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FJ00102-3000-2023-00246
- 文号:闽发改价格〔2023〕374号
- 发布机构: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生成日期:2023-08-30
- 标题: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4部门关于加快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
- 内容概述: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4部门关于加快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
- 有效性: 有效 有效。有效期至 。
各设区市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财政金融局、农村发展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和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以下简称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抓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落实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633号)要求,争取2023年底提前完成我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任务,并推动巩固各项机制落地见效,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快完成改革总任务。按照2023年底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任务的目标要求,将剩余的改革任务108.59万亩列入今年实施计划(各地具体任务详见附件1),多方筹措资金,加快组织实施。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统筹好剩余改革任务和今年已经下达的200万亩改革实施计划,压茬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剩余改革任务分解到具体市、县和灌区,落实到具体地块,确保改革任务真正落地见效。
二、着力夯实各项改革机制。各地要对标国办发〔2016〕2号文件精神,按照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农村等四部门历年文件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切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
(一)强化用水计量。加大力度完善供水计量体系,合理细化计量单元,为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各地水利部门要结合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在用水管理分界断面、重要引水口、分水口安装计量设施;农业农村部门要在实施灌溉的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因地制宜配套实用易行的计量设施,井灌区可通过“以电折水”等方式满足计量需要。
(二)健全水价机制。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参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22年第54号)、《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22年第55号),完善本地农业用水价格政策,规范开展农业供水成本监审和调查,在农民可承受和不增加农民负担原则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将水价调整至不低于运行维护成本水平。
(三)抓实管护机制。各地要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下大力气推动田间工程管护机制建设,健全“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各地水利和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监管,结合实际明确各类田间工程管护主责单位,落实管护力量,完善管护制度,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确保农田水利工程长效良性运行。
(四)完善奖补机制。财政部门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会同水利等相关部门按照与改革任务相匹配的原则安排奖补资金,因地制宜落实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简化操作方式,提升奖补效果。
三、做好专项自查工作。为确保改革地区将各项改革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四部门将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发现的突出问题将在绩效评价中相应扣分,以适当形式反馈省政府并督促整改。请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牵头部门组织,对照国办发〔2016〕2号文件及四部门历年文件要求,对已实施改革地区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用水管理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建立和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确保不扣分。重点查找是否存在以下问题:(1)相关改革任务未出台政策文件、政策文件已失效或政策未落实;(2)相关部门在改革任务推进方面职责不清;(3)大中型灌区用水管理分界断面缺乏计量设施,井灌区未实现计量到井;(4)农户用水仍实行按亩固定收费;(5)农田水利工程缺乏管护力量,缺少管护经费来源;(6)用水指标未分解到用水主体;(7)未开展供水成本监审或调查,水价未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8)水价政策执行不到位,水费收取率低;(9)支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中央和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未主要用于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市、县级财政未投入奖补资金或投入不足;(10)已完成改革任务的地区未建立长效机制,出现改革倒退现象。各地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查摆问题,逐项查缺补漏,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自查报告须经本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后,于今年9月15日前正式报送省级四部门。
四、做好典型经验总结。各地要选择近年来改革全面推进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方式,形成典型案例单行材料。各地至少报送1个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材料字数不超过3000字,可附图片,重点突出推进改革的有效做法和实际成效。请各地前将推荐的典型案例书面材料加盖公章反馈至省水利厅农水水电处,择优上报国家部委。
五、加快改革验收工作。各地要按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验收工作方案》,加快组织验收工作,做到“完成一个乡镇、自验一个乡镇”“县级自验一个、市级核验一个”,着力提高验收面积比例,争取在绩效评价中少扣分、不扣分。同时,请各地在总结报告和改革台账中增加当年完成验收面积和累计完成验收面积(更新后的样表见附件2和附件3)。
六、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价结果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当年改革实施面积和累计完成面积(以通过验收为准)、供水计量设施配套、农业用水总量控制、田间工程管护、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6项重点内容,评分细则相应调整。各地要按照上述两项考核的规定,认真开展自评并准备佐证材料,进一步提高佐证材料质量,确保对绩效评价起到支撑作用,佐证材料质量较差的将在绩效评价中相应扣分。
附件:1.各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剩余任务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级台账(总体改革进展)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级台账(改革措施进展)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水利厅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8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各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剩余任务
序号 |
市、县(区) |
任务面积(万亩) |
备注 |
全省合计 |
108.59 |
||
福州市小计 |
8.75 |
||
1 |
长乐区 |
1.64 |
|
2 |
闽侯县 |
1.85 |
|
3 |
连江县 |
0.90 |
|
4 |
闽清县 |
0.93 |
|
5 |
罗源县 |
3.43 |
|
厦门市小计 |
0.62 |
||
6 |
同安区 |
0.17 |
|
7 |
翔安区 |
0.22 |
|
8 |
集美区 |
0.23 |
|
宁德市小计 |
10.94 |
||
9 |
蕉城区 |
1.23 |
|
10 |
福安市 |
1.8 |
|
11 |
福鼎市 |
0.57 |
|
12 |
霞浦县 |
0.35 |
|
13 |
古田县 |
2.69 |
|
14 |
屏南县 |
1.27 |
|
15 |
寿宁县 |
2.08 |
|
16 |
周宁县 |
0.67 |
|
17 |
柘荣县 |
0.28 |
|
莆田市小计 |
2.1 |
||
18 |
仙游县 |
2.1 |
|
泉州市小计 |
6.87 |
||
19 |
洛江区 |
0.29 |
|
20 |
石狮市 |
0.68 |
|
21 |
晋江市 |
2.77 |
|
22 |
南安市 |
0.45 |
|
23 |
惠安县 |
0.38 |
|
24 |
德化县 |
2.03 |
|
25 |
台商区 |
0.27 |
|
龙岩市小计 |
10.38 |
||
26 |
上杭县 |
1.44 |
|
27 |
武平县 |
3.26 |
|
28 |
长汀县 |
5.28 |
|
29 |
漳平市 |
0.4 |
|
三明市小计 |
11.98 |
||
30 |
宁化县 |
2.0 |
|
31 |
尤溪县 |
1.99 |
|
32 |
建宁县 |
2.9 |
|
33 |
三元区 |
1.32 |
|
34 |
沙县区 |
1.28 |
|
35 |
清流县 |
1.4 |
|
36 |
大田县 |
0.85 |
|
37 |
将乐县 |
0.24 |
|
南平市小计 |
56.95 |
||
38 |
延平区 |
2.41 |
|
39 |
建阳区 |
12.28 |
|
40 |
邵武市 |
7.53 |
|
41 |
武夷山市 |
4.35 |
|
42 |
建瓯市 |
6.10 |
|
43 |
顺昌县 |
1.67 |
|
44 |
浦城县 |
10.82 |
|
45 |
光泽县 |
5.35 |
|
46 |
松溪县 |
2.28 |
|
47 |
政和县 |
4.16 |
附件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级台账
(总体改革进展)
截至 年 月 日
设区市 |
|||||
年度 |
|||||
全市有效灌溉面积 (万亩) |
|||||
改革范围 |
改革范围总面积(万亩) |
(1) |
|||
涉农灌溉县区(个) |
(2) |
||||
大型灌区 |
数量(处) |
(3) |
|||
灌溉面积 (万亩) |
(4) |
||||
中型灌区 |
数量(处) |
(5) |
|||
灌溉面积 (万亩) |
(6) |
||||
小型灌区灌溉面积(万亩) |
(7) |
||||
井灌区 |
机井数量(万眼) |
(8) |
|||
灌溉面积(万亩) |
(9) |
||||
历年累计改革实施情况 |
面积(万亩) |
(10) |
|||
县区(个) |
(11) |
||||
大型灌区 |
数量(处) |
(12) |
|||
面积 (万亩) |
(13) |
||||
中型灌区 |
数量(处) |
(14) |
|||
面积 (万亩) |
(15) |
||||
小型灌区面积(万亩) |
(16) |
||||
井灌区 |
机井数量(万眼) |
(17) |
|||
面积 (万亩) |
(18) |
||||
完成验收区域 累计情况 |
面积(万亩) |
(19) |
|||
县区(个) |
(20) |
||||
大型灌区 |
数量(处) |
(21) |
|||
面积 (万亩) |
(22) |
||||
中型灌区 |
数量(处) |
(23) |
|||
面积 (万亩) |
(24) |
||||
小型灌区灌溉面积(万亩) |
(25) |
||||
井灌区 |
机井数量(万眼) |
(26) |
|||
面积 (万亩) |
(27) |
填表说明:
1.改革实施范围原则上应覆盖各地上报水利统计年报的全部有效灌溉面积,对个别有效灌溉面积因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种植结构调整,实际上不再实施灌溉的,以及依靠山泉水自流灌溉的山垅田,可不纳入改革范围。改革范围总面积与有效灌溉面积不一致的,请另附说明。
2.小型灌区指地表水小型灌区;套在大中型灌区的中小型灌区,灌溉面积不要重复计算;井灌区面积含井渠双灌面积。
3.改革实施区域是否基本实现改革目标以通过验收为依据。
附件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级台账
(改革措施进展)
截至 年 月 日
当年 |
累计 |
||||||
设区市 |
|||||||
年度 |
|||||||
改革实施面积(万亩) |
(1) |
||||||
实现供水计量面积 |
大型灌区面积(万亩) |
(2) |
|||||
中型灌区面积(万亩) |
(3) |
||||||
小型灌区面积(万亩) |
(4) |
||||||
井灌区面积(万亩) |
(5) |
||||||
农业用水总量控制 |
明确县域农业用水总量的县区 (个) |
(6) |
|||||
落实取水许可的大型灌区 (处) |
(7) |
||||||
落实取水许可的中型灌区 (处) |
(8) |
||||||
落实取水许可的井灌区 (万亩) |
(9) |
||||||
农业用水总量指标细化分解到用水主体的面积 (万亩) |
(10) |
||||||
省级农业用水定额最近颁布年份(年) |
(11) |
||||||
落实管护机制的田间工程控制面积(万亩) |
(12) |
||||||
水平 |
比2015年提高 |
||||||
大中型灌区水价及成本 |
骨干工程 |
平均执行农业水价(元/方) |
(13) |
||||
平均运行维护成本(元/方) |
(14) |
||||||
末级渠系工程 |
平均执行农业水价(元/方) |
(15) |
|||||
平均运行维护成本(元/方) |
(16) |
||||||
终端 |
平均执行农业水价(元/方) |
(17) |
|||||
其中:最高水平(元/方) |
(18) |
||||||
最低水平(元/方) |
(19) |
||||||
小型灌区 水价及成本 |
平均执行农业水价(元/方) |
(20) |
|||||
平均运行维护成本(元/方) |
(21) |
||||||
井灌区 水价及成本 |
平均执行农业水价(元/方) |
(22) |
|||||
平均运行维护成本(元/方) |
(23) |
||||||
安排农业水价综合 改革奖补资金 |
中央财政(万元/年) |
(24) |
|||||
省级及以下财政(万元/年) |
(25) |
||||||
完成验收面积(万亩) |
(26) |
填表说明:
1.实现供水计量的标准: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分界点(一般是斗口)实施供水计量;井灌区机井出口计量(提水灌区和井灌区可通过以电折水等方式)。
2.农业用水控制总量指标细化分解到用水主体:指将农业用水控制总量指标分配到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村集体组织或用水户等。
3.运行维护成本: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年8号令,农业供水运行维护成本中有专项资金来源予以补偿的费用不计入定价成本。
各设区市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财政金融局、农村发展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和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以下简称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抓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落实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633号)要求,争取2023年底提前完成我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任务,并推动巩固各项机制落地见效,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快完成改革总任务。按照2023年底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任务的目标要求,将剩余的改革任务108.59万亩列入今年实施计划(各地具体任务详见附件1),多方筹措资金,加快组织实施。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统筹好剩余改革任务和今年已经下达的200万亩改革实施计划,压茬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剩余改革任务分解到具体市、县和灌区,落实到具体地块,确保改革任务真正落地见效。
二、着力夯实各项改革机制。各地要对标国办发〔2016〕2号文件精神,按照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农村等四部门历年文件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切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
(一)强化用水计量。加大力度完善供水计量体系,合理细化计量单元,为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各地水利部门要结合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在用水管理分界断面、重要引水口、分水口安装计量设施;农业农村部门要在实施灌溉的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因地制宜配套实用易行的计量设施,井灌区可通过“以电折水”等方式满足计量需要。
(二)健全水价机制。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参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22年第54号)、《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22年第55号),完善本地农业用水价格政策,规范开展农业供水成本监审和调查,在农民可承受和不增加农民负担原则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将水价调整至不低于运行维护成本水平。
(三)抓实管护机制。各地要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下大力气推动田间工程管护机制建设,健全“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各地水利和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监管,结合实际明确各类田间工程管护主责单位,落实管护力量,完善管护制度,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确保农田水利工程长效良性运行。
(四)完善奖补机制。财政部门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会同水利等相关部门按照与改革任务相匹配的原则安排奖补资金,因地制宜落实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简化操作方式,提升奖补效果。
三、做好专项自查工作。为确保改革地区将各项改革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四部门将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发现的突出问题将在绩效评价中相应扣分,以适当形式反馈省政府并督促整改。请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牵头部门组织,对照国办发〔2016〕2号文件及四部门历年文件要求,对已实施改革地区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用水管理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建立和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确保不扣分。重点查找是否存在以下问题:(1)相关改革任务未出台政策文件、政策文件已失效或政策未落实;(2)相关部门在改革任务推进方面职责不清;(3)大中型灌区用水管理分界断面缺乏计量设施,井灌区未实现计量到井;(4)农户用水仍实行按亩固定收费;(5)农田水利工程缺乏管护力量,缺少管护经费来源;(6)用水指标未分解到用水主体;(7)未开展供水成本监审或调查,水价未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8)水价政策执行不到位,水费收取率低;(9)支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中央和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未主要用于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市、县级财政未投入奖补资金或投入不足;(10)已完成改革任务的地区未建立长效机制,出现改革倒退现象。各地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查摆问题,逐项查缺补漏,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自查报告须经本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后,于今年9月15日前正式报送省级四部门。
四、做好典型经验总结。各地要选择近年来改革全面推进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方式,形成典型案例单行材料。各地至少报送1个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材料字数不超过3000字,可附图片,重点突出推进改革的有效做法和实际成效。请各地前将推荐的典型案例书面材料加盖公章反馈至省水利厅农水水电处,择优上报国家部委。
五、加快改革验收工作。各地要按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验收工作方案》,加快组织验收工作,做到“完成一个乡镇、自验一个乡镇”“县级自验一个、市级核验一个”,着力提高验收面积比例,争取在绩效评价中少扣分、不扣分。同时,请各地在总结报告和改革台账中增加当年完成验收面积和累计完成验收面积(更新后的样表见附件2和附件3)。
六、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价结果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当年改革实施面积和累计完成面积(以通过验收为准)、供水计量设施配套、农业用水总量控制、田间工程管护、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6项重点内容,评分细则相应调整。各地要按照上述两项考核的规定,认真开展自评并准备佐证材料,进一步提高佐证材料质量,确保对绩效评价起到支撑作用,佐证材料质量较差的将在绩效评价中相应扣分。
附件:1.各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剩余任务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级台账(总体改革进展)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级台账(改革措施进展)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水利厅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8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各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剩余任务
序号 |
市、县(区) |
任务面积(万亩) |
备注 |
全省合计 |
108.59 |
||
福州市小计 |
8.75 |
||
1 |
长乐区 |
1.64 |
|
2 |
闽侯县 |
1.85 |
|
3 |
连江县 |
0.90 |
|
4 |
闽清县 |
0.93 |
|
5 |
罗源县 |
3.43 |
|
厦门市小计 |
0.62 |
||
6 |
同安区 |
0.17 |
|
7 |
翔安区 |
0.22 |
|
8 |
集美区 |
0.23 |
|
宁德市小计 |
10.94 |
||
9 |
蕉城区 |
1.23 |
|
10 |
福安市 |
1.8 |
|
11 |
福鼎市 |
0.57 |
|
12 |
霞浦县 |
0.35 |
|
13 |
古田县 |
2.69 |
|
14 |
屏南县 |
1.27 |
|
15 |
寿宁县 |
2.08 |
|
16 |
周宁县 |
0.67 |
|
17 |
柘荣县 |
0.28 |
|
莆田市小计 |
2.1 |
||
18 |
仙游县 |
2.1 |
|
泉州市小计 |
6.87 |
||
19 |
洛江区 |
0.29 |
|
20 |
石狮市 |
0.68 |
|
21 |
晋江市 |
2.77 |
|
22 |
南安市 |
0.45 |
|
23 |
惠安县 |
0.38 |
|
24 |
德化县 |
2.03 |
|
25 |
台商区 |
0.27 |
|
龙岩市小计 |
10.38 |
||
26 |
上杭县 |
1.44 |
|
27 |
武平县 |
3.26 |
|
28 |
长汀县 |
5.28 |
|
29 |
漳平市 |
0.4 |
|
三明市小计 |
11.98 |
||
30 |
宁化县 |
2.0 |
|
31 |
尤溪县 |
1.99 |
|
32 |
建宁县 |
2.9 |
|
33 |
三元区 |
1.32 |
|
34 |
沙县区 |
1.28 |
|
35 |
清流县 |
1.4 |
|
36 |
大田县 |
0.85 |
|
37 |
将乐县 |
0.24 |
|
南平市小计 |
56.95 |
||
38 |
延平区 |
2.41 |
|
39 |
建阳区 |
12.28 |
|
40 |
邵武市 |
7.53 |
|
41 |
武夷山市 |
4.35 |
|
42 |
建瓯市 |
6.10 |
|
43 |
顺昌县 |
1.67 |
|
44 |
浦城县 |
10.82 |
|
45 |
光泽县 |
5.35 |
|
46 |
松溪县 |
2.28 |
|
47 |
政和县 |
4.16 |
附件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级台账
(总体改革进展)
截至 年 月 日
设区市 |
|||||
年度 |
|||||
全市有效灌溉面积 (万亩) |
|||||
改革范围 |
改革范围总面积(万亩) |
(1) |
|||
涉农灌溉县区(个) |
(2) |
||||
大型灌区 |
数量(处) |
(3) |
|||
灌溉面积 (万亩) |
(4) |
||||
中型灌区 |
数量(处) |
(5) |
|||
灌溉面积 (万亩) |
(6) |
||||
小型灌区灌溉面积(万亩) |
(7) |
||||
井灌区 |
机井数量(万眼) |
(8) |
|||
灌溉面积(万亩) |
(9) |
||||
历年累计改革实施情况 |
面积(万亩) |
(10) |
|||
县区(个) |
(11) |
||||
大型灌区 |
数量(处) |
(12) |
|||
面积 (万亩) |
(13) |
||||
中型灌区 |
数量(处) |
(14) |
|||
面积 (万亩) |
(15) |
||||
小型灌区面积(万亩) |
(16) |
||||
井灌区 |
机井数量(万眼) |
(17) |
|||
面积 (万亩) |
(18) |
||||
完成验收区域 累计情况 |
面积(万亩) |
(19) |
|||
县区(个) |
(20) |
||||
大型灌区 |
数量(处) |
(21) |
|||
面积 (万亩) |
(22) |
||||
中型灌区 |
数量(处) |
(23) |
|||
面积 (万亩) |
(24) |
||||
小型灌区灌溉面积(万亩) |
(25) |
||||
井灌区 |
机井数量(万眼) |
(26) |
|||
面积 (万亩) |
(27) |
填表说明:
1.改革实施范围原则上应覆盖各地上报水利统计年报的全部有效灌溉面积,对个别有效灌溉面积因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种植结构调整,实际上不再实施灌溉的,以及依靠山泉水自流灌溉的山垅田,可不纳入改革范围。改革范围总面积与有效灌溉面积不一致的,请另附说明。
2.小型灌区指地表水小型灌区;套在大中型灌区的中小型灌区,灌溉面积不要重复计算;井灌区面积含井渠双灌面积。
3.改革实施区域是否基本实现改革目标以通过验收为依据。
附件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级台账
(改革措施进展)
截至 年 月 日
当年 |
累计 |
||||||
设区市 |
|||||||
年度 |
|||||||
改革实施面积(万亩) |
(1) |
||||||
实现供水计量面积 |
大型灌区面积(万亩) |
(2) |
|||||
中型灌区面积(万亩) |
(3) |
||||||
小型灌区面积(万亩) |
(4) |
||||||
井灌区面积(万亩) |
(5) |
||||||
农业用水总量控制 |
明确县域农业用水总量的县区 (个) |
(6) |
|||||
落实取水许可的大型灌区 (处) |
(7) |
||||||
落实取水许可的中型灌区 (处) |
(8) |
||||||
落实取水许可的井灌区 (万亩) |
(9) |
||||||
农业用水总量指标细化分解到用水主体的面积 (万亩) |
(10) |
||||||
省级农业用水定额最近颁布年份(年) |
(11) |
||||||
落实管护机制的田间工程控制面积(万亩) |
(12) |
||||||
水平 |
比2015年提高 |
||||||
大中型灌区水价及成本 |
骨干工程 |
平均执行农业水价(元/方) |
(13) |
||||
平均运行维护成本(元/方) |
(14) |
||||||
末级渠系工程 |
平均执行农业水价(元/方) |
(15) |
|||||
平均运行维护成本(元/方) |
(16) |
||||||
终端 |
平均执行农业水价(元/方) |
(17) |
|||||
其中:最高水平(元/方) |
(18) |
||||||
最低水平(元/方) |
(19) |
||||||
小型灌区 水价及成本 |
平均执行农业水价(元/方) |
(20) |
|||||
平均运行维护成本(元/方) |
(21) |
||||||
井灌区 水价及成本 |
平均执行农业水价(元/方) |
(22) |
|||||
平均运行维护成本(元/方) |
(23) |
||||||
安排农业水价综合 改革奖补资金 |
中央财政(万元/年) |
(24) |
|||||
省级及以下财政(万元/年) |
(25) |
||||||
完成验收面积(万亩) |
(26) |
填表说明:
1.实现供水计量的标准: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分界点(一般是斗口)实施供水计量;井灌区机井出口计量(提水灌区和井灌区可通过以电折水等方式)。
2.农业用水控制总量指标细化分解到用水主体:指将农业用水控制总量指标分配到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村集体组织或用水户等。
3.运行维护成本: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年8号令,农业供水运行维护成本中有专项资金来源予以补偿的费用不计入定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