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FJ00102-0300-2018-00185
  • 文号:闽发改农业〔2018〕395号
  • 发布机构: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生成日期:2018-06-28
  • 标题: 关于印发《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
  •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
  • 有效性: 有效并适时进行修订。 有效 有效。有效期至 。
关于印发《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来源:本网 时间: 2018-07-06 09:12

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农村发展局:

  为贯彻落实省委1号文件部署要求,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厅、林业厅、海洋渔业厅联合编制了《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0年)》,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农业厅

  福建省林业厅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2018年6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

2018-2020年)

 

福建地处亚热带,丘陵山地广,海湾多,气候、生物资源多样,特色农产品品种丰富,全省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独特品种、特殊品质、特定区域的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今后一段时期,结合贯彻落实省政府加快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做强做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优区,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基础

(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具有较好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特色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产业区,生产出许多优质特色产品,极大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和市场拓展。据统计,2016年我省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畜禽、笋竹、油茶、花卉、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产值达到3223亿元,占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5%以上。一些产品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创出了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赞誉。

(二)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先后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大量特色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2017年,全省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414个,截止12月底,我省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724个;其中获得农业部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70个,无公害农产品2828个,绿色食品710个,有机食品116个。“三品一标”区域品牌逐渐成为产品质量和信誉的重要象征,为特优区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潜力较大

当前,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优质、独特等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快速增加,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价格承受能力明显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呈现出购销两旺的态势。今后一段时期,大量特色农产品将逐渐从区域性消费向全国性消费转变,从少数群体消费向全民性消费转变,从季节性消费向全年性消费转变,特色农产品产业将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四)特色农产品新业态发展较快

特色农产品网销增长快速,其中在阿里平台销售54.9亿元,全国排名第7,仅铁观音销售额达10.17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特色农产品类目。安溪、武夷山等7个县上榜“2016年农产品电商50强县”,其中,安溪县名列第二名,武夷山市名列第七名。与此同时,古田鲜银耳、龙岩花生、武夷正山小种、莆田龙眼干、平和蜜柚等特色农产品成为热卖排行榜上排在全国前 20 名的爆款货品。我省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良好,如“食尚三明”整合三明地域特色农产品,推进特色农产品抱团“上网”营销,安溪“茶多网”创立了全国“茶叶价格指数”,以及晋江市汇利电子商务(闽南便民购物网)、超大全求吃电商平台等,成为我省特色农产品销售的有生力量。

(五)各方投资特色农业的积极性较高

我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农业始终是投资领域的一片热土,特别是特色农业因发展潜力大,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省大宗农产品供需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引导农民积极调整生产结构,发展本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同时,大量社会资本进入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增值增效。在政府、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的合力推动下,特色农业产业逐步形成以投入促进发展、以发展吸引投入的良性循环。

(六)特优区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近年来我省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色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但是形成大而强、特而强的特色优势区域还不够多,还存在以下不足和挑战。一是发展集聚度不够高。特色农产品生产大多数还是以家庭生产为主,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优势产业带还未全面形成,部分特色农产品发展集聚度不够高,品种、品质、品牌的效应还不够明显。二是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省内农业方面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数量较少,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科技支撑不够,在新技术开发、新品种选育等方面没有大的突破,企业研发能力普遍不强,地方优良品种保护利用不足,部分物种资源处于极危、濒危边缘。三是产业链条较短。采后商品化处理、全程冷链物流水平有限,加工业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产品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四是品牌建设和管理滞后。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忽视“特色”的价值,对品牌认识不到位,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普遍缺少对公用品牌的有效保护,滥用品牌、假冒产品的现象尤为突出,品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五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少特色农产品产区分布在丘陵、山区,基础设施水平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大多数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县镇一级,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生鲜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较慢,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弱,难以满足产业加快发展的需求。六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我省人多地少,长期的高强度开发、超负荷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已经危及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二、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市场导向和绿色发展,以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为基础,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带动农民增收和促进脱贫致富。到2020年,围绕特色粮经作物、特色蔬菜、特色水果、茶叶、特色食用菌、特色花卉、特色畜禽、特色水产品、特色林产品九大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创建8个左右国家级特优区,认定100个左右省级特优区,形成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链为基础,集科技创新、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全国知名、区域畅销”特色品牌。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品质优先、绿色发展。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以质立足、以质创优,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成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区。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依托青山绿水发展绿色农产品,推动形成保护与开发并重、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方式。

2.坚持市场导向、有序推进。调动优势产地经营主体积极性,瞄准市场消费需求,以市场带动创建,以创建促进发展,不断提升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合理规划特优区的区域布局和产业规模,推进区域内产品结构、品种结构、经营结构的调整优化,保障特色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坚持三产融合、农民增收。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村镇、乡村旅游等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链条增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4.坚持标准引领、科技支撑。因地制宜、因品施策建立生产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强化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保护,将特有品种、技术与工艺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5.坚持品牌号召、主体作为。培育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发展企业品牌,完善品牌维护与保障机制,提升特优区品牌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引导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特优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促进集群化发展,鼓励合作互惠和良性竞争。

6.坚持市县主抓、凝聚合力。各市、县(区)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特优区建设。省有关部门结合现有渠道予以积极支持,汇聚多方资源,形成凝心聚力的良好发展氛围,合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做强做大。

三、主要建设内容

创建特优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支撑、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经营主体、强化利益联结等方面统筹推进,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优化一产、深化二产、强化三产、融合一二三产,构建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市场主体利益共享、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一)标准化生产基地

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品种选择、生产过程、终端产品的标准化,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原料供应基地、名特产品的第一车间,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实现农旅互动、融合发展,提高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水平。

1.特色粮经标准化基地。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生产需要,建设田间道路、排灌沟渠、水利和电力设备设施。推广特色粮经作物良种,加快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提高良种覆盖率。集成组装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施用生物有机肥等技术。

2.特色园艺标准化基地。推进水、电、路、渠、土地平整等田间工程,以及温室大棚、温控菇房、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冷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应用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避雨栽培、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栽培模式。推广草生栽培,施用生物肥料等生态栽培技术。加强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推行生产档案统一编制,详细记载农事操作。

3.特色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特色畜禽标准化养殖圈舍、配备标准化智能化饲养设备、环境控制和节水设施设备,积极发展绿色循环养殖业;加强特色畜禽品种培育、改良与更新换代;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促进生产流程标准化;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促进防疫制度化,完善防疫设施,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推进养殖废弃物减量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水平。

4.特色水产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发展环保型塑胶渔排、工业化养殖和深水大网箱养殖,鼓励养殖企业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物联网技术和相关设施设备建设,建成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的养殖池塘、全塑胶渔排、深水网箱、工厂化养殖和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基地。进一步提高每个品种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完善养殖管理制度,细化养殖设施设备管理、投入品使用记录和安全使用、病害防控、养殖废水处理、水产品质量安全自建等制度规范等。

5.特色林产品标准化基地。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山地生态经营技术、绿色生态栽培技术、低产林改造技术等,通过竹山机耕道、喷滴灌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丰产高效竹林、油茶等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花卉等设施林业,鼓励培育种植优势乡土品种、优良观赏苗木,推进花卉苗木产业集群区建设。

(二)加工基地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以发展具有地方特点的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为重点,积极整合和规范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加快实现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最大限度挖掘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潜力。

1.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改善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促进质量提升;强化商品化处理,减少产后损失。积极推广适用技术,因地制宜建设初加工设施,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水平。

2.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科学集成应用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节能干燥、清洁生产等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积极开发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营养、健康、功能性食品和休闲食品,提升特色农产品整体效益。

3.特色农副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循环利用。推动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冻干、发酵与制备技术,集中建立副产物收集、运输和处理渠道,加快推进秸秆、林业剩余物、油料饼粕、果蔬皮渣、畜禽皮毛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不断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提升增值空间。

(三)仓储物流基地

在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依托公路网、铁路网、机场、电商企业布局,完善仓储物流设施,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效率。

1.产地收储设施。在充分利用现有收储设施的基础上,在产地就近建设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完善收购网点,配套建设仓储、物流、冷链设施。根据本地现有集散基础,规范建设一批田头市场。鼓励各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产地建设电商服务站点。

2.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专业批发市场,推动现有产地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完善标准化交易专区、集配中心、冷藏冷冻、电子结算、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处理、安全监控等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

3.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分级、包装、预冷等设施建设,提高商品化处理能力。发展保温、冷藏运输,稳定商品质量、减少损耗。完善冷链配送设施建设,以加工企业为核心建立农产品原料供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加工品销售冷链物流体系。培育新型流通平台,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配送中心。

(四)科技支撑体系

把地方优良品种保护、新品种培育和技术创新作为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保护等基础工作,加强新品种培育和提纯复壮,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1.地方优良品种保护。加强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保护,收集、保存名、特、优、稀农产品种质资源。

2.新品种培育与良种繁育。加大野生资源的驯化和品种创新工作力度,持续培育特色农产品新品种,进行品种提纯、复壮,保持和改良特色农产品的优良品质特性,积极推进新兴品种的引进、筛选和推广应用。根据特色农产品良种需求,建设和布局良种繁育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良种生产供应体系,大幅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3.生产与加工技术创新。依靠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新型经营主体等,重点解决特色种养技术、专用农资、专用机械、病虫害防治、疫病防控、储藏保鲜等关键问题。支持果品、蔬菜、茶叶、菌类、道地药材、笋竹、油茶、花卉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的加工食品。开展精深加工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装备研发,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

4.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畜牧、水产)推广体系优势,采取田间指导和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农户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指导,通过网络、手机APP等方式强化与农户的沟通反馈,及时对新技术、新品种生产效果进行收集,有计划、分层次的向农户传授新技术、新技能。加强科技示范,培育示范农户、树立示范基地,通过鲜活的例子带动农户掌握和推广运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五)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体系

遵循品牌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重点抓好“创新、品质、管理、诚信”等重点环节,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特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消费市场容量,不断提升产业效益。

1.特色品牌培育。支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等的申请认证和扩展。依托特优区创建,加强传统品牌的整合,集中建设一批叫得响、有影响的区域公用品牌作为特优区的“地域名片”,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培育和扩大消费市场,实现优势优质、优质优价。紧盯市场需求,坚持消费导向,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努力打造一批国内、国际知名的企业品牌。运用地域差异、品种特性,创建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媒介做好形象公关,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价值,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2.品牌管理与保护。切实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建立特色品牌目录制度,优化品牌标识,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使用机制和品牌危机预警、风险规避和紧急事件应对机制。构建完善品牌保护体系,实时监控、评估品牌状态,综合运用协商、舆论、法律等手段打击各种冒用、滥用公用品牌行为。确保诚信合法经营,以树立“百年品牌”、打造“百年企业”为目标,营造良好品牌建设环境。

3.市场营销体系。立足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农贸会、展销会等渠道,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等各种新兴手段,灵活运用拍卖交易、期货交易等方式,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扩大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快递配送,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形式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六)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是特色农产品的生命线。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确保特色农产品高品质与质量安全,控制产业发展风险,才能有效促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和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1.生产和产品标准体系。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加强国际标准的跟踪、研究和转化,推动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实施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制定和提升行动,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强化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制修订,健全完善覆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的标准体系,做到有标可依。率先执行国家标准,鼓励企业制订和完善企业标准。强化标准转化,制订与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加强标准宣贯与培训,提高用标水平,做到有标必依,组织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的示范推广。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码制度和源头赋码,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追溯有渠道。

2.投入品和产品检测能力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考核认证,大力提升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配齐配全相应的快检设施设备,实现特优区内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快检全覆盖,充分发挥快检的源头预警功能。定期开展特优区内特色农产品生产资料监督检查,确保特色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的安全。加强特色农产品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产品追溯和质量监管体系。深入推进“一品一码”全过程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农产品源头准出制度,实施源头赋码,上传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农产品收获日期、品牌、数量,以及经营环节的进货、销售等信息,实现特色农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程可追溯。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督促生产主体严格落实生产记录、禁限用规定、间隔期(休药期)等制度。加强特优区内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市场准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七)建设和运行机制

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的基本原则,处理好政府与各类市场主体的关系,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体制机制。特优区所在地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作为创建主体,要根据当地实际,科学确定特色优势品种和重点区域,组织申报创建特优区,加强对特优区建设的指导、服务和监督,加大对特优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政府为主导实施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保护工程等公益性项目,可以采取政府自建或依托科研部门的形式,也可以规范采取PPP或购买服务等政府与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合作等形式开展。要强化特优区公用品牌的管理,维护品牌的权威性,提升品牌价值。特优区内各类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是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生产经营。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升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采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推动特优区可持续发展。引导特优区内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合理、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特优区内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农民合理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四、主要品种(类)与布局

统筹考虑品质特色、产业优势、市场前景等,按照既要强调“特色”,更要突出“优势”的原则,确定特色粮经作物、特色蔬菜、特色水果、茶叶、特色食用菌、特色花卉、特色畜禽、特色水产品、特色林产品等9大类25个品种(类)特色农产品和布局(附表1),重点支持建设。其中,对规模较大、区域分布较广、带动农户较多的,选择具体品种(类)创建,包括茶叶、水果、特色林产品等;对单个品种产业规模小、产品功能相似、适生区域相近的,按多个品种归类创建,包括蔬菜、水产、食用菌等。

 (一)特色粮经作物

积极创建特色稻米、甘薯、花生和道地药材特优区。稻谷突出发展优质水稻品种的制种、繁育,建立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扶持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附加值。甘薯重点加强鲜食型、加工型品种的繁育与推广,推广绿色高效栽培,延伸产业链,促进产品多元化。花生着重加强专用型品种选育与地方特色品种的提纯复壮,推广高效栽培技术,推动品牌建设。道地药材突出加强道地药材的保护,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闽产药材良种培育基地和GAP生产示范基地,推动道地药材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二)特色蔬菜

蔬菜产业是我省特色农产品中的优势产业,创建蔬菜特优区,重点是抓住区位自然资源优势,形成错位竞争格局。着重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加强特色蔬菜集约化育苗;强化蔬菜分级、包装、保鲜、初加工等采后处理;完善冷链物流,在主产区改造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形成我国南方主要的冬春蔬菜物流中心;加快特色蔬菜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高蔬菜质量品质。

(三)特色水果

积极创建柑橘、葡萄、百香果、龙眼、荔枝、枇杷、桃梨、猕猴桃、热带水果特优区。柑橘重点加强无病毒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调整品种结构,完善园区基础条件,推广轻简绿色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注重采后商品化处理。葡萄重点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避雨栽培、果实套袋、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协调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精深加工、电商销售、休闲采摘等新业态。百香果重点加强品种引进与筛选,建设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注重采后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发展冷链物流、电商销售、休闲采摘等新业态。龙眼、荔枝、枇杷等亚热带水果重点调整品种结构,强化贮藏保鲜,发展冷链物流和精深加工,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桃、梨、李、猕猴桃等落叶水果重点加强品种引进与筛选,优化品种结构,推广避雨栽培,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提升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发展冷链物流、电商销售等新业态。热带水果重点加强品种引进与筛选,推广标准化种植,注重采后处理、贮运与精深加工。

(四)茶叶

茶产业是我省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产业链长,涉茶人口多,茶叶品牌认知度高。创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绿(白、红)茶、多茶类特优区,闽南乌龙茶区突出国际高端市场的开拓,推广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打造安溪铁观音等区域公用品牌。闽北乌龙茶区着重加强茶树品种改良,推动茶叶初制加工升级改造,打造武夷岩茶等区域公用品牌。绿(白、红)茶区重点推广高香型、制优率高、适制性好的茶树品种,推进低产茶园改植换种,改造完善加工设施设备,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香型品种。茉莉花茶突出茉莉花基地建设,提升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五)特色食用菌

我省食用菌栽培种类齐全,产量、产值位居全国前列,出口量居全国第一。积极创建银耳、海鲜菇、秀珍菇等食用菌特优区,突出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促进菌袋(瓶)生产及栽培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推广食用菌优良新品种,推进简易菇棚改造升级及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装备的应用,建立健全鲜品、菌种、菌袋(瓶)配送物流体系,推行冷链物流,巩固提升古田银耳、顺昌海鲜菇、罗源秀珍菇等现有区域公用品牌。

(六)特色花卉

我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迅速,盆栽花卉出口额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市场前景广阔。积极创建花卉特优区,重点推进花卉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强名优花卉苗木新品种引进、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加快发展花卉苗木精深加工业和花卉苗木产品的包装、品牌设计与售后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

(七)特色畜禽

我省特色畜禽种质资源丰富,畜禽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地方特色,具有较强的区域市场竞争力。创建禽类、草食动物、特色猪特优区,禽类突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强化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提升,推进标准化生产,构建产品精深加工、质量安全监控和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提升产业化水平。草食动物突出加强资源保护和改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综合开发利用步伐。特色猪发展要强化环保,突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改良,重点实施标准化创建,实现养殖粪污就地消纳或异地利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推广特色品牌。

    (八)特色水产品

以大黄鱼、石斑鱼、鳗鲡、对虾、牡蛎、鲍鱼、海带、紫菜等品种为重点,创建特色水产品优势区,着力开展标准化池塘、工厂化养殖基地、全塑胶养殖渔排等设施养殖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生态友好、集约高效、质量安全的规模化养殖基地;着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提升水产品加工比例;培育一批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九)特色林产品

我省特色林产品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竹林面积居全国首位,油茶是我国油茶中心产区之一,积极创建笋竹、木本油料、非木质利用产品特优区,笋竹着力提高丰产竹林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丰产经营水平,提升笋、竹的产量和质量,加强精深产品加工开发,扩大竹产品市场,提高竹资源综合利用率。木本油料重点优化油茶品种结构,明确不同区域适宜发展的高产优质良种,提升良种水平,加快良种繁育推广、标准化栽培与低产林改造,提高单产;加强茶油和茶粕的精深加工开发,提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提高产品附加值,着重形成相对完备的木本油料类产、供、销产业链条。非木质利用产品加强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加大良种选育与扩繁力度,建设规模化、规范化栽培示范基地,鼓励非木质利用生物产业品牌创建和集约化生产。开展功能性产品提取技术研究,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及副产品综合利用能力,促进龙头企业提质增效。

五、管理要求

(一)认定条件

1.资源禀赋优越。特优区具有独特优越的特色农产品种养殖种质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生产相对集中连片。特优区建设规模和布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

2.特色优势明显。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标准化种养水平高,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同类产品前列,产业集聚度高;以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基本具备从种子种苗种畜禽供应、生产加工、技术服务、农机服务、统防统治、仓储物流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特色主导产品初加工率较高,具有较完备的市场营销体系及冷链物流、贮藏保鲜、脱水干燥、屠宰加工等相关配套设施。

3.科技支撑有力。具有稳定高效的特色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体系,与省级以上科研单位、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配套集成推广一批与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成果。

4.质量控制有效。建立了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实现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程可监控、风险可评估、事件可处置;建立了生产投入品准入、购销、实名购买等规章制度,建有生产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组织开展常态化监督抽查。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认证。

5.品牌效益显著。特色主导产品具有较长的深厚种养传统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文化,并建立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发展、监管、保护以及诚信管理制度。特色主导产品原则上应获得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认证,或荣获国内外、省内外知名奖项,品牌授权使用规范。

6.利益机制紧密。特色主导产品规模化程度高,具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区域内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培训业务,与农户建立了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吸收就业、资金入股合作、订单等各类利益联结机制,助推特优区农产品优质优价,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7.绿色发展领先。贯彻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农膜、畜禽粪污等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位居全省同产业前列;绿色生态防治技术广泛应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效果明显。动物疫病、水产养殖综合防控水平较高,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等使用符合国家规定。

(二)认定管理

1.评审认定

省级特优区。省农业厅牵头组织开展特优区申报工作,在各地遴选推荐的基础上,省农业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按照行业类别分别组织初审,再由省农业厅、发改委、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四部门联合组织评审,提出福建特优区拟认定名单,并在农业部门信息网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由省农业厅、发改委、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联合发文认定为“福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对脱贫攻坚任务重、带动农民增收效果突出的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特优区建设,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国家级特优区。省级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级特优区规划确定的品种和我省重点区域(详见附表2),组织符合条件的县编制申报材料,审核后报送国家有关部门,由国家认定专家委员会认定或评估认定。

2.动态管理。特优区采取“动态管理、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省级主管部门加强对特优区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管,对发生严重侵犯农民利益、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重大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事件的,取消“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农业部农市发〔20173号和省政府闽政〔201731号等文件精神,将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争创特优区作为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协调,抓好落实。各市、县(区)要统筹推进特优区建设,制定特优区管理细则,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特优区建设的支持。要积极引导特优区内的各类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普通农户充分参与特优区创建工作,形成高位推动、上下联合、多方共建的创建机制。

(二)加大政策支持。各地要按照政策规定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力量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公益性工程和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区域,完善产业链条,补短板、强优势。鼓励各地充分利用已有的相关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重点支持特优区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以特优区为重点,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强化金融支持,鼓励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结合职能定位,在业务范围内对特优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对授权使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的企业予以增信。特优区内用于特色产业发展的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设施农用地管理。特优区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用于特优区内特色主导产品的加工、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并优先报批。

(三)完善支撑体系。在特优区内,重点鼓励、扶持和引导一批从事特色农业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动普通农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及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组建产业协会、产业联盟和产销集团,形成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的格局。深入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示范服务组织创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落实新修订的《种子法》,做好特色农产品品种登记和保护,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实施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制定和提升行动,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涵盖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加快制修订一批与特优区内特色主导产品相关的标准。

(四)优化市场环境。根据特色农产品市场监管特点,完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加大对囤积居奇、串谋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惩处力度,维护特色农产品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将假冒、故意侵犯特优区公用品牌商标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大失信惩戒力度。落实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加大对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加强特色农产品的抽查检验力度,提高企业违法侵权成本。建立健全特优区和特色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市场、生产、加工、科技和政策法规等相关信息,对特色农产品供求形势开展风险监测与预警,促进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宣传推广。认真总结各地创建特优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交流平台,注重典型带动,推广先进经验,扩大社会影响,为特优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宣传途径,灵活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宣传特优区创建工作,提升特优区的知晓率、美誉度。加大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推进在各大电商开辟特优区品牌专栏,每年开展各种类型的品牌宣传推介活动,鼓励各类特优区品牌参加国内外展览展示和推选评比,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品牌价值,逐步形成培育品牌、推介品牌、塑强品牌的良性循环,提高消费者对特优区品牌的认可度。

 

 

 

 


附表1

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主要品种(类)与布局

类别

品种(类)

区域

特色粮

经作物

稻谷

三明、南平

甘薯

闽东南、连城

花生

平潭、福清、惠安、南安、清流、新罗

道地药材

柘荣,福鼎,武平,连城、南靖、建宁、宁化、浦城、邵武

特色蔬菜

蔬菜

福清、长乐、仙游、荔城、惠安、晋江、同安、龙海、漳浦、云霄、诏安、屏南、福鼎、寿宁、建瓯、尤溪、永定、永安

特色水果

柑橘

平和、仙游、长泰、永春、顺昌、永安、尤溪、建阳、三元、古田、寿宁

葡萄

福安、寿宁、建瓯、建阳

百香果

漳州、龙岩、泉州、宁德

龙眼、荔枝、枇杷等亚热带水果

闽东南沿海

桃、梨、猕猴桃等落叶水果

福安、古田、寿宁、三元、建宁、德化、永泰、永安

热带水果

漳州

茶叶

闽南乌龙

安溪、永春、华安、平和、南靖、诏安、漳平、大田

闽北乌龙

武夷山、建瓯、建阳

绿(红、白)茶

武平、蕉城、柘荣、周宁、霞浦、屏南、松溪、罗源、永泰、福安、武夷山、福鼎、政和、尤溪

茉莉花茶

福清、长乐、连江、闽侯、永泰、政和

特色食用菌

银耳、海鲜菇等

古田、顺昌、罗源、南靖、尤溪、将乐、屏南、龙海、浦城

特色花卉

花卉

延平、清流、连城、龙海、漳浦、南靖、漳平、武平

特色畜禽

禽类

福清、德化、永春、建阳、光泽、长汀、南安、连城、新罗、龙海、沙县

草食动物

屏南、尤溪、延平、邵武、诏安、上杭

特色猪

上杭、城厢

特色水产品

海水养殖产品

闽东南沿海

淡水养殖产品

三明、南平、龙岩、闽侯、古田

特色林产品

笋竹

闽西北,南靖、福安

油茶

尤溪、宁化、光泽、浦城、长汀、德化、永泰、福安

非木质利用产品

建宁、明溪、永安、三元、泰宁、建瓯

 

附表2

福建省纳入国家级特优区品种(类)

类别

品种

特色粮经作物

道地药材

特色园艺产品

特色出口蔬菜及瓜类

季节性外调蔬菜及瓜类

柑橘

葡萄及特色浆果

热带水果

猕猴桃

食用菌

茶叶

花卉

特色水产品

淡水养殖产品

海水养殖产品

林特产品

木本油料

竹子

 

 

 

 

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农村发展局:

  为贯彻落实省委1号文件部署要求,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厅、林业厅、海洋渔业厅联合编制了《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0年)》,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农业厅

  福建省林业厅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2018年6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

2018-2020年)

 

福建地处亚热带,丘陵山地广,海湾多,气候、生物资源多样,特色农产品品种丰富,全省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独特品种、特殊品质、特定区域的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今后一段时期,结合贯彻落实省政府加快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做强做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优区,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基础

(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具有较好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特色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产业区,生产出许多优质特色产品,极大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和市场拓展。据统计,2016年我省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畜禽、笋竹、油茶、花卉、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产值达到3223亿元,占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5%以上。一些产品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创出了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赞誉。

(二)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先后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大量特色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2017年,全省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414个,截止12月底,我省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724个;其中获得农业部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70个,无公害农产品2828个,绿色食品710个,有机食品116个。“三品一标”区域品牌逐渐成为产品质量和信誉的重要象征,为特优区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潜力较大

当前,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优质、独特等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快速增加,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价格承受能力明显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呈现出购销两旺的态势。今后一段时期,大量特色农产品将逐渐从区域性消费向全国性消费转变,从少数群体消费向全民性消费转变,从季节性消费向全年性消费转变,特色农产品产业将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四)特色农产品新业态发展较快

特色农产品网销增长快速,其中在阿里平台销售54.9亿元,全国排名第7,仅铁观音销售额达10.17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特色农产品类目。安溪、武夷山等7个县上榜“2016年农产品电商50强县”,其中,安溪县名列第二名,武夷山市名列第七名。与此同时,古田鲜银耳、龙岩花生、武夷正山小种、莆田龙眼干、平和蜜柚等特色农产品成为热卖排行榜上排在全国前 20 名的爆款货品。我省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良好,如“食尚三明”整合三明地域特色农产品,推进特色农产品抱团“上网”营销,安溪“茶多网”创立了全国“茶叶价格指数”,以及晋江市汇利电子商务(闽南便民购物网)、超大全求吃电商平台等,成为我省特色农产品销售的有生力量。

(五)各方投资特色农业的积极性较高

我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农业始终是投资领域的一片热土,特别是特色农业因发展潜力大,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省大宗农产品供需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引导农民积极调整生产结构,发展本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同时,大量社会资本进入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增值增效。在政府、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的合力推动下,特色农业产业逐步形成以投入促进发展、以发展吸引投入的良性循环。

(六)特优区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近年来我省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色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但是形成大而强、特而强的特色优势区域还不够多,还存在以下不足和挑战。一是发展集聚度不够高。特色农产品生产大多数还是以家庭生产为主,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优势产业带还未全面形成,部分特色农产品发展集聚度不够高,品种、品质、品牌的效应还不够明显。二是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省内农业方面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数量较少,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科技支撑不够,在新技术开发、新品种选育等方面没有大的突破,企业研发能力普遍不强,地方优良品种保护利用不足,部分物种资源处于极危、濒危边缘。三是产业链条较短。采后商品化处理、全程冷链物流水平有限,加工业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产品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四是品牌建设和管理滞后。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忽视“特色”的价值,对品牌认识不到位,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普遍缺少对公用品牌的有效保护,滥用品牌、假冒产品的现象尤为突出,品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五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少特色农产品产区分布在丘陵、山区,基础设施水平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大多数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县镇一级,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生鲜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较慢,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弱,难以满足产业加快发展的需求。六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我省人多地少,长期的高强度开发、超负荷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已经危及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二、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市场导向和绿色发展,以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为基础,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带动农民增收和促进脱贫致富。到2020年,围绕特色粮经作物、特色蔬菜、特色水果、茶叶、特色食用菌、特色花卉、特色畜禽、特色水产品、特色林产品九大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创建8个左右国家级特优区,认定100个左右省级特优区,形成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链为基础,集科技创新、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全国知名、区域畅销”特色品牌。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品质优先、绿色发展。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以质立足、以质创优,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成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区。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依托青山绿水发展绿色农产品,推动形成保护与开发并重、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方式。

2.坚持市场导向、有序推进。调动优势产地经营主体积极性,瞄准市场消费需求,以市场带动创建,以创建促进发展,不断提升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合理规划特优区的区域布局和产业规模,推进区域内产品结构、品种结构、经营结构的调整优化,保障特色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坚持三产融合、农民增收。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村镇、乡村旅游等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链条增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4.坚持标准引领、科技支撑。因地制宜、因品施策建立生产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强化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保护,将特有品种、技术与工艺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5.坚持品牌号召、主体作为。培育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发展企业品牌,完善品牌维护与保障机制,提升特优区品牌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引导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特优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促进集群化发展,鼓励合作互惠和良性竞争。

6.坚持市县主抓、凝聚合力。各市、县(区)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特优区建设。省有关部门结合现有渠道予以积极支持,汇聚多方资源,形成凝心聚力的良好发展氛围,合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做强做大。

三、主要建设内容

创建特优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支撑、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经营主体、强化利益联结等方面统筹推进,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优化一产、深化二产、强化三产、融合一二三产,构建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市场主体利益共享、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一)标准化生产基地

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品种选择、生产过程、终端产品的标准化,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原料供应基地、名特产品的第一车间,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实现农旅互动、融合发展,提高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水平。

1.特色粮经标准化基地。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生产需要,建设田间道路、排灌沟渠、水利和电力设备设施。推广特色粮经作物良种,加快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提高良种覆盖率。集成组装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施用生物有机肥等技术。

2.特色园艺标准化基地。推进水、电、路、渠、土地平整等田间工程,以及温室大棚、温控菇房、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冷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应用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避雨栽培、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栽培模式。推广草生栽培,施用生物肥料等生态栽培技术。加强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推行生产档案统一编制,详细记载农事操作。

3.特色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特色畜禽标准化养殖圈舍、配备标准化智能化饲养设备、环境控制和节水设施设备,积极发展绿色循环养殖业;加强特色畜禽品种培育、改良与更新换代;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促进生产流程标准化;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促进防疫制度化,完善防疫设施,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推进养殖废弃物减量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水平。

4.特色水产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发展环保型塑胶渔排、工业化养殖和深水大网箱养殖,鼓励养殖企业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物联网技术和相关设施设备建设,建成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的养殖池塘、全塑胶渔排、深水网箱、工厂化养殖和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基地。进一步提高每个品种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完善养殖管理制度,细化养殖设施设备管理、投入品使用记录和安全使用、病害防控、养殖废水处理、水产品质量安全自建等制度规范等。

5.特色林产品标准化基地。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山地生态经营技术、绿色生态栽培技术、低产林改造技术等,通过竹山机耕道、喷滴灌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丰产高效竹林、油茶等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花卉等设施林业,鼓励培育种植优势乡土品种、优良观赏苗木,推进花卉苗木产业集群区建设。

(二)加工基地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以发展具有地方特点的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为重点,积极整合和规范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加快实现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最大限度挖掘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潜力。

1.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改善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促进质量提升;强化商品化处理,减少产后损失。积极推广适用技术,因地制宜建设初加工设施,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水平。

2.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科学集成应用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节能干燥、清洁生产等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积极开发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营养、健康、功能性食品和休闲食品,提升特色农产品整体效益。

3.特色农副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循环利用。推动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冻干、发酵与制备技术,集中建立副产物收集、运输和处理渠道,加快推进秸秆、林业剩余物、油料饼粕、果蔬皮渣、畜禽皮毛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不断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提升增值空间。

(三)仓储物流基地

在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依托公路网、铁路网、机场、电商企业布局,完善仓储物流设施,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效率。

1.产地收储设施。在充分利用现有收储设施的基础上,在产地就近建设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完善收购网点,配套建设仓储、物流、冷链设施。根据本地现有集散基础,规范建设一批田头市场。鼓励各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产地建设电商服务站点。

2.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专业批发市场,推动现有产地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完善标准化交易专区、集配中心、冷藏冷冻、电子结算、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处理、安全监控等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

3.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分级、包装、预冷等设施建设,提高商品化处理能力。发展保温、冷藏运输,稳定商品质量、减少损耗。完善冷链配送设施建设,以加工企业为核心建立农产品原料供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加工品销售冷链物流体系。培育新型流通平台,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配送中心。

(四)科技支撑体系

把地方优良品种保护、新品种培育和技术创新作为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保护等基础工作,加强新品种培育和提纯复壮,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1.地方优良品种保护。加强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保护,收集、保存名、特、优、稀农产品种质资源。

2.新品种培育与良种繁育。加大野生资源的驯化和品种创新工作力度,持续培育特色农产品新品种,进行品种提纯、复壮,保持和改良特色农产品的优良品质特性,积极推进新兴品种的引进、筛选和推广应用。根据特色农产品良种需求,建设和布局良种繁育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良种生产供应体系,大幅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3.生产与加工技术创新。依靠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新型经营主体等,重点解决特色种养技术、专用农资、专用机械、病虫害防治、疫病防控、储藏保鲜等关键问题。支持果品、蔬菜、茶叶、菌类、道地药材、笋竹、油茶、花卉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的加工食品。开展精深加工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装备研发,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

4.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畜牧、水产)推广体系优势,采取田间指导和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农户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指导,通过网络、手机APP等方式强化与农户的沟通反馈,及时对新技术、新品种生产效果进行收集,有计划、分层次的向农户传授新技术、新技能。加强科技示范,培育示范农户、树立示范基地,通过鲜活的例子带动农户掌握和推广运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五)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体系

遵循品牌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重点抓好“创新、品质、管理、诚信”等重点环节,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特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消费市场容量,不断提升产业效益。

1.特色品牌培育。支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等的申请认证和扩展。依托特优区创建,加强传统品牌的整合,集中建设一批叫得响、有影响的区域公用品牌作为特优区的“地域名片”,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培育和扩大消费市场,实现优势优质、优质优价。紧盯市场需求,坚持消费导向,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努力打造一批国内、国际知名的企业品牌。运用地域差异、品种特性,创建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媒介做好形象公关,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价值,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2.品牌管理与保护。切实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建立特色品牌目录制度,优化品牌标识,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使用机制和品牌危机预警、风险规避和紧急事件应对机制。构建完善品牌保护体系,实时监控、评估品牌状态,综合运用协商、舆论、法律等手段打击各种冒用、滥用公用品牌行为。确保诚信合法经营,以树立“百年品牌”、打造“百年企业”为目标,营造良好品牌建设环境。

3.市场营销体系。立足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农贸会、展销会等渠道,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等各种新兴手段,灵活运用拍卖交易、期货交易等方式,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扩大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快递配送,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形式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六)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是特色农产品的生命线。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确保特色农产品高品质与质量安全,控制产业发展风险,才能有效促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和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1.生产和产品标准体系。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加强国际标准的跟踪、研究和转化,推动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实施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制定和提升行动,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强化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制修订,健全完善覆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的标准体系,做到有标可依。率先执行国家标准,鼓励企业制订和完善企业标准。强化标准转化,制订与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加强标准宣贯与培训,提高用标水平,做到有标必依,组织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的示范推广。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码制度和源头赋码,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追溯有渠道。

2.投入品和产品检测能力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考核认证,大力提升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配齐配全相应的快检设施设备,实现特优区内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快检全覆盖,充分发挥快检的源头预警功能。定期开展特优区内特色农产品生产资料监督检查,确保特色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的安全。加强特色农产品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产品追溯和质量监管体系。深入推进“一品一码”全过程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农产品源头准出制度,实施源头赋码,上传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农产品收获日期、品牌、数量,以及经营环节的进货、销售等信息,实现特色农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程可追溯。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督促生产主体严格落实生产记录、禁限用规定、间隔期(休药期)等制度。加强特优区内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市场准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七)建设和运行机制

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的基本原则,处理好政府与各类市场主体的关系,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体制机制。特优区所在地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作为创建主体,要根据当地实际,科学确定特色优势品种和重点区域,组织申报创建特优区,加强对特优区建设的指导、服务和监督,加大对特优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政府为主导实施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保护工程等公益性项目,可以采取政府自建或依托科研部门的形式,也可以规范采取PPP或购买服务等政府与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合作等形式开展。要强化特优区公用品牌的管理,维护品牌的权威性,提升品牌价值。特优区内各类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是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生产经营。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升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采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推动特优区可持续发展。引导特优区内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合理、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特优区内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农民合理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四、主要品种(类)与布局

统筹考虑品质特色、产业优势、市场前景等,按照既要强调“特色”,更要突出“优势”的原则,确定特色粮经作物、特色蔬菜、特色水果、茶叶、特色食用菌、特色花卉、特色畜禽、特色水产品、特色林产品等9大类25个品种(类)特色农产品和布局(附表1),重点支持建设。其中,对规模较大、区域分布较广、带动农户较多的,选择具体品种(类)创建,包括茶叶、水果、特色林产品等;对单个品种产业规模小、产品功能相似、适生区域相近的,按多个品种归类创建,包括蔬菜、水产、食用菌等。

 (一)特色粮经作物

积极创建特色稻米、甘薯、花生和道地药材特优区。稻谷突出发展优质水稻品种的制种、繁育,建立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扶持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附加值。甘薯重点加强鲜食型、加工型品种的繁育与推广,推广绿色高效栽培,延伸产业链,促进产品多元化。花生着重加强专用型品种选育与地方特色品种的提纯复壮,推广高效栽培技术,推动品牌建设。道地药材突出加强道地药材的保护,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闽产药材良种培育基地和GAP生产示范基地,推动道地药材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二)特色蔬菜

蔬菜产业是我省特色农产品中的优势产业,创建蔬菜特优区,重点是抓住区位自然资源优势,形成错位竞争格局。着重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加强特色蔬菜集约化育苗;强化蔬菜分级、包装、保鲜、初加工等采后处理;完善冷链物流,在主产区改造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形成我国南方主要的冬春蔬菜物流中心;加快特色蔬菜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高蔬菜质量品质。

(三)特色水果

积极创建柑橘、葡萄、百香果、龙眼、荔枝、枇杷、桃梨、猕猴桃、热带水果特优区。柑橘重点加强无病毒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调整品种结构,完善园区基础条件,推广轻简绿色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注重采后商品化处理。葡萄重点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避雨栽培、果实套袋、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协调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精深加工、电商销售、休闲采摘等新业态。百香果重点加强品种引进与筛选,建设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注重采后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发展冷链物流、电商销售、休闲采摘等新业态。龙眼、荔枝、枇杷等亚热带水果重点调整品种结构,强化贮藏保鲜,发展冷链物流和精深加工,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桃、梨、李、猕猴桃等落叶水果重点加强品种引进与筛选,优化品种结构,推广避雨栽培,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提升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发展冷链物流、电商销售等新业态。热带水果重点加强品种引进与筛选,推广标准化种植,注重采后处理、贮运与精深加工。

(四)茶叶

茶产业是我省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产业链长,涉茶人口多,茶叶品牌认知度高。创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绿(白、红)茶、多茶类特优区,闽南乌龙茶区突出国际高端市场的开拓,推广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打造安溪铁观音等区域公用品牌。闽北乌龙茶区着重加强茶树品种改良,推动茶叶初制加工升级改造,打造武夷岩茶等区域公用品牌。绿(白、红)茶区重点推广高香型、制优率高、适制性好的茶树品种,推进低产茶园改植换种,改造完善加工设施设备,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香型品种。茉莉花茶突出茉莉花基地建设,提升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五)特色食用菌

我省食用菌栽培种类齐全,产量、产值位居全国前列,出口量居全国第一。积极创建银耳、海鲜菇、秀珍菇等食用菌特优区,突出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促进菌袋(瓶)生产及栽培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推广食用菌优良新品种,推进简易菇棚改造升级及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装备的应用,建立健全鲜品、菌种、菌袋(瓶)配送物流体系,推行冷链物流,巩固提升古田银耳、顺昌海鲜菇、罗源秀珍菇等现有区域公用品牌。

(六)特色花卉

我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迅速,盆栽花卉出口额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市场前景广阔。积极创建花卉特优区,重点推进花卉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强名优花卉苗木新品种引进、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加快发展花卉苗木精深加工业和花卉苗木产品的包装、品牌设计与售后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

(七)特色畜禽

我省特色畜禽种质资源丰富,畜禽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地方特色,具有较强的区域市场竞争力。创建禽类、草食动物、特色猪特优区,禽类突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强化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提升,推进标准化生产,构建产品精深加工、质量安全监控和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提升产业化水平。草食动物突出加强资源保护和改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综合开发利用步伐。特色猪发展要强化环保,突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改良,重点实施标准化创建,实现养殖粪污就地消纳或异地利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推广特色品牌。

    (八)特色水产品

以大黄鱼、石斑鱼、鳗鲡、对虾、牡蛎、鲍鱼、海带、紫菜等品种为重点,创建特色水产品优势区,着力开展标准化池塘、工厂化养殖基地、全塑胶养殖渔排等设施养殖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生态友好、集约高效、质量安全的规模化养殖基地;着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提升水产品加工比例;培育一批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九)特色林产品

我省特色林产品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竹林面积居全国首位,油茶是我国油茶中心产区之一,积极创建笋竹、木本油料、非木质利用产品特优区,笋竹着力提高丰产竹林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丰产经营水平,提升笋、竹的产量和质量,加强精深产品加工开发,扩大竹产品市场,提高竹资源综合利用率。木本油料重点优化油茶品种结构,明确不同区域适宜发展的高产优质良种,提升良种水平,加快良种繁育推广、标准化栽培与低产林改造,提高单产;加强茶油和茶粕的精深加工开发,提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提高产品附加值,着重形成相对完备的木本油料类产、供、销产业链条。非木质利用产品加强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加大良种选育与扩繁力度,建设规模化、规范化栽培示范基地,鼓励非木质利用生物产业品牌创建和集约化生产。开展功能性产品提取技术研究,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及副产品综合利用能力,促进龙头企业提质增效。

五、管理要求

(一)认定条件

1.资源禀赋优越。特优区具有独特优越的特色农产品种养殖种质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生产相对集中连片。特优区建设规模和布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

2.特色优势明显。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标准化种养水平高,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同类产品前列,产业集聚度高;以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基本具备从种子种苗种畜禽供应、生产加工、技术服务、农机服务、统防统治、仓储物流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特色主导产品初加工率较高,具有较完备的市场营销体系及冷链物流、贮藏保鲜、脱水干燥、屠宰加工等相关配套设施。

3.科技支撑有力。具有稳定高效的特色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体系,与省级以上科研单位、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配套集成推广一批与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成果。

4.质量控制有效。建立了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实现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程可监控、风险可评估、事件可处置;建立了生产投入品准入、购销、实名购买等规章制度,建有生产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组织开展常态化监督抽查。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认证。

5.品牌效益显著。特色主导产品具有较长的深厚种养传统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文化,并建立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发展、监管、保护以及诚信管理制度。特色主导产品原则上应获得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认证,或荣获国内外、省内外知名奖项,品牌授权使用规范。

6.利益机制紧密。特色主导产品规模化程度高,具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区域内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培训业务,与农户建立了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吸收就业、资金入股合作、订单等各类利益联结机制,助推特优区农产品优质优价,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7.绿色发展领先。贯彻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农膜、畜禽粪污等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位居全省同产业前列;绿色生态防治技术广泛应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效果明显。动物疫病、水产养殖综合防控水平较高,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等使用符合国家规定。

(二)认定管理

1.评审认定

省级特优区。省农业厅牵头组织开展特优区申报工作,在各地遴选推荐的基础上,省农业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按照行业类别分别组织初审,再由省农业厅、发改委、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四部门联合组织评审,提出福建特优区拟认定名单,并在农业部门信息网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由省农业厅、发改委、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联合发文认定为“福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对脱贫攻坚任务重、带动农民增收效果突出的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特优区建设,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国家级特优区。省级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级特优区规划确定的品种和我省重点区域(详见附表2),组织符合条件的县编制申报材料,审核后报送国家有关部门,由国家认定专家委员会认定或评估认定。

2.动态管理。特优区采取“动态管理、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省级主管部门加强对特优区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管,对发生严重侵犯农民利益、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重大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事件的,取消“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农业部农市发〔20173号和省政府闽政〔201731号等文件精神,将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争创特优区作为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协调,抓好落实。各市、县(区)要统筹推进特优区建设,制定特优区管理细则,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特优区建设的支持。要积极引导特优区内的各类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普通农户充分参与特优区创建工作,形成高位推动、上下联合、多方共建的创建机制。

(二)加大政策支持。各地要按照政策规定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力量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公益性工程和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区域,完善产业链条,补短板、强优势。鼓励各地充分利用已有的相关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重点支持特优区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以特优区为重点,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强化金融支持,鼓励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结合职能定位,在业务范围内对特优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对授权使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的企业予以增信。特优区内用于特色产业发展的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设施农用地管理。特优区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用于特优区内特色主导产品的加工、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并优先报批。

(三)完善支撑体系。在特优区内,重点鼓励、扶持和引导一批从事特色农业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动普通农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及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组建产业协会、产业联盟和产销集团,形成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的格局。深入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示范服务组织创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落实新修订的《种子法》,做好特色农产品品种登记和保护,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实施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制定和提升行动,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涵盖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加快制修订一批与特优区内特色主导产品相关的标准。

(四)优化市场环境。根据特色农产品市场监管特点,完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加大对囤积居奇、串谋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惩处力度,维护特色农产品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将假冒、故意侵犯特优区公用品牌商标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大失信惩戒力度。落实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加大对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加强特色农产品的抽查检验力度,提高企业违法侵权成本。建立健全特优区和特色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市场、生产、加工、科技和政策法规等相关信息,对特色农产品供求形势开展风险监测与预警,促进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宣传推广。认真总结各地创建特优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交流平台,注重典型带动,推广先进经验,扩大社会影响,为特优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宣传途径,灵活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宣传特优区创建工作,提升特优区的知晓率、美誉度。加大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推进在各大电商开辟特优区品牌专栏,每年开展各种类型的品牌宣传推介活动,鼓励各类特优区品牌参加国内外展览展示和推选评比,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品牌价值,逐步形成培育品牌、推介品牌、塑强品牌的良性循环,提高消费者对特优区品牌的认可度。

 

 

 

 


附表1

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主要品种(类)与布局

类别

品种(类)

区域

特色粮

经作物

稻谷

三明、南平

甘薯

闽东南、连城

花生

平潭、福清、惠安、南安、清流、新罗

道地药材

柘荣,福鼎,武平,连城、南靖、建宁、宁化、浦城、邵武

特色蔬菜

蔬菜

福清、长乐、仙游、荔城、惠安、晋江、同安、龙海、漳浦、云霄、诏安、屏南、福鼎、寿宁、建瓯、尤溪、永定、永安

特色水果

柑橘

平和、仙游、长泰、永春、顺昌、永安、尤溪、建阳、三元、古田、寿宁

葡萄

福安、寿宁、建瓯、建阳

百香果

漳州、龙岩、泉州、宁德

龙眼、荔枝、枇杷等亚热带水果

闽东南沿海

桃、梨、猕猴桃等落叶水果

福安、古田、寿宁、三元、建宁、德化、永泰、永安

热带水果

漳州

茶叶

闽南乌龙

安溪、永春、华安、平和、南靖、诏安、漳平、大田

闽北乌龙

武夷山、建瓯、建阳

绿(红、白)茶

武平、蕉城、柘荣、周宁、霞浦、屏南、松溪、罗源、永泰、福安、武夷山、福鼎、政和、尤溪

茉莉花茶

福清、长乐、连江、闽侯、永泰、政和

特色食用菌

银耳、海鲜菇等

古田、顺昌、罗源、南靖、尤溪、将乐、屏南、龙海、浦城

特色花卉

花卉

延平、清流、连城、龙海、漳浦、南靖、漳平、武平

特色畜禽

禽类

福清、德化、永春、建阳、光泽、长汀、南安、连城、新罗、龙海、沙县

草食动物

屏南、尤溪、延平、邵武、诏安、上杭

特色猪

上杭、城厢

特色水产品

海水养殖产品

闽东南沿海

淡水养殖产品

三明、南平、龙岩、闽侯、古田

特色林产品

笋竹

闽西北,南靖、福安

油茶

尤溪、宁化、光泽、浦城、长汀、德化、永泰、福安

非木质利用产品

建宁、明溪、永安、三元、泰宁、建瓯

 

附表2

福建省纳入国家级特优区品种(类)

类别

品种

特色粮经作物

道地药材

特色园艺产品

特色出口蔬菜及瓜类

季节性外调蔬菜及瓜类

柑橘

葡萄及特色浆果

热带水果

猕猴桃

食用菌

茶叶

花卉

特色水产品

淡水养殖产品

海水养殖产品

林特产品

木本油料

竹子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