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综合实验区推出船舶证书办理系列 便民举措 助力航运企业降本增效

发布时间 : 2025-04-16 17:16 来源:本网
| | | |
 

一、背景情况

平潭综合实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为目标,在航运领域大胆改革探索,针对船舶证书办理流程复杂、耗时长、部门间协作不畅等问题,推出了船舶证书办理系列便民举措,通过流程优化、跨部门协作和信息化系统应用,实现了船舶证书办理的便捷化、高效化和透明化,有效助力辖区航运企业降本增效。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船舶证书“三合一”并联办理,优化辖区营商环境

一是材料并联做“减法”。对在平潭登记注册的1000总吨以上的船舶实施“三合一”并联办理机制,将按照正常流程需要依次申办、多次提交材料的《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等三项船舶证书的申办,合并一次收件、并联办理、一次发证,免去行政相对人对不同事项的再次申请和材料重复提交,有效简化三本证书的办理环节。二是缩短时限做“除法”。优化内部审批流程,打破原来按序办理模式下的三本证书审核岗位之间互不关联的状态,实施三证同步审核、许可预告和催办机制。将原来三项证书按序先后办理承诺时限由累加21个工作日缩减到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办结”,办理时限缩短了近70%,加快了船舶营运周期。

(二)深入实施海事、交通、船检三部门协同办证机制,打破行政审批壁垒

一是深化拓宽“并联办理”机制。改变原来船舶办理登记证书、检验证书、营业运输证需按顺序分别向海事管理机构、船检机构、水路运输管理部门申请,三个单位按序审批的工作模式,允许办理人根据需要申请两个及以上相关联船舶证书联合办理,三个单位实施同时预受理、同步预审查的政务办理机制。二是实施部分材料“免提交”。梳理各项审批业务受理应提交材料,对其中重复部分已经合并,对其中可以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可以核实的内容进行免除,使申请人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最多可实现“船舶所有人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等54份申请材料免于提交。三是内部信息联通提升办证效率。通过内部信息共享,为申请人最大限度节约证书办理时间,平均单艘船舶检验登记发证总时间缩短25%,办理时限最多缩短了70%,实现交通、海事、船检三部门之间信息“线上跑”代替相对人“线下跑”,提高航运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推广实施海船转籍“不停航办证”,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海事政务服务

一是海船转籍“不停航”。传统的海船转籍船舶往往需要长时间停航,不仅增加了船东的营运成本也影响了航运物流效率。允许船舶申请“不停航办证”服务,船舶可在转籍期间继续持有效的原船舶国籍证书和原船舶检验证书从事航行、停泊、作业活动,直至获发新证书或任一证书超过规定的有效期,切实解决了限制航运效率的难题。二是转籍登记“并跑申办”。申请“不停航办证”服务的船舶,允许新旧船舶所有人分别同时向相应的船舶登记机关申请转籍登记手续。新旧船舶登记机关受理后,同步办理注销与登记业务。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打破区域限制,大幅压缩转籍时间和成本,实现船舶转籍、营运“两不误”。三是主动服务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开展政策宣贯,主动告知“不停航办证”政策红利,详细解答政务办理相关流程,安排政务服务专员跟踪协调,通过材料预审、容缺受理、并联办理等绿色通道服务举措,让航运企业切实感受“不停航办证”的高效和便利。

三、取得成效

平潭综合实验区从便捷服务市场主体、提高行政审批时效两方面出发,持续优化船舶登记流程,解决了企业办证速度要求高、融资需求迫切等问题,推出了船舶证书办理系列便民举措,打造了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的政务服务环境,通过“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实现材料大幅精简50%、总体业务办结时间缩短25%,大幅降低航运企业交易成本,助推企业降本增效,得到航运市场主体的充分肯定。2024年,累计为326艘船舶办理船舶证书提供便民举措441件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