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交通执法分级分类监管提升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 : 2025-06-11 10:20 来源:中国交通报
| | | |

  本报讯(记者 潘斯航 卢锐) 日前,福建省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厦门市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的开展情况。自2013年1月成立以来,厦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简称厦门执法支队)持续开展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执法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助力构建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

  机制创新 提升执法质效

  2024年,厦门执法支队在福建省率先推行道路运输企业分级分类执法检查机制,构建“一个系统(分级分类监管系统)、两类事项(一般执法事项和重点执法事项)、三级对象(A级、B级、C级)分级监管”的新型执法监管体系,结合“综合查一次”,强化源头执法监管,提高执法精准靶向性,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

  2024年,厦门执法支队共开展分级分类企业执法检查534家次(其中B级企业348家次、C级企业186家次),对发现的问题立案查处146起,实现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双提升,有效提升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水平。该机制被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列为“民生品牌”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超限治理“厦门模式”也成为厦门执法支队的治理成效“名片”。厦门执法支队联合交警部门实施“超限处罚、闯禁处罚”双轮驱动治超非现场执法模式,由交通运输部门实施超限20%以上货车非现场执法,交警实施总质量49吨以上货车“闯禁”非现场执法。

  根据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系统检测数据,厦门执法支队对车货总质量超过49吨,违反禁令标志驶入禁行路段的货车进行审核,生成非现场执法证据,推送至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由公安交警部门按照规定进行处罚和记分。2024年,厦门累计非现场查处超限和“闯禁”违法行为9548起,大幅降低海翔大道、海沧隧道等重点路段货车超限率。

  此外,厦门执法支队综合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如运用“智慧眼”识别系统精准高效识别违法行为,通过车辆卫星定位平台快速准确定位问题车辆,使用“交运通”执法信息系统大幅提高执法效能。

  执法为民 优化营商环境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交通执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厦门执法支队积极创新调解方式和调解手段,推行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调解投诉纠纷,获得营运车辆司乘双方及企业的一致好评。厦门市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诉量逐年下降,2024年听证、复议及诉讼案件共计38件,争议率仅0.32%,执法满意率明显提高。

  厦门执法支队还在交通运输执法容错纠错、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方面不断探索。2021年8月起,率先在福建省交通运输领域适用包容审慎“四张清单”工作机制,并根据工作实践进行动态调整,现行“四张清单”共包含执法事项41项,其中首违或轻微免罚事项35项,从轻处罚2项、减轻处罚3项、免于行政强制1项。2024全年共办理首次或轻微免罚案件3130件。

  下一步,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将以“打造国内一流交通运输执法队伍”为目标,通过构建“科技赋能﹢制度创新﹢理念重构”的治理体系,完善多方协同治理的新型智慧执法体系,推动执法模式从传统执法型向智慧服务型转变,以智能化、柔性化的执法模式提升交通治理效能,为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执法保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