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FJ00102-0800-2014-04931
- 文号:闽发改网交通〔2014〕32号
- 发布机构:省发改委
- 生成日期:2014-03-18
- 标题: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 内容概述: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 有效性: 有效并适时进行修订。 有效 有效。有效期至 。
闽发改网交通〔2014〕32号
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你委《关于转报福州轨道交通2号线和1号线工程(二期)初步设计的请示》(榕发改铁轨【2014】12号)收悉。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2016)》(发改基础[2009]1467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2]3532号),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审查范围
本次初步设计审查范围为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的线路、限界、车辆、轨道、行车、运营组织、工程筹划、人防、防灾、环境保护、土建工程、机电工程及工程概算等。
1、线路正线长度29.289km,竹岐出入场线长度0.183 km,下院出入段线长度0.952 km。
2、车站22座,西起苏洋站,东至鼓山站。
3、下院车辆段、竹岐停车场、董屿主变电站各1座。
4、与1号线共用达道控制中心、茶亭主变电站。
二、主要技术标准
1、线路
正线数目:双线
平面曲线最小半径:区间正线300m,困难地段250m;辅助线200m,困难地段150m;车场线150m,困难地段110m;车站尽量采用直线,曲线车站半径应≥1000m,困难情况下曲线半径≥800m。
线路坡度:区间正线30‰,困难情况下35‰;辅助线35‰,困难情况下40‰;车站一般2‰,困难情况下可设在不大于3‰的坡道上,结合物业开发的车站可设置为平坡。
竖曲线半径:正线区间5000m,困难时3000m,车站端部3000m,困难时2000m;辅助线2000m。
2、轨道
正线全部铺设无缝线路,采用1435mm标准轨距;正线、出入线和试车线采用60kg/m钢轨,车场线采用50kg/m钢轨,两者间采用异型钢轨过渡。
正线地下线采用长轨枕埋入式整体道床,库外线和试车线采用碎石道床,库内线采用整体道床。
正线、出入线、试车线采用60kg/m钢轨9号道岔,车场线采用50kg/m钢轨7号道岔。
3、行车组织
初、近远期均为6辆编组;初期高峰小时最大行车密度14对/小时;近期高峰小时最大行车密度24对/小时;远期高峰小时最大行车密度30对/小时;远期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
4、车辆
车辆采用B2型车,4动2拖,额定载客量(定员)1460人;最高运行速度80km/h,旅行速度目标不低于35km/h。
5、车站建筑
车站站台有效长度118m,屏蔽门长度暂定为114m;站台宽度按客流计算确定,岛式站台不小于11m,侧式站台不小于3.5m;站台面至轨顶面1.05m;线路中心至站台边缘为1.5m,站台层、站厅层净高不小于3.0m。
6、结构与防水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车辆段及停车场等地面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在规定的设防部位,结构设计按核6、常6、防化丁级抗力标准进行验算,并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
结构防水:地下车站、出入口通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防水等级,地下区间隧道及联络通道、风道等附属的结构均按二级防水等级要求设计。
7、供电
采用110/35KV两级电压集中供电方式;全线设董屿、茶亭2座主变电站,每座变电站均从电力系统城市变电站引入两回独立、可靠交流110KV电源。
三、线路工程
线路西起苏洋村,在竹岐停车场东侧及勃莱特厂区西侧设苏洋站,苏洋站北侧靠近防洪堤,南侧靠近316国道和福银高速,车站西侧接竹岐停车场出入线,设交叉渡线,预留向西延伸至竹岐乡的条件,东侧设交叉渡线。
线路向东经龙江云别墅群,至闽侯县上街镇国宾大道,在沙堤村西侧设沙堤站。
沿国宾大道向东敷设,在华佗路口东侧设上街站。
在溪源宫路口设浦口站,车站西侧设单渡线。
线路沿乌龙江大道向南行进,在福州大学东门设福大站。
线路继续向南,从轮船港桥西侧下穿轮船港后,在西客站东侧设董屿站。
线路转向东,沿科技东路敷设,在侯官大道口设厚庭站,车站西侧设双存车线,并在厚庭站预留与远期8号线换乘条件。
线路下穿乌龙江后沿金祥路行进,在金桔路口东侧设桔园洲站,车站东侧设单渡线。
线路向东在洪湾路口设洪湾站。
继续向东,在金洲南路口设金山站与5号线换乘,车站东侧设单渡线。
在金榕路东侧设金祥站。
线路下穿闽江,沿商务中心中轴敷设,在祥坂支路口偏北侧设祥坂站,车站西侧设双存车线。
线路经工业路口,绕避西二环中路高架桥墩转至工业路,在宝龙广场与三迪家具广场中间的宁化路口设宁化站。
向北转,经双浦头新村、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家属楼、交通路,转至荷塘路,沿荷塘路经过上海新村、福建医科大学职工宿舍,并在荷塘路东侧及仁德路南侧设西洋站。
线路向北下穿黎明湖后,东转至乌山路,在与八一七北路交叉口设南门兜站与在建1号线“L”型换乘,站东侧设单渡线。
线路沿古田路向东,在五一中路口东侧设五一广场站。
向东行进至六一北路口设水部站。
继续向东进入福马路后在长乐北路口设紫阳站,与3号线换乘,站东侧设双存车线。
在江浦路东侧设五里亭站。
在前横南路口设前屿站与4号线换乘。
线路继续向东,在福兴大道路口西侧设上洋站,车站东侧设置出入段线接下院车辆段。
线路继续向东下穿温福高铁和三环高架后转向南,在鼓山路口设终点鼓山站,站北侧设单渡线,南侧设置折返线,不考虑远期延伸条件。
四、行车组织
1、设计年度
初期2020年,近期2027年,远期2042年。
2、预测客流
2号线预测初、近、远期的全日客运量分别为33.9万人次、58.4万人次和81.9万人次,早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分别为1.72、2.81与3.61万人次/小时。
3、运行交路
初期一个交路:苏洋站-鼓山站
近期大小交路:苏洋站-鼓山站、厚庭站-鼓山站
远期大小交路:竹岐站-鼓山站、厚庭站-鼓山站
五、土建工程
1、车站
原则同意各地铁站的站点布置及设计方案。
2号线共设22座车站,其中起点苏洋站为地下一层地面两层车站,终点鼓山站为地下一层站,祥坂站、西洋站和南门兜站均为地下三层站,其余17座车站均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祥坂站结合商务区建设进行一体化设计施工。
2号线与8、5、1、3、4号线在5个车站换乘,换乘节点土建部分同期实施,预留接驳通道和换乘条件。
施工图设计中应进一步完善各车站的细部设计和施工设计;各地下车站的旅客地面通道出口位置应进一步优化或规划预留,方便乘客,改善地面交通组织,优化车站周边土地开发利用,扩大轨道交通客流辐射范围。
2、区间工程
原则同意各区间的施工方法,其中苏洋站前后以及下院出入段线局部采用明挖法,苏洋~沙堤区间穿山段采用矿山法,其余区间均采用盾构法。
3、车辆段及停车场
下院车辆段出入线接轨于下洋站东端。竹岐停车场出入线接轨于苏洋站西端。有关车辆维修的设计内容和规模要充分考虑与规划的全省城市轨道车辆维修总体方案相衔接。
4、控制中心
与1号线共用达道控制中心。
六、机电设备
原则同意设计推荐的 供电、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通风与空调、综合监控、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给排水及消防、防灾等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选型。
七、安全设计及人防工程
原则同意安防及人防设计标准的选用。人防设计按一站一区间为一个防护单位设置,防核武器抗力级别6级,防化等级丁级。施工图阶段工作中应做好人防专项审批工作,并在设计中落实具体措施。
八、消防、环保、节能及劳动安全卫生
原则同意消防、环保、节能及劳动安全卫生设计,施工图设计中要根据国家和我省的有关法规及要求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其线路经过的敏感地段要采取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确保“三同时”原则的执行。
九、建设工期
本工程建设总工期为52个月。
十、概算
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及相关工程概算总额为196.22亿元,包括以下3部分:
1)与工可范围一致的初步设计概算为189.29亿元,详见概算费用组成表一;
2)由于正线长度增加的概算为5.67亿元,详见概算费用组成表二;
3)由于工可漏项的概算为1.26亿元,详见概算费用组成表三;
十一、安全风险控制重点
1、本线所穿越区域多为市主要干道、河流,地质条件复杂,重点防范风险因素有:下穿乌龙江、闽江,下穿温福铁路,下穿地铁1号线,下穿建筑物、超深基坑、桥梁桩基托换等,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认真核实勘测勘探资料,进一步对风险点和风险因素进行认真调查、落实,细化实施方案工程设计,落实施工安全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风险可控。
2、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及相关人员对特殊、困难点进行现场核实,加强设计审核工作,优化落实施工组织方案和工程措施,严格控制工程投资。
十二、其他
1、建设单位应切实承担建设管理职责,加强项目管理,并强化施工图审核工作,优化设计;对于重大设计变更,应按规定程序报批,严格控制工程投资。
2、结合地质勘探报告加强基坑设计,确保结构安全。
3、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线位定线时,在经过沿线重要建构筑物及控制型管线地段,应加强协调,准确测定距离,确保线路与建构筑物的安全。
4、请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预留工程的协调,待预留工程规划确定后予以实施,避免废弃工程。根据专家评估意见,尽快落实过江线位以稳定线、站位方案。
附件:概算费用组成表.doc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4年3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闽发改网交通〔2014〕32号
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你委《关于转报福州轨道交通2号线和1号线工程(二期)初步设计的请示》(榕发改铁轨【2014】12号)收悉。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2016)》(发改基础[2009]1467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2]3532号),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审查范围
本次初步设计审查范围为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的线路、限界、车辆、轨道、行车、运营组织、工程筹划、人防、防灾、环境保护、土建工程、机电工程及工程概算等。
1、线路正线长度29.289km,竹岐出入场线长度0.183 km,下院出入段线长度0.952 km。
2、车站22座,西起苏洋站,东至鼓山站。
3、下院车辆段、竹岐停车场、董屿主变电站各1座。
4、与1号线共用达道控制中心、茶亭主变电站。
二、主要技术标准
1、线路
正线数目:双线
平面曲线最小半径:区间正线300m,困难地段250m;辅助线200m,困难地段150m;车场线150m,困难地段110m;车站尽量采用直线,曲线车站半径应≥1000m,困难情况下曲线半径≥800m。
线路坡度:区间正线30‰,困难情况下35‰;辅助线35‰,困难情况下40‰;车站一般2‰,困难情况下可设在不大于3‰的坡道上,结合物业开发的车站可设置为平坡。
竖曲线半径:正线区间5000m,困难时3000m,车站端部3000m,困难时2000m;辅助线2000m。
2、轨道
正线全部铺设无缝线路,采用1435mm标准轨距;正线、出入线和试车线采用60kg/m钢轨,车场线采用50kg/m钢轨,两者间采用异型钢轨过渡。
正线地下线采用长轨枕埋入式整体道床,库外线和试车线采用碎石道床,库内线采用整体道床。
正线、出入线、试车线采用60kg/m钢轨9号道岔,车场线采用50kg/m钢轨7号道岔。
3、行车组织
初、近远期均为6辆编组;初期高峰小时最大行车密度14对/小时;近期高峰小时最大行车密度24对/小时;远期高峰小时最大行车密度30对/小时;远期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
4、车辆
车辆采用B2型车,4动2拖,额定载客量(定员)1460人;最高运行速度80km/h,旅行速度目标不低于35km/h。
5、车站建筑
车站站台有效长度118m,屏蔽门长度暂定为114m;站台宽度按客流计算确定,岛式站台不小于11m,侧式站台不小于3.5m;站台面至轨顶面1.05m;线路中心至站台边缘为1.5m,站台层、站厅层净高不小于3.0m。
6、结构与防水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车辆段及停车场等地面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在规定的设防部位,结构设计按核6、常6、防化丁级抗力标准进行验算,并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
结构防水:地下车站、出入口通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防水等级,地下区间隧道及联络通道、风道等附属的结构均按二级防水等级要求设计。
7、供电
采用110/35KV两级电压集中供电方式;全线设董屿、茶亭2座主变电站,每座变电站均从电力系统城市变电站引入两回独立、可靠交流110KV电源。
三、线路工程
线路西起苏洋村,在竹岐停车场东侧及勃莱特厂区西侧设苏洋站,苏洋站北侧靠近防洪堤,南侧靠近316国道和福银高速,车站西侧接竹岐停车场出入线,设交叉渡线,预留向西延伸至竹岐乡的条件,东侧设交叉渡线。
线路向东经龙江云别墅群,至闽侯县上街镇国宾大道,在沙堤村西侧设沙堤站。
沿国宾大道向东敷设,在华佗路口东侧设上街站。
在溪源宫路口设浦口站,车站西侧设单渡线。
线路沿乌龙江大道向南行进,在福州大学东门设福大站。
线路继续向南,从轮船港桥西侧下穿轮船港后,在西客站东侧设董屿站。
线路转向东,沿科技东路敷设,在侯官大道口设厚庭站,车站西侧设双存车线,并在厚庭站预留与远期8号线换乘条件。
线路下穿乌龙江后沿金祥路行进,在金桔路口东侧设桔园洲站,车站东侧设单渡线。
线路向东在洪湾路口设洪湾站。
继续向东,在金洲南路口设金山站与5号线换乘,车站东侧设单渡线。
在金榕路东侧设金祥站。
线路下穿闽江,沿商务中心中轴敷设,在祥坂支路口偏北侧设祥坂站,车站西侧设双存车线。
线路经工业路口,绕避西二环中路高架桥墩转至工业路,在宝龙广场与三迪家具广场中间的宁化路口设宁化站。
向北转,经双浦头新村、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家属楼、交通路,转至荷塘路,沿荷塘路经过上海新村、福建医科大学职工宿舍,并在荷塘路东侧及仁德路南侧设西洋站。
线路向北下穿黎明湖后,东转至乌山路,在与八一七北路交叉口设南门兜站与在建1号线“L”型换乘,站东侧设单渡线。
线路沿古田路向东,在五一中路口东侧设五一广场站。
向东行进至六一北路口设水部站。
继续向东进入福马路后在长乐北路口设紫阳站,与3号线换乘,站东侧设双存车线。
在江浦路东侧设五里亭站。
在前横南路口设前屿站与4号线换乘。
线路继续向东,在福兴大道路口西侧设上洋站,车站东侧设置出入段线接下院车辆段。
线路继续向东下穿温福高铁和三环高架后转向南,在鼓山路口设终点鼓山站,站北侧设单渡线,南侧设置折返线,不考虑远期延伸条件。
四、行车组织
1、设计年度
初期2020年,近期2027年,远期2042年。
2、预测客流
2号线预测初、近、远期的全日客运量分别为33.9万人次、58.4万人次和81.9万人次,早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分别为1.72、2.81与3.61万人次/小时。
3、运行交路
初期一个交路:苏洋站-鼓山站
近期大小交路:苏洋站-鼓山站、厚庭站-鼓山站
远期大小交路:竹岐站-鼓山站、厚庭站-鼓山站
五、土建工程
1、车站
原则同意各地铁站的站点布置及设计方案。
2号线共设22座车站,其中起点苏洋站为地下一层地面两层车站,终点鼓山站为地下一层站,祥坂站、西洋站和南门兜站均为地下三层站,其余17座车站均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祥坂站结合商务区建设进行一体化设计施工。
2号线与8、5、1、3、4号线在5个车站换乘,换乘节点土建部分同期实施,预留接驳通道和换乘条件。
施工图设计中应进一步完善各车站的细部设计和施工设计;各地下车站的旅客地面通道出口位置应进一步优化或规划预留,方便乘客,改善地面交通组织,优化车站周边土地开发利用,扩大轨道交通客流辐射范围。
2、区间工程
原则同意各区间的施工方法,其中苏洋站前后以及下院出入段线局部采用明挖法,苏洋~沙堤区间穿山段采用矿山法,其余区间均采用盾构法。
3、车辆段及停车场
下院车辆段出入线接轨于下洋站东端。竹岐停车场出入线接轨于苏洋站西端。有关车辆维修的设计内容和规模要充分考虑与规划的全省城市轨道车辆维修总体方案相衔接。
4、控制中心
与1号线共用达道控制中心。
六、机电设备
原则同意设计推荐的 供电、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通风与空调、综合监控、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给排水及消防、防灾等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选型。
七、安全设计及人防工程
原则同意安防及人防设计标准的选用。人防设计按一站一区间为一个防护单位设置,防核武器抗力级别6级,防化等级丁级。施工图阶段工作中应做好人防专项审批工作,并在设计中落实具体措施。
八、消防、环保、节能及劳动安全卫生
原则同意消防、环保、节能及劳动安全卫生设计,施工图设计中要根据国家和我省的有关法规及要求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其线路经过的敏感地段要采取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确保“三同时”原则的执行。
九、建设工期
本工程建设总工期为52个月。
十、概算
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及相关工程概算总额为196.22亿元,包括以下3部分:
1)与工可范围一致的初步设计概算为189.29亿元,详见概算费用组成表一;
2)由于正线长度增加的概算为5.67亿元,详见概算费用组成表二;
3)由于工可漏项的概算为1.26亿元,详见概算费用组成表三;
十一、安全风险控制重点
1、本线所穿越区域多为市主要干道、河流,地质条件复杂,重点防范风险因素有:下穿乌龙江、闽江,下穿温福铁路,下穿地铁1号线,下穿建筑物、超深基坑、桥梁桩基托换等,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认真核实勘测勘探资料,进一步对风险点和风险因素进行认真调查、落实,细化实施方案工程设计,落实施工安全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风险可控。
2、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及相关人员对特殊、困难点进行现场核实,加强设计审核工作,优化落实施工组织方案和工程措施,严格控制工程投资。
十二、其他
1、建设单位应切实承担建设管理职责,加强项目管理,并强化施工图审核工作,优化设计;对于重大设计变更,应按规定程序报批,严格控制工程投资。
2、结合地质勘探报告加强基坑设计,确保结构安全。
3、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线位定线时,在经过沿线重要建构筑物及控制型管线地段,应加强协调,准确测定距离,确保线路与建构筑物的安全。
4、请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预留工程的协调,待预留工程规划确定后予以实施,避免废弃工程。根据专家评估意见,尽快落实过江线位以稳定线、站位方案。
附件:概算费用组成表.doc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4年3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