优势。“绿色石化之路,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新质生产力就是竞争力!”
首先是规模效应。投产的年产100万吨PDH装置、120万吨环管法聚丙烯装置均为全球最大,即将投产的第三套PDH装置和第四套150万吨高性能聚丙烯装置也是全球最大,企业丙烯和聚丙烯的年产量将分别达到280万吨和380万吨,奠定丙烯、聚丙烯两个“全球单厂最大生产基地”地位,单位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
其次是技术密集。发力关键设备国产化,大大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仅去年5月投产的全球最大单套PDH装置,就创造了10个全球、全国首台(套)设备。
独一无二的高效集聚发展模式,更是打造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拥有全球唯一的“液体化工码头→低温储罐区→丙烷→丙烯→聚丙烯→聚丙烯薄膜”完整碳三全产业链,从美国、中东进口的丙烷经管道输送至工厂,脱氢制丙烯,再聚合成聚丙烯。
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还将实现“超低能耗”。列入2025年省重点项目的氢能利用与全降解新材料(一期)项目,将于今年底建成投产。
“目前,丙烷脱氢制丙烯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氢气仅作为燃料,用于生产新材料能够将氢气附加值提高2倍多。”翁声锦表示,“去年企业实现产值418亿元,今年有望突破600亿元。这一碳四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分三期建设,达产后年产值可超600亿元,还能实现两条产业链氢气、蒸汽、反应热能等副产品的内循环利用,每年降低聚丙烯成本25亿元,进一步助力企业做优做强。”(记者 王永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