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情况
厦门市主动探索试验,率先打出系统性、集成化的口岸提效降费促便利“组合拳”,破解跨境贸易成本高、通关时间长、申报手续多、港口效率低等问题,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了优良的口岸环境。
二、 主要做法
(一)加强顶层设计,实施系统性集成化改革
出台《厦门港口对标先进工作方案》《厦门口岸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厦门市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实施方案》《厦门口岸提高通关效率工作方案》等系统性工作方案和办法,从提效、降费、促便利三方面持续跟踪落实,推动口岸管理数字化、智慧化、便利化,形成“政府主动降费、市场阳光收费、行业协同规费、信用红利护航、监管创新便利、智慧服务提效”的实践经验。
(二)探索收费改革,打造降本新机制
一是探索实施政府性收费改革。在全国率先调降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引航费等政府定价和指导价收费标准,暂缓开征外贸船舶锚地停泊费,首批试点免除查验费,疫情期间免除港口建设费,集装箱拖车高速公路路桥费减半征收。
二是强化政府监管规范市场性收费。率先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口岸收费公示模块,发布厦门口岸“全流程阳光服务”收费清单,降低口岸中介服务收费30%。
三是引导行业协会自律。引导货代协会、船代协会、报关协会、物流业商会共发布行业服务收费参考,报关协会定期公布企业“提前报关”比率排名。
四是探索信用管理降成本。全国首创厦门港航全行业第三方公益性信用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推行“信用承诺+信用管理”,按信用等级取消集装箱拖车公司的拖车押金,支持合理账期。同时,建立正向激励和联合惩戒机制,将企业信用等级作为参与政府项目招标和获得政策扶持的重要参考。
(三)创新监管模式,优化流程再提速
一是优化作业流程,对外贸企业被查验集装箱吊装、移位、仓储费用采取“查验没有问题直接免收,有问题事后补缴”的创新做法。
二是创新监管模式,精简进出口船舶和货物通关手续,如对国际航行船舶供水检验检疫实施“开放式申报+验证式监管”模式,对进口分拨集装箱采用便捷监管模式,对货物报关采用“先放行、后改单”创新做法。
三是打造厦门口岸航空电子货运平台。全国首创“单一窗口+航空物流”模式,实现空运进出口数据境内外双向联通、运单电子化,打破航空公司、货站、收货人、货运代理人、报关行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各节点信息传递和通关提货效率。
三、取得成效
厦门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较2017年底分别压缩74%和94%以上,集装箱进出口合规成本降到全国沿海主要口岸最低水平,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第一名(第三方评估)。厦门市跨境贸易指标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标杆,并且由2019年的第六名(41个参评城市)提升至2020年的第四名(98个参评城市和新区)。
(四)加快智慧化、数字化建设,促进港口作业更便利
一是推广“互联网+港航服务”智慧提效模式,建设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口岸物流公共服务平台、集装箱船舶智能装卸平台、船舶引航可视化平台等。实现全港物流信息无缝联接、便捷共享、动态跟踪和无纸化交接,码头闸口通过时间压缩2/3,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1.56亿元。
二是创新港航服务,推出进出口集装箱货物“卸船直提”、“抵港直装”、码头费用网上“结算直通车”、港航使费“一站式”结算平台、电子小提单、电子设备交接单等服务。
三是加快口岸数字化建设。全国首创基于区块链验真技术的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支付应用场景,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厦门口岸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进出口货物全流程通关物流信息查询服务。
国家及各省市发展改革委
本省设区市发改委系统
省直厅局单位
国家及各省市发展改革委
本省设区市发改委系统
省直厅局单位
主办单位: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维护单位: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