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简体版
相关链接
全国首个海上交通安全“特控区” 在福建设立 _ 工作报道 _ 省发改委
全国首个海上交通安全“特控区” 在福建设立
时间: 2025-03-12 09:20 浏览量:28

  为有效应对福建辖区平潭至莆田沿海恶劣天气引发的海上交通风险,福建海事局创新监管模式,于近日正式划定并启动全国首个海上交通安全“特控区”,通过精准施策、科技赋能,全面提升该区域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基于近五年险情及气象数据分析情况,福建海事局将平潭至莆田重点水域列为“特控区”,由A至F共6个坐标点连线围成,覆盖平潭至莆田重点水域:  

  - A点(25°28′N/119°53′E)  

  - B点(25°14′N/119°46′E)  

  - C点(25°10′N/119°41′E)  

  - D点(25°07′N/119°45′E)  

  - E点(25°11′N/119°50′E)  

  - F点(25°23′N/119°01′E)

  主要管控对象包括:客船、大受风面积工程船(如起重浮吊船、重大件运输船)、危险品船、拖带船组,以及载运易流态化货物、钢材等稳性敏感货物的船舶。

  “特控区”针对辖区实际,研究制定15条管控“硬措施”,主要涵盖四个方面。

  01

  科技赋能,预警预控全覆盖

  精准发布恶劣天气预警,通过VTS系统每小时电子巡航,大风、大雾期间启动“VTS专窗”全程跟踪。升级智慧监管,探索开发“特控区”专属监管模块,智能识别重点船舶并推送预警,实现“精准化、信息化”管理。

  02

  严格管控,筑牢安全屏障

  强化落实禁限航机制,在大风、大雾预警响应期间,禁止重点船舶进入“特控区”,引导至避风水域锚泊,并实施“提级管控”。强化联合执法整治,定期开展海上联合巡航,严打船舶违规航行、渔船碍航捕捞等行为。

  03

  加大处置,应急与查处双强化

  优化搜救力量,推动“特控区”应急力量布防,确保险情事故“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对未守听通信频道、违反避碰规则的船舶,启动调查并从严处罚;对于渔船违规作业的,通报属地部门联合查处,严格落实“一案四查”机制。

  04

  协同共治,凝聚多方合力

  深化商渔共治行动攻坚,加强渔船动态摸排,恶劣天气前,联动渔业部门劝离渔船。建立责任压实机制,相关单位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强化跨部门协作,确保“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福建海上交通安全“特控区”的设立是福建海事局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实践,通过落实管控“硬措施”,严防恶劣天气导致的人命财产损失和海洋污染,为全国沿海高风险水域安全管理提供“福建经验”。

  福建海事提醒:

  请各船舶单位、船员

  严格遵守特控区管控要求

  关注海事部门动态通知

  详情可咨询莆田海事局或平潭海事局

  安全航行,携手护航!

来源:福建海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