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引导跨境电商集约化阳光化发展 推动泉州智造优品出海

发布时间 : 2025-08-25 20:57 来源:本网
| | | |
   一、背景情况

泉州市积极创新探索跨境电商全流程孵化和合规化改革,打造区域性跨境电商集聚区,引导全市跨境电商集约化、阳光化发展,赋能产业带,推动本土智造优品出海。

二、主要做法

(一)工贸联动,打造跨境电商优质“供应链”

一是产能转型驱动跨境智造“柔性突围”。引导一批传统外贸龙头企业与亚马逊、Shopee、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跨境电商平台直联销售数据,打造数字化柔性快反智造供应链平台,夯实跨境电商的工业基础支撑。二是产销对接推动跨境供采“双向奔赴”。建立产业带源头工厂库,引导60多家工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商拓展海外市场。常态化举办中国跨交会走进泉州产业带选品会等供需对接活动,引导企业利用跨境平台开拓多元市场。三是产域融合带动跨境市场“差异拓展”。鼓励各县(市、区)深挖产业特色,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形成差异化、集群化的国际竞争优势。比如,晋江市发挥“中国鞋都”制造优势,支持中小代工企业通过SHEINTemu等平台孵化自主品牌;安溪县整合藤铁家居工艺和铁观音茶产业资源,成立跨境电商供应链联盟,通过TikTok直播、独立站社群营销等打入欧美市场。

(二)优化生态,培塑跨境电商专业“孵化器”

一是公共服务“全链集成”。升级上线泉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2.0版本,创新开通异地口岸数据落地、海外仓供需对接、出口信保等服务功能。建设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全免费的跨境电商孵化服务。二是合规改革“破局立标”。开展跨境电商合规化改革,建成“海丝跨境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跨境电商卖家数据本地化、财税合规化,实现泉州地区跨境电商企业纳统主体和跨境电商纳税零的突破。三是园区建设“聚势增效”。出台《泉州市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区)创建认定与考核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实施跨境电商“一县一园”发展计划,吸引企业和服务商集聚发展。

(三)以侨架桥,扩展跨境电商全球“朋友圈”

一是“侨商联动”开拓海外市场。推出面向华人华侨的跨境选品平台“侨易邦”,成立东南亚采购集散中心,拓展“名优特”商品海外销售渠道,累计服务企业2000余家、出单600万单。连续2年举办“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暨泉州市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大会,建成泉州城市产业会客厅暨国潮泉州优品展示中心,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布局21个海外展销中心及144个公共海外仓。二是“侨智聚合”培育专业人才。建立“海外华裔青年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吸引超过1万名海外华裔青年线上线下参与培训。联合泉州经贸学院、黎明职业大学等院校设立产教融合基地,开设跨境电商相关专业和课程,订单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侨网延展”加速数字驱动。推动青创网开辟跨境频道,实现青创网平台商铺与跨境电商平台一键铺货、订单批量生产等服务功能。同时,搭建海外侨胞销售网络,建设菲律宾跨境青创网云仓产业园,深化与阿里国际站等跨境平台合作,做大“线上跨境电商接单+线下市场采购出口”规模。

三、取得成效

泉州市现有跨境电商主体超1.2万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含在建)33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6个,建设运营海外仓总面积超过144.29万平方米。创立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023年以来累计培育跨境电商店铺498家,申报海外商标162个,搭建独立站19家。新增跨境电商合规出口超33亿元,新增实缴所得税超2800万元,开辟了外贸新增长点。先后打造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石狮国际轻纺城跨境和直播电商产业园、奇龙数字园、领秀跨境·晋江园、安溪跨境电商产业园等26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赋能产业带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