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财政厅创新评审方式 保障政府采购公平竞争

发布时间 : 2025-02-27 15:53 来源:本网
| | | |

一、背景情况

福建省围绕加快形成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目标,顺应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趋势,深度融合“互联网+政府采购”,聚焦实践中因评审专家分布不均、评审场地不足和“打人情分”等问题,创新跨地区远程异地评审方式,保障政府采购公平竞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标准化远程异地评审模块、实现异地评审新突破

一是评审模块标准化。远程异地评审整合各交易场所资源,突破传统场地环境限制,针对过去场地大小受限、录音录像设备参数不一等诸多难题,建设标准统一、高度集成的2+X”远程异地评审模块,1台中央控制处理器、1台可信电签一体机加上若干个远程评审单元间组成的套件,任何场地只须通电通网即可快速完成部署。二是系统功能统一化。该模式将评审所需的专家远程签到、音视频处理保存、远程视频会议、远程见证监督通道、电子签名确认、产品远程展示等功能集于一体,支撑政府采购项目实现跨地区评审,实现了在不同空间同一时间内协同完成同一政府采购项目的评审工作。三是线上流程闭环化。远程异地评审机制依托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信息公开系统实施,当项目采购人发起远程评审机制后,系统随机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借助远程音视频,同步开展线上评审,并汇总生成评审结果,签章确认后自动存档,创新“供应商远程开标—专家统抽—异地评审”的全流程线上闭环新模式。

(二)明确适用情形和技术规范,实现评审数据留痕可溯

一是明确适用情形。印发全省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适用标准的通知,明确预算金额在500万元以上(含)的服务项目、依法不进行公开招标且金额达到400万元以上(含)的工程项目,以及达到公开招标限额的物业、保洁、安保、绿化项目,应当采用远程异地评审方式。二是统一技术规范。程异地评审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全流程线上双随机抽取,实施副场地“双重随机”模式,项目抽取专家前系统随机分配副场地,副场地确定后,随机抽取指定数量专家,并将专家抽取信息加密推送到评审场地的电签系统,专家需通过人脸识别确认才可参与项目评审三是数据全程留痕。远程异地评审模式评审专家通过系统全程音视频实时对话,同步完成在线评审、打分等各个环节,实现评标全过程留痕、可查可溯、公平公正、规范有序。

(三)实现评审场地和专家跨地区共享,提高政府采购质效

一是评审零距离,实现资源共享。随着政府采购交易种类的不断增多,不同地区的评审专家在专业结构上存在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通过远程异地评审,打破物理时空屏障,实现各地区专家资源共享,降低专家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问题的影响。二是数据云上跑,专家就近评。远程异地评审依托互联网技术,采取采购人、供应商和评审专家从地域上隔离而又协同的模式,减少了专家跨域差旅环节,缩短了专家的跨域交通时间、节约了不必要的交通及住宿费用,既提升了采购效率,又降低了交易成本。三是数据全记录,监管再升级。各地专家通过远程异地评审系统视频会议“面对面”交流,同步评审、在线打分;评审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同步推送至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平台,实现交易信息全面记录、实时汇聚、互通共享,为实现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督提供支持,促进评审过程更加公平、公正。

三、取得成效

政府采购通过推进跨省远程异地评审,优化服务降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省内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化。福建省已常态化运行省内远程异地评审,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省内远程异地评审项目1090个,累计成交总金额214.28亿元,惠及5486家供应商,共抽取异地专家7619人次,专家平均到场时长从320分钟减少至90分钟,降低评审成本和时长的同时提高采购效率,减少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时间成本。二是深化跨省远程异地评审。福建省在2024525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牵头启动五省政府采购跨省远程异地评审,与广东、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签署备忘录,共同实施政府采购远程评标工作,建立政府采购跨省远程评审和专家共享合作机制。目前五省已签订合作运行协议,正在研发跨省远程异地评审驾驶舱,预计20256月份试运行。三是优化服务“降成本”。远程异地评审实现全流程评审材料线上存档,系统可直接调取专家电子签名完成电子签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代理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办公成本,减轻了经营负担。同时供应商可以远程制作电子投标文件、远程投标和远程解密标书,大大降低了企业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成本。截至2024年底,累计为代理机构、供应商节约交易成本超3.2亿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