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FJ00102-0300-2007-00039
  • 发布机构:省发改委
  • 生成日期:2007-04-26
  • 标题: 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内容概述: 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有效性: 有效 有效。有效期至 。
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时间: 2007-04-25 16:54
 
 

2006年2月20日三明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 

 

 

 

一、加快崛起的关键时期

 

“十五”时期是三明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随着“十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我市进入了“十一五”新的发展时期,这是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肯定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必将极大地促进海峡西岸的发展。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要“以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宁德的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充分体现了省委高度重视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明在全省布局中东出西进、南联北接,融入延伸闽东北、闽西南两翼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大局,明确发展定位,强化沿海意识,拓展开放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三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力争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作为,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打下坚实基础。 

 

(一)“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突出和谐,突出为民,努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战胜前进中的困难,围绕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着力推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民营经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提升产业素质、发展特色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激发经济活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步增加,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392.1亿元(经普后的预计数,下同),“十五”期间年均增长9.5%,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50元,年均增长9.3%。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536.42亿元,年均增长23.4%。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福银高速公路三明段全线通车,泉三高速公路已动工建设,农村公路路面硬化达到4300公里;三明机场开工续建;街面水电站等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全市电力装机总量达到207万千瓦;城乡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42.1%,比2000年提高3.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24:39:37,第二产业比重比2000年提高7个百分点;三钢80万吨中厚板、大亚木业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将乐红狮年产400万吨水泥、青纸20万吨高强瓦楞纸等一批生产性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三钢钢产量突破300万吨;“3+1”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3.4%。改革开放取得实效,市、县属国有资本基本完成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成效明显,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唯一试点,获准设立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5.37亿美元,其中出口4.6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3.8%;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13亿美元,比预期目标多0.63亿美元。地方财力和群众实际收入增加,财政总收入达到38.91亿元,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9.33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7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4209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5.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上升1.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10.68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75.5%。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9.6%;全市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0.6%和46.3%,比2000年分别下降2.6和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18.5平方米和20.5平方米;全市城乡9.92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实施“造福工程”,五年累计完成异地搬迁1.04万人;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3.6%和98.49%。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五年累计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3项;第三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三明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相继组建;初步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三明市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泰宁国家地质公园进入世界地质公园行列,环境保护与国土资源管理等各项指标好于预期。社会保持安定稳定,获得“2001—2004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全市上下呈现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跨过2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这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的时期。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市的发展条件,“十一五”我市同时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更加明显,有利于我市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国内政治和社会稳定,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我市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快,福建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有利于我市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中争取更大作为;加快三明发展的整体思路不断完善并已经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效,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将使三明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有利于凝聚全市力量,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提升优势、加快发展。 

 

2、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总量、效益和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与山区其他地市的距离缩小;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工业化进程不够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大项目、好项目仍然偏少,产业配套协作程度较低,关联度不高,集聚效应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外向型经济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利用外资总量小,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滞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市区环境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人才资源瓶颈问题仍然突出,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促进农民增收难度较大,部分革命老区和边远乡村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我们既要看到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要正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强加快崛起的信心、抢抓机遇的意识、应对风险的勇气、攻坚克难的本领、谋求发展的能力,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力争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围绕省委“四个推进”、“四个基本”、“四个关键”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的“三市”发展战略,立足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生态旅游胜地”的“四地”发展定位,不断完善“经济繁荣带、产业连接带、特色经济圈”的“两带一圈”发展格局,加快落实观念、战略、产业、市场、交通“五个对接”和思想解放、区域合作、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发展空间“五个突破”的发展举措,推动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1、务必又快又好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要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在发展中转变增长方式,在发展中实现持续协调,进一步扩大需求,保持投资持续健康增长,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繁荣文明发展道路。 

 

2、务必推进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深入实施科教强市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3、务必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深化改革,以改革增活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4、务必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功能互补、城乡联动发展的格局,促进城乡人民共同富裕。 

 

5、务必强化项目带动。项目带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要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项目带动长效机制,突出开发建设科技型、成长型、带动型、税源型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以项目带动促进投资持续健康增长,以项目带动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6、务必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为民惠民利民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加快发展求和谐,以利民为民求和谐,以民主法治求和谐,以风正气顺求和谐,以生态建设求和谐,以提高执政能力求和谐,加快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2000年翻一番,力争更快更好发展;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培育以冶金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及汽车零部件、林产工业和生物医药“3+1”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有重大进展,创建优势品牌取得明显成效,一批优势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节能降耗取得实效,减污增效效应逐步显现,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改革开放成效进一步显现,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成果明显,对外贸易规模和档次再上新台阶,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明台合作成效显著;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就业总量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明显改善,努力将我市提升为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经济协作区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1、经济加快发展。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以上,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3500元;财政收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同步,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55亿元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5%;年均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可比口径),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2%;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7:44 :39,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5%以上。 

 

2、城乡环境美化。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保持76.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基数内,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为70%、60%以上。 

 

3、社会和谐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7.6‰以下,总人口控制在280万人以内(不含流动人口),城镇化率50%左右,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 

 

4、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年控制在103%左右;五年累计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五年累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5万人以上。 

 

(四)发展布局

 

按照“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的要求,围绕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不断改善的区位条件,立足三明独特的资源特点、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从更高层面、更广平台上对工业、旅游、流通和社会事业布局进行优化,在参与全省产业分工中增强综合实力,在对接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中提升竞争能力,在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努力把三明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和生态旅游胜地。完善“两带一圈”县域发展格局,突破行政区划局限,整合区内资源,密切区域合作,合理布局产业,理顺利益关系,实现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市区和永安、沙县要立足区位优势,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推进面向全市的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增强龙头带动效应。尤溪、大田要全方位对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承接产业、资金、技术、物流转移,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连接拓展效应。明溪、泰宁、将乐、建宁、清流、宁化要立足特色资源,联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把自身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极。 

 

 

 

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完善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各级财政向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推动城市产业向农村辐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业向产业化转轨、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更大空间,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市城镇恩格尔系数38%,农村恩格尔系数42.5%。 

 

(一)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品牌农产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建立和完善产加销一体化的高效产业体系,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1、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笋竹产业。以竹山路、水建设为重点、竹子现代科技园区为示范,努力提高林地产出率,大力发展笋竹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笋竹产业化进程。 

 

——优质烟叶产业。做大做强“金三明”烟叶品牌,突出发展“翠碧一号”特色品种和生态型“无公害”烟叶,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创新烟叶生产投入机制,提高烟叶整体生产水平和质量,建成全国一流的优质烟叶重点产区。 

 

——肉牛肉羊产业。加快发展肉牛肉羊适度规模养殖,抓好良种繁育和牧草种植基地配套建设,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培植优质肉牛肉羊品牌,促进肉牛肉羊产业尽快做大做强。 

 

2、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花卉苗木产业。把握大中城市园林绿地美化的需求,建设一批绿化苗木、花卉、鲜切花生产基地,加快培育苗木花卉专业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大力推进花卉苗木和种苗生产基地化、产业化。到2010年,各类苗木花卉基地及种苗基地发展至15万亩以上。 

 

——药材产业。加强对地产野生植物药材和引进品种的人工栽培试验及驯化研究,重点抓好紧缺药材和制药企业所需的原料药材品种的培育、引进和示范,按照GAP标准建设药材生产基地。到2010年,植物药用原料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 

 

3、巩固发展传统农业产业 

 

——粮食产业。围绕稳定播种面积、增加单产和提高品质的总体要求继续实施粮食“种子工程”,加大超级稻、再生稻,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推广力度,扩大优质粮比重,提高良种覆盖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27万吨,粮食优质率达90%以上。 

 

——果茶产业。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引进推广内外质兼优的鲜食品种。大力发展水果加工,开发果汁、果醋、果蔬等加工系列产品。扩大适制绿茶、乌龙茶的茶树良种种植面积。 

 

——畜禽产业。重点加快外三元生猪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扩大优质肉鸡、肉鸭生产规模,建设一批年出栏百万只以上的肉鸡、肉鸭生产基地。 

 

——水产业。加快“三溪”流域库区渔业综合开发,大力推广 “一稻一鱼”和莲田(塘)综合养鱼模式,加快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发展水产品加工,增强特色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食用菌产业。以工厂化栽培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海拔地区反季节食用菌产业带、药用菌产业带、珍稀食用菌产业带以及低海拔区域的草生型食用菌产业带和城郊型“菜篮子”食用菌产业带。 

 

——蔬菜产业。优化蔬菜生产面局和品种结构,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促进特色蔬菜的发展,重点抓好无公害出口蔬菜产业带和淮山、雪山萝卜、飞桥莴苣等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建莲产业。进一步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建莲品种,与旅游业相结合,建立莲子生产观光产业带。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尽快实现莲子加工脱壳去荚通心机械化,进一步深度开发建莲功能食品和医药原料,延伸和做大建莲产业链。 

 

4、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一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的使用。建立监测网络,加强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农药残留达标。鼓励畜禽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防治,倡导立体生态种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丰产竹林、珍贵树种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确保林业资源永续利用。完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形成比较合理的生态农业布局。 

 

5、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工业化、标准化加工及现代化流通体系;在农业产业各领域积极构建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平台,推进以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体系的发展。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6、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积极推广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生物饲料等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完善检验检测手段和提升检测技术水平,加快农业投入品监管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检测监控体系和由市、县农产品质检中心(站)以及大型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的质检点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做好动植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产品准入机制,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实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建成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二)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合理布局农村教育网点,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基本实现寄宿制学校有符合规模要求的用地和教学用房,有合格的教师,有合格的实验室、图书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有卫生安全的食堂和宿舍的“四有”目标。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崇尚文明、学用科技、勤劳致富。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镇卫生医疗条件,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幸福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路网、电网和通信网络、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加大对农村垃圾和面源污染的治理,改善卫生环境。 

 

(三)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以政府投资补助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有效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到2010年全市完成8个以上初级水利化县建设,农业用水保证率达到75%以上,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98万亩以上。 

 

1、改善农村水利设施。继续按省里部署实施千万亩节水灌溉和千万方山地水利等“六千”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水利化县建设,认真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水毁水利工程修复、田间排灌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重点,着力提高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完善农田排灌体系,大力推广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标准化渠道建设,重点搞好渠道防渗,推广管道输水。积极探索水利基础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建立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兴建小型水库、小山塘、山地蓄水池等农村水利工程项目。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快基本农田标准化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实施一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等农田基本建设和万亩旱片整治工程,提高旱涝保收农田比例。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大力实施沃土培肥工程。重点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肥示范技术,加强土壤肥力监测和质量动态管理,探索耕地土壤养分资源平衡的管理方式及平衡施肥模式,调动农民耕种土地与自觉提高地力的积极性。抓紧抓好农田整理、农村废弃宅基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工程,珍惜和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大农业发展思路和工业化理念搞活农村经济,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采取综合措施,拓展农业内部增收空间,提高农民务农收入。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非农就业比重,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和技术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科技致富、市场竞争和自主发展能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就业新机制,着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创业环境,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巩固农村税费综合改革成果,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等配套改革,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实行涉农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完善工作,健全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搞好林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加快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健全农村科技、资金、信息、营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促进村级各类组织良性互动,保证党关于农村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位。 

 

(六)抓好乡村规划建设

 

搞好乡(镇)土地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的要求,以工业在园区、居住在镇区、生活在社区的现代农村发展的新模式为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建设的杂、乱、散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乡村建设管理机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城乡衔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资源共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村重组整合,撤并分散的自然村,建设中心村,实现人口、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和基础设施共享,形成社区化管理和服务新格局。加快推进村庄整理,拆违房、拆空房、整旧房、建新房,整治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构建和谐文明的新农村。 

 

 

 

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发展与调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推进调整,在调整中促进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工业立市,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发挥我市特有区域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规模经济;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主动接受沿海辐射,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沿海地区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加快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一)全力促进优势产业集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投资,提高能够引导和促进产业壮大的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加强区域协作、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现代物流、行业协会、技术标准、质量检验等平台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能力,重点培育发展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3+1”产业集群;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扶持发展新兴产业;支持中央、省属企业加快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1、培育壮大“3+1”产业集群。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力争到2010年,冶金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及汽车零部件、林产工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380亿元、110亿元、105亿元和50亿元以上,“3+1”产业集群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冶金及压延加工业产业集群。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综合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重点抓好三钢(集团)公司、三钢劳动服务公司、小焦轧钢厂、明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福建闽光冶炼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以沙县金古和小蕉工业园区为平台,吸纳冷轧板带和金属制品企业在园区落户,促进产业集聚;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中厚板、热轧带钢、镀锌板、彩涂板等优质钢铁产品;建成全省最大的冷轧带钢及其深加工制品加工基地。积极推进钨和铅矿向精深加工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重点建设三钢中厚板、福建明光冷轧钢板、宁化行洛坑钨矿开采、尤溪铅锌矿深加工等项目。 

 

——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我市机械行业的基础优势,以工程机械和橡胶机械为重点,着力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及产品开发能力,调整产品结构,鼓励发展市场容量增长快以及适合中小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工程机械、冶金机械、铸锻件、化工专业设备等产品。重点实施厦工集团三明重机有限公司压路机系列产品开发、福建华橡自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硫化机系列产品研发等项目,加快沙县金沙“三明机械工业园”建设,促进产业集聚。抓住福建省建设东南沿海汽车基地的机遇,以各类载重汽车和专用汽车生产为核心,加快发展载重汽车及其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重点实施永安汽车厂载重汽车生产线、三明齿轮箱重型汽车齿轮等项目。吸引更多的机械加工、铸锻和汽车零配件企业到园区落户,加快建设永安埔岭汽车工业投资区和高源机械加工园区。 

 

——林产工业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林纸、林板一体化,充分发挥我市山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势,加快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制浆造纸产业主要发展低定量、高档次、专门用途的特种纸制品。重点实施福建铙山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特种纸生产线、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箱纸板和瓦楞纸生产线等项目。人造板及木竹制品产业,一是以永安林业为龙头,建立以永安为中心的中纤板生产基地,重点开发木地板、竹地板、装饰板等下游产品,形成以中纤板为基材的木材加工体系;二是以大亚木业为龙头,在沙县建立各类家俱、音响设备、装饰装修材料生产基地,形成以刨花板为基材的深度加工产品体系。重点实施大亚木业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等项目。林产化工产业以松香、天然香料为主,鼓励发展新领域的精细化工,积极支持和推动传统精细化工企业的技术改造,使产品向高新、专用、系列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物医药原料药开发为切入点,从市场有需求的药物中间体做起,为一批有较强势力的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开展配套,先做中成药、合成药的上游产品,逐步向终端产品发展,加快形成以植物天然药为特色的福建生物医药重点生产基地。走工业化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化的路子,建设好三元荆东、明溪十里铺等生物医药集中区,抓好红豆杉、雷公藤等植物药用成分提取及下游产品开发,整合一批已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的优势资源,培育龙头企业,使三明市在较短时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天然药物生产基地。抓好麦丹集团氨基酸系列原料药、华灿生物科技公司工具酶、泰宁胜达化工医药中间体系列产品等项目建设,使三明市成为全省重要的生化药物生产基地。 

 

2、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省内外知名品牌,增强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 

 

——纺织工业。纺织工业重点发展高档面料、新型植物纤维面料、产业用纺织布、装饰用纺织布;提升纤维、纺织织造和染整技术,开发差别化纤维、竹纤维、复合超细纤维、功能化纤维、新型纤维等高仿真纤维;重视开发下游产品,努力构建原料-纺织-印染-成衣一条龙的纺织服装技术创新体系,提高高档织物面料的染整水平,实现与沿海地区的产业对接,建立跨区域产业链。重点建设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公司PVA扩建和VAE乳液及EVA树脂、永安新远纺织公司30万纱锭生产线、立丰印染公司新增各类高档服装面料生产线等项目。 

 

——建材工业。重点应用微机配料技术、新型窑外分解技术、新型建材成型技术等,实现建材行业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大力开发生产新型建材,加快水泥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日产25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加快淘汰立窑等落后工艺;发展以各种高强复合板、防水阻燃复合板、轻质板材等为主的新型墙体材料,以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为主的防水密封材料,促进建材工业发展上新台阶。重点建设将乐红狮两条日产2500吨和大田新岩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积极推进将乐红狮日产5000吨和永安安砂年产400万吨等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前期工作,将永安和将乐建设成为全省主要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基地。 

 

——化学工业。重点发展化肥农药、化学原料、塑料制品及医药工业。开发高效、低毒、广谱、安全、经济、方便的农药新品种;发展以尿素、碳铵或普钙为基础的复合肥、专用肥、缓释或长效肥料;扶持无机复合超细活性填料、精细橡胶粉、橡胶改性沥青、赖氨酸和氟制品等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积极开发医药、高档涂料新品种。同时依托沿海石化基地建设,选择一批可供对接项目,争取石化中下游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在我市布点。重点建设永安智胜公司第二代钌催化剂及其合成氨、清流永福化工氟系列产品开发、三化三聚氰胺和熔融尿素等项目。 

 

3、扶持发展新兴产业。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集群,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基础的产业加以培育,聚合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 

 

——特色食品加工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思路,集中力量培育、扶持一批安全、营养、方便的名牌绿色食品。根据各县优势和区域特点,分片建设食品产业带、畜禽产业带、竹笋产业带、食用菌产业带等,并向周边辐射。重点以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闽江源绿田实业有限公司、文鑫莲业有限公司、三和食品有限公司、健盛食品有限公司、宏宇牧业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食品生产和深加工产业集群。 

 

——新型电子元器件。重点发展晶片生产、切片、研磨、高低频石英谐振器产业链,以及射频声表面波晶体滤波(RF-SAWF)、SPXO振荡器系列产品生产线、陶瓷谐振器生产线、超小型自动编带石英晶体谐振器生产线、半导体照明(LED)系列产品等的开发研制,培育壮大将乐石英晶振产业园。重点建设将乐扩大谐振器系列产品生产项目。 

 

(二)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重点要在数控机床、压路机系列产品开发、硫化机系列产品研发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开发和应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突破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促进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配套。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发挥企业在推进产业技术进步中的主导作用,鼓励企业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三)着力发展特色规模经济

 

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扬优势、创特色、壮规模、打品牌,全面提升特色经济的档次和水平。以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为载体,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产品档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效益型工业和生态旅游。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品为龙头、质量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信誉为准则、创新为手段、政策为动力,培育、扶持和发展三明优势品牌产品。积极扶持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基础优势的振动压路机、轮胎定型硫化机、高档薄型包装纸、复合木地板等省名牌产品,重点抓好“铙山”高档薄型包装纸、“双轮”轮胎定型硫化机、“青山”纸袋纸、“宏光”酚醛模塑料、“永安蓝豹”复合木地板、“一支花”尿素等优势品牌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同时,加大对一批有条件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争创品牌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发具有资源优势的红豆杉、雷公藤、石蒜等生物医药产品,莲仔、竹笋、食用菌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在提升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能力基础上,全面提高产业发展规模档次水平,尽快形成一批行业领先的拳头产品和知名企业。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标志等农业品牌,同时,充分发挥现有9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之乡品牌效应和花卉苗木、烟叶、菌草、建莲、优质肉鸡等特色农业优势,大力争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响地方名优农产品知名度。以泰宁地质公园品牌为龙头,加快将乐、沙县、永安、清流、宁化等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打响三明生态旅游品牌。促进一批具有特色经济的产业上规模,增加经济总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以园区建设集聚生产要素

 

以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项目组团建设为平台,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提高配套水平,增强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在抓好园区建设规划的同时,按照产业集聚模式布局,抓好产业规划,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突出产业特色,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为未来产业集聚、集群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尼葛园及小蕉、高源、荆东、金古等工业集中区建设。金沙园的产业布局主要以林产、机械加工为主;金古工业区产业布局主要以金属制品深加工为主;小蕉工业集中区则主要以压延加工产业为主;高源新区主要以机械加工为主;荆东二期要作为市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平台;永安市要建成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的机械工业集中区;沙县和永安尼葛园要专门建立林产加工园区;三元荆东、明溪十里铺建立生物医药集中区。各县要因地制宜,建设好现有的工业集中区,围绕特色规模经济的发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集聚效益,使其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同时,要以项目带动开发,加快建设一批项目组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园区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入园项目建设,促进园区产业集聚。 

 

(五)加快发展服务业

 

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以深化改革、拓宽领域、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1、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我市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政通讯等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仓储超市、代理制、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加快发展商贸、餐饮连锁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和大型超市、仓储式商店。加强城市拓展区、工业园区、居民新社区、城市及交通枢纽连接带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有商品批发市场、交易市场和农贸市场的规模、档次,建成一批具有地产特色、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批发市场。重点促进三明粮油批发市场、三明纺织服装城等尽快投入经营;加快永辉生鲜超市、阳光商贸城、三明灯具城等一批新建市场项目的建设;扶强做大闽中汽车城、水果批发市场、东霞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性市场;改造提升三明综合市场、大三元商厦等传统农贸市场;引进国内外知名商家连锁店在我市落户。鼓励城市有实力的商贸企业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经营方式到农村设立连锁店,改善农村购物环境;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信息平台、检测检验系统;推动农村集贸市场的标准化建设,消除露天经营、占道经营的落后现状。加快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步伐,发展和创新农产品拍卖、经纪人代理、期货订单、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 

 

2、加快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日趋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承接我市钢材、建材、木材、机械、纺织、化工、粮食、农副产品等产业物流基础,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形成以三明市区、永安、沙县经济繁荣带为中心,大田、尤溪、宁化为节点的现代物流业区域格局。加快培育现代物流园区,园区内相应建立面向社会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运输平台和存储配送平台,划分区域功能,积极吸纳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园区,承接生产经营企业委托的原辅材料采购、产品销售、运输、货代、仓储、加工、整理、装卸、配送等各个环节一条龙服务,达到降低物流成本,实现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服务目的。重点建设沙县闽西北物流园区,永安汽车零部件物流园区、三明荆西粮食物流园区和梅列洋溪综合物流园区。与园区配套,扶持建设一批专业物流配送中心。重点是三明永利集团钢材配送中心、三明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三明兄弟物流中心、三明粮食物流配送中心、三明商贸配送中心、三明台江蔬菜生鲜食品及副食品配送中心、永安纺织配送中心和竹木配送中心、大田物流转配中心、宁化粮食配送中心、沙县琅口原材料配送中心、尤溪综合物流配送中心等。逐步形成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模式,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推进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业、居民服务、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快速成长。 

 

----商务服务业。进一步规范提高法律、会计、审计、信息、咨询、租赁、金融等中介商务服务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发展一批能承接社会业务的优秀中介机构,改变中介服务“小、散、弱”的局面,提升其整体服务能力。进一步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关系,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购买服务,扶持服务业发展。重点扶持一批专业化水平高的骨干中介企业,创建优质中介品牌,带动中介服务整体水平提高。 

 

----信息服务业。加大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拓展信息服务业的领域,大力推进系统集成、增值网络服务、数据库服务、咨询服务、维修培训、电子出版等方面的业务。积极推广电子商务的应用,建立和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及物流配送体系。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 

 

----科技服务业。按照服务专业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加快技术开发。加强区域性和行业性生产力促进机构建设,强化科技合力及转化能力,推动资源共享,形成网络化的服务协作。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用好省“6·18”项目成果对接平台以及市、县、乡三级“农业155”和农副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强化科技创业服务。支持科技信息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兴办科技类民办企业单位,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加强科普工作,完善科普信息网建设。 

 

----会展业。发挥我市物产的地缘区位优势,加快发展以社会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业。重点培育海峡两岸(福建三明)林业合作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生态旅游节、永安笋竹旅游节、沙县小吃节等专业展会品牌,吸引各地名优品牌企业参展。以新建的三明科技会展中心为基地和窗口,大力举办市内外、省内外各类会议和展销活动。鼓励发展专业会展公司,整合会展资源,促进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 

 

----居民服务业。重点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开发就业岗位。引导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合理设置社区服务网点,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机制,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养老、托幼、文化、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服务业。加强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架构社区服务资源与居民服务需求的桥梁。 

 

----房地产业。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引导,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调控,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扩大住房有效供给,引导住房的理性消费,规范房地产市场,积极培育住房有效需求。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商品住宅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开发规模,积极发展健康环保和节能省地型住宅。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积极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规范房地产、咨询、经纪、房贷、估价等中介服务,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到2010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4平方米。 

 

4大力发展旅游业。立足于发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构建特色生态旅游大格局。着力打造“中国绿都”整体旅游形象,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为龙头,以开发具备休闲观光、度假疗养功能的绿色生态、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系列旅游产品为重点,建设“一带、两区、两窗口”,即以三明市区为中心的沙溪滨河城市休闲旅游带,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为龙头的北部山湖洞生态度假旅游区、以客家祖地为主的西部客家苏区文化旅游区,对接省会的尤溪县和对接闽南金三角的大田县两个窗口建设。加快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永安桃源洞-石林景区、将乐玉华洞和龙栖山、宁化天鹅洞群、梅列瑞云山、三元格氏栲、沙县淘金山-七仙洞、清流九龙湖、建宁闽江源、尤溪朱熹公园、明溪玉虚洞、大田大谷山等旅游景区开发和发展。加强红色旅游经典系列景区(点)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完善城市和景区旅游功能配套,培育规模旅游企业,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不断提升旅游产业集群,壮大旅游产业经济。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增强三明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积极开展旅游区域协作,加强对台旅游合作,不断拓展境内外客源市场,实现接待游客量和旅游业总收入较快增长,推动旅游生态胜地建设。到2010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972万人次以上,旅游产业总收入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5%以上。 

 

 

 

五、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完善“两带一圈”的发展格局,优化生产力布局,强化我市与省内城市和内陆省区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突出区内经济增长中心(即永安—三明市区—沙县经济繁荣带)的聚集功能和扩散作用,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消除阻碍区内资源流动的体制性及人为因素,整合区内资源,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城市管理体制,立足各地优势,合理布局产业,协调区内各地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理顺经济利益关系,实现区内整体一盘棋发展,打造我市整体优势。 

 

(一)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市

 

按照空间做大、产业做强、环境做优的要求,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加快推进三明市区与沙县一体化进程,优化城市产业发展和统筹城市设施建设,到2010年,市县一体化城镇总人口50万人,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加快推进市区、永安城市联盟,增强永安—三明市区—沙县经济繁荣带的辐射带动作用。 

 

1、着力推进市县一体化进程。遵循“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加快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三明市区与沙县一体化进程,完成撤县设区,实现整体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的一体化。重点以金沙园的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以沿沙溪河两岸为重点,开通市区到沙县公交线路和路灯工程,建设沙溪滨河旅游景观大道,构建梅列至沙县旅游休闲走廊,逐步把三明市区与金沙园、沙县县城连接起来。抓好区内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体育、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共建,加快三明至沙县连接带地块及城际快速通道建设,为加快三明市区与沙县之间的资源流动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创造基础条件。 

 

2、积极拓展市区发展空间。以做大城市为目标,调整和完善主城区规划,拉大城市构架,逐步向城市中心组团外围及四个片区(荆西、莘口、陈大、洋溪)发展,实现三明市区“南拓北扩西进”预定目标,进一步拓展市区发展空间;以做强产业为支撑,调整产业布局,保持工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稳步推进三重、三农等工业企业“退二进三”、“退城入园”,提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以做优环境为保障,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继续提升沙溪“一河两岸”绿化景观,抓好城市主要节点景观改造与建设,增强城市配套功能。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抓好城市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强化长效管理机制,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塑造城市文明形象。 

 

3、稳步推动城市联盟发展。以泉三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以尼葛园和三元的荆东、汇华、永安的贡川水东工业集中区等园区开发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三明市区往南向永安方向延伸,鼓励永安实施北扩战略与三明市区对接,加强城市之间在重大规划问题上的协调衔接,促进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设施的共建共享;以林产加工、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培育为纽带,重点抓好莘口、贡川两个连接点的规划建设,引导产业合理分工,加快三明至永安工业走廊的规划和建设,推进三明市区与永安城市联盟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1、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完善县域发展规划,发挥县域资源、区位、产业、生态和人文优势,发展特色规模经济,加快县域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大田和尤溪作为“产业连接带”,要充分发挥尤溪对接省会福州和大田对接闽南金三角的窗口地位和区位优势,以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主动开展与福州、泉州和厦门的产业对接,积极承接沿海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发挥连通区内经济繁荣带与区外沿海中心城市经济互动的纽带作用;列入“特色经济圈”的县域,依托各地自然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着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新兴产业。发挥县域经济推动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承接中心城市辐射的功能,提高接受产业转移、参与产业分工协作、吸纳扩大就业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城乡产业融合、集聚城乡要素的吸纳能力。 

 

2、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抓住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建设契机,推进市内各县域连片发展、整体联动,促进城市与乡村的互动融合。制定重要领域的发展规划及资源开发规划,合理布局生产力,按照各方的受益情况分担投资、联合管理,推进跨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社会发展项目的协调共建,发挥区域综合效应。完善协调机制,合理分配利益,共同推进土地资源开发,联合兴办产业园区,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加强产业协作配套和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在资源要素流动和区域环境保护中,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流域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进行生态补偿的制度,合理分配异地招商引资、发展“飞地工业”收益中有关方面的利益。 

 

3、加快欠发达县乡村发展。健全挂钩帮扶制度,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和边远贫困乡村更快更好发展。扶持经济欠发达县加快发展,加大对其财政转移支付扶持力度,提高人均财政支出水平。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发展特色经济,开发特色资源,培育经济增长点,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四通”基础工程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欠发达地区与全市同步基本实现各行政村通安全饮用水、通硬化路面公路、通公共交通,返盲行政村和20户以上盲点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存在安全隐患、建设成本高的部分山村,实施异地搬迁脱贫致富。 

 

(三)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率先发展县城区所在中心镇,高标准规划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其辐射带动力。加快发展县域次中心镇,不断增强次中心镇的聚集辐射功能。逐步发展一般乡镇,培育特色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各县(市、区)择优确定1—2个建制镇予以重点扶持引导发展成为中心集镇,到2010年,全市形成30-40个经济繁荣、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良、文明和谐、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撤乡并镇工作,壮大中心镇规模,发挥中心镇的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建立健全与小城镇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 

 

 

 

六、全力构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进一步推进交通、能源、防灾减灾体系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从“有效缓解”转向“适度超前”,由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向质量并重、建管并重和科学发展,从为经济发展配套服务转向引导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为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构建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主通道,支线机场、内河航运和农村公路为补充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逐步形成东出西进、南联北接的海峡西岸交通枢纽。 

 

1、铁路。按照构筑快速通道、完善区域路网、改造既有线路的思路,加快向莆快速铁路通道的建设,推进鹰厦铁路的整合改造提升,构造新的对接沿海、延伸内陆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开展永(安)长(汀)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强化与国家干线铁路的联系。 

 

2、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网。以加快建成高速公路通道、提高公路等级、完善公路网络、扩大通达覆盖面、增强普遍服务为重点,积极推进“一纵二横三联”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设,配套建设高速公路支线和连接线,打通出省、出海通道,实现与沿海和周边省份高速公路的对接,基本达到“经济繁荣带”半小时、其余各县一小时内通达高速公路的目标。重点建设泉州至三明高速公路三明段、长深高速公路永安段、泉南高速公路三明段(二期工程)等项目;开展邵武延伸到建宁至广昌、永安至漳州、沙县至厦门等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普通公路要加快“三横四纵”省级干线公路的建设改造,逐步完善干线公路网。重点建设宁化谢坊至燕子塘(长汀交界)、尤溪西城至街面、建宁城关经泰宁至邵武交界等主要公路。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体制,继续实施农村公路路网工程和农村客运市场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乡镇通达行政村四级公路路面硬化改造2800公里、新建和改建国省道干线公路340公里。到2010年,全市95%以上的行政村确保有一条硬化公路通往乡(镇)或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省级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枢纽站场配套完善的公路网络体系。 

 

3、航空和航运。加快建设三明机场,开辟国内航线,发展快速安全的航空运输。配合沿海港口建设,完善沙溪经闽江至福州的航道,力争开通内河航运,使其成为山海联系的重要交通、物流通道,拓宽港口服务半径。 

 

(二)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发展、开发与节约并重、节能优先,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电源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积极引进建设液化天然气中转接点站,加快开发沼气、太阳能等新的可再生能源,建立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加快电力产业化发展步伐,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电源结构,提高电力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继续抓好流域开发,重点做好金溪、尤溪梯级电站的街面、坂面、汶潭、黄潭、高唐等大中型电站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全部建成投产发电,新增装机容量43万千瓦。充分利用我市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排弃的煤矸石,加快火电机组建设,提高火电装机容量比重,加快推进大田益源热电厂扩容技改和永安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开工建设永安火电厂机组扩容项目。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争取福建液化天然气二期工程布局我市。 

 

坚持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协调发展,加快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工程建设,以220千伏、110千伏网架建设为重点,建成增田变、金沙变等20座220千伏及110千伏变电站,加强并完善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加强与周边地区电网的联系,构建坚强可靠、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电网。 

 

抓好煤炭的地质勘探和矿井建设,坚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方针,加快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和矿山的综合整治,保护生态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市年产原煤稳定在400万吨以上,力争2010年达到450万吨。 

 

(三)信息通信系统建设

 

1、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为辅的传送网,优化网络资源,力争建成大容量、高质量、安全可靠的公众骨干传送网。加快建设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和IP骨干网扩建工程。发展基于IP技术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大力建设能够提供综合业务能力的光纤用户网。建设集数字视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数据广播及双向数据服务的综合广播信息平台和传输网络,以市区为中心,全面实现市、县、乡、村广播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 

 

2、网络应用服务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整合市政府及部门网站,建设市政府门户网站,运行与省上统一标准和接口的各类应用系统,实现市、县两级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平台,开展网上审批等便民业务,优化流程,简化程序,服务人民群众,提高行政透明度。发展电子商务网站,成立由工商、金融及其他投资主体参与的商务网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完善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重点建设区域性或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应用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信用与安全电子网络体系。建设公用信息平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168、IDC、互联星空等公用信息平台建设,为各类公用信息网、专用信息网的我市资源共享提供信息平台。 

 

(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以方便居民生活、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营造城市特色、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建设和完善市政公共基础设施,重点抓好城市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供排水和人防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市政工程建设,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加快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特别是“经济繁荣带”内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完善城市公交枢纽场站布局和停车场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管理设施的使用效率。积极完善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使用新能源和节能设施,提高建制镇的供水质量、供水普及率。加大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市容市貌的整治,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到2010年主要流域的县城都要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和一座垃圾处理场;加强水资源涵养及保护,开发建设市区第二水源,扩大节水与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加强城市中心绿地和重要地段、河湖沿岸的绿化建设,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加强房地产开发管理,加快住宅建设步伐;强化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建设管理。 

 

(五)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加强洪水、风灾、地震、地质灾害等环境与生态安全的防灾减灾设施和系统的建设。 

 

    1、加强防汛抗旱设施建设 

 

——堤防工程。继续推进沙溪、金溪、尤溪三大流域防洪工程建设,配套完善防洪排涝设施和水文监测网站、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沙溪、金溪、尤溪三大流域重点乡镇达到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县城区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城区排涝设施建设,加强河道综合整治,提高防内涝能力,形成较为完善洪水预警报系统和相对可靠的防洪抗灾保障体系。 

 

——水利除险保安工程加强重要水源地保护,着力提高水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市、县两级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推进水库除险保安工程建设,加快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步伐,启动病险水闸除险工程建设,到2010年基本完成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0%以上水库能正常运行。 

 

2、强化农业生产安全保障 

 

——农林牧渔病虫害防控。加快建设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中心,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体系,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率。加快建设森林病虫害预警控灾体系,重点建设林业检疫御灾体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救灾物资贮备中心和生物防治药剂生产基地,初步形成设施相对完善、应急反应快速的林业有害生物预警控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重点抓好市级动物疫病和动物产品安全监测与预警中心及国家级、省级动物监测站和乡级疫情监测站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能力。加强畜产品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督检查,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森林火灾防治。森林防火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实施国家立项的森林防火综合体系项目,重点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灭指挥系统建设,加大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阻隔林带建设力度,全面提高森林防火综合预防能力。到2010年建成5-10支专业化程度较高、装备较为精良的扑火队;“十一五”期间,营造生物防火林带7995公里,每10万公顷有林地发生火灾(火警)次数不超过10次,森林资源得到持续有效保护。 

 

 3、健全自然灾害预警体系 

 

——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继续完善和优化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三明分中心建设,增强公共气象的服务能力、安全气象的保障能力、资源气象的开发应用能力;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完善和新建自动气象站、雷达和风廓线仪等探测系统;强化中尺度天气信息加工处理和应用。健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机构,充实队伍,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开展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业务、防雷工程图审及监理、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防雷器材的鉴定、雷电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努力减少和避免雷电灾害的危害。 

 

——地震与地质灾害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手段,增强对地震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建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加快群测群防网络、专业骨干网络、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等网络和系统的建设,到2010年,基本建成市级和重点县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立完善各级地震与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工作预案,加紧应急避险场所建设;建立紧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紧急救援工作。到2010年,三明和永安市区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当地基本列度地震的能力。 

 

  

 

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实施“生态兴市”战略,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染整治力度,着力构建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和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市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达2%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以上;三明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不少于292天(占全年的80%),各县(市、区)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增加55%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下降到2.91%以下。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循环用水,提高工业用水使用率;加快节水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扩大农业节水灌溉面积。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推广钢铁、化工等行业的余热回收发电;建立固体废物综合高效利用系统。提高煤矸石、铁矿、铅锌尾矿等矿渣,各类炉渣、粉煤灰、钢渣、电石渣等工业废渣,林业“三剩物”等综合利用率。强化政策引导,制定清洁生产实施意见,做好清洁生产试点城市工作,在化工、造纸、冶金、建材、电力等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行业、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清洁生产企业,力争到“十一五”末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达80%以上;建成一批资源再生产基地,形成资源耦合共生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努力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旅游区。强化节约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企业、节约型政府和节约型社会。 

 

(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1、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和各行业用地要求,科学配置土地资源。根据全市重点产业和经济带布局,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布局;节约和集约用地,合理控制新增用地规模,盘活存量用地,挖掘低效用地潜力,优化土地结构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制度,积极开展耕地开发、土地整理等综合措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努力提高土地综合利用开发水平,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做好市级基础测绘工作,满足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经济建设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 

 

2、水资源。加强饮用水源和备用水源的保护,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地有影响的活动,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强化水功能区划管理,提高工业、农业用水效率。加强水能资源管理,规范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推行水能资源开发有偿出让、转让制度。 

 

3、森林资源。坚持采育并举,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放宽放活商品林经营,做好林产品的深度加工,充分利用“三剩物”,提高木材综合加工利用率,在继续保持林产工业支柱产业地位的同时,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逐步调整林种、树种和龄组结构,降低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入和蔓延,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实行利益共享,构建以重点骨干企业为核心的森林资源调配新机制。 

 

4、矿产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勘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坚决制止无序开采和破坏性开采现象,加强小矿联合改造工作,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的转变,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提高对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矿产资源采选回收率,积极促进资源综合开发、深度开发和深精加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三)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按照“生态兴市”的要求,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 

 

积极推进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以全市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加快泰宁、明溪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将乐县安仁乡、尤溪县汤川乡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新建2个省级生态示范区。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和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 

 

继续推进生态公益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将乐龙栖山、永安天宝岩、建宁闽江源等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建设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到2010年,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全市森林面积稳定在25%以上。 

 

完善流域治理机制,抓好江河源头天然林保护建设以及沙溪、金溪、尤溪三大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抓好沙溪流域污染防治,以沙溪市区段和沙县段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三溪”(沙溪、金溪、尤溪)环境综合整治。到2010年,金溪、尤溪省控断面的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沙溪省控断面的水质85%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组织开展县以上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等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依法查处超标、超量排污的企业;逐步增加环保投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环境品位。重点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加大市区排污企业污染治理力度,不断改进市区环境质量,让群众呼吸清洁空气。加强汽车尾气治理,提高公交车尾气达标水平,整治城市噪声、饮食服务业油烟扰民现象,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交通运输扬尘等面源污染的整治。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垃圾无害化处理步伐。完善医疗垃圾集中处理、收集、储运系统建设,逐步覆盖到全市。 

 

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继续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示范工程。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有效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划定农药、化肥重点污染控制区,建立监测网络,加强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农药残留达标;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圈和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建设;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防治,鼓励畜禽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倡导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与推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相结合,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 

 

 

 

八、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加大改革推进力度,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改革、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用好海峡两岸现代农业、林业合作试(实)验区平台,积极参与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区域协作,加强与港澳台的联系,充分发挥三明在外人士和商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一)加大改革推进力度

 

1、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人员结构,理顺职责分工,强化政府绩效评估,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按照“资产盘活、企业发展、职工就业”的原则,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兼并重组,重点推进市属国有改制企业结构调整做强做大,支持市、县企业,通过兼并、出让和吸收增量投资等方式,加盟辖区内的中央、省属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促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认真解决改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作用,积极做好适合民营企业投资项目的推介工作。落实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担保、项目对接、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对外合作、管理咨询等服务体系,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向拥有品牌的龙头企业靠拢,向工业集中区集聚,把散的、小的民营企业组成团、聚成群,进入大企业生产体系,建立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搞好品牌创建,实行集约和规模经营。推进商会和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引进项目、搞活经济、促进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强自律,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自觉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4、稳妥推进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政权建设、公共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出。完善市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实行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加强财源建设,优化税源结构,强化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加强政府非税性收入管理,规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管理和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探索建立审批和许可事项的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制和备案制,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进一步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严格有效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金融、财政、税收等密切配合的投资监管体系。 

 

5、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规范产权交易。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培育专业市场,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商贸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建设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物流节点为重点,形成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区域物流体系。在城市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辐射范围广、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公司、商场连锁超市,提高商品流通业整体水平。在农村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着重培育农工商、产供销一条龙企业集团,并建设以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建材装修材料连锁配送服务为重点的农村市场和边贸市场,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非经营性用地公开供地机制,探索工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办法,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深化土地、水、电、矿产等紧缺资源的价格改革和管理。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税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快建立以道德为支持、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二)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以开发区为载体、重大经贸活动为平台、引进龙头项目、大项目为重点,提升利用内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增强外引内联的带动效应。充分利用“9.8”、“5.18”、“11.6”等各种招商引资平台,参与重大经贸活动,积极开展专题招商、上门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活动。转变招商方式,创新引资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健全完善政府、中介组织、企业和商(协)会共同参与、分工明确的招商项目生成机制,不断拓展项目源,建立动态管理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引导国内外资本重点投向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培育、矿产和农产品深加工、中心城市发展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服务业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大对资金和技术、劳动密集型项目、产业链配套和延伸项目、重要生产基地项目的引进,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加快开发区和重点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开发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发展专业突出、产业集聚、集约经营的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其在招商引资、吸纳项目上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技术落后的项目,积极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循环经济项目。完善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服务机制,为重大外资项目核准、落地、建设、投产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三)注重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坚持以质取胜,推进外贸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出口市场、出口商品的多元化,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推进机械电子、生物制品、食品、林产、纺织、化工等优势产品出口数量上规模、质量上档次,做大做强地方优势出口产品;重视科技兴贸,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扶持品牌产品出口,鼓励企业争创出口品牌,培育新的著名商标;推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工作,促进企业申请国际认证,提高出口产品抗御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措施,培育一批出口千万美元以上规模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加工深度,增强配套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培育壮大非公有制外贸经营主体,特别是在培育民营企业上,加快授予更多民营企业外贸经营权,在参加国际展览、境外广告、建立国外营销网点、应对贸易纠纷、回避技术壁垒等方面重点扶持,增强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优化出口主体结构;努力推进市场多元化,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积极开拓中东、拉美、东欧、非洲、南亚等新市场。重视进口工作,推进重要资源、先进技术设备进口来源多元化;建立高效的通关协调机制,完善电子口岸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整体运作能力。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重点鼓励和扶持实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具有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渠道的各类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促进优势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带动商品出口,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和境外就业。 

 

(四)积极促进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相结合,大力推进我市与闽东北、闽西南以及闽赣周边地区产业协作、市场联结、科技交流、企业合作。推进我市与厦门、泉州等地的山海协作工作,加快产业对接,扩大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协作内涵。以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为载体,以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博览会暨投资三明推介会为平台,进一步发挥“五缘”优势,拓展“六求”作为,加快六个功能区建设,拓宽明台农业、经贸、旅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领域,积极承接台湾新一轮机械、电子、化工等产业转移,推动“大金湖—日月潭”等明台主要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业务对接,充分利用闽港澳联合招商、贸易、旅游等合作平台,提升明港澳经济合作层次和水平。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加强同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的联络和沟通,了解侨情,理解侨心,维护侨益,引进侨智,吸收侨资,发挥侨力。巩固和发展对外友好城市关系,利用友好城市渠道,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九、全面推进科技和社会事业发展

 

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壮大人才队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卫生医疗服务,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现经济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一)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建立政府对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大力培育创新型院校、创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科技进步真正成为促进我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末,力争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1、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科技中介为纽带、政府宏观管理为保障的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努力营造鼓励创造、支持创新、扶持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机制、创业投资机制、人才汇集机制等三大创新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优势行业建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或博士后工作站,优化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营造有利于专利实施的政策环境。 

 

2、推进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国家级沙溪沿岸星火技术产业带、国家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区为载体,不断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不断拓宽县校合作、厂校挂钩领域,逐步把我市建成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技术推广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在永安、三明、沙县沙溪河沿岸经济繁荣带,加快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加快以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四大主导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形成科技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尤溪、大田产业连接带,以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形成以若干科技工业小区和现代农业小区为基础的产业带。在将乐、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特色经济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和特色经济,形成一批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群。 

 

3、加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强与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引进和消化适合我市产业化发展的先进技术,加快开发和应用能推动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通过集成创新提升机械、纺织、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提高我市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开发外向型特色农业技术,突破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保护、良种繁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发展设施农业,开展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推动农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加强生物工程、现代中药研制,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 

 

4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积极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发挥理论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规划制度,加强对我市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完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激励机制,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建立健全社会科学普及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无神论的教育,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社科队伍建设,重视培养社会科学人才。 

 

5、普及科学知识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科普工作,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推介工作,充分利用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增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努力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先进县(区),全国、全省科普先进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和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下乡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普及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新型农村医疗与保健技术。加快市科技会展中心和部分县级科技馆建设。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至2010年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以上,小学学龄人口按时入学,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以上,三类残疾人口入学率达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率达70%以上。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推进高水平、高质量义务教育。健全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贫困生制度,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快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切实提高中小学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城市政府要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与当地学生同等的义务教育,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重视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坚持“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拓宽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渠道,积极发展民办普通高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培植和壮大优质高中教育,到2010年,全市省级达标高中在校生占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比重达70%以上,三明市区、永安、沙县及各县城区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建立重点高中扶助薄弱高中、城市学校帮扶农村学校制度,提高全市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整合幼儿教育资源,形成以公办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园为主体的幼教发展格局。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建立随班就读保障体系,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全面整合现有职业技术学校资源,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完善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设施,建设若干个共享的市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采取灵活办学形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社区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训制度,培育技能型人才。加强农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提高为农村、农民和农业服务的能力。大力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形成多元办学格局。加快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到2010年建设若干所国家级、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各县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和成人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机制。 

 

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坚持“适度发展规模,重点提高质量”的原则,推进三明高校建设。努力提高三明学院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特色和品牌,确保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医药护理业等骨干专业,增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积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推进技术创新,使之成为三明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完善三明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工作的整体水平。注重人才培养,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公务员培训,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继续教育,促进人才总量、结构、素质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招才引智,形成人才、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做好与先进地区人才政策的衔接和人才开发的合作,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为三明加快发展献智出力。以实施人才市场“1211”工程为抓手,推动人才市场建设,加快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人才法律服务中心、“155”专家工程、明港人才合作平台、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和引导更多人才在三明创业发展。完善人才管理体制,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倡导竞争机制,健全考评体系,努力形成广纳群贤、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创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建立与人才效用密切挂钩的多元分配体系。优化公共服务环境,制定和完善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到2010年,全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7.38万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4.58万人;全市高技能人才1.76万人,农村实用人才8.1万人。 

 

(四)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功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重视人民健康保障工作,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体系与医疗卫生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保障水平,尤其是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到2010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2.5张、卫技人员数3.1人,人均预期寿命73岁。 

 

建立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全市公共卫生体系。抓好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特别要继续加强以农村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把加强农村卫生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建立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十一五”期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市十二个县(市、区)。挖掘和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培育现代中医药产业,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疾病信息网络、卫生执法监督和应急指挥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制定实施妇幼保健、职业病、结核病、精神卫生、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强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建设,广泛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卫生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加强市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设,健全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按照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调整三明、永安、沙县医疗资源布局,建立健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合理分工、相互协作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做强做大市级综合医院,建设三明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大楼,发展三明市第一医院烧伤救治中心、市第二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治疗中心、市职业病防治中心、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专科建设。加大社区卫生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全行业监管。加强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深化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改革,合理配置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确保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推进办医形式多样化,鼓励发展民办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强化医疗机构监管,建立医疗机构和人员执业行为监管制度,医疗质量监管制度和医疗信息公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严格卫生执法,禁止各种非法行医,打击医疗服务领域的各种违法、违规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卫生医疗服务管理,整顿药品流通秩序,确保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五)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开展“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强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乡镇服务所建设,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管理和服务能力。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的原则,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重视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加大老年福利设施投入,建立完善老龄社会保障机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关心和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六)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培育时代精神,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形成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三明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力。“十一五”期间,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1个,省级文化先进县1个。到2010年,力争县(市、区)级文化馆、图书馆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 80%的街道(乡镇)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面积300平方米以上,60%以上的社区和行政村有文化室(文化俱乐部);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9%以上;全民健身体育场所人均达到1.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达42%以上。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军营文化等群众文化建设,丰富基层文化。重视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以及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和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保护和发展苏区文化、抗战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彰显三明文化特色;做好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和清流古人类遗址的发掘、保护和利用,打响古文化品牌。加强地方志修编工作。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创作,完善投入机制,培养和引进文艺人才,实施精品战略,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以文化演出业、文化信息业、文化娱乐业、音像影视业、广电业、艺术培训业、文博旅游业为重点,兴办各类文化经济实体,开拓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有利于推动健康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增强人民体质。 

 

加快建设三明文化艺术大厦、下洋体育城、万寿岩文物园区、永安文体休闲中心、体育中心、抗战遗址保护工程和沙县影视文化城、体育中心等三明、永安、沙县文化体育项目,建设完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争取到2010年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建立健全以社区、学校、农村为重点的全民健身体育网络,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加快市、县(区)福建省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二期项目和三明市、建宁县、大田县等国家档案馆建设,夯实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 

 

  

 

十、努力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家庭建设,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夯实社会和谐基础。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强化政府保障充分就业的职责,增加政府用于促进就业的投入,重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库区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举发展,积极发展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企业,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劳务派遣,完善劳务派遣网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加快建设完善覆盖全市各县(市、区)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及其信息化配套设施。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各主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县的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中心,积极扩大订单和定向培训;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组织实施“3+1”产业群集及延伸产业链、服务业技能型紧缺劳动力培养工程,加快培育适应我市产业发展要求的产业大军。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二)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加大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参保力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增强统筹调剂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着手研究制定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自谋职业人员、省内外到三明就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的参保政策措施。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灾害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全面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发展福利事业,加大公共福利设施投入,扶持民办福利机构发展,逐步提高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五老人员”补助标准和“五保户”供养水平。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提高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 

 

(三)深入推进“平安三明”建设

 

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广泛深入地推进“平安三明”建设,构建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经济运行安全和社会安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不断健全完善“三台合一”报警指挥系统和社会联动机制,以“金盾工程”为重点,强化公共安全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动员组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落实群防群治措施,突出抓好社区治安防控,大力推广科技防控设施。高度重视隐蔽战线斗争,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以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捣乱破坏活动。加大对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威胁社会治安、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六合彩”等突出治安问题的打击和整治力度,坚决扫除黄赌毒以及利用封建迷信骗财害人等社会丑恶现象。到“十一五”末期,全市各县(市、区)均达到“平安县”标准。 

 

(四)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预警救援体系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落实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责任制,完善和落实处置紧急情况的工作预案,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和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着力解决好社会治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等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公共安全管理和应急体系的科技装备水平,提高公共安全管理、预防和应急能力。抓好面向全社会的预防、避险、减灾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做到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加强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五)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加快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运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不断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加强和改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推进社会管理中介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认真贯彻执行《信访条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和反映途径,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预防、预警、化解工作机制,认真排查不安定因素,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妥善处置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认真解决好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拖欠建设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企业改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教育乱收费以及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 

 

(六)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责任,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规范统一信用标准,建立健全信用的政策措施,加快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信用监督管理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社会信用制度、信用管理系统、社会信用监督和惩戒机制为基本架构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政府部门的信用监管和公共服务、市场信用服务机构的商业化运作、行业组织的诚信活动与自律三方面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快建设信用市场,培育发展一批信用征集、评价、担保、调查咨询等服务机构。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道德为支撑、征信市场为基础、法律法规为保障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信用制度,初步建立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七)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军警民共建,培育一批军警民共建示范点。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抓好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建设人防体系,加强军事设施的保护。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妥善安置退伍、转业军人和随军家属,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强化国防教育和宣传,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国防交通等各项国防动员工作,提高应急动员能力和平战转换能力,建设反应快速、保障充分的国防动员机制和体系。 

 

 

 

十一、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实施项目带动,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为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坚持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人大的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积极配合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和人大代表视察。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坚持重大问题在决策前主动与政协协商,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系,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征求各类咨询机构、专家学者和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实施依法治市,加强司法、普法、执法等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制度,保证司法公正。推进法律服务机构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开展“五五”普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二)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使科学理论成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老区精神,发扬 “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使全市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20字”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和区域共建活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三)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项目是集聚生产要素的最好抓手,是加快发展的最好载体。要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项目带动长效机制,把“十一五”发展目标落实到各个内容具体、要求明确、建设可行的项目上,以项目支撑发展,以项目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工作的落实,以项目保障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1、推动一批牵动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围绕九大支撑体系建设,规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建设项目,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不断提高我市重点项目在全省重点盘子中的比重,提高重点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工业项目在重点项目总数中的比重,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2、加强项目策划生成。围绕“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年度计划制定和各项具体工作,加强项目策划开发,建立和完善新项目不断生成、项目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项目运作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在整个规划期内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接续,产业项目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事业和服务业项目不断发展,每年都有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在建,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生成的滚动发展格局。 

 

3、构筑要素集聚平台。充分发挥项目的载体作用,采取项目融资、项目人才柔性引进、项目技术成果交易等多种方式,加快构筑要素集聚平台,大量吸引各类专门人才、先进适用技术、内外资金、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根据项目生成、落地规律,积极引导项目向开发区、工业园区、城镇以及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特别是要在充分发挥本地区固有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再生、不可再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3+1”产业集群流动,促进重大生产性项目的裂变、衍生,不断扩大工业投资规模。要发挥财政性投资的导向作用,坚持政府投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精力办大事,重点保障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4、优化投资环境。坚持以服务为本、基层为先,继续加强和改善政府对投资的管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鼓励社会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推动形成舆论导向亲商、政策措施扶商、办事高效利商、科技创新强商、银企互动活商、依法维权护商、社会稳定安商的氛围,增强环境吸引力,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和改善对投资者投资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服务,切实做好投资者投诉受理工作,加快在投资集中区建设面向投资者的医疗服务机构和子女教育机构,努力为来明投资者营造“安全、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 

 

5、深化项目竞赛活动。完善项目竞赛办法,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解决问题,把建设项目、服务项目、协调项目、做成项目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准,推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运作效率,加快审批速度,改进管理服务,促进工作落实。要通过竞赛把项目带动落实到基层,扩展到全社会,全力支持基层和全社会抓好项目,特别是对项目报批、用地申请、信用担保、金融支持等方面做到主动服务,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全社会做项目、引项目、帮项目、促项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全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在积极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软环境的建设,让更多的创业者在三明安心做事、放心创业、开心生活。继续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快健全标本兼治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及时清理和调整不合理的政策规定,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公正透明的政策环境。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加强诚信建设,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加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形成风正气顺的氛围,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五)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1、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切实推进规划实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闽政[2005]22号),建立健全“三级三类”规划编制、审批、实施、评估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本规划是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政府指导“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此,各级政府要以“十一五”规划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从实际出发,认真落实规划的内容。市政府在编制与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时,要具体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重点领域的延伸和细化,各部门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任务、分解责任,注意做好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的衔接,通过抓好专项规划的实施来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 

 

2、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分析。政府规划主管部门要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跟踪分析和检查评估,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必要时由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不可预见因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市政府要及时提出调整方案的议案,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3、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激发广大人民的创业热情,使广大人民认知规划、关心规划,积极主动地参与规划的实施。 

 

“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全市人民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党中央、省委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推进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而努力奋斗! 

 

 

 

 
 

2006年2月20日三明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 

 

 

 

一、加快崛起的关键时期

 

“十五”时期是三明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随着“十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我市进入了“十一五”新的发展时期,这是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肯定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必将极大地促进海峡西岸的发展。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要“以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宁德的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充分体现了省委高度重视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明在全省布局中东出西进、南联北接,融入延伸闽东北、闽西南两翼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大局,明确发展定位,强化沿海意识,拓展开放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三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力争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作为,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打下坚实基础。 

 

(一)“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突出和谐,突出为民,努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战胜前进中的困难,围绕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着力推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民营经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提升产业素质、发展特色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激发经济活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步增加,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392.1亿元(经普后的预计数,下同),“十五”期间年均增长9.5%,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50元,年均增长9.3%。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536.42亿元,年均增长23.4%。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福银高速公路三明段全线通车,泉三高速公路已动工建设,农村公路路面硬化达到4300公里;三明机场开工续建;街面水电站等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全市电力装机总量达到207万千瓦;城乡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42.1%,比2000年提高3.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24:39:37,第二产业比重比2000年提高7个百分点;三钢80万吨中厚板、大亚木业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将乐红狮年产400万吨水泥、青纸20万吨高强瓦楞纸等一批生产性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三钢钢产量突破300万吨;“3+1”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3.4%。改革开放取得实效,市、县属国有资本基本完成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成效明显,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唯一试点,获准设立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5.37亿美元,其中出口4.6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3.8%;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13亿美元,比预期目标多0.63亿美元。地方财力和群众实际收入增加,财政总收入达到38.91亿元,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9.33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7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4209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5.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上升1.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10.68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75.5%。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9.6%;全市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0.6%和46.3%,比2000年分别下降2.6和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18.5平方米和20.5平方米;全市城乡9.92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实施“造福工程”,五年累计完成异地搬迁1.04万人;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3.6%和98.49%。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五年累计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3项;第三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三明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相继组建;初步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三明市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泰宁国家地质公园进入世界地质公园行列,环境保护与国土资源管理等各项指标好于预期。社会保持安定稳定,获得“2001—2004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全市上下呈现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跨过2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这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的时期。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市的发展条件,“十一五”我市同时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更加明显,有利于我市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国内政治和社会稳定,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我市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快,福建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有利于我市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中争取更大作为;加快三明发展的整体思路不断完善并已经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效,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将使三明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有利于凝聚全市力量,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提升优势、加快发展。 

 

2、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总量、效益和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与山区其他地市的距离缩小;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工业化进程不够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大项目、好项目仍然偏少,产业配套协作程度较低,关联度不高,集聚效应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外向型经济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利用外资总量小,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滞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市区环境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人才资源瓶颈问题仍然突出,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促进农民增收难度较大,部分革命老区和边远乡村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我们既要看到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要正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强加快崛起的信心、抢抓机遇的意识、应对风险的勇气、攻坚克难的本领、谋求发展的能力,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力争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围绕省委“四个推进”、“四个基本”、“四个关键”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的“三市”发展战略,立足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生态旅游胜地”的“四地”发展定位,不断完善“经济繁荣带、产业连接带、特色经济圈”的“两带一圈”发展格局,加快落实观念、战略、产业、市场、交通“五个对接”和思想解放、区域合作、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发展空间“五个突破”的发展举措,推动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1、务必又快又好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要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在发展中转变增长方式,在发展中实现持续协调,进一步扩大需求,保持投资持续健康增长,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繁荣文明发展道路。 

 

2、务必推进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深入实施科教强市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3、务必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深化改革,以改革增活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4、务必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功能互补、城乡联动发展的格局,促进城乡人民共同富裕。 

 

5、务必强化项目带动。项目带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要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项目带动长效机制,突出开发建设科技型、成长型、带动型、税源型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以项目带动促进投资持续健康增长,以项目带动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6、务必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为民惠民利民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加快发展求和谐,以利民为民求和谐,以民主法治求和谐,以风正气顺求和谐,以生态建设求和谐,以提高执政能力求和谐,加快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2000年翻一番,力争更快更好发展;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培育以冶金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及汽车零部件、林产工业和生物医药“3+1”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有重大进展,创建优势品牌取得明显成效,一批优势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节能降耗取得实效,减污增效效应逐步显现,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改革开放成效进一步显现,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成果明显,对外贸易规模和档次再上新台阶,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明台合作成效显著;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就业总量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明显改善,努力将我市提升为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经济协作区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1、经济加快发展。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以上,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3500元;财政收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同步,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55亿元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5%;年均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可比口径),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2%;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7:44 :39,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5%以上。 

 

2、城乡环境美化。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保持76.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基数内,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为70%、60%以上。 

 

3、社会和谐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7.6‰以下,总人口控制在280万人以内(不含流动人口),城镇化率50%左右,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 

 

4、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年控制在103%左右;五年累计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五年累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5万人以上。 

 

(四)发展布局

 

按照“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的要求,围绕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不断改善的区位条件,立足三明独特的资源特点、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从更高层面、更广平台上对工业、旅游、流通和社会事业布局进行优化,在参与全省产业分工中增强综合实力,在对接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中提升竞争能力,在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努力把三明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和生态旅游胜地。完善“两带一圈”县域发展格局,突破行政区划局限,整合区内资源,密切区域合作,合理布局产业,理顺利益关系,实现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市区和永安、沙县要立足区位优势,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推进面向全市的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增强龙头带动效应。尤溪、大田要全方位对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承接产业、资金、技术、物流转移,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连接拓展效应。明溪、泰宁、将乐、建宁、清流、宁化要立足特色资源,联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把自身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极。 

 

 

 

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完善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各级财政向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推动城市产业向农村辐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业向产业化转轨、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更大空间,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市城镇恩格尔系数38%,农村恩格尔系数42.5%。 

 

(一)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品牌农产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建立和完善产加销一体化的高效产业体系,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1、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笋竹产业。以竹山路、水建设为重点、竹子现代科技园区为示范,努力提高林地产出率,大力发展笋竹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笋竹产业化进程。 

 

——优质烟叶产业。做大做强“金三明”烟叶品牌,突出发展“翠碧一号”特色品种和生态型“无公害”烟叶,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创新烟叶生产投入机制,提高烟叶整体生产水平和质量,建成全国一流的优质烟叶重点产区。 

 

——肉牛肉羊产业。加快发展肉牛肉羊适度规模养殖,抓好良种繁育和牧草种植基地配套建设,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培植优质肉牛肉羊品牌,促进肉牛肉羊产业尽快做大做强。 

 

2、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花卉苗木产业。把握大中城市园林绿地美化的需求,建设一批绿化苗木、花卉、鲜切花生产基地,加快培育苗木花卉专业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大力推进花卉苗木和种苗生产基地化、产业化。到2010年,各类苗木花卉基地及种苗基地发展至15万亩以上。 

 

——药材产业。加强对地产野生植物药材和引进品种的人工栽培试验及驯化研究,重点抓好紧缺药材和制药企业所需的原料药材品种的培育、引进和示范,按照GAP标准建设药材生产基地。到2010年,植物药用原料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 

 

3、巩固发展传统农业产业 

 

——粮食产业。围绕稳定播种面积、增加单产和提高品质的总体要求继续实施粮食“种子工程”,加大超级稻、再生稻,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推广力度,扩大优质粮比重,提高良种覆盖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27万吨,粮食优质率达90%以上。 

 

——果茶产业。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引进推广内外质兼优的鲜食品种。大力发展水果加工,开发果汁、果醋、果蔬等加工系列产品。扩大适制绿茶、乌龙茶的茶树良种种植面积。 

 

——畜禽产业。重点加快外三元生猪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扩大优质肉鸡、肉鸭生产规模,建设一批年出栏百万只以上的肉鸡、肉鸭生产基地。 

 

——水产业。加快“三溪”流域库区渔业综合开发,大力推广 “一稻一鱼”和莲田(塘)综合养鱼模式,加快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发展水产品加工,增强特色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食用菌产业。以工厂化栽培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海拔地区反季节食用菌产业带、药用菌产业带、珍稀食用菌产业带以及低海拔区域的草生型食用菌产业带和城郊型“菜篮子”食用菌产业带。 

 

——蔬菜产业。优化蔬菜生产面局和品种结构,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促进特色蔬菜的发展,重点抓好无公害出口蔬菜产业带和淮山、雪山萝卜、飞桥莴苣等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建莲产业。进一步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建莲品种,与旅游业相结合,建立莲子生产观光产业带。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尽快实现莲子加工脱壳去荚通心机械化,进一步深度开发建莲功能食品和医药原料,延伸和做大建莲产业链。 

 

4、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一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的使用。建立监测网络,加强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农药残留达标。鼓励畜禽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防治,倡导立体生态种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丰产竹林、珍贵树种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确保林业资源永续利用。完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形成比较合理的生态农业布局。 

 

5、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工业化、标准化加工及现代化流通体系;在农业产业各领域积极构建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平台,推进以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体系的发展。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6、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积极推广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生物饲料等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完善检验检测手段和提升检测技术水平,加快农业投入品监管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检测监控体系和由市、县农产品质检中心(站)以及大型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的质检点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做好动植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产品准入机制,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实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建成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二)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合理布局农村教育网点,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基本实现寄宿制学校有符合规模要求的用地和教学用房,有合格的教师,有合格的实验室、图书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有卫生安全的食堂和宿舍的“四有”目标。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崇尚文明、学用科技、勤劳致富。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镇卫生医疗条件,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幸福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路网、电网和通信网络、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加大对农村垃圾和面源污染的治理,改善卫生环境。 

 

(三)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以政府投资补助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有效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到2010年全市完成8个以上初级水利化县建设,农业用水保证率达到75%以上,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98万亩以上。 

 

1、改善农村水利设施。继续按省里部署实施千万亩节水灌溉和千万方山地水利等“六千”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水利化县建设,认真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水毁水利工程修复、田间排灌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重点,着力提高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完善农田排灌体系,大力推广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标准化渠道建设,重点搞好渠道防渗,推广管道输水。积极探索水利基础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建立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兴建小型水库、小山塘、山地蓄水池等农村水利工程项目。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快基本农田标准化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实施一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等农田基本建设和万亩旱片整治工程,提高旱涝保收农田比例。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大力实施沃土培肥工程。重点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肥示范技术,加强土壤肥力监测和质量动态管理,探索耕地土壤养分资源平衡的管理方式及平衡施肥模式,调动农民耕种土地与自觉提高地力的积极性。抓紧抓好农田整理、农村废弃宅基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工程,珍惜和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大农业发展思路和工业化理念搞活农村经济,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采取综合措施,拓展农业内部增收空间,提高农民务农收入。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非农就业比重,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和技术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科技致富、市场竞争和自主发展能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就业新机制,着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创业环境,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巩固农村税费综合改革成果,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等配套改革,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实行涉农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完善工作,健全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搞好林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加快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健全农村科技、资金、信息、营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促进村级各类组织良性互动,保证党关于农村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位。 

 

(六)抓好乡村规划建设

 

搞好乡(镇)土地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的要求,以工业在园区、居住在镇区、生活在社区的现代农村发展的新模式为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建设的杂、乱、散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乡村建设管理机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城乡衔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资源共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村重组整合,撤并分散的自然村,建设中心村,实现人口、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和基础设施共享,形成社区化管理和服务新格局。加快推进村庄整理,拆违房、拆空房、整旧房、建新房,整治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构建和谐文明的新农村。 

 

 

 

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发展与调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推进调整,在调整中促进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工业立市,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发挥我市特有区域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规模经济;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主动接受沿海辐射,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沿海地区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加快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一)全力促进优势产业集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投资,提高能够引导和促进产业壮大的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加强区域协作、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现代物流、行业协会、技术标准、质量检验等平台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能力,重点培育发展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3+1”产业集群;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扶持发展新兴产业;支持中央、省属企业加快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1、培育壮大“3+1”产业集群。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力争到2010年,冶金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及汽车零部件、林产工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380亿元、110亿元、105亿元和50亿元以上,“3+1”产业集群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冶金及压延加工业产业集群。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综合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重点抓好三钢(集团)公司、三钢劳动服务公司、小焦轧钢厂、明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福建闽光冶炼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以沙县金古和小蕉工业园区为平台,吸纳冷轧板带和金属制品企业在园区落户,促进产业集聚;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中厚板、热轧带钢、镀锌板、彩涂板等优质钢铁产品;建成全省最大的冷轧带钢及其深加工制品加工基地。积极推进钨和铅矿向精深加工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重点建设三钢中厚板、福建明光冷轧钢板、宁化行洛坑钨矿开采、尤溪铅锌矿深加工等项目。 

 

——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我市机械行业的基础优势,以工程机械和橡胶机械为重点,着力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及产品开发能力,调整产品结构,鼓励发展市场容量增长快以及适合中小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工程机械、冶金机械、铸锻件、化工专业设备等产品。重点实施厦工集团三明重机有限公司压路机系列产品开发、福建华橡自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硫化机系列产品研发等项目,加快沙县金沙“三明机械工业园”建设,促进产业集聚。抓住福建省建设东南沿海汽车基地的机遇,以各类载重汽车和专用汽车生产为核心,加快发展载重汽车及其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重点实施永安汽车厂载重汽车生产线、三明齿轮箱重型汽车齿轮等项目。吸引更多的机械加工、铸锻和汽车零配件企业到园区落户,加快建设永安埔岭汽车工业投资区和高源机械加工园区。 

 

——林产工业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林纸、林板一体化,充分发挥我市山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势,加快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制浆造纸产业主要发展低定量、高档次、专门用途的特种纸制品。重点实施福建铙山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特种纸生产线、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箱纸板和瓦楞纸生产线等项目。人造板及木竹制品产业,一是以永安林业为龙头,建立以永安为中心的中纤板生产基地,重点开发木地板、竹地板、装饰板等下游产品,形成以中纤板为基材的木材加工体系;二是以大亚木业为龙头,在沙县建立各类家俱、音响设备、装饰装修材料生产基地,形成以刨花板为基材的深度加工产品体系。重点实施大亚木业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等项目。林产化工产业以松香、天然香料为主,鼓励发展新领域的精细化工,积极支持和推动传统精细化工企业的技术改造,使产品向高新、专用、系列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物医药原料药开发为切入点,从市场有需求的药物中间体做起,为一批有较强势力的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开展配套,先做中成药、合成药的上游产品,逐步向终端产品发展,加快形成以植物天然药为特色的福建生物医药重点生产基地。走工业化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化的路子,建设好三元荆东、明溪十里铺等生物医药集中区,抓好红豆杉、雷公藤等植物药用成分提取及下游产品开发,整合一批已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的优势资源,培育龙头企业,使三明市在较短时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天然药物生产基地。抓好麦丹集团氨基酸系列原料药、华灿生物科技公司工具酶、泰宁胜达化工医药中间体系列产品等项目建设,使三明市成为全省重要的生化药物生产基地。 

 

2、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省内外知名品牌,增强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 

 

——纺织工业。纺织工业重点发展高档面料、新型植物纤维面料、产业用纺织布、装饰用纺织布;提升纤维、纺织织造和染整技术,开发差别化纤维、竹纤维、复合超细纤维、功能化纤维、新型纤维等高仿真纤维;重视开发下游产品,努力构建原料-纺织-印染-成衣一条龙的纺织服装技术创新体系,提高高档织物面料的染整水平,实现与沿海地区的产业对接,建立跨区域产业链。重点建设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公司PVA扩建和VAE乳液及EVA树脂、永安新远纺织公司30万纱锭生产线、立丰印染公司新增各类高档服装面料生产线等项目。 

 

——建材工业。重点应用微机配料技术、新型窑外分解技术、新型建材成型技术等,实现建材行业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大力开发生产新型建材,加快水泥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日产25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加快淘汰立窑等落后工艺;发展以各种高强复合板、防水阻燃复合板、轻质板材等为主的新型墙体材料,以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为主的防水密封材料,促进建材工业发展上新台阶。重点建设将乐红狮两条日产2500吨和大田新岩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积极推进将乐红狮日产5000吨和永安安砂年产400万吨等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前期工作,将永安和将乐建设成为全省主要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基地。 

 

——化学工业。重点发展化肥农药、化学原料、塑料制品及医药工业。开发高效、低毒、广谱、安全、经济、方便的农药新品种;发展以尿素、碳铵或普钙为基础的复合肥、专用肥、缓释或长效肥料;扶持无机复合超细活性填料、精细橡胶粉、橡胶改性沥青、赖氨酸和氟制品等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积极开发医药、高档涂料新品种。同时依托沿海石化基地建设,选择一批可供对接项目,争取石化中下游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在我市布点。重点建设永安智胜公司第二代钌催化剂及其合成氨、清流永福化工氟系列产品开发、三化三聚氰胺和熔融尿素等项目。 

 

3、扶持发展新兴产业。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集群,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基础的产业加以培育,聚合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 

 

——特色食品加工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思路,集中力量培育、扶持一批安全、营养、方便的名牌绿色食品。根据各县优势和区域特点,分片建设食品产业带、畜禽产业带、竹笋产业带、食用菌产业带等,并向周边辐射。重点以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闽江源绿田实业有限公司、文鑫莲业有限公司、三和食品有限公司、健盛食品有限公司、宏宇牧业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食品生产和深加工产业集群。 

 

——新型电子元器件。重点发展晶片生产、切片、研磨、高低频石英谐振器产业链,以及射频声表面波晶体滤波(RF-SAWF)、SPXO振荡器系列产品生产线、陶瓷谐振器生产线、超小型自动编带石英晶体谐振器生产线、半导体照明(LED)系列产品等的开发研制,培育壮大将乐石英晶振产业园。重点建设将乐扩大谐振器系列产品生产项目。 

 

(二)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重点要在数控机床、压路机系列产品开发、硫化机系列产品研发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开发和应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突破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促进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配套。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发挥企业在推进产业技术进步中的主导作用,鼓励企业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三)着力发展特色规模经济

 

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扬优势、创特色、壮规模、打品牌,全面提升特色经济的档次和水平。以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为载体,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产品档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效益型工业和生态旅游。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品为龙头、质量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信誉为准则、创新为手段、政策为动力,培育、扶持和发展三明优势品牌产品。积极扶持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基础优势的振动压路机、轮胎定型硫化机、高档薄型包装纸、复合木地板等省名牌产品,重点抓好“铙山”高档薄型包装纸、“双轮”轮胎定型硫化机、“青山”纸袋纸、“宏光”酚醛模塑料、“永安蓝豹”复合木地板、“一支花”尿素等优势品牌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同时,加大对一批有条件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争创品牌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发具有资源优势的红豆杉、雷公藤、石蒜等生物医药产品,莲仔、竹笋、食用菌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在提升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能力基础上,全面提高产业发展规模档次水平,尽快形成一批行业领先的拳头产品和知名企业。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标志等农业品牌,同时,充分发挥现有9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之乡品牌效应和花卉苗木、烟叶、菌草、建莲、优质肉鸡等特色农业优势,大力争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响地方名优农产品知名度。以泰宁地质公园品牌为龙头,加快将乐、沙县、永安、清流、宁化等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打响三明生态旅游品牌。促进一批具有特色经济的产业上规模,增加经济总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以园区建设集聚生产要素

 

以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项目组团建设为平台,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提高配套水平,增强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在抓好园区建设规划的同时,按照产业集聚模式布局,抓好产业规划,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突出产业特色,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为未来产业集聚、集群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尼葛园及小蕉、高源、荆东、金古等工业集中区建设。金沙园的产业布局主要以林产、机械加工为主;金古工业区产业布局主要以金属制品深加工为主;小蕉工业集中区则主要以压延加工产业为主;高源新区主要以机械加工为主;荆东二期要作为市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平台;永安市要建成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的机械工业集中区;沙县和永安尼葛园要专门建立林产加工园区;三元荆东、明溪十里铺建立生物医药集中区。各县要因地制宜,建设好现有的工业集中区,围绕特色规模经济的发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集聚效益,使其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同时,要以项目带动开发,加快建设一批项目组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园区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入园项目建设,促进园区产业集聚。 

 

(五)加快发展服务业

 

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以深化改革、拓宽领域、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1、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我市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政通讯等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仓储超市、代理制、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加快发展商贸、餐饮连锁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和大型超市、仓储式商店。加强城市拓展区、工业园区、居民新社区、城市及交通枢纽连接带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有商品批发市场、交易市场和农贸市场的规模、档次,建成一批具有地产特色、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批发市场。重点促进三明粮油批发市场、三明纺织服装城等尽快投入经营;加快永辉生鲜超市、阳光商贸城、三明灯具城等一批新建市场项目的建设;扶强做大闽中汽车城、水果批发市场、东霞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性市场;改造提升三明综合市场、大三元商厦等传统农贸市场;引进国内外知名商家连锁店在我市落户。鼓励城市有实力的商贸企业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经营方式到农村设立连锁店,改善农村购物环境;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信息平台、检测检验系统;推动农村集贸市场的标准化建设,消除露天经营、占道经营的落后现状。加快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步伐,发展和创新农产品拍卖、经纪人代理、期货订单、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 

 

2、加快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日趋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承接我市钢材、建材、木材、机械、纺织、化工、粮食、农副产品等产业物流基础,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形成以三明市区、永安、沙县经济繁荣带为中心,大田、尤溪、宁化为节点的现代物流业区域格局。加快培育现代物流园区,园区内相应建立面向社会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运输平台和存储配送平台,划分区域功能,积极吸纳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园区,承接生产经营企业委托的原辅材料采购、产品销售、运输、货代、仓储、加工、整理、装卸、配送等各个环节一条龙服务,达到降低物流成本,实现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服务目的。重点建设沙县闽西北物流园区,永安汽车零部件物流园区、三明荆西粮食物流园区和梅列洋溪综合物流园区。与园区配套,扶持建设一批专业物流配送中心。重点是三明永利集团钢材配送中心、三明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三明兄弟物流中心、三明粮食物流配送中心、三明商贸配送中心、三明台江蔬菜生鲜食品及副食品配送中心、永安纺织配送中心和竹木配送中心、大田物流转配中心、宁化粮食配送中心、沙县琅口原材料配送中心、尤溪综合物流配送中心等。逐步形成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模式,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推进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业、居民服务、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快速成长。 

 

----商务服务业。进一步规范提高法律、会计、审计、信息、咨询、租赁、金融等中介商务服务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发展一批能承接社会业务的优秀中介机构,改变中介服务“小、散、弱”的局面,提升其整体服务能力。进一步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关系,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购买服务,扶持服务业发展。重点扶持一批专业化水平高的骨干中介企业,创建优质中介品牌,带动中介服务整体水平提高。 

 

----信息服务业。加大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拓展信息服务业的领域,大力推进系统集成、增值网络服务、数据库服务、咨询服务、维修培训、电子出版等方面的业务。积极推广电子商务的应用,建立和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及物流配送体系。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 

 

----科技服务业。按照服务专业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加快技术开发。加强区域性和行业性生产力促进机构建设,强化科技合力及转化能力,推动资源共享,形成网络化的服务协作。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用好省“6·18”项目成果对接平台以及市、县、乡三级“农业155”和农副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强化科技创业服务。支持科技信息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兴办科技类民办企业单位,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加强科普工作,完善科普信息网建设。 

 

----会展业。发挥我市物产的地缘区位优势,加快发展以社会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业。重点培育海峡两岸(福建三明)林业合作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生态旅游节、永安笋竹旅游节、沙县小吃节等专业展会品牌,吸引各地名优品牌企业参展。以新建的三明科技会展中心为基地和窗口,大力举办市内外、省内外各类会议和展销活动。鼓励发展专业会展公司,整合会展资源,促进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 

 

----居民服务业。重点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开发就业岗位。引导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合理设置社区服务网点,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机制,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养老、托幼、文化、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服务业。加强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架构社区服务资源与居民服务需求的桥梁。 

 

----房地产业。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引导,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调控,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扩大住房有效供给,引导住房的理性消费,规范房地产市场,积极培育住房有效需求。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商品住宅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开发规模,积极发展健康环保和节能省地型住宅。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积极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规范房地产、咨询、经纪、房贷、估价等中介服务,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到2010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4平方米。 

 

4大力发展旅游业。立足于发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构建特色生态旅游大格局。着力打造“中国绿都”整体旅游形象,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为龙头,以开发具备休闲观光、度假疗养功能的绿色生态、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系列旅游产品为重点,建设“一带、两区、两窗口”,即以三明市区为中心的沙溪滨河城市休闲旅游带,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为龙头的北部山湖洞生态度假旅游区、以客家祖地为主的西部客家苏区文化旅游区,对接省会的尤溪县和对接闽南金三角的大田县两个窗口建设。加快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永安桃源洞-石林景区、将乐玉华洞和龙栖山、宁化天鹅洞群、梅列瑞云山、三元格氏栲、沙县淘金山-七仙洞、清流九龙湖、建宁闽江源、尤溪朱熹公园、明溪玉虚洞、大田大谷山等旅游景区开发和发展。加强红色旅游经典系列景区(点)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完善城市和景区旅游功能配套,培育规模旅游企业,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不断提升旅游产业集群,壮大旅游产业经济。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增强三明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积极开展旅游区域协作,加强对台旅游合作,不断拓展境内外客源市场,实现接待游客量和旅游业总收入较快增长,推动旅游生态胜地建设。到2010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972万人次以上,旅游产业总收入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5%以上。 

 

 

 

五、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完善“两带一圈”的发展格局,优化生产力布局,强化我市与省内城市和内陆省区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突出区内经济增长中心(即永安—三明市区—沙县经济繁荣带)的聚集功能和扩散作用,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消除阻碍区内资源流动的体制性及人为因素,整合区内资源,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城市管理体制,立足各地优势,合理布局产业,协调区内各地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理顺经济利益关系,实现区内整体一盘棋发展,打造我市整体优势。 

 

(一)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市

 

按照空间做大、产业做强、环境做优的要求,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加快推进三明市区与沙县一体化进程,优化城市产业发展和统筹城市设施建设,到2010年,市县一体化城镇总人口50万人,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加快推进市区、永安城市联盟,增强永安—三明市区—沙县经济繁荣带的辐射带动作用。 

 

1、着力推进市县一体化进程。遵循“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加快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三明市区与沙县一体化进程,完成撤县设区,实现整体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的一体化。重点以金沙园的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以沿沙溪河两岸为重点,开通市区到沙县公交线路和路灯工程,建设沙溪滨河旅游景观大道,构建梅列至沙县旅游休闲走廊,逐步把三明市区与金沙园、沙县县城连接起来。抓好区内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体育、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共建,加快三明至沙县连接带地块及城际快速通道建设,为加快三明市区与沙县之间的资源流动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创造基础条件。 

 

2、积极拓展市区发展空间。以做大城市为目标,调整和完善主城区规划,拉大城市构架,逐步向城市中心组团外围及四个片区(荆西、莘口、陈大、洋溪)发展,实现三明市区“南拓北扩西进”预定目标,进一步拓展市区发展空间;以做强产业为支撑,调整产业布局,保持工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稳步推进三重、三农等工业企业“退二进三”、“退城入园”,提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以做优环境为保障,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继续提升沙溪“一河两岸”绿化景观,抓好城市主要节点景观改造与建设,增强城市配套功能。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抓好城市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强化长效管理机制,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塑造城市文明形象。 

 

3、稳步推动城市联盟发展。以泉三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以尼葛园和三元的荆东、汇华、永安的贡川水东工业集中区等园区开发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三明市区往南向永安方向延伸,鼓励永安实施北扩战略与三明市区对接,加强城市之间在重大规划问题上的协调衔接,促进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设施的共建共享;以林产加工、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培育为纽带,重点抓好莘口、贡川两个连接点的规划建设,引导产业合理分工,加快三明至永安工业走廊的规划和建设,推进三明市区与永安城市联盟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1、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完善县域发展规划,发挥县域资源、区位、产业、生态和人文优势,发展特色规模经济,加快县域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大田和尤溪作为“产业连接带”,要充分发挥尤溪对接省会福州和大田对接闽南金三角的窗口地位和区位优势,以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主动开展与福州、泉州和厦门的产业对接,积极承接沿海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发挥连通区内经济繁荣带与区外沿海中心城市经济互动的纽带作用;列入“特色经济圈”的县域,依托各地自然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着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新兴产业。发挥县域经济推动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承接中心城市辐射的功能,提高接受产业转移、参与产业分工协作、吸纳扩大就业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城乡产业融合、集聚城乡要素的吸纳能力。 

 

2、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抓住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建设契机,推进市内各县域连片发展、整体联动,促进城市与乡村的互动融合。制定重要领域的发展规划及资源开发规划,合理布局生产力,按照各方的受益情况分担投资、联合管理,推进跨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社会发展项目的协调共建,发挥区域综合效应。完善协调机制,合理分配利益,共同推进土地资源开发,联合兴办产业园区,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加强产业协作配套和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在资源要素流动和区域环境保护中,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流域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进行生态补偿的制度,合理分配异地招商引资、发展“飞地工业”收益中有关方面的利益。 

 

3、加快欠发达县乡村发展。健全挂钩帮扶制度,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和边远贫困乡村更快更好发展。扶持经济欠发达县加快发展,加大对其财政转移支付扶持力度,提高人均财政支出水平。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发展特色经济,开发特色资源,培育经济增长点,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四通”基础工程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欠发达地区与全市同步基本实现各行政村通安全饮用水、通硬化路面公路、通公共交通,返盲行政村和20户以上盲点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存在安全隐患、建设成本高的部分山村,实施异地搬迁脱贫致富。 

 

(三)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率先发展县城区所在中心镇,高标准规划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其辐射带动力。加快发展县域次中心镇,不断增强次中心镇的聚集辐射功能。逐步发展一般乡镇,培育特色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各县(市、区)择优确定1—2个建制镇予以重点扶持引导发展成为中心集镇,到2010年,全市形成30-40个经济繁荣、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良、文明和谐、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撤乡并镇工作,壮大中心镇规模,发挥中心镇的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建立健全与小城镇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 

 

 

 

六、全力构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进一步推进交通、能源、防灾减灾体系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从“有效缓解”转向“适度超前”,由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向质量并重、建管并重和科学发展,从为经济发展配套服务转向引导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为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构建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主通道,支线机场、内河航运和农村公路为补充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逐步形成东出西进、南联北接的海峡西岸交通枢纽。 

 

1、铁路。按照构筑快速通道、完善区域路网、改造既有线路的思路,加快向莆快速铁路通道的建设,推进鹰厦铁路的整合改造提升,构造新的对接沿海、延伸内陆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开展永(安)长(汀)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强化与国家干线铁路的联系。 

 

2、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网。以加快建成高速公路通道、提高公路等级、完善公路网络、扩大通达覆盖面、增强普遍服务为重点,积极推进“一纵二横三联”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设,配套建设高速公路支线和连接线,打通出省、出海通道,实现与沿海和周边省份高速公路的对接,基本达到“经济繁荣带”半小时、其余各县一小时内通达高速公路的目标。重点建设泉州至三明高速公路三明段、长深高速公路永安段、泉南高速公路三明段(二期工程)等项目;开展邵武延伸到建宁至广昌、永安至漳州、沙县至厦门等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普通公路要加快“三横四纵”省级干线公路的建设改造,逐步完善干线公路网。重点建设宁化谢坊至燕子塘(长汀交界)、尤溪西城至街面、建宁城关经泰宁至邵武交界等主要公路。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体制,继续实施农村公路路网工程和农村客运市场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乡镇通达行政村四级公路路面硬化改造2800公里、新建和改建国省道干线公路340公里。到2010年,全市95%以上的行政村确保有一条硬化公路通往乡(镇)或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省级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枢纽站场配套完善的公路网络体系。 

 

3、航空和航运。加快建设三明机场,开辟国内航线,发展快速安全的航空运输。配合沿海港口建设,完善沙溪经闽江至福州的航道,力争开通内河航运,使其成为山海联系的重要交通、物流通道,拓宽港口服务半径。 

 

(二)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发展、开发与节约并重、节能优先,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电源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积极引进建设液化天然气中转接点站,加快开发沼气、太阳能等新的可再生能源,建立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加快电力产业化发展步伐,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电源结构,提高电力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继续抓好流域开发,重点做好金溪、尤溪梯级电站的街面、坂面、汶潭、黄潭、高唐等大中型电站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全部建成投产发电,新增装机容量43万千瓦。充分利用我市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排弃的煤矸石,加快火电机组建设,提高火电装机容量比重,加快推进大田益源热电厂扩容技改和永安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开工建设永安火电厂机组扩容项目。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争取福建液化天然气二期工程布局我市。 

 

坚持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协调发展,加快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工程建设,以220千伏、110千伏网架建设为重点,建成增田变、金沙变等20座220千伏及110千伏变电站,加强并完善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加强与周边地区电网的联系,构建坚强可靠、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电网。 

 

抓好煤炭的地质勘探和矿井建设,坚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方针,加快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和矿山的综合整治,保护生态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市年产原煤稳定在400万吨以上,力争2010年达到450万吨。 

 

(三)信息通信系统建设

 

1、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为辅的传送网,优化网络资源,力争建成大容量、高质量、安全可靠的公众骨干传送网。加快建设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和IP骨干网扩建工程。发展基于IP技术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大力建设能够提供综合业务能力的光纤用户网。建设集数字视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数据广播及双向数据服务的综合广播信息平台和传输网络,以市区为中心,全面实现市、县、乡、村广播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 

 

2、网络应用服务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整合市政府及部门网站,建设市政府门户网站,运行与省上统一标准和接口的各类应用系统,实现市、县两级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平台,开展网上审批等便民业务,优化流程,简化程序,服务人民群众,提高行政透明度。发展电子商务网站,成立由工商、金融及其他投资主体参与的商务网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完善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重点建设区域性或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应用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信用与安全电子网络体系。建设公用信息平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168、IDC、互联星空等公用信息平台建设,为各类公用信息网、专用信息网的我市资源共享提供信息平台。 

 

(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以方便居民生活、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营造城市特色、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建设和完善市政公共基础设施,重点抓好城市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供排水和人防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市政工程建设,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加快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特别是“经济繁荣带”内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完善城市公交枢纽场站布局和停车场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管理设施的使用效率。积极完善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使用新能源和节能设施,提高建制镇的供水质量、供水普及率。加大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市容市貌的整治,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到2010年主要流域的县城都要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和一座垃圾处理场;加强水资源涵养及保护,开发建设市区第二水源,扩大节水与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加强城市中心绿地和重要地段、河湖沿岸的绿化建设,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加强房地产开发管理,加快住宅建设步伐;强化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建设管理。 

 

(五)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加强洪水、风灾、地震、地质灾害等环境与生态安全的防灾减灾设施和系统的建设。 

 

    1、加强防汛抗旱设施建设 

 

——堤防工程。继续推进沙溪、金溪、尤溪三大流域防洪工程建设,配套完善防洪排涝设施和水文监测网站、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沙溪、金溪、尤溪三大流域重点乡镇达到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县城区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城区排涝设施建设,加强河道综合整治,提高防内涝能力,形成较为完善洪水预警报系统和相对可靠的防洪抗灾保障体系。 

 

——水利除险保安工程加强重要水源地保护,着力提高水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市、县两级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推进水库除险保安工程建设,加快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步伐,启动病险水闸除险工程建设,到2010年基本完成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0%以上水库能正常运行。 

 

2、强化农业生产安全保障 

 

——农林牧渔病虫害防控。加快建设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中心,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体系,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率。加快建设森林病虫害预警控灾体系,重点建设林业检疫御灾体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救灾物资贮备中心和生物防治药剂生产基地,初步形成设施相对完善、应急反应快速的林业有害生物预警控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重点抓好市级动物疫病和动物产品安全监测与预警中心及国家级、省级动物监测站和乡级疫情监测站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能力。加强畜产品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督检查,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森林火灾防治。森林防火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实施国家立项的森林防火综合体系项目,重点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灭指挥系统建设,加大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阻隔林带建设力度,全面提高森林防火综合预防能力。到2010年建成5-10支专业化程度较高、装备较为精良的扑火队;“十一五”期间,营造生物防火林带7995公里,每10万公顷有林地发生火灾(火警)次数不超过10次,森林资源得到持续有效保护。 

 

 3、健全自然灾害预警体系 

 

——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继续完善和优化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三明分中心建设,增强公共气象的服务能力、安全气象的保障能力、资源气象的开发应用能力;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完善和新建自动气象站、雷达和风廓线仪等探测系统;强化中尺度天气信息加工处理和应用。健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机构,充实队伍,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开展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业务、防雷工程图审及监理、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防雷器材的鉴定、雷电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努力减少和避免雷电灾害的危害。 

 

——地震与地质灾害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手段,增强对地震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建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加快群测群防网络、专业骨干网络、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等网络和系统的建设,到2010年,基本建成市级和重点县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立完善各级地震与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工作预案,加紧应急避险场所建设;建立紧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紧急救援工作。到2010年,三明和永安市区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当地基本列度地震的能力。 

 

  

 

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实施“生态兴市”战略,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染整治力度,着力构建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和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市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达2%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以上;三明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不少于292天(占全年的80%),各县(市、区)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增加55%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下降到2.91%以下。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循环用水,提高工业用水使用率;加快节水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扩大农业节水灌溉面积。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推广钢铁、化工等行业的余热回收发电;建立固体废物综合高效利用系统。提高煤矸石、铁矿、铅锌尾矿等矿渣,各类炉渣、粉煤灰、钢渣、电石渣等工业废渣,林业“三剩物”等综合利用率。强化政策引导,制定清洁生产实施意见,做好清洁生产试点城市工作,在化工、造纸、冶金、建材、电力等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行业、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清洁生产企业,力争到“十一五”末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达80%以上;建成一批资源再生产基地,形成资源耦合共生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努力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旅游区。强化节约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企业、节约型政府和节约型社会。 

 

(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1、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和各行业用地要求,科学配置土地资源。根据全市重点产业和经济带布局,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布局;节约和集约用地,合理控制新增用地规模,盘活存量用地,挖掘低效用地潜力,优化土地结构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制度,积极开展耕地开发、土地整理等综合措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努力提高土地综合利用开发水平,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做好市级基础测绘工作,满足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经济建设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 

 

2、水资源。加强饮用水源和备用水源的保护,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地有影响的活动,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强化水功能区划管理,提高工业、农业用水效率。加强水能资源管理,规范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推行水能资源开发有偿出让、转让制度。 

 

3、森林资源。坚持采育并举,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放宽放活商品林经营,做好林产品的深度加工,充分利用“三剩物”,提高木材综合加工利用率,在继续保持林产工业支柱产业地位的同时,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逐步调整林种、树种和龄组结构,降低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入和蔓延,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实行利益共享,构建以重点骨干企业为核心的森林资源调配新机制。 

 

4、矿产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勘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坚决制止无序开采和破坏性开采现象,加强小矿联合改造工作,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的转变,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提高对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矿产资源采选回收率,积极促进资源综合开发、深度开发和深精加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三)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按照“生态兴市”的要求,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 

 

积极推进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以全市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加快泰宁、明溪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将乐县安仁乡、尤溪县汤川乡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新建2个省级生态示范区。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和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 

 

继续推进生态公益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将乐龙栖山、永安天宝岩、建宁闽江源等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建设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到2010年,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全市森林面积稳定在25%以上。 

 

完善流域治理机制,抓好江河源头天然林保护建设以及沙溪、金溪、尤溪三大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抓好沙溪流域污染防治,以沙溪市区段和沙县段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三溪”(沙溪、金溪、尤溪)环境综合整治。到2010年,金溪、尤溪省控断面的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沙溪省控断面的水质85%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组织开展县以上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等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依法查处超标、超量排污的企业;逐步增加环保投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环境品位。重点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加大市区排污企业污染治理力度,不断改进市区环境质量,让群众呼吸清洁空气。加强汽车尾气治理,提高公交车尾气达标水平,整治城市噪声、饮食服务业油烟扰民现象,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交通运输扬尘等面源污染的整治。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垃圾无害化处理步伐。完善医疗垃圾集中处理、收集、储运系统建设,逐步覆盖到全市。 

 

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继续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示范工程。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有效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划定农药、化肥重点污染控制区,建立监测网络,加强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农药残留达标;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圈和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建设;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防治,鼓励畜禽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倡导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与推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相结合,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 

 

 

 

八、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加大改革推进力度,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改革、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用好海峡两岸现代农业、林业合作试(实)验区平台,积极参与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区域协作,加强与港澳台的联系,充分发挥三明在外人士和商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一)加大改革推进力度

 

1、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人员结构,理顺职责分工,强化政府绩效评估,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按照“资产盘活、企业发展、职工就业”的原则,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兼并重组,重点推进市属国有改制企业结构调整做强做大,支持市、县企业,通过兼并、出让和吸收增量投资等方式,加盟辖区内的中央、省属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促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认真解决改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作用,积极做好适合民营企业投资项目的推介工作。落实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担保、项目对接、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对外合作、管理咨询等服务体系,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向拥有品牌的龙头企业靠拢,向工业集中区集聚,把散的、小的民营企业组成团、聚成群,进入大企业生产体系,建立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搞好品牌创建,实行集约和规模经营。推进商会和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引进项目、搞活经济、促进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强自律,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自觉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4、稳妥推进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政权建设、公共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出。完善市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实行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加强财源建设,优化税源结构,强化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加强政府非税性收入管理,规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管理和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探索建立审批和许可事项的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制和备案制,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进一步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严格有效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金融、财政、税收等密切配合的投资监管体系。 

 

5、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规范产权交易。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培育专业市场,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商贸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建设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物流节点为重点,形成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区域物流体系。在城市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辐射范围广、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公司、商场连锁超市,提高商品流通业整体水平。在农村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着重培育农工商、产供销一条龙企业集团,并建设以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建材装修材料连锁配送服务为重点的农村市场和边贸市场,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非经营性用地公开供地机制,探索工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办法,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深化土地、水、电、矿产等紧缺资源的价格改革和管理。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税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快建立以道德为支持、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二)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以开发区为载体、重大经贸活动为平台、引进龙头项目、大项目为重点,提升利用内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增强外引内联的带动效应。充分利用“9.8”、“5.18”、“11.6”等各种招商引资平台,参与重大经贸活动,积极开展专题招商、上门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活动。转变招商方式,创新引资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健全完善政府、中介组织、企业和商(协)会共同参与、分工明确的招商项目生成机制,不断拓展项目源,建立动态管理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引导国内外资本重点投向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培育、矿产和农产品深加工、中心城市发展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服务业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大对资金和技术、劳动密集型项目、产业链配套和延伸项目、重要生产基地项目的引进,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加快开发区和重点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开发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发展专业突出、产业集聚、集约经营的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其在招商引资、吸纳项目上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技术落后的项目,积极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循环经济项目。完善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服务机制,为重大外资项目核准、落地、建设、投产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三)注重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坚持以质取胜,推进外贸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出口市场、出口商品的多元化,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推进机械电子、生物制品、食品、林产、纺织、化工等优势产品出口数量上规模、质量上档次,做大做强地方优势出口产品;重视科技兴贸,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扶持品牌产品出口,鼓励企业争创出口品牌,培育新的著名商标;推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工作,促进企业申请国际认证,提高出口产品抗御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措施,培育一批出口千万美元以上规模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加工深度,增强配套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培育壮大非公有制外贸经营主体,特别是在培育民营企业上,加快授予更多民营企业外贸经营权,在参加国际展览、境外广告、建立国外营销网点、应对贸易纠纷、回避技术壁垒等方面重点扶持,增强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优化出口主体结构;努力推进市场多元化,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积极开拓中东、拉美、东欧、非洲、南亚等新市场。重视进口工作,推进重要资源、先进技术设备进口来源多元化;建立高效的通关协调机制,完善电子口岸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整体运作能力。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重点鼓励和扶持实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具有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渠道的各类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促进优势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带动商品出口,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和境外就业。 

 

(四)积极促进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相结合,大力推进我市与闽东北、闽西南以及闽赣周边地区产业协作、市场联结、科技交流、企业合作。推进我市与厦门、泉州等地的山海协作工作,加快产业对接,扩大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协作内涵。以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为载体,以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博览会暨投资三明推介会为平台,进一步发挥“五缘”优势,拓展“六求”作为,加快六个功能区建设,拓宽明台农业、经贸、旅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领域,积极承接台湾新一轮机械、电子、化工等产业转移,推动“大金湖—日月潭”等明台主要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业务对接,充分利用闽港澳联合招商、贸易、旅游等合作平台,提升明港澳经济合作层次和水平。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加强同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的联络和沟通,了解侨情,理解侨心,维护侨益,引进侨智,吸收侨资,发挥侨力。巩固和发展对外友好城市关系,利用友好城市渠道,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九、全面推进科技和社会事业发展

 

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壮大人才队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卫生医疗服务,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现经济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一)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建立政府对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大力培育创新型院校、创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科技进步真正成为促进我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末,力争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1、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科技中介为纽带、政府宏观管理为保障的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努力营造鼓励创造、支持创新、扶持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机制、创业投资机制、人才汇集机制等三大创新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优势行业建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或博士后工作站,优化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营造有利于专利实施的政策环境。 

 

2、推进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国家级沙溪沿岸星火技术产业带、国家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区为载体,不断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不断拓宽县校合作、厂校挂钩领域,逐步把我市建成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技术推广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在永安、三明、沙县沙溪河沿岸经济繁荣带,加快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加快以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四大主导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形成科技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尤溪、大田产业连接带,以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形成以若干科技工业小区和现代农业小区为基础的产业带。在将乐、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特色经济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和特色经济,形成一批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群。 

 

3、加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强与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引进和消化适合我市产业化发展的先进技术,加快开发和应用能推动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通过集成创新提升机械、纺织、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提高我市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开发外向型特色农业技术,突破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保护、良种繁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发展设施农业,开展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推动农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加强生物工程、现代中药研制,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 

 

4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积极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发挥理论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规划制度,加强对我市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完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激励机制,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建立健全社会科学普及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无神论的教育,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社科队伍建设,重视培养社会科学人才。 

 

5、普及科学知识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科普工作,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推介工作,充分利用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增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努力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先进县(区),全国、全省科普先进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和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下乡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普及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新型农村医疗与保健技术。加快市科技会展中心和部分县级科技馆建设。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至2010年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以上,小学学龄人口按时入学,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以上,三类残疾人口入学率达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率达70%以上。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推进高水平、高质量义务教育。健全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贫困生制度,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快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切实提高中小学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城市政府要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与当地学生同等的义务教育,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重视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坚持“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拓宽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渠道,积极发展民办普通高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培植和壮大优质高中教育,到2010年,全市省级达标高中在校生占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比重达70%以上,三明市区、永安、沙县及各县城区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建立重点高中扶助薄弱高中、城市学校帮扶农村学校制度,提高全市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整合幼儿教育资源,形成以公办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园为主体的幼教发展格局。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建立随班就读保障体系,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全面整合现有职业技术学校资源,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完善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设施,建设若干个共享的市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采取灵活办学形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社区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训制度,培育技能型人才。加强农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提高为农村、农民和农业服务的能力。大力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形成多元办学格局。加快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到2010年建设若干所国家级、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各县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和成人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机制。 

 

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坚持“适度发展规模,重点提高质量”的原则,推进三明高校建设。努力提高三明学院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特色和品牌,确保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医药护理业等骨干专业,增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积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推进技术创新,使之成为三明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完善三明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工作的整体水平。注重人才培养,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公务员培训,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继续教育,促进人才总量、结构、素质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招才引智,形成人才、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做好与先进地区人才政策的衔接和人才开发的合作,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为三明加快发展献智出力。以实施人才市场“1211”工程为抓手,推动人才市场建设,加快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人才法律服务中心、“155”专家工程、明港人才合作平台、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和引导更多人才在三明创业发展。完善人才管理体制,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倡导竞争机制,健全考评体系,努力形成广纳群贤、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创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建立与人才效用密切挂钩的多元分配体系。优化公共服务环境,制定和完善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到2010年,全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7.38万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4.58万人;全市高技能人才1.76万人,农村实用人才8.1万人。 

 

(四)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功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重视人民健康保障工作,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体系与医疗卫生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保障水平,尤其是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到2010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2.5张、卫技人员数3.1人,人均预期寿命73岁。 

 

建立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全市公共卫生体系。抓好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特别要继续加强以农村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把加强农村卫生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建立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十一五”期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市十二个县(市、区)。挖掘和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培育现代中医药产业,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疾病信息网络、卫生执法监督和应急指挥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制定实施妇幼保健、职业病、结核病、精神卫生、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强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建设,广泛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卫生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加强市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设,健全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按照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调整三明、永安、沙县医疗资源布局,建立健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合理分工、相互协作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做强做大市级综合医院,建设三明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大楼,发展三明市第一医院烧伤救治中心、市第二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治疗中心、市职业病防治中心、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专科建设。加大社区卫生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全行业监管。加强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深化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改革,合理配置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确保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推进办医形式多样化,鼓励发展民办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强化医疗机构监管,建立医疗机构和人员执业行为监管制度,医疗质量监管制度和医疗信息公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严格卫生执法,禁止各种非法行医,打击医疗服务领域的各种违法、违规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卫生医疗服务管理,整顿药品流通秩序,确保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五)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开展“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强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乡镇服务所建设,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管理和服务能力。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的原则,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重视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加大老年福利设施投入,建立完善老龄社会保障机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关心和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六)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培育时代精神,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形成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三明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力。“十一五”期间,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1个,省级文化先进县1个。到2010年,力争县(市、区)级文化馆、图书馆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 80%的街道(乡镇)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面积300平方米以上,60%以上的社区和行政村有文化室(文化俱乐部);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9%以上;全民健身体育场所人均达到1.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达42%以上。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军营文化等群众文化建设,丰富基层文化。重视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以及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和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保护和发展苏区文化、抗战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彰显三明文化特色;做好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和清流古人类遗址的发掘、保护和利用,打响古文化品牌。加强地方志修编工作。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创作,完善投入机制,培养和引进文艺人才,实施精品战略,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以文化演出业、文化信息业、文化娱乐业、音像影视业、广电业、艺术培训业、文博旅游业为重点,兴办各类文化经济实体,开拓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有利于推动健康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增强人民体质。 

 

加快建设三明文化艺术大厦、下洋体育城、万寿岩文物园区、永安文体休闲中心、体育中心、抗战遗址保护工程和沙县影视文化城、体育中心等三明、永安、沙县文化体育项目,建设完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争取到2010年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建立健全以社区、学校、农村为重点的全民健身体育网络,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加快市、县(区)福建省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二期项目和三明市、建宁县、大田县等国家档案馆建设,夯实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 

 

  

 

十、努力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家庭建设,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夯实社会和谐基础。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强化政府保障充分就业的职责,增加政府用于促进就业的投入,重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库区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举发展,积极发展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企业,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劳务派遣,完善劳务派遣网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加快建设完善覆盖全市各县(市、区)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及其信息化配套设施。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各主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县的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中心,积极扩大订单和定向培训;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组织实施“3+1”产业群集及延伸产业链、服务业技能型紧缺劳动力培养工程,加快培育适应我市产业发展要求的产业大军。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二)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加大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参保力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增强统筹调剂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着手研究制定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自谋职业人员、省内外到三明就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的参保政策措施。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灾害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全面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发展福利事业,加大公共福利设施投入,扶持民办福利机构发展,逐步提高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五老人员”补助标准和“五保户”供养水平。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提高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 

 

(三)深入推进“平安三明”建设

 

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广泛深入地推进“平安三明”建设,构建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经济运行安全和社会安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不断健全完善“三台合一”报警指挥系统和社会联动机制,以“金盾工程”为重点,强化公共安全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动员组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落实群防群治措施,突出抓好社区治安防控,大力推广科技防控设施。高度重视隐蔽战线斗争,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以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捣乱破坏活动。加大对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威胁社会治安、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六合彩”等突出治安问题的打击和整治力度,坚决扫除黄赌毒以及利用封建迷信骗财害人等社会丑恶现象。到“十一五”末期,全市各县(市、区)均达到“平安县”标准。 

 

(四)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预警救援体系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落实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责任制,完善和落实处置紧急情况的工作预案,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和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着力解决好社会治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等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公共安全管理和应急体系的科技装备水平,提高公共安全管理、预防和应急能力。抓好面向全社会的预防、避险、减灾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做到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加强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五)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加快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运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不断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加强和改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推进社会管理中介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认真贯彻执行《信访条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和反映途径,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预防、预警、化解工作机制,认真排查不安定因素,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妥善处置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认真解决好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拖欠建设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企业改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教育乱收费以及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 

 

(六)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责任,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规范统一信用标准,建立健全信用的政策措施,加快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信用监督管理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社会信用制度、信用管理系统、社会信用监督和惩戒机制为基本架构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政府部门的信用监管和公共服务、市场信用服务机构的商业化运作、行业组织的诚信活动与自律三方面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快建设信用市场,培育发展一批信用征集、评价、担保、调查咨询等服务机构。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道德为支撑、征信市场为基础、法律法规为保障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信用制度,初步建立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七)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军警民共建,培育一批军警民共建示范点。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抓好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建设人防体系,加强军事设施的保护。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妥善安置退伍、转业军人和随军家属,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强化国防教育和宣传,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国防交通等各项国防动员工作,提高应急动员能力和平战转换能力,建设反应快速、保障充分的国防动员机制和体系。 

 

 

 

十一、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实施项目带动,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为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坚持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人大的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积极配合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和人大代表视察。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坚持重大问题在决策前主动与政协协商,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系,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征求各类咨询机构、专家学者和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实施依法治市,加强司法、普法、执法等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制度,保证司法公正。推进法律服务机构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开展“五五”普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二)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使科学理论成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老区精神,发扬 “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使全市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20字”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和区域共建活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三)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项目是集聚生产要素的最好抓手,是加快发展的最好载体。要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项目带动长效机制,把“十一五”发展目标落实到各个内容具体、要求明确、建设可行的项目上,以项目支撑发展,以项目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工作的落实,以项目保障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1、推动一批牵动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围绕九大支撑体系建设,规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建设项目,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不断提高我市重点项目在全省重点盘子中的比重,提高重点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工业项目在重点项目总数中的比重,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2、加强项目策划生成。围绕“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年度计划制定和各项具体工作,加强项目策划开发,建立和完善新项目不断生成、项目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项目运作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在整个规划期内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接续,产业项目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事业和服务业项目不断发展,每年都有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在建,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生成的滚动发展格局。 

 

3、构筑要素集聚平台。充分发挥项目的载体作用,采取项目融资、项目人才柔性引进、项目技术成果交易等多种方式,加快构筑要素集聚平台,大量吸引各类专门人才、先进适用技术、内外资金、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根据项目生成、落地规律,积极引导项目向开发区、工业园区、城镇以及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特别是要在充分发挥本地区固有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再生、不可再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3+1”产业集群流动,促进重大生产性项目的裂变、衍生,不断扩大工业投资规模。要发挥财政性投资的导向作用,坚持政府投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精力办大事,重点保障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4、优化投资环境。坚持以服务为本、基层为先,继续加强和改善政府对投资的管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鼓励社会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推动形成舆论导向亲商、政策措施扶商、办事高效利商、科技创新强商、银企互动活商、依法维权护商、社会稳定安商的氛围,增强环境吸引力,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和改善对投资者投资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服务,切实做好投资者投诉受理工作,加快在投资集中区建设面向投资者的医疗服务机构和子女教育机构,努力为来明投资者营造“安全、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 

 

5、深化项目竞赛活动。完善项目竞赛办法,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解决问题,把建设项目、服务项目、协调项目、做成项目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准,推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运作效率,加快审批速度,改进管理服务,促进工作落实。要通过竞赛把项目带动落实到基层,扩展到全社会,全力支持基层和全社会抓好项目,特别是对项目报批、用地申请、信用担保、金融支持等方面做到主动服务,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全社会做项目、引项目、帮项目、促项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全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在积极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软环境的建设,让更多的创业者在三明安心做事、放心创业、开心生活。继续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快健全标本兼治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及时清理和调整不合理的政策规定,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公正透明的政策环境。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加强诚信建设,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加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形成风正气顺的氛围,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五)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1、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切实推进规划实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闽政[2005]22号),建立健全“三级三类”规划编制、审批、实施、评估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本规划是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政府指导“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此,各级政府要以“十一五”规划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从实际出发,认真落实规划的内容。市政府在编制与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时,要具体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重点领域的延伸和细化,各部门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任务、分解责任,注意做好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的衔接,通过抓好专项规划的实施来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 

 

2、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分析。政府规划主管部门要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跟踪分析和检查评估,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必要时由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不可预见因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市政府要及时提出调整方案的议案,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3、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激发广大人民的创业热情,使广大人民认知规划、关心规划,积极主动地参与规划的实施。 

 

“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全市人民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党中央、省委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推进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而努力奋斗!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