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探索汽车销售(行业)“点线面”源头治理 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 : 2025-04-24 17:07 来源:本网
| | | |
 

一、背景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汽车消费日渐成为百姓生活中一项重要消费项目。然而由于部分消费者购车经验不足、市场交易不够规范、个别商家未能诚信经营等,汽车消费类纠纷案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龙岩市积极探索以汽车销售行业村居法官和汽工作站为切入点的点线面工作法,破除汽车消费纠纷难点,在释放消费潜能、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以切入,完善汽车销售行业纠纷解决框架。

位于新罗区龙门镇的海西汽贸城是龙岩家用汽车市场集中区域,各类汽车品牌“4S”店50余家,龙岩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联合当地政府、市场监管及汽车销售行业商会,成立“汽车消费纠纷诉非联动工作站”,受理汽车销售领域纠纷。在“工作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排头兵作用,扩展延伸“一村(居)一法官”工作职能,围绕“五联四化”实质解纷体系,探索“一条龙”司法服务,推动“汽车消费纠纷诉非联动工作站”升级为“汽车销售行业村居法官‘和汽’工作室”。通过与汽车销售行业商会成员的密切联络,深入源头化解汽车销售中影响行业发展的新型隐性纠纷,推动工作站的调解范围从汽车消费纠纷辐射至汽车销售行业的综合治理全领域,在“点”上不断发力,为汽车贸易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二)多线协作,织密汽车销售行业纠纷化解网络。

一是建立调解条线“多方联动”模式。

实现司法调解与商会调解、行政调解的相互衔接,“工作室”设立协调指导小组,由商会、市场监督管理所、法院三方各指派成员负责日常工作事务。针对汽车消费纠纷专业性强的调解难点,建立专家咨询库,聘请汽车维修行家里手为专家库成员,对专业性问题提出参考意见,二是运用分类分级“三级过滤”路径。对于受理的汽车消费纠纷,根据案件难易程度、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类、疑难复杂类、重点关注类,分类进行处理,有针对性地施策,并分别采用三级不同的联动方式化解纠纷,由各部门单独或联合调处矛盾,开辟出一条“分级为主、协同为辅”的分层递进式联动调解路径,高效解决汽车消费纠纷中的痛点和难点。

(三)全发力,激发汽车销售行业活力。

一是巩固“基本面”。指导制定严格的汽车销售、二级网络经销商的行为规范指引,明确销售商提供的购销合同,避免各种形式的误导、欺骗和挪用行为,引导汽车销售商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以“工作室”为阵地设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点,运用“法官释法+代表(委员)说理+专家解疑”,针对性做好汽车行业矛盾纠纷化解。二是夯实“服务面”。通过开展调解业务培训,加强调解员法律知识和汽车消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调解工作知识储备,提升矛盾纠纷前沿化解能力。对已解决的消费纠纷,及时跟进回访;对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引导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三是扩宽“宣传面”。在汽车售卖场所显眼位置张贴维权宣传海报,公开监督投诉电话,结合“315”等节日,利用社交媒体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关于汽车维权的新闻动态,提升消费者关注度和维权意识。

三、取得成效

“汽车销售行业村居法官‘和汽’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走访近30家汽车销售企业,收集需求或意见建议40余项,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在受理的汽车消费纠纷中,仅有3件进入诉讼程序,且在诉中成功调解,其余1600余起汽车消费纠纷均实现诉前实质化解,在实质解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