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FJ00102-0300-2007-00037
  • 发布机构:省发改委
  • 生成日期:2007-04-26
  • 标题: 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内容概述: 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有效性: 有效 有效。有效期至 。
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时间: 2007-04-25 16:53

2006年2月18日市四届人大八次会议批准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市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其中“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是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本《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依据《中共莆田市委关于制定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纲要(试行)》编制,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年度计划的总纲和依据,与专项规划和各县区“十一五”规划共同构成全市“十一五”规划体系。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年度计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保证“十一五”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一章  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随着“十五”计划的完成,莆田进入“十一五”新的发展时期,进入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肯定和支持,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福建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将给福建包括我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省委七届十次全会提出“依托大型港湾,壮大临海产业集群,推动以港兴城,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加快崛起”,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海峡西岸港口城市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目标和定位符合省委的要求,符合莆田的实际,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市港城的崛起。 

 

湄洲湾港口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以莆田市行政辖区为主体的经济综合体,是以现有的中心城区和未来的滨海城市为主体,包括全市范围的城镇体系。未来五年,我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将更好地呼应全局、融入对接,进一步整合和发挥区位、港口、妈祖文化、开放、侨乡和在外民营资本雄厚等各种优势,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强劲、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实现莆田在海峡西岸城市群中的壮大和崛起。 

 

一、“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市人民按照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五”目标胜利实现。 

 

(一)国民经济提速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9.93亿元,增长15.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7%,比“九五”期间快5.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0美元;全市财政总收入29.46亿元,年均增长17.9%,其中地方级收入14.56亿元,年均增长16.6%;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51.26亿元,超过1983-2000年投资的总和。经济总量和财政总收入跃升全省第七位,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运行步入新的增长期,为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三产结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20.0:45.3:34.7调整为2005年的14.0:53.9:32.1。农业保持平稳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水产、水果、畜牧、蔬菜和食用菌五大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已经形成了制鞋、电子、食品等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能源、化工、工艺美术、生物制药等一批成长性产业集群初露端倪,推动产业结构不断朝重化工业方向演进;服务业平稳发展,传统服务业得到提升,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品牌战略实施取得突破,“才子”衬衫、“东南香”大米、雪津啤酒、卡朱米羽绒服、沃特运动鞋和三棵树内外墙涂漆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才子、雪津和金威世家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三)城市建设大步跨越。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湄洲湾港口新城发展规划、妈祖城总体规划、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铁路站场周边地区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城乡规划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城市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五年内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86亿元。大力推进城市交通路网、市政工程、交通能源和垃圾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建设,建成了新市政中心、步行街、天九湾广场等设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城市绿化等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8.56平方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5.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04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6.6%。城市化水平达47.5%。 

 

(四)基础设施有效推进。开发生成并有效推进了水、电、路、港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辟新水源取得了重大突破,东圳水库外渡引水隧洞工程竣工通水,金钟水利枢纽工程正式批复立项,南日岛跨海供水前期工作进展顺利。LNG气电一体化、莆田燃气电厂、风力发电场相继动工建设。福厦铁路(莆田段)动工建设,向莆铁路列入全国“十一五”规划,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将实现与向莆铁路同步建设,“地无寸铁”成为历史;莆田滨海大道动工建设,莆田至秀屿高速公路支线、莆田至永春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秀屿3.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及一批中小泊位建成,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湄洲湾港口集疏运条件逐步改善。 

 

(五)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全市五年累计建设了10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3亿元。其中,国家级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及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佳通半钢子午胎技改工程、华港油脂和雪津啤酒10万吨扩建工程等项目正式建设;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我市,成为我市历史上最大的利用外资生产性项目和临海重化工业项目;中原港务30万吨中心油库和仙游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滨海城市、围海造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抓紧规划。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园区建成以来共招商引资320个项目。 

 

(六)民资回归效益初现。大力实施民资回归工程,自2003年下半年至2005年,全市累计招商引资项目1204个,总投资550亿元,其中工业类生产性项目759个,占63%,总投资302.6亿元。部分投产项目已经发挥较好的效益,有力地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8家,其中,2003年以来通过项目带动、民资回归和企业增资扩产增加的有212家。 

 

(七)对外开放继续拓展。加入WTO促进了我市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2005年外贸出口总额11.17亿美元,年均增长10.3%。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鞋革、电子、机电、轮胎产品增长较快。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3.2亿美元,五年累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3.02亿美元,新批千万美元以上项目明显增多,利用外资的质量提高。莆港澳台合作进一步加强。 

 

(八)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区划顺利调整,行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建立市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行政服务中心、投资项目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等“一办三中心”,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取消农业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取得新突破。政府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稳定机制得以加强。 

 

(九)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首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荣誉称号;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加快推进,技术转化成果能力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共获得国家专利552项,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三位。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素质不断提高,市场配置人才的功能逐步显现。2005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16万人,年均增长1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初步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形成了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五年间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为 6.4‰。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十)生态建设得到加强。环境污染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环境质量初步改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强,项目环境评价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明显提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并投入运营日处理8万吨的莆田市闽中污水处理厂;开展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水质达标率提高到45.8%;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得到加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6.8%,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04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0%。 

 

(十一)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就业、再就业和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不断推进,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6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年均增长6.6%。 

 

“十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得益于营造了一个和谐协调的发展环境,得益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方向,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通力协作与努力拼搏。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高举发展的旗、千方百计攻克发展的关、脚踏实地做好发展的事,形成了浓厚的发展氛围;坚定不移地以发展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努力把干部群众的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集聚了强大的发展合力;坚定不移地落实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七大关键举措,构建港口城市九大支撑体系全面展开,加快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加有力;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民资回归工程,策划、生成、建设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极大地增强了发展的后劲;坚定不移地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倡导“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抓敢管、敢做敢当”的精神,扎实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调动了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的环境;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安定稳定,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全市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将从1600美元向3000美元跃升,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一个重要关口。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市的基础条件,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竞争考验。 

 

(一)港城崛起的重要机遇。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更加明显,有利于我市发挥优势,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承接国际技术和产业转移,扩大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有利于我市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全面展开,以及国家更加重视和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区域间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变化,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优势,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更有作为。 

 

(二)跨越发展的有利条件。“十五”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为“十一五”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业已形成的良好态势将在“十一五”发展中得到延伸和进一步体现。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已经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效,有利于更好地凝聚海内外莆田乡亲的力量,围绕目标,统一行动,攻坚克难,加快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良好趋势的逐步形成,有利于全市上下集中精力谋发展、促发展、干发展。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等大能力港口集疏运网络的形成,临海大工业的崛起,湄洲湾港口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新阶段,我市对周边地区尤其是广阔内陆地区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些,预示着我市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即将进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三)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在看到跨越发展重要战略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与资源外向依赖度较强,防范、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风险的能力较弱。经济总量还比较小,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内生增长能力弱,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能够支撑经济跨越发展的大项目还不多,在激烈的竞争中比较优势仍难以充分发挥。重要原材料、土地和资金等重要资源要素的短缺和空间制约进一步加大。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特别是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居民安置等问题比较突出。实现统筹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还不完善,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益型文化等方面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尽协调。对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以攻坚克难的精神加以解决。 

 

 

 

第二章  总体发展构想 

 

 

 

立足科学发展,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六个扎实”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按照“八个加快发展”、“七大关键举措”、“六个落实”和“构建九大支撑体系”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民资回归工程,集聚要素,汇集合力,奋力追赶,能快则快,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抓住新机遇,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六个必须”和省委提出的八个方面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在具体实践中坚持“六个突出”: 

 

(一)突出统筹发展。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是我市的基本市情。从莆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发展为大、发展为先、发展为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能快则快的原则,持续努力,持续发展,呼应全局,再作贡献。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之路。 

 

(二)突出挖掘优势。挖掘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呼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全局,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和临海工业建设,纵深推进,拓展腹地,连片发展。发挥妈祖文化优势,把莆田建设成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挖掘侨乡和在外民营资本雄厚的优势,凝聚海内外乡亲的力量,共同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 

 

(三)突出项目带动。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推动工作的基本方法,作为凝聚人心的“磁场”、跨越发展的“撑杆”、集聚生产要素的“枢纽”、促进工作的抓手,贯穿于“十一五”发展的全过程。坚持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不断完善项目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大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的策划、生成、建设力度,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扎实有力的支撑。 

 

(四)突出改革开放。以改革创新激发社会活力,突破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着力促进民资持续回归,进一步密切我市与港澳台侨的合作与联系,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五)突出为民利民。坚持人民唯大、人民唯先、人民唯重,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六)突出社会和谐。坚持以发展求和谐、以为民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治求和谐、以提高执政能力求和谐,从“明确和谐社会建设的方向、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优化和谐社会建设的环境、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的保障、激发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力、塑造和谐社会建设的灵魂”六个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专栏一:相关名词解释 

 

▲六个扎实: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扎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深化改革开放,扎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搞好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对台合作,扎实扩大两岸交流合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扎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八个加快发展:振奋精神盯住发展、解放思想加速发展、突出重点推动发展、开拓创新促进发展、树立形象服务发展、形成合力谋划发展、把握全局维护发展、狠抓落实确保发展。 

 

▲七大关键举措:民资回归,智力回归,做强做大经济总量;分类引导,加强扶持,促进产业集聚提升;项目建港,以港兴市,推进滨海城市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拓展腹地对接两州;多元投入,经营城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龙头带动,劳力转移,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转变职能,提高效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六个落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强化落实;深化改革,完善体制保证落实;优化环境,形成合力加快落实;考核绩效,效能督查促进落实;明确职责,敢作敢当负责落实;提高素质,带好队伍抓好落实。 

 

▲九大支撑体系:崭新格局的港口支撑体系、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港城互动的城市支撑体系、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外向带动的开放支撑体系、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支撑体系、安全可靠的防灾减灾支撑体系、永续利用的生态支撑体系、平安和谐的管理服务支撑体系。 

 

▲六个必须: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保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经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三、发展目标 

 

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强劲、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湄洲湾港口城市,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翻番、港城崛起。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集群、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在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十一五”奋斗,经济发展强市、水陆交通枢纽、滨海旅游胜地、制造加工基地、电力能源中心、特色种养之乡、工艺美术之城、百万中心城区和新型人才高地的功能和地位基本确立。具体指标是: 

 

——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9:56: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0%;城镇化率达53%。 

 

——财政总收入达到70亿元,力争8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以上,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相一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25%,五年累计投资额突破1000亿元,年平均投资率在3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可比口径),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 

 

——森林覆盖率5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基数内;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6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总人口控制在318万人以内;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 

 

——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2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专栏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标 

 

“十一五”规划目标 

 

指标属性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800-1000

 

预期性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5以上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美元) 

 

3400

 

预期性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9:56:35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 

 

20

 

预期性 

 

 

城镇化率(%) 

 

53

 

预期性 

 

 

财政总收入(亿元) 

 

70-80

 

预期性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35以上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 

 

25以上 

 

预期性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3.5

 

预期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左右 

 

预期性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可比口径) 

 

30

 

预期性 

 

 

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20

 

预期性 

 

 

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0以上 

 

预期性 

 

 

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 

 

60以上 

 

预期性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9

 

预期性 

 

 

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65

 

预期性 

 

 

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 

 

13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4以内 

 

预期性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7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6

 

预期性 

 

 

单位GDP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58

 

约束性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0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在省下达的基数内 

 

约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8以下 

 

约束性 

 

 

总人口(万人) 

 

318以内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80

 

约束性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25

 

约束性 

 

 

专栏三:规划指标的属性 

 

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凝聚了全市人民意愿的战略意图,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其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 

 

▲预期性指标是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产业、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意志的指标,是市级人民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县(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直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四、发展布局 

 

主动呼应中部崛起,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全局,加快建设战略通道,打破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山海之间大跨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融合,促进经济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发挥地处海峡西岸沿海中部的区位优势,南北对接“两州”,即省内对接泉州和福州,省外对接长三角和珠三角,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对接、市场联接、科技合作、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和互利双赢;东出西进,向东外联台湾,主动承接海外产业转移,加强对台经济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湄洲湾港口和地处东南沿海与中西部联接点的区位优势,向西拓展内陆腹地,使我市成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交汇的“大窗口”。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服务祖国统一大业。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继续落实加快县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壮大县区经济,鼓励荔城、城厢、涵江三区加快发展,推动秀屿区迅速崛起,振兴仙游县域经济,提升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水平。发挥荔城、城厢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发达的优势,加快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构建现代物流中心,壮大城市经济;充分挖掘涵江侨资、商贸活跃和民营经济起步早的优势,发挥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带中的连接作用,以高新区和商贸批发中心为龙头,加快发展工业和商贸经济,建设工贸城区;用好湄洲湾北岸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发挥秀屿港口资源和在外民营资本雄厚的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海洋经济,建设成为湄洲湾港口城市新区;发挥仙游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优势和联结沿海与内陆腹地的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工业经济、特色农业和旅游经济,做大经济总量,把仙游建设成为海峡西岸工贸旅游城市;打响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品牌,建设湄洲岛跨海通道,发展旅游经济和对台交流,把湄洲岛建设成为海峡西岸著名的旅游胜地、全国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和世界妈祖文化朝圣中心。 

 

 

 

第三章  加快发展港口经济 

 

 

 

加快发展港口经济,是实现经济翻番、港城崛起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提升规划水平,举市兴港,推进港口开发,拓展港口腹地,形成大港口、大交通、大配套、大产业、大腹地的港口经济发展新格局,为推动湄洲湾尽快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新的出海口,成为祖国和平统一的桥头堡,提升莆田在全省乃至全国港口体系中的地位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一、提升规划水平 

 

以《莆田市港口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港口规划与临港产业、城市建设及土地利用、海洋功能、防灾环保等规划的衔接,严格执行港口总体规划。 

 

(一)明确港口功能定位。本着突出莆田特色,保证港口合理发展空间,根据莆田港的岸线资源条件及腹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莆田港功能定位:以大宗散货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等中转运输,完善装卸储运、中转换装和临港工业等功能,大力拓展现代物流、信息和综合服务等现代化的港口服务功能,积极促进临港产业基地的形成,把湄洲湾莆田港口建设成为以大型散货运输为主的物流中心和以沿海工业为依托的重要工业港,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2010年湄洲湾港口吞吐量争取达到5000万吨。 

 

(二)优化港口组合。秀屿港区、东吴港区作为综合运输及临港工业两大各具特色的港区,三江口港区、枫亭作业区、湄洲岛作业区分别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和客运旅游为主的中小港区(港点)的总体发展格局。其中: 

 

湄洲湾秀屿港区建成以集装箱、粮食、木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临港工业等为主的综合性通用港区,力争融入福建省港口群和闽东南物流圈。 

 

湄洲湾东吴港区逐步建设成为以煤炭、矿石、石油化工、原材料、修造船基地、海洋重工制造等为主的莆田港又一重要的综合性港区,成为推进莆田市临港装备制造业和重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兴化湾三江口港区立足于现有基础上的适当发展,改善装卸设备等港口作业条件,改善港区环境。 

 

枫亭作业区以扩大港口规模,提高吞吐能力为基础,建成以建筑材料、生活物资运输为主的小港口。 

 

(三)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港口总体规划,珍惜和合理利用好岸线资源,深化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做好对上衔接。建立由规划、发改、港务、建设、交通、海洋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机构,共同监督,确保规划得到严格执行,使湄洲湾(北岸)的港口开发能走出一条充分利用资源,集约化开发,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二、加快港口开发 

 

(一)建设大型深水泊位。重点主攻东吴港区的罗屿作业区和秀屿港区的莆头作业区,规划建设罗屿作业区1#~3#泊位、莆头作业区2#、3#泊位。完善秀屿港区的秀屿作业区,续建秀屿作业区0#和8#泊位,规划建设秀屿作业区2#、3#泊位。突破东吴港区的东吴作业区和秀屿港区的石门澳作业区,规划建设东吴作业区11#~12#泊位、石门澳1#泊位,新增吞吐能力2800万吨,合理建设三江口、枫亭等中小港点,积极改善湄洲岛交通码头条件。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远近结合、逐步发展的发展格局。 

 

(二)整治疏浚通航航道。建设湄洲湾公用航道一期工程,满足福建LNG船舶不乘潮安全通航;继续做好湄洲湾公用航道莆头5万吨级航道和石门澳5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使之可满足5万吨级船舶的航行要求;适时推进湄洲湾公用航道东吴15万吨级航道建设,以适应东吴作业区开发建设和进港散货船舶大型化的需要。同时,为了满足三江口3000吨级船舶航行需要,对原千吨级航道进行必要的扩宽疏浚。通航里程达73公里。 

 

(三)完善港口配套设施。以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为主轴,构筑“六纵四横”港口集疏运网络,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加快港区疏港公路的新建或改造,完善港区外部配套的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做到湄洲湾北岸港口铁路支线与向莆铁路同步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船舶交管系统,提升海事部门的监管和救助能力,完善与港口功能相适应的口岸监管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港口信息化程度,建立起符合莆田市自身特点的港口和口岸监管管理体制。建设港口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规划建设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数字港口”综合应用平台,通过信息化推进港口现代化建设。以发展大港口、大交通为先导,带动临海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和物流、仓储、保税区等港口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港口经济的繁荣。 

 

(四)加大港口多元投入。建立港口开发资本金筹措机制和贴息基金,积极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配套港口作业区的航道、锚地和导助航、集疏运系统等,根据不同设施的公益化程度,按照适当比例以股份的形式予以投入,或给予项目贴息支持。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多元投入,积极营造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港口投资的氛围,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建设经营港口码头、水路运输、现代物流业和配套基础设施,优先支持关联性、带动性的项目。建立和完善港口码头特许经营制度,允许投资者利用港口码头综合开发,开展各类经营,积极探索利用内外资的“地主港”开发方式,以“双赢互利”为原则尽快推动港口开发步伐。 

 

三、强化港口运营与管理 

 

(一)加强对港口发展和市场经营的监督和管理。在《福建省港口管理条例》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湄洲湾港口规章的制定工作。改革港口投资管理体制,降低决策成本。对不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港口投资项目实行一次性核准制,对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港口投资项目简化审批程序,项目建议书和可研合并,只批可研报告。提高与上级发改、交通等部门的沟通,争取部分项目自行审批,大型项目抓紧审批(包括岸线使用审批),湄洲湾北岸各个作业区统一组织通航安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和海域使用等方面的专项报告,一次性统一审查论证,具体项目只出具确认书,不需再独立编制审批专项报告。 

 

(二)理顺港口管理体制。根据我市口岸通关的具体情况,整合口岸管理机构与港务机构,形成大港务格局。港务局行使政府委托的行政职能,专司港口管理(包括航道、锚地)、港口建设的岸线规划管理以及与省直部门的沟通、协调。港务集团作为港口建设和生产营运的法人主体,通过吸纳民资、外资实现股份的多元化,科学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创造条件、规范行为,争取尽快组建上市公司,走举债—建设—营运—收益—还债的滚动发展路子,做大做强莆田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充实业务精、作风硬的各类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提升水平,追踪最新动态,跟上先进港口的步伐。 

 

(三)全面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积极引进国内外港口、航运和物流企业,引进港口航运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通过税费调节等手段支持和促进港口管理信息化,实现装卸机械和管理手段等向现代化、数字化的转变;研究和推动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体系的形成,实现港口性质向第三代发展;努力降低各类规费的收取标准,充分结合我市建港成本低、物流成本低的综合优势,全面提升湄洲湾港口对邻近港口、台湾港口的综合竞争优势。 

 

四、推进港口辐射与带动 

 

根据本地港口资源和产业布局的特点,延伸港口功能,积极依托港口开发和扩大临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和相应的物流园区,实现区港联动。吸引石化、冶金、电力等工业,成为区域及城市的工业中心和商贸物流活动中心,以港口带动工贸发展,以工业开发促进港口发展,促进港口城市和区域经济更快、更有效地发展。发挥湄洲湾港口和地处东南沿海与中西部联接点的区位优势,打造东出西进大通道,促进东西联动互动,向东外联台湾,主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依托湄洲湾大港口和太平洋国际航线,加强与世界各大港口的合作,千方百计引进国际性大型航运企业,争取加盟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国际航运业,进一步推进我市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合作和融合。借助向莆铁路、高速公路、省道,向西突进拓展内陆腹地,联手打造出海通道,联手开拓市场、开发资源、吸引投资,使我市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出海口。 

 

 

 

第四章  全力推动港城崛起 

 

 

 

依托湄洲湾港口开发建设,按照“港城互动、城以港兴、港以城用”的格局,推动港口城市崛起,成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构筑港口城市框架 

 

坚持“面海环湾、沿线带面、重点突破、整体发展”的原则,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仙游鲤城和枫亭为节点,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为主轴的集约开发态势,建立起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到2010年,建成大城市1个,即中心城市,由主城区和滨海城区组成,城市人口接近百万人;中等城市1个,即仙游鲤城,人口达到20万人;小城市1个,即仙游枫亭,人口达到10万人;重点建设8个左右适应现代化需要,布局合理、功能较齐全、设施较好、具有地方特色和风貌的中心镇。 

 

(一)中心城市。向南跨木兰溪开辟新城区,继续做大做强主城区;向海以港口和项目为导向,以妈祖城建设为启动,积极推进滨海新城区建设。 

 

主城区。以中心市区、涵江市区为依托,按照“城涵互动、前沿南进”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城港、荔港、涵港和滨海大道,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形成“一心三片”的空间结构。“一心”指大型生态绿心。即以北洋平原、荔林水系等乡土风貌为主体的生态型开放空间,是营造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三片”分别是中心市区、涵江市区和木兰溪南岸新城区。中心市区是主城区的核心部分,为全市政务中心、商业金融中心和文化体育中心;涵江市区是传统的商贸中心,规划建设成为具有水乡特色的工贸中心;木兰溪南岸新城区,由木兰溪南岸的新度、黄石组成,是主城区今后拓展的主要空间,突出产业集聚、商贸物流和交通枢纽功能。 

 

滨海城区。按照“港城互动、以港促城”的发展格局。加快港口码头及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发挥妈祖文化优势,建设成为以政务、文教、旅游度假、港口工业和物流为主要职能的具有滨海特色的现代化城区。规划形成“一心五组团”。“一心”为滨海新城中心城,发展成为未来新城的核心区,以政务、旅游、文教、科研等职能为主,加快建设妈祖城,尽快形成滨海城区风貌。“五组团”围绕中心区布局,分别是笏石组团、秀屿组团、东峤组团、东吴组团和湄洲岛组团。笏石组团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主,发展成为湄洲湾新城的副中心;秀屿组团建设成为以商港和临海工业为基地的综合发展区;东峤组团以木材加工为主体,建设成为以轻加工为主的工业基地;东吴组团建设成为大宗货物物流、大型临港工业、石化工业基地;湄洲岛以妈祖朝圣为特色,建设成为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二)仙游鲤城和枫亭。积极发展鲤城、枫亭,为今后撤县设市打下坚实基础。重点建设鲤南新区和工业园区,同时,以福泉漳沼高速公路复线、秀屿至仙游高速公路支线、湄洲岛至永春高速公路建设为导向,完善城区道路交通系统。做好木兰溪两岸和城区环境整治,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区综合实力。以枫亭镇、郊尾镇为中心,扩大城区范围,建设成连接湄洲湾南北岸的重要交通枢纽和产业基地。重点建设枫亭、郊尾工业集中区,开辟延伸产业基地,加快围垦工程和码头建设,积极争取重大临港项目落地;抓好滨海大道仙游段、福厦铁路仙游站等主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城区环境,提高城镇功能,增强服务项目建设能力。 

 

(三)中心镇。积极推进榜头、灵川、埭头、平海、度尾、钟山、庄边和常太等中心镇发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潜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搞好规划建设。工业型城镇集中建设工业小区,引导产业集聚,营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环境;旅游型城镇切实做好保护风景资源,完善旅游服务和交通设施;综合型城镇在职能上有所侧重,提高城镇环境整治和服务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跨组团综合交通体系、资源供配体系、信息互动网络和综合防灾体系。以快速路和主干路网为骨架,加快荔港、城港、涵港快速路、荔涵大道、滨海大道等重点项目的续建和新建,中心城市逐步形成三纵二横快速主干路网,推进港城互动发展。 

 

完善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多层次交通运输体系,形成方式多样、换乘便捷、安全舒适的智能型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建设市客运枢纽站、公交场站、荔园路二期、东园路、荔港大道、涵江环城路和军民路等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做好妈祖城、木材加工区、东吴开发区和湄洲岛跨海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轨道交通工程。 

 

超前规划建设好安全可靠的供水、供电和供气系统。在做好湄洲湾供水水源工程的基础上,完善城市供水网络。加快湄洲湾能源中心、产业集中区输变电系统的建设和改造,重点建设面向福建沿海的液化天然气接收基站和配套电厂,加快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健全消防、四防(防汛、防旱、防震、防台风)以及综合防灾的设施及管理体系,加强国防和人民防空体系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打造高品位城市形象 

 

按照现代化港口城市总体要求,重点加强特色突出的城市片区和产业集中区建设,形成“工业入园、住宅成区、商业进场、中心集聚”的良好态势,做优做美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综合功能。 

 

(一)完善城市特色地区建设。继续完善中心市区荔园路、延寿路周边地区建设,努力建设成为集文化、体育、科技、总部办公、示范住宅等城市重要功能设施于一体的新城区,体现“荔枝林带重点保护,高楼大厦点缀其中,道路两侧点状开发,新区建设连片繁荣”的特色;重点加强木兰溪沿岸整治工程建设,努力建设山、水、城交融的生态城市功能区;加强对福厦铁路以及向莆铁路莆田站周边地区的规划控制与建设;加快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步伐,树立海峡西岸对台窗口形象;依托湄洲岛,把妈祖城建设成为集文教、科研、休闲、娱乐、度假中心为一体的高品位的城市综合片区,兼具妈祖文化特色和滨海城市风貌。加快北洋水系整治,挖掘水乡特色,体现“城景相融”和“田园风光”的独特风貌。 

 

(二)推进城市住宅小区建设。发挥城市规划和土地储备的调控与引导作用,有计划建设一批环境优美、配套完善、舒适安全的住宅小区,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继续推进住宅小区建设,做到“处处精心、人人共享”。同时,提倡经济适用房、面积适中的公寓式住宅建设,为产业集中区持续发展提供生活服务。 

 

(三)推进工业集中地建设。以莆田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秀屿木材加工区为龙头,着力加快华林、荔园、黄石、新涵等工业集中地建设,构建能源中心、高科技产业基地、临海工业基地和制造业基地,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构建富有现代特征、具有莆田特色的产业体系。 

 

(四)启动支撑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的大型公用事业建设。加快建设物流中心、大学城、展销城,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搭建莆田参与世界竞争、展示莆田文明创造的舞台,构建支撑产业体系发展的知识平台。 

 

四、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 

 

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制度,完善城乡规划实施监察机制,切实树立规划的严肃性。深化城市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提高城市科学管理水平,按照职责权相一致的原则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思路,进一步理顺市、县区、乡镇各级管理体系,努力探索职责明确、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落实辖区管理责任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形成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的新体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高城市快速反应能力。 

 

 

 

第五章  提升产业集聚能力 

 

 

 

推进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强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海洋主导产业。到2010年,基本形成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成长型产业相互配套、紧密协作,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结构,初步建成海峡西岸重要制造加工基地,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一、建设制造加工基地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加大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以龙头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为支撑,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林产加工、医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努力壮大制鞋、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全力扶持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等成长产业,把莆田建设成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海峡西岸制造加工基地。 

 

(一)重点培育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业。抓住全省信息产业实施“3618”工程的机遇,以莆田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平台,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档次和附加值,重点推进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系统、光电子、新一代移动通信和微波通信设备等核心技术研究。加大吸引外资、港澳台资的力度,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快国家火炬计划——莆田液晶显示器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培育以开发新型元器件系列产品为主的产业,延伸产业链;争取福建台通二期工程尽早动工,吸引其配套企业前来投资形成产业集聚;加大扶持安特半导体项目的力度,建成全省最大的新型元器件制造业基地。

林产加工业。依托石门澳、东峤临港工业集聚区,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秀屿国家级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和国家进口木材加工锯材出口试点的政策优势,加快建设东峤木材加工区,带动木材贸易发展,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口岸及木材产品出口基地,形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木材加工、贸易、集散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原料林基地建设进度,加快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制浆和造纸项目建成投产,发展带动物流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产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化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全国主要的林产加工基地。 

 

医药医疗器械业。以生物技术药物(疫苗、诊断试剂)、优势化学原料药为重点,积极发展特色(中药材GAP)、天然药物、海洋药物、药物制剂新品种、新剂型和医疗器械。发挥在外乡亲从事医药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以建设医药医疗器械市场为平台,形成辐射全国的医药医疗器械生产和交易基地。

(二)努力壮大传统产业 

 

制鞋业。提高我市制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企业做大、产业做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产业协作精神,鼓励企业增资扩营和强强联合,引导中小企业挂靠大企业,发挥大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实现资源低成本共享,促进集群规模的快速扩张。坚持抓质量与打造品牌相结合,鼓励企业创新机制,加快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加快产品认证步伐,争取更多企业通过认证和获得产品免检资格及出口免检资格,再创更多品牌产品。同时,鼓励名牌企业实施系列化、多元化发展战略,走品牌经营和经营品牌相结合的道路,做大品牌规模。大力发展原辅材料和鞋机、鞋模生产等配套产业,建设全国性鞋业交易市场,加快建立集群共用的技术开发中心、时尚发布中心和符合国际环保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 

 

纺织服装业。以服装为龙头、企业为主体、文化为底蕴,充分发挥“才子”、“金威世家”、“卡朱米”等名牌服装和印染布企业的名牌效应,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设备,以大幅度提升纺织面料的生产水平为突破口,带动上下游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不断吸收国内外纺织服装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建立跟踪世界纺织领先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中间实验室、质量检测中心及专业纺织服装交易中心市场,形成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纺织、服装、漂染、成衣加工生产、辅料生产和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力争成为全省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 

 

食品加工业。充分利用我市果蔬、食用菌、畜禽、水产品等优势特色资源,加大内引外联,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食品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开发新资源、新门类、新产品。不断向方便、营养、安全、卫生和天然保健发展,走传统食品现代化、现代食品国际化的路子,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食品,加快开发进入家庭的工业化快餐食品。

工艺美术业。充分利用我市能工巧匠多、资源丰富及品牌优势,加快建设海峡工艺美术城,高起点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引导全市现有分散的工艺美术企业或家庭作坊集中布局,引导工艺行业在外资本和技术的回归,形成企业集聚、产业集中,形成规模效应。注重产业链上的系统配套和关联效应,集各种工艺加工、生产、展览、销售于一体,形成立体的全国性市场网络,每年举办一届“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在扶持鼓励我市工艺美术品生产企业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鼓励在工艺技术、产品种类和营销网络上进行创新。注重提高文化艺术含量,关注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开发,切实有效地发展旅游纪念品产业,由纯粹的“工业企业”向“文化企业”转变,强化主业发展,挖掘文化底蕴,把莆田工艺美术业做精、做强、做大。

(三)全力扶持成长产业 

 

机械制造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改造、整合、提升传统机械工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数控及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技术装备,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产品加工精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依托莆田高新区机电园、莆头作业区和太湖工业区,积极发展机械制造及机械零部件等工业,形成机械制造产业集聚区;依托东吴港区,积极争取设立出口加工区,引进重型机械装备项目,延伸产业链,争取布点修造船、海洋重工等项目,发展现代造船业;依托石门澳作业区,发展冶金及其深加工项目。 

 

能源业。以秀屿临港工业集聚区为载体,依托福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建设LNG气电一体化项目和科技产业园,延伸开发LNG深度利用项目,形成LNG产业集聚区;在湄洲湾火电厂一期工程基础上,抓紧二期工程项目前期建设,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集聚区;加快仙游抽水蓄能电站、风力发电等项目建设,同时做好潮汐能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使能源工业快速发展,建成“海西”有影响的重要能源基地。 

 

化工业。充分发挥我市深水良港的优势,紧紧抓住我市湄洲湾北岸被列入全省湄洲湾石化基地规划的机遇,积极引导国内外大型石化企业和民营资本投资东吴石化基地建设,围绕大型石化龙头项目,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链项目,以及参与配套公用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延长LNG产业链。实施以上游带动中下游,以中下游促进上游的双向推进战略,积极承接国际石化产业转移,利用与台湾“五缘”有利条件,瞄准台商石化产业转移,在东吴化工园区引进大型石化项目,发挥产业“群聚效应”,在东峤工业片区和枫亭工业区引进石化中下游项目,形成上中下游相互配套、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区域竞争优势的石化产业集群。 

 

(四)全面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把握好产业集聚和成长的规律,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快产业集聚、整合和升级,培育一批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和优势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重点培育壮大十个产业集群: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医药医疗器械、工艺美术四个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力争分别达到50亿元;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化工四个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力争分别达到100亿元;制鞋业、林产加工两个产业集群的工业产值力争分别达到200亿元。扶持中小企业的成长,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数达到1000家以上。培育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名牌优势产品,打造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航空母舰”,增强其对产业集群的带动能力,全市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超过150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30家。建成鞋材市场、医疗器械市场、工艺美术城和木材加工区等项目,完善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地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鼓励发展“飞地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研发、制造和成套能力。加快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着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激励机制。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和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有机结合,推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并能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的大型企业。 

 

(六)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大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力度,着重从生产过程、企业管理、流通领域等方面提高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重点支持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应用嵌入式软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先进控制技术、集散控制技术、柔性制造系统、模糊控制技术等;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各种先进实用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完善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重点支持区域性或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完善应用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信用与安全体系建设;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成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汇总和信息系统建设;推进“莆田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和“莆田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等行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建设。 

 

(七)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名牌培育力度,将重点行业的重点产品,有市场潜力的产品,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列入创名牌重点实施规划,实施“名牌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创品牌,争名牌,多出名牌产品,争创名牌企业,以名牌产品带动企业的发展。到2010年,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超过20个,名牌效应不断扩大。加大对名牌企业的扶持和对名牌产品的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我市实施名牌战略的运行机制和名牌创新发展保障支撑体系。增强品牌的综合效益,靠名牌综合各种生产要素,靠名牌打开市场,靠名牌运营资本,靠名牌形成企业形象。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做好工业产品标准、质量、认可认证、规避贸易壁垒等引导和促进工作。加强对名牌产品的监督管理,通过有效监管,促进我市产品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争创更多的名牌产品奠定基础。 

 

(八)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和培育一批行业协会,推动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集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形成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升级、符合国际惯例的行业协会群体,同时积极吸引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落户本市。加强行业协会规划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加快自律体制建设,加强对行业协会建设和管理的引导与监督,以保证其行业行政的社会公信度。以企业发展的需要为基点,把握新形势下行业协会工作的规律和要求,努力建立行业协会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运作机制。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注意吸收行业内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入会,进一步扩大行业协会覆盖面,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 

 

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把服务业放在突出的位置。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 

 

(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加快流通信息化建设,推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构筑商流、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枢纽中心,实现各种经济要素的有效聚合和辐射,促进市场资源的高效流动和配置优化。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的改造升级步伐,培育一批龙头商贸企业,推动连锁业向多业种、多业态发展。打造城市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现代商贸服务业向城市新区和县域扩展。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强化功能,优化布局,建立多元化城乡商业网点体系。加强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专业批发市场的集散功能,建设新型批发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初步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物流枢纽中心。以港口为现代物流平台,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建设一批重要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完善物流运作基础设施。优化工商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物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建立方便生产活动和生产消费的现代物流服务市场体系。吸引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投资兴业,扶持龙头物流企业,培育本地物流企业,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企业群。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推广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提高现代物流管理水平,降低地区生产总值中的物流成本比重。 

 

(二)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大力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经济适用住房与廉租住房为辅的多渠道住房供应体系,人均住房6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解决度达100%;建立文明高效的房地产流通服务体系与快捷及时的网络信息体系。推行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创建安全文明的“城市住宅示范小区”5个(国家级1个、省级4个);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规范市场行为。至2010年,具有竞争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到130家,从业人员达5万人;房地产开发用地400公顷,开发建设各类商品房约700万平方米,完成总投资达130亿元(年均开发建设各类商品房14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6亿元)。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十五”末的35平方米提高到40平方米。 

 

(三)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优化商业布局,进一步发展以荔城区为主的中心城区零售商业区,以324国道城涵两侧为主的生产资料批发商业区。充分利用我市加快城市化的机遇,积极引导城市商业向农村延伸,寻求大发展的空间,形成整体分散、布局集中的商业网络新格局。引导大中型商场创新经营理念,加快经营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业态,推广现代经营方式。批发业重点发展代理制、物资配送,零售业重点推行连锁经营,优先发展一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便民店、连锁超市和专卖店。支持发展大型服务集团,努力引进若干世界500强零售企业,规划建设专业市场、专业街,进一步繁荣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商贸流通业的科技含量,广泛推行电子商务、商业POS系统,提高流通效率和电子化水平。 

 

(四)提升金融保险服务。以建成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的多元化市场体系为首要目标,提升银行、保险服务层次,完善各类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效益为目标,综合经营与专业化经营有机结合的金融组织体系,促进个人投资理财、网上银行等金融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及时顺应产业经济集聚、整合、升级趋势变化带来的影响和需求,找寻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加强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与协调发展,力争“三个突破”。即以壮大货币市场、提高存贷比例为突破口,增强金融服务经济能力;以引导企业金融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为突破口,改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以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外资银行,借鉴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为突破点,大力发展存贷款业务,壮大莆田金融业务体量,放大金融服务经济功能,营造公平竞争氛围,改善融资环境。形成有效的金融监管、风险控制、信用征信及等级评价体系。加快发展保险业。创新营销渠道与营销方式,积极探索开展代理合作新途径,扩大保险品种销路,做强做大保险市场。研究开发个性化保险产品,包装组合各类消费群体的保险品种。大力推进银保、银证合作业务发展。加强与银行、证券机构的沟通与协调,促进莆田市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五)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结构合理、服务门类齐全,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社区服务网络。推动社区服务向包括托老服务、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残疾人服务、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居民生活服务等多层次、多方位的系列化服务发展。积极开展符合社区特点的多种形式的社区建设活动,以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不断强化综合服务和管理功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功能,拓展社区服务业的就业渠道,争取吸纳更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加快发展老年服务,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服务配套的综合性老年服务业机构,推进老年服务业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逐步完善老年服务体系。 

 

(六)加快发展商务服务。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准入制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广告会展、信息咨询和法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商务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商务服务业,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商务服务机构。加强困难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积极营造总部经济,搭建海峡工艺美术博览会等会展经济平台。 

 

三、着力振兴旅游经济 

 

围绕“建设滨海旅游胜地”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对台区位优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有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延伸旅游产业链,培育壮大旅游经济。到2010年,力争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递增10%和11%以上,全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比重的10%左右,进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一)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加强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开发一批旅游精品,重点打造莆田四大旅游品牌:妈祖信仰、南少林遗址等文化旅游,五个省级森林公园和城涵荔林水乡等生态观光旅游,九鲤湖、广化寺等风景名胜旅游,妈祖新城等滨海购物度假旅游。重点建设湄洲岛、妈祖旅游城、南日岛度假区、九鲤湖、南少林景区二期工程,完善塔斗山旅游景区,开发“二园一堂”(九牧祖祠陵园、蔡襄陵园、夹祭草堂),开辟沿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的滨海旅游风景线以及闽中革命纪念地红色旅游线路等。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包装,力争九鲤湖风景区、南少林景区、永兴岩风景区、菜溪岩风景区申报4A级旅游区;积极创建南北洋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层次。 

 

(二)延伸旅游产业链。在继续抓好观光休闲度假游、商务会展游、宗教朝圣游等传统旅游项目的同时,深度挖掘地方民俗传统文化内涵,建设人文景观,大力发展以妈祖民俗、南少林武术、九鲤湖祈梦、莆仙戏剧、寻根谒祖、名人史迹、名胜古迹等为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食、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风味特色小吃,新建4-5家4星级以上酒店,组建若干专业旅游车队。大力开发具有莆田地方特色的“六编六雕”旅游商品,带动旅游商贸、旅游交通、旅游农业、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创新旅游管理体系和经营机制,推进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整合旅游资源,组建旅游集团公司,统筹全市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规模效益。 

 

(三)加强旅游促销与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妈祖文化中国旅游王牌的效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对接全省“五区二带”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周边地市和华东四省的区域间的旅游协作,延伸旅游线路,加快与台港澳等地区旅游交流与合作步伐,进一步扩大莆田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遵循海陆联动、共同开发和海陆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挖掘我市丰富的海岸线、海湾、海岛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兴海,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壮大海洋主导产业,努力建设海洋强市。统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0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达360亿元,年均增长18%。

 

(一)优化海洋开发格局。优化海洋产业分工,综合协调各类海洋资源开发,逐步形成海岸带、海湾、海岛、近海、远海、远洋等多层次的海洋开发格局,逐步形成养殖、捕捞、加工、销售全方位和一体化的海洋产品生产格局,着力提高海洋产品的产出效益。根据《莆田市海洋功能区划》和莆田市滨海地区海洋资源、海洋经济发展的地域性特征及趋势,将沿海地区划分为5个海洋经济类型区。一是湄洲湾海洋运输、港口工业与物流经济区。以港口为龙头,以港口城市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海运及其相关配套衍生产业,增强港口综合性职能,密切港口与地方经济的联系,促进港口龙头带动作用的发挥。二是湄洲岛旅游和对台经济区。利用妈祖对台的影响,以妈祖文化作为纽带,加快两岸文化交流,并进一步做好“三通”的准备工作。三是兴化湾海洋经济综合开发区。发展以滩涂、垦区和石城海区等为主的综合养殖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四是平海湾海洋经济综合开发区。建立全省最大的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现代化育苗基地和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发展盐化工业,开发海洋生物药物和海洋保健食品产业。五是南日岛海岛经济区。开发以渔港经济、珍稀名优等海产品养殖和育苗、生态渔业为主的海水养殖、特色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海岛生态旅游、对台贸易和海洋再生能源开发产业。 

 

(二)发展壮大海洋产业。重点发展临港工业、海洋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水产品流通加工业、海洋能源及其利用产业等海洋产业,着力构建具有莆田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海洋产业的集聚力、带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洋港口运输业。加快港口设施建设,改善集疏运条件,扩大港口的综合吞吐能力,提升港运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建成多功能、快速、高效的综合运输网。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矿建材料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充分发挥海洋交通运输在临海工业、物流配送、港口经济中的拉动作用,为打造湄洲湾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 

 

海洋渔业。调整优化海洋捕捞业,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实施限额捕捞制度,开拓远洋渔业生产经营。着力提高海水养殖业科技含量,优化滩涂垦区养殖,拓展浅海深水养殖,开发海岛海域养殖。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努力培育和壮大区域优势养殖品种。至2010年全市海水养殖总面积达30万亩,海水养殖产量达60万吨。 

 

水产品流通加工业。加大力度开发藻类、贝类、中上层鱼类及低值鱼虾类等大宗品种的精深加工,提升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开发特色精品,拓展内外销路。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培育壮大一批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和推动水产加工企业开展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提高企业生产标准化、经营外向化水平,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水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以涵江水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以荔城、城厢以及黄石、笏石、平海、埭头等沿海重点渔业乡镇水产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市场流通体系。 

 

海洋能源及其利用产业。积极发展潮汐能、风能利用、海洋药物开发、盐业和盐化工、海水淡化利用等产业。加快海岛和沿海突出部风力发电场建设,开展潮汐能发电的前期项目储备。做好盐田技术改造,发展盐化工业。鼓励和引导沿海工业大量使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发展海水直接利用。 

 

(三)实施科技兴海。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加强科技向海洋产业渗透,实施“科技兴海”示范工程,建设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创建区域性海洋科技服务中心,重点建设一至二个试验示范基地,增强潜在生产力孵化的能力。建立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抓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切实做好海洋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抓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建立科技信息发布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海洋科技推广咨询服务体系。加大海洋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创造条件在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增设涉海相关专业,发展海洋教育,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大力开展涉海职业技术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劳动者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重视和加强在职培训与海洋科普教育,建立海洋开发技术培训基地和教育工作,通过短训、讲座等形式培训更多的海洋技术人才。 

 

(四)加强海洋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立足于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加强海洋资源保护,促进海洋生态良性循环。滨海风景旅游区、海洋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禁止养殖,已经养殖的应“退养还海”。强化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抽采海沙和破坏海岸线资源的行为。修复海洋生态防线,加强全市海岸线沿海防护林建设。在现有护岸林基本合拢的基础上,加速老林带更新和低效林改造,构筑沿海岸线绿色屏障。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减少陆源污染物入海量,防止海洋环境退化。加强港口生态保护,控制船舶污染。严格执行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养殖布局、优化养殖结构、控制养殖密度、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实现海洋养殖过程的清洁生产,减少水体养殖的自身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与条件,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基本形成城乡产业融合、资源共享、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现代文明。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具体达到十个目标:班子健全村部整洁,村务公开管理民主,收入增加贫困有助,“三电”进村路面硬化,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饮水卫生住宅安全,儿童入学医疗合作,文化活动健康丰富,婚丧喜庆移风易俗,邻里和睦社会安定。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着力做好“三农”工作,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政策。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的要求,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水准地推进乡村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建设的杂、乱、散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规范有序、布局合理的乡村建设管理机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城乡衔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农村面貌的明显改变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树立农村新形象。 

 

二、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合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壮大水果、水产、畜牧、蔬菜和食用菌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做好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加快建设速生丰产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发展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水产、畜牧养殖基地,巩固壮大水果、食用菌、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的种植规模,加快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更新换代,提高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加工水平,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新产品,推广优良品种,建立原料基地;发展精深加工,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加强市场信息、市场设施和检验检测服务;扶持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比“十五”末翻一番;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再委托生产、保护价收购、提供服务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收购关系;重点扶持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群,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整体效益。 

 

(三)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带。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四条农业产业带:海洋蓝色农业产业带。沿海乡镇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海洋种殖业等蓝色产业。在秀屿区建立全国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在埭头至东庄海域建立海带、紫菜、龙须菜等藻类养殖基地,在灵川至枫亭海域建立全国主要的花蛤育苗基地,在兴化湾海域建立海蛏、牡蛎养殖基地。高优创汇农业产业带。以平原乡镇为主,以提高品质为突破口,扩大出口,发展传统农业。鼓励投资者开发农产品加工新品种,积极创办畜牧、食用菌、蔬菜、粮食作物的精深加工企业,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拓展出口渠道,增加出口创汇。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在城郊结合部和沿海岛屿、半岛发展以特色农产品的种养殖、品尝等为中心内容,创办集种养、品尝、垂钓、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生态绿色农业产业带。重点建立度尾、大济文旦柚种植基地,常太、萩芦、白沙、新县、庄边和书峰等优质枇杷基地,华亭、郊尾、盖尾、枫亭、园庄、赖店和萩芦等优质龙眼基地,黄石、新度、拱辰、镇海、西天尾和龙桥等优质荔枝基地,西天尾和龙桥橄榄基地,逐步建立水果新品种生产基地。适应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原料林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以速生、丰产、优质树种为主的用材林生产,发展林业产业。 

 

(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进一步改善和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积极建立以国有推广机构为主导和面向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县乡农技推广站按“三定”、“五有”的要求配备农技人员,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抓好村级农民技术员、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完善县、乡、村农技推广网络。组织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加强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五)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制定修订一批农业质量标准,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优势农产品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食品放心工程”,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市县(区)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配齐检测、检疫的仪器设备,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系数,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 

 

(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十一五”期间,建设标准农田示范片73片,面积18万亩,占全市农田面积30%左右。到2010年,县级干线公路网基本建成,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继续推进水利“六千”工程建设,以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工程为重点,推动乌溪、西音、南埔、虎爪垅、东厝等水库的前期工作,实施以东圳水库为重点的增效工程,建立一批具有蓄水、调洪、发电、供水等综合功能的蓄水工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前海围垦、石门澳围垦、莆头作业区围垦、妈祖城围垦、东吴围垦、东峤围垦、湄洲岛围垦和枫亭海安围垦的前期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澄峰围垦进度。 

 

三、深化农村改革 

 

围绕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加强乡村两级财务管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基本上得到化解。认真做好林权制度改革的验收工作,完善林权流转服务的配套改革工作,调动农村群众营林造林积极性。继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巩固成效,完善制度,探索提高。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稳定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创新。继续组织开展“科技扶农活动”,选派一批农业科技人员挂钩专业村、专业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规范窗口服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建立上下联动、一体化运作的“三农”联动服务网络,强化服务“三农”职能;深入开展“村企共建、村会协作”活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四、兴办公共事业 

 

强化政府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社会公共项目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形成城乡互动、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局面。 

 

(一)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鼓励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和人员到农村开展服务,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实现农村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客运覆盖到全市所有乡(镇),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完善农村供水设施,建成南日岛跨海供水工程,让农村群众喝上卫生饮用水。发展远程教育,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大“一池三改”推广力度,普及农村沼气,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整治村容村貌,整治农村污染源,条件成熟的乡村排污和垃圾处理纳入城市管理,逐步改善农村群众生活环境。 

 

(二)建设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完善农副产品营销服务、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服务和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等五大体系。整合农村社会化服务资源,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把农村社会化服务中的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加强市场设施建设,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建成一个完整的功能互补的市场设施网络。建设营销队伍,继续发挥供销等国有企业营销队伍的作用,充分调动各种中介组织、农民个体营销队伍的积极性,扩大农产品销售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流通信息网络建设,形成广泛的销售信息网络。加快农业信息网建设,实施信息入户工程和969155农业热线信息服务工程,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效率。 

 

五、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广辟农民持续增收路子。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因地制宜多样化经营,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和设施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主渠道,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更多的农民走出去闯天下、闯市场,增加收入。大规模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形成覆盖所有劳动者的就业服务新体系,促进更多的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创业环境,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专栏四:新农村建设相关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水利“六千”工程: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千万亩节水工程、千万方山地水利工程、千座水库保安工程、千公里河道清水工程、千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一池三改:推广沼气和改圈、改厕、改厨。 

 

 

 

第七章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 

 

 

 

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适度超前、提高水平”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交通、能源、防灾减灾体系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从基本适应转向适度超前、从数量扩张转向量与质并重、从为经济发展配套服务转向引导促进经济发展转变,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体系的综合效率和服务水平,构建全省新兴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电力能源中心,为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一、构建水陆交通枢纽 

 

充分利用邻近台湾、腹地纵深的地缘优势,继续抓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福厦客运专线和向莆快速铁路,初步建成以铁路为主干、公路为主体的对外运输网络,形成以大型港口、铁路客货运站、公路场站为中心的一体化地区性交通枢纽;紧密连接不同方向、不同运输方式和市内交通,以现代化设施和管理手段实现旅客“零换乘”和货物“无缝转运”;基本建成以“五纵三横”主干线公路网为主骨架,以县区干线公路网为补充,以农村道路网为基础的公路网;分步治理和疏浚木兰溪航道,逐步恢复木兰溪航运;充分利用原有城区公路网,调整公路等级结构,提高公路网密度,形成与城市布局相适应的城市交通网络。 

 

(一)铁路。构筑以莆田铁路客运站为中心,由福厦客运专线和向莆快速铁路组成的以客运为主体的快速客运系统,发展城际旅客运输,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以莆田铁路区段站为中心,由向莆快速铁路、港口专用线和港前站组成的以集装箱、行包和大宗散货为主体的货运系统,发展集装箱运输,拓展港口腹地,推进港口城市建设;促进客运站与城市公共交通密切联接、货运站与港口、临港工业区和大型企业紧密衔接,形成分别衔接福州、厦门、南昌和莆田主要港区等四个方向的全方位、立体式铁路枢纽。 

 

(二)公路。形成以“五纵三横”主干线公路网为主骨架,以县域干线公路网为补充,以农村道路网为基础的三个层次的公路网。 

 

第一层次。形成“五纵三横”的主骨架(第四纵为福泉厦漳高速公路莆田段,已于1999年建成通车),贯通各县区、连通沿海重要港口、沟通莆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和人员往来,为快速集散客货流服务。其中:第一纵为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九横”规划中的第一纵,即省道S201线(福建滨海通道)莆田段,线路长170公里(其中连接线长35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第二纵为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九横”规划中的第二纵,即省道S202线莆田段,线路长100公里,经涵江、荔城、秀屿至湄洲岛共13个乡镇,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建成连接山区与沿海的主要通道;第三纵为福建省“两纵两横”国道网福州至昆明G324国道莆田段,线路长58公里,其中穿越城区30公里规划建设为绕城过境、兼具城市快速路功能的一级公路,其余28公里建设为二级公路;第五纵为福建省“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三纵福泉厦漳诏高速公路复线莆田段,线路长59公里,规划建设为高速公路;第一横为大洋—庄边—游洋—象溪—惠格岭公路,为环山区的重要通道,从福清宏路经莆田大洋至仙游游洋至永春,线路长146公里,规划建设为二级和三级公路;第二横为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九横”规划中的第六横,即省道S306线莆田段,线路长75公里,其中20公里规划建设为二级公路;第三横为湄洲岛至永春高速公路,莆田境内长88公里,规划建设为高速公路。 

 

第二层次。以乡镇、街道、较大行政村、国防基地和旅游景点等为结点,以现有25条县道和104条乡道为主要线路,构成县区干线网络。规划里程1500公里,以三级公路为主要建设标准。 

 

第三层次。加快农村公路网路面硬化改造步伐,至2010年实现农村公路网路面硬化里程达3000公里以上,形成以行政村、集贸市场、学校、自然村、居民聚居点和生产基地等为结点的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实现全市能通公路的行政村路面全部硬化,根本解决广大农民交通难问题。 

 

(三)运输枢纽。构筑以湄洲湾港口为中心的城乡陆海交通运输一体化管理体系,重点加强客运枢纽中心和货运中心建设,初步建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能适应运输市场需要的公路站场体系。“十一五”期间,建设一级客运站4个(其中改造1个),二级客运站3个,三级客运站5个,四级客运站1个,农村客运站23个,货运站5个。 

 

运输枢纽。公路客运方面,莆田主城区建成汽车客运中心枢纽站,莆田铁路客运站附近建成1个一级客运站,省级公路重要枢纽县(区)拥有一个一级公路客运站和一个二级公路客运站;所有县级公路旅客集结中心地带拥有一个二级公路客运站;一般乡镇都拥有一个五级公路客运站,重要乡镇拥有一个二级或三级公路客运站;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联网售票。公路货运方面,湄洲湾港口、火车站至少拥有一个大型物流园区,省级公路重要枢纽县(区)至少拥有一个大型物流中心;所有县级公路货物集散中心地带都拥有一个具有集散和转运功能的物流中心或货运站;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对社会开放的货运交易平台,实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站之间资源共享、合理分工、相互协作。 

 

水路运输业。客运方面,以发展市内、省内运输为主,湄洲岛对台客运在突破单向直航基础上,争取两岸双向直航,带动湄洲岛旅游船舶运输业发展,形成以湄洲岛为中心,航线辐射沿海主要港口地区,集旅游、观光、商业为一体的海上客运产业。南日岛等7个岛屿的水上客运建成100吨级以上的陆岛交通码头,更新渡船,从根本上解决海岛群众出行安全问题。货运方面,构筑以民营企业为龙头,整合全市小型水路运输企业,组建股份制水路运输企业,发展5-10万吨级大型运输船舶,开辟至日、美、欧等航线,以集装箱和大型散杂物运输为主,以我市所需求和出口的散杂产品运输为辅,带动水路运输企业管理向高层次发展,促进水运附属业和全市经济发展。 

 

(四)内河航运。结合木兰溪治理,疏浚木兰溪航道,逐步恢复木兰溪航运,配套建设相应的客货码头,改善沿岸环境,大力发展旅游游艇,积极引导开展货物运输。 

 

二、建设电力能源中心 

 

以建成海峡西岸能源供应基地为目标,以LNG项目为龙头,并举发展火电、水电、气电、风能,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坚持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化电网建设,构建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一)能源。把能源作为我市的战略性产业来抓,充分利用港口优势条件,加快建立能源产业开发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多元化,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重点建设福建LNG接收站和输气干线项目,积极做好福建LNG项目二期前期工作和项目储备,适时推进建设。贯彻《可再生能源法》,加大新能源开发的力度,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推进优质能源供应多元化。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建成莆田市风力发电场,开展海上风能利用研究,到2010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拓宽太阳能开发和应用领域,在工业园区、乡镇街道推广太阳能路灯,在沿海岛屿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结合木兰溪、萩芦溪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发展、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等,建设一批上规模的沼气工程,提高沼气技术水平;积极做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工作,力争“十一五”期间投入运行;开展当地潮汐能利用可行性研究;制定支持新能源开发的办法,通过贷款贴息、风险投资或减免税收、价格补贴和奖励等措施支持新能源的发展。 

 

(二)电力。加快电力产业化发展步伐,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电源点布局,加快负荷中心电源建设。加快建设莆田燃气电厂和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湄洲湾火电厂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尽快推进建设。到201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以上。 

 

(三)电网。坚持电网与电源相协调,扩大电网规模,优化电网结构,加强主干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以50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站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造完善城乡电网,加强与省网的密切联系,构建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合理、层次分明的现代化电网。到2010年,全市新扩建220千伏输变电站6座,新建和扩建110千伏输变电站24座,电网供电可靠性、灵活性进一步提高。 

 

三、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防灾减灾工作与经济建设一起抓,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 

 

(一)强化防汛抗旱设施建设 

 

江海堤防。建成并投入使用木兰溪郑坂段防洪工程,加快木兰溪霞林段防洪工程前期工作,规划推进木兰溪下游南北洋平原排涝工程,更好地发挥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的排洪泄洪作用;加快全市30公里海堤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全面提高防洪防潮能力,建立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防洪防潮工程体系。 

 

蓄水调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以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为重点,推进乌溪水库、西音水库的前期工作,建立一批具有蓄水、调洪、发电、供水等综合功能的蓄水工程;规划仙游金钟至湄洲湾调水工程,“十一五”期末建成并投入使用。 

 

水利除险保安。加强重要水源地保护,建成东圳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部分建成木兰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着力提高水效率和效益。加快大中型、小(一)型水库的正常运转,降低小型水库病库率。推进江河洪水预警报系统、台风信息实时自动采集分析系统、卫星云图自动接收系统、县级洪水预警报系统和水库水闸水情自动测报建设,完善防汛指挥系统,提高防洪调度能力。 

 

(二)强化农业生产安全保障 

 

渔港(避风港)。建立以国家一级渔港为主体、二级渔港和三级渔港为补充,覆盖全市沿海重点渔区,布局合理、大中小型港兼顾、功能完善的渔港(避风港)防灾减灾体系。 

 

农林牧渔病虫害防控。加快农作物病害预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准确率;完善和建立动物病害检验监测体系,加大动物疫病控制力度;切实控制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提高有效防治率、监测覆盖率和产地检疫率;尽快建立系统的水产品病害监测网络,加强水产品病害、疫情的预测防治。 

 

森林火灾防治。健全完善处置森林火灾的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建设,加大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阻隔带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提高森林防火能力。 

 

沿海防护林和主要江河流域生态公益林保护。重点抓好基干林带建设,加快老林带更新与农田林网建设,推进沙荒风口治理,提高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侵蚀的能力。实施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工程,提高森林蓄水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江河源头及两侧水土。 

 

(三)构建自然灾害预警体系 

 

地震灾害预警。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推进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城乡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地震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加快建设GPS基准点观测台网和强震观测台网,进一步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全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明显增强,抗御地震灾害能力和紧急救援综合能力有明显提高,城区重要建筑物具备抗御六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农村具备相应抗御地震灾害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专业监测网络、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危险。 

 

灾害性气象预警。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加快大气监测自动化建设,拓宽气候服务领域,加强对台风、暴雨、海上大风、大雾、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预报,2010年全市气象服务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完善优化中尺度天气综合监测网、信息通讯网和综合气象服务系统,加强气象技术保证体系建设,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和气象预报准确率。建立新型立体气象监测系统,加快建立地质山洪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生态环境气象特种监测站、自动雨量站和自动气象站。 

 

四、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数字莆田”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围绕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继续加快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及山区的智能化传输网和多媒体通信网,优化现有固定电话交换网络,改造移动通信网络,逐步向第三代移动网络过渡,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与宽带化改造,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及信息资源整合,建立市县(区)两级政务部门网上办公和网上审批,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构建政府应急指挥和防灾减灾网络系统,增强政府处理紧急突发事件和保障社会安定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信息技术社会化应用领域,加快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信息化建设,加强“三农”信息化服务。以湄洲湾港口发展为依托,规划建设莆田市现代物流电子平台,推进“数字港口”建设。 

 

 

 

第八章  加快科教和社会事业发展 

 

 

 

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才保障体系、文化和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经济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一、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建立适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自身研发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 

 

(一)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全面开展企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生产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投入机制,组织实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化工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开发一批有市场竞争力、有自有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强与中科院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注重消化、吸收与创新。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培植5-10家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抓好莆田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引进重大高新技术项目,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二)加强科普工作。积极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大力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科技成果推介工作,推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促进科技项目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科技推行体系,建设科技示范项目,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科普设施、科技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普基地,建设市科技馆新馆,各县区建立一所科技馆或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各乡(镇)村(居委会)建立科普画廊或科普宣传栏、图书馆室。建立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和行业、社区、民间等多层次多渠道的新型科普投入体系,切实增加科普投入。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坚持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筹各类教育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统筹职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统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发展,整合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一)加强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工作,全面推进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坚持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师资配备和教学设施建设上重点向农村倾斜,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扩大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覆盖面,稳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着重抓好乡镇中心校建设,加强山区寄宿制中小学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加强特殊教育,扩大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规模,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拓宽高中教育的投入渠道,加强高中教育设施建设,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质量,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6所和省级达标普通中学19所。 

 

(二)提升高等教育层次和水平。继续加强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具有专业特色、学科优势、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我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两岸旅游教育合作基地。依托市教师进修学院和仙游师范,筹建莆田教育学院,将莆田教育学院建成全市教师培养、培训中心。加强电大莆田分校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支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拓展高等教育办学空间。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立足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需要,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统筹、全社会支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优化专业设置,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质量和效益。实施“重点示范性学校建设”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实力。全市新建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各2所。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中等成人继续教育,加强岗位培训、再就业职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培训工作。完善农村县(区)、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广泛开展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的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进社区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 

 

(四)推进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与办学体系,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增加公共教育经费。大力发展民办非义务教育,构建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推行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聘任制度,深化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制度,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学历、学位层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至2010年,力争打造出一支3000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小学教师大专化和初中教师本科化比率分别达到80%以上,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8%以上,硕士生比率达2%以上。 

 

三、构建新型人才高地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人人都可以成为人才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构建新型人才高地。到2010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力争达到12.2万人,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量的7%以上。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引导企业、高校、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制定实施大规模培训教育计划,加快更新、拓宽和提高现有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加快建立莆田市人才信息网络平台,莆港台人才合作平台,妈祖文化人才交流平台,创建若 干博士后工作站。 

 

(二)积极发挥莆籍在外各类人才优势。充分发挥莆田人文优势,多渠道发挥莆籍各类在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的作用,用足、用活优惠政策,促进智力回归,为莆田文化、经贸、科技、教育交流提供各类人才保障。加大吸引和使用海内外人才的力度,加强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建设,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利用莆商网络,开展以商引商,大力引进与莆田市经济发展相关的学科带头人、工程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科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员等优秀人才,注重以项目引人才、聚人才、留人才,形成人才、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构筑以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为导向的海外人才聚集地。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专家组织及培训渠道的联系,拓宽引智渠道。 

 

(三)营造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建立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继续落实促进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继续落实优秀拔尖人才选拔、政府特殊津贴等各项制度,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现有人才创业发展。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倡导竞争机制,健全考评体系,努力形成广纳群贤、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中科院、民营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第一线、先进地区和艰苦地区挂职锻炼,为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四、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大力发展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立起与湄洲湾港口城市相适应,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相辉映,能够有效凝聚全市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先进文化体系,使我市成为海峡西岸重要文化产业基地和对台文化交流基地,成为闻名全国的“戏曲之乡”、“音乐之乡”、“绘画之乡”、“摄影之乡”、“木雕之乡”和“仿古家具之乡”,重振文献名邦雄风。 

 

(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重点在戏剧、音乐、舞蹈、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等方面推出一批具有全省、全国影响的文化精品。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进一步加大妈祖文化、南少林文化、莆仙戏剧文化等富有莆田特色的地方文化的开发力度,建立以湄洲岛为主体的妈祖文化研究基地,以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城区为主体的莆田历史文化保护基地,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九鲤湖、湄洲岛、南少林寺等景区为主体的古文化和旅游文化观光基地,以涵江区、荔城区为主体的乡土民俗、荔林水乡、生态文化开发基地,以江口镇、赖店镇等为主体的侨区文化发展基地。大力挖掘和利用莆田民间艺术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和抢救文化遗产。重点加大对古老剧种莆仙戏的保护、剧目开发和演艺场所建设,争取莆仙戏申报“联合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妈祖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整理,重视和合理开发、利用妈祖文化资源与妈祖文化研究成果,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加强文物保护,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抓好三清殿、广化寺释迦文佛塔、木兰陂等重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扩建市图书馆,完善市博物馆,建设莆仙大剧院,实现每个县区都有文化馆,每个社区都有文化活动室,每个居民小区都有一户以上“文化之家”或“文化中心户”,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文化站,村村建有文化室。健全和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文化网络。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全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服务活动室、文化广场等设施。 

 

(二)积极发展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实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发展战略,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发展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力争承办第14届省运会,重点突出田径、武术、水上运动、重竞技和球类等项目,积极培育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体校(队)资源,重点加快市体育中心后续工程建设。积极申报建设湄洲岛全国帆船、沙滩排球等训练比赛基地。到2010年,各县区拥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田径场、体育馆、游泳池和全民健身中心,各乡镇(街道)、中小学按规定标准配置体育场地和设施,全市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1.2平方米以上。进一步完善广电传输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广播电视,不断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到2010年,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全面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节目传输和交换的网络化、数字化。 

 

(三)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文艺演出业、工艺美术业、报业、广播电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体育健身业等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文化特色品牌,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文化产业资源重组,培育一批多元化、跨地区的文化产业集团,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文化企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加强文化市场和互联网的管理,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五、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基本医疗,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疾病防治和农村卫生工作,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健全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确保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挥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建成比较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医疗救治、疫情监测报告、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及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市级和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施,市第五医院传染病区,仙游、涵江、秀屿等县(区)级医院传染病区,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和120急救网络。加强对鼠疫、霍乱、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传染性肝炎、肺结核病和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职业病发病率。改善和提高妇幼保健水平,提高儿童保健覆盖率。探索建立慢性非传染病防治模式,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二)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成比较完善的县(区)、乡、村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体系,为农村提供安全、价格较为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重点加强全市8个中心卫生院和海岛、边远山区卫生院建设,增强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服务功能。合理布局建设村卫生所,进一步巩固村卫生所覆盖全市行政村的建设目标,提高全市乡村医生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水平。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到2010年,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全市所有乡镇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 

 

(三)建立健全医疗服务新体系。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合理分工、方便快捷高效的城市医疗服务新体系。县区级医院全部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建成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新区,组建市性病防治中心、市老年康复医院和市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到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覆盖全市社区居委会。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合理配置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加快发展民办医院,吸引社会资源兴办医疗事业。严格医疗收费管理,降低医药费用。 

 

(四)促进城乡卫生协调发展。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引导富余卫生资源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医疗服务薄弱的地区流动。实施省级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继续创建卫生城镇。改善城乡卫生环境。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农村自来水普及和家庭厕所无害化改造,到201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以上,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城乡“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六、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优化人口结构。建立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计生工作机制,加强各级计生协会建设,采取法律、教育、经济、行政等措施,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调控体系和管理机制,基本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继续把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型婚育文化。实施计生“三结合”的“法定奖励、节育奖励、贡献奖励、扶助奖励、伤残奖励”五项奖励制度和“致富、安居、成才、保障、亲情”五项工程以及救助贫困母亲幸福工程,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基层计生服务站(所)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加大老龄人事业发展投入,加强老龄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老年服务业,建设市老年文化教育中心。

 

 

第九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基本国策,树立全民节约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生态市建设,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监测和综合整治,初步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绿色港口城市。 

 

一、推进资源节约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推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大力实施节能降耗措施,建立健全以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用地、节约原材料为重点的资源有偿使用体制和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十一五”期间,工业每万元产值能耗年节电率达到8%。 

 

(一)积极推进能源节约。加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走节能型工业发展道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节能管理,鼓励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业。滚动实施1520节能示范工程(1个工业园区,5家示范企业,20个重点节能项目),推进节能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节能监测工作,强制淘汰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设备。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工作,淘汰老旧、耗能高、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和高耗能设备,推广新型节能的交通运输工具。建设城市绿色交通体系,从2008年起,在全市逐步推广使用天然气公共汽车。开展建筑节能,新建住宅建筑严格执行《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所规定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结合城市改建,开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照明技术和节能家用电器。执行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沼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做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示范工作,争取“十一五”末,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50%。 

 

(二)大力开展节约用水。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统筹兼顾,节水、蓄水、引水并重,高效、合理配置水资源,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莆田市水源工程建设,增加可供水量。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途径来减少工业耗水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到2010年,单位GDP水耗控制在215立方米以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5%。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推行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鼓励全社会节约用水。加大农业节水灌溉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三)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坚持适度从紧,有保有压的用地原则,重点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坚持工业项目向园(小)区集中,村镇用地向城镇集中的用地布局,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用地定额核定项目用地,促进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通过调整、置换、重组等办法,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盘活力度,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密度。实施科学围海造地,缓解建设用地供求矛盾。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管理,下大力气推行旧村整治复垦,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挂钩制度,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 

 

(四)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加强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设计规范、生产规程,改进工艺技术,加强原材料消耗核算制度。积极推广高强度、高性能和其他替代材料,增加新型代用材料,减少制造产品的用材种类,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以非粘土为原料的高性能、高质量的新型墙体材料,满足有效改善建筑功能的需要。禁止过度包装,杜绝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倡导绿色消费,努力降低一次性消费用品的生产和消费。 

 

二、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着力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和领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一)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循环经济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地方法规,建立循环经济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形成以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为主体的循环经济型社会咨询服务支撑体系。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引导规范企业分析产业发展动态、互通产业发展信息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农业方面,重点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牧-沼-果”结合,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丘陵山地综合开发”、“庭院生态经济综合利用”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初步建立高效持续、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工业方面,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组织工业集中地企业内部生产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协作,争取在同一个工业集中地内一个企业的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废弃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生产原料,把上游废弃物转化为下游的原材料,实现废物零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物质材料与能源的循环利用;流通和服务业方面,积极发展现代物流、节能环保、低资源消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与资源节约相关的第三产业。做好废渣替代、污水处理、余热利用、废气净化等工作,努力形成节能型、环保型、循环型社会服务结构和消费生活方式。 

 

(三)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在园区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区域产业体系。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产业按照循环经济建设规划,从产品设计、工艺和生产过程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绿色采购”、“绿色产品”等活动,打造“绿色”招牌。对进入循环经济试点区域的企业要践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节约使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利用资源。培育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和若干个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园区。 

 

三、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以提高可持续发展阶段的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形成有序开发、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新格局。 

 

(一)加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强化取水管理,保证生态流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保证主要江河最小下泄流量,满足生态要求。加强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坚持排污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防止水环境恶化,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大备用水源保护力度,确定城市备用水源地,划定保护范围,制定并落实城市备用水源保护措施,加强水质监测和水源地巡查,确保城市供水和用水安全。加强水质监测,重点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依法管理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地和矿产资源。深入贯彻基本国策,把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纳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各项制度,确保规划期内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少于6.94万公顷。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结合开展农田标准化省级、市级土地整理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扩大土地整理规模,确保土地整理近、中、远期目标的落实。同时,通过整理,进一步提高耕地肥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管理,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严格管理资源开发,保障资源永续利用。继续强化矿山综合整治,取缔关闭不符合最小开采规模规定的矿山。严禁在禁采区内开采矿石,严禁在流域干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主要交通干道一重山禁采区开山采石。到2010年,全市矿山环境污染及生态恶化的状况基本得到控制,闭坑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80%以上。 

 

(三)加强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木兰溪上游和干流及支流两岸“一重山”为重点,建设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工程,保护和发展天然阔叶林及营造阔叶林树马尾松混交林。到2010年计划保护生态林4.39万公顷,主要流域水灾隐患和水土流失现象基本减少,生态环境基本改善。对天然林和生物多样性地带采取设置树标等保护措施。加快建设五大省级森林公园,继续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因地制宜地推进木兰溪、萩芦溪沿岸生态林、南北洋水系荔枝林、沿海防护林带、山区丰产林和城市景观林等建设。到2010年,重点建设保护区、保护小区(点)80处,保护面积3.13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8%,建设的各类保护区,保护小区和保护点达到省级标准。 

 

四、强化环境污染整治 

 

坚持保护与治理相结合,切实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通过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环境污染整治,努力改善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环境保护投入占GDP比例不低于1.8%。 

 

(一)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积极参与。完善现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厂)的处理工艺,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垃圾收集清运能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增加到95%。加快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建设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场。到2010年,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加快乡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重点乡镇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规划的编制,并按规划要求全面实施处理设施建设。至2010年前,仙游县、秀屿区完成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任务。 

 

(二)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禁止工业项目在环境敏感区建设,引导工业项目进入规划的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固体废物处理场和排污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坚决控制新工业污染源,加强对现有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管,督促老污染源环保设施更新改造,提高工业污染物的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到2010年,工业废水处理率不低于95%,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和ISO14000认证审核,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率不低于20%。技改项目做到增产不增污,企业排放污染物稳定控制在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之内。 

 

(三)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开展农药、化肥污染重点控制区的划定整治工作,制定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的标准体系,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等污染,推广平衡施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大幅度降低化肥、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增施有机肥,使用土壤改良剂,减少和抑制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大力开发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使用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到2010年,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农药残留得到基本控制。 

 

(四)加强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制定木兰溪、萩芦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施河道整治工程。实行流域、区域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在木兰溪、萩芦溪流域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并对生活污水和垃圾、工业废水、养殖业污水等进行重点治理,实行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保护和改善重点流域和饮用水源水质。到2010年,木兰溪、萩芦溪III类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东圳水库饮用水III类水质达标率达到96%以上。推行海洋生态养殖模式,加强港口环境保护,限制陆源污染源对海域的污染,近岸海域水质按功能区划达标率达到95%以上。坚持城市(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定时考核制度,综合整治城市区域内的水、气、声、渣等污染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五)建设环境安全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在调查掌握我市潜在、可能对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危害的污染源、危险源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包括环境安全防范、预警、响应、修复在内的环境安全体系。重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空气质量、重要污染源实施监测监控。加强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标准化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建立污染事故快速反应中心,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设备和信息传输系统,加强相关人员技术培训,建立环境应急监测技术队伍。 

 

 

 

第十章  深化体制改革和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完善以开放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加强莆台交流合作,增强利用外资能力,注重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开放领域,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深化体制改革 

 

按照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紧紧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深化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强化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体制保障。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完善工作管理制度和社会评价体系,以制度来考评工作,让服务对象来评价政府效能,用发展的成果来衡量服务水平,促进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能。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加强市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市行政服务中心、投资项目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等“一办三中心”建设,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继续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减少行政审批手续。深化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继续抓好绩效评估工作,落实“一把手”效能责任追究制、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督查制、服务对象和相关单位评议制、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制,促进机关作风的改进、办事效率的提高。 

 

(二)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营造平等竞争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行业和领域,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项目对接、人才培训、劳务中介、市场开拓等服务体系,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大力支持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创先、制度创新、品牌创优,实行集约和规模经营。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向拥有品牌的龙头企业集聚,进入大企业生产体系,建立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康发展。 

 

(三)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合理划分市、县(区)、乡(镇)财权和事权,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充分调动市、县(区)、乡(镇)三级积极性。推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监督,防范财政风险。深化税收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税进程。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改革投资管理制度,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解决资金来源。 

 

(四)完善投资体制。全面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建立市场引导、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和代建制,推行政府投资公示制度和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建立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的新机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和海外资金投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支持国有企业改制,支持企业股份制改革,支持企业境内外上市,增强企业直接融资的能力。 

 

(五)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积极推广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流通领域各项设施发展,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强化市场对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非经营性用地公开供地机制,探索工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办法,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规范和发展各种中介组织,提高服务水平。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税漏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二、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着力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调动全社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提升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增强利用外资的带动效应,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一)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扩大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提高间接利用外资水平,拓宽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环境,建立符合国际惯例、运作高效的外商投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在莆外商、在外莆商的作用,促进“以外引外”。优化客商投资结构,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在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吸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市内、市外企业的配套协作,带动相关企业和产业共同发展。鼓励客商以收购、兼并等方式对现有国企进行改造,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和相关政策的完善工作。同时,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促使引进的技术产生更多的技术外溢效应。 

 

(二)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按照巩固港澳台、面向东南亚、拓展欧美日的格局,运用产业招商、工业集中地招商、项目招商、智力招商和技术招商等多种载体,采取企业自主招商、代理招商、中介招商和委托招商等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和质量。加强与大财团、大企业的联系,加大投资环境和项目的推介力度,力争在引进重大项目和世界500强企业上有新的突破。将单纯的引资转变为引进资金与引进管理、引进先进技术和引进专业人才相结合,大胆引进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特别是引进高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经营水平。 

 

(三)加快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完善投资补偿和回报机制,引导鼓励外资投向农业、服务业以及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参与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外商兴办物流、科技、教育、旅游等产业,推动外资向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向重化制造业领域转移。 

 

三、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坚持以质取胜,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出口市场、出口商品和经营方式多元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增强出口竞争力,走品牌竞争之路,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对外贸易上新水平。 

 

(一)积极扩大出口。制定扶持外贸出口新举措,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重视科技兴贸,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质量和附加值。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加快外贸经营主体的培育,重点培育一批经营上规模、产品有竞争力的优势外贸企业,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使其在扩大出口、开拓市场、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制定品牌建设发展规划,积极开发出口品牌,增强外贸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我市现有加工贸易企业提高竞争力,重点支持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展,延长加工链条,加快发展配套加工贸易企业,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推动加工贸易向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延伸,逐步实现由代加工到代设计,到自创品牌的转变。积极承接国外制造业转移和服务外包,发展现代加工贸易。 

 

(三)建立健全外贸稳定增长机制。推动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标准化工作,促进企业积极申请国际认证,提高出口产品抗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加快培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专业人才,加强外贸企业人员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相关知识培训,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的应诉工作,维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进出口商品预警机制,对大宗、重点产品进出口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有效地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健全“大通关”协调机制,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整体运作能力。 

 

(四)不断拓展海外市场。鼓励企业采用投资办厂、控股参股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与所在国有影响的著名企业合资合作,实施本土化经营。抓住我市民营资本快速发展的机遇,结合我市产业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重点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电子、鞋业等领域,采取工贸结合、技贸结合等方式,通过合资合作、参股控股等方式,在外设立生产、销售网点,积极参与海外资源开发。积极支持企业承包海外工程,进一步扩大境外就业,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增强企业“走出去”竞争力,引导莆田企业通过国内外科研的互动提升出口产品的科技水平,以产品创新、品牌创建提升竞争力,推动品牌商贸企业“走出去”并成长为跨国商贸集团。充分发挥境外人才优势,扩张营销网络,开辟境外交易,把更多的莆田企业和产品推往国际市场。 

 

四、加强莆台交流合作 

 

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五缘六求新举措,着力于两岸关系新形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以妈祖文化为桥梁和纽带,拓展莆台交流与合作空间,促进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一)密切莆台经贸联系。继续落实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对台经贸原则,支持现有台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根据国家和产业政策,积极引进台资和先进技术,促进台湾岛内百大集团企业来莆投资,以提高利用台资项目的资金和技术含量,并大力引进关联度大、面向全球供货配件的项目。积极争取设立台商投资区、对台经贸合作试验区等新平台,承接台湾石化、纺织、造纸、电子信息等产业的整体性转移,深化莆台产业对接,把我市建成对台产业技术合作的重要基地,促进湄洲湾北岸临海工业带的形成和兴起。 

 

(二)拓展对台旅游合作。充分利用我市的旅游资源,加快妈祖城建设,突出妈祖故里人文特色和海洋特色,打响以妈祖文化为核心的对台旅游品牌。扩大“湄洲·妈祖海峡论坛”的影响,提升妈祖文化旅游节规格。全面推进莆台两地旅游交流合作,拓展莆台旅游合作空间,推进莆台旅游线路对接、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争取推动莆田市与台中县、金门县建立旅游对接合作关系,使我市成为两岸旅游双向合作的重要中转口岸。 

 

(三)加强对台农业合作。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福建省作为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新机遇,拓展莆台农业合作新模式和新领域。建设莆台农渔业合作实验区、闽东南水产品物流中心,建立南日岛、仙游县等莆台农业合作区,积极引进台湾农业技术、园艺设施及水产、畜牧、水果、蔬菜、食用菌等优良品种,培育壮大莆台农业合作龙头企业。 

 

(四)扩大两岸交流交往。充分发挥妈祖文化独特的吸引力,广泛开展与台湾各界、各阶层的文化交流。加强莆台民间、民俗文化交流,以湄洲妈祖祖庙和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为平台,开展妈祖文化交流活动。利用妈祖文化优势,深化莆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吸引更多台湾民众来莆寻根谒祖。 

 

(五)推进莆台直接通航。大力发展对台小额贸易,努力推动莆台直接通航,继续加强湄洲岛对台3000吨对台客运码头和秀屿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务院开放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澎湖直接往来及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旅游的契机,推动湄洲岛与金门、台中之间客运及货物从个案到季节性直至常态化通航,促进人员往来及经贸合作。 

 

五、密切莆港澳合作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内地与港澳实施更加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积极推进与港澳政府部门间、行业协会间、企业间的多层面合作关系,加强政府部门在信息交流、人员培训、组织企业交流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建立和完善高效快捷的合作协调机制,为开展莆港澳贸易合作提供服务。继续拓展与港澳地区在企业、金融、贸易、保险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空间,特别是加强现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合作,不断提升产业的档次和水平。同时借助港澳的资金、科研、技术、人才、市场开拓能力优势,在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文化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推进莆港澳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共同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依托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优势,继续扩大对港贸易和转口贸易,利用香港的融资渠道和营销网络,推动莆田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和设立营销中心。 

 

六、做好华侨华人工作 

 

加强侨务工作,拓展海外联谊,了解侨情,争取侨心,维护侨益,凝聚侨力,引进侨智,吸纳侨资,将我市海外华侨华人众多的独特优势作为吸引外资来源的重要载体。依托在外商会和乡亲社团的作用,借助华商网络,以乡情为纽带,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切入点,建立紧密的联系,搭建经贸平台,引导在外莆商回乡投资置业和寻找商机,注重为华侨华人来莆投资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七、推进区域协作 

 

充分利用闽东北五市区域合作平台,加强区域间的互联互作,拓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合作、产业合作、旅游合作、科教文卫合作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作。采用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区域经济协作网络建设,健全政府、企业、民间的多渠道合作机制,加快经济对接,推动生产要素的无障碍流动和高效益配置,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原则,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 

 

 

 

第十一章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利益,增强社会和谐基础,为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强化政府保障充分就业的职责,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增加政府用于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重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积极扶持和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国际劳务输出,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等就业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加快构建市、县(区)、街道(社区)、中心乡镇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鼓励劳动者通过自谋就业、弹性就业和自主创业等多种灵活形式实现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建立政府统筹、行业指导、校企挂钩的职业培训机制,以产业发展作为培训方向,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员。规范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和监督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社保基金征缴率和备付能力,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将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统一管理范围,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办法。全面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加快发展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增强救灾、救济能力,加大社会救助帮扶力度。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服务水平。加强老龄工作,发挥老同志作用,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和服务体系,建设老年文化教育中心。到2010年,基本完成全市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达95%以上,农村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覆盖面达80%以上。

三、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建立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大力推进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调整,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发挥市场机制对初次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推行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工资性收入的结构和支付行为,对企业的工资总额实行宏观调控。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实现公务员收入分配一体化,规范职务消费,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注重社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 

 

四、关心困难群众生活 

 

完善机关党员干部挂钩孤寡病残户和困难户制度,继续开展“一对一”帮扶,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安排好革命“五老”人员和“五保户”、下岗职工、受灾地区群众及病残等贫困人口的生活。突出做好老区贫困村的定点帮扶工作,建立健全挂钩扶贫制度,优先安排老区扶贫资金。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法律援助力度,使贫困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和维护。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坚持开发式扶贫,重点支持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造血”功能。 

 

五、推进“平安莆田”建设 

 

紧紧围绕营造“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定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全面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实现“五个提高”、“五个遏制”、“五个防止”的工作目标。切实加强隐蔽战线斗争,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种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建立健全“严打”整治工作长效机制,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侵财犯罪、经济犯罪、毒品犯罪和网络犯罪等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促进社会治安良性循环。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管理,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取缔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有效净化社会环境。适时开展反偷私渡、反走私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强道路交通、边境、消防和林区安全管理,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大力加强政法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政法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政法队伍。 

专栏五:“平安莆田”建设相关名词解释 

 

▲五个提高: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能力;切实提高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和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切实提高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和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切实提高预防处置暴力恐怖等突发事件和经济社会紧急情况的能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安全和政法队伍的满意度。 

 

▲五个遏制:刑事案件增幅及造成危害程度得到有效遏制;涉黑涉恶等有组织犯罪,重特大暴力犯罪、侵财犯罪、经济犯罪、毒品犯罪、网络犯罪等案件得到有效遏制;群体性事件和异常上访事件得到有效遏制;偷私渡、黄赌毒等社会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爆炸、道路交通、火灾等安全生产和治安灾害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五个防止:防止发生“法轮功”邪教组织聚众闹事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案件和事件;防止发生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资财损失的恶性案件;防止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和重特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防止发生重大伤亡、重大损失、重大影响的治安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防止发生政法队伍重大违法违纪案件。 

 

六、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加快建立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树立现代危机管理理念,构筑社会安全应急救援系统。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正确化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妥善处置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体工作,加强信访工作,严格按照《信访条例》,整治信访秩序,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完善排查调处网络,发挥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的积极作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重点解决好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及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整顿清理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二)加快应急体系建设。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构筑反应快速、指挥顺畅、行动协调、救助有力的社会安全应急救援系统。继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深化民爆、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工地等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建设,消除安全隐患。健全应急预警网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环境保护、安全事故、人民防空、地质灾害、消防安全等预警系统建设。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抢险救援体系。加强防危知识教育,增强危机防范意识。 

 

(三)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责任,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打造诚信莆田。建立政府部门的信用监管和公共服务、市场信用服务机构的商业化运作、行业组织的诚信活动与自律三方面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快建设信用市场,培育发展一批信用征集、评价、担保、调资咨询等服务机构。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七、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继续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的能力。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妥善安置退伍、转业军人和随军家属。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提高应急动员能力和平战转换能力,建设反应快速、保障充分的国防动员机制和体系。切实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人防和海防管理,支持驻莆部队和武警部队战备训练和后勤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国防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切实提高双拥工作水平,使我市连续成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第十二章  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为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继续落实市委贯彻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的意见,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继续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按照宪法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在大团结大联合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与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深入开展依法治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市,提高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增强政府及其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逐步推进司法改革,强化司法监督,惩治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建立健全教育、防范、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推进法律服务机制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理论武装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理论武装,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发扬“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常之中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激发人们投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加强正确宣传舆论引导,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宣传新时代先进典型,激发全市人民创业热情,切实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鼓劲,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谐氛围。 

 

(二)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以提升人的文明素质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健全各类文明规范,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加强科普宣传,反对封建迷信,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诚信友爱、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显著提高公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水平及城乡文明程度。建设人民喜闻乐见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机关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和人文文化等群众性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加强精神文明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提高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能力。巩固扩大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密切党群干群联系。 

 

三、实施项目带动 

 

项目带动是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和主要抓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策划和建设项目,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安排和管理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以项目带动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四个建设”,强化项目带动联动效应,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项目策划生成。围绕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结合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各项具体工作,加强项目策划开发,建立和完善新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策划生成一批重大项目,保障“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项目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在扩展项目和项目组团中的主体作用,通过龙头项目的上下游延伸,重点推动一批产业链长、见效快的项目和项目组团,不断提高重点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工业项目在重点项目总数中的比重,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决策、建设和参建单位目标责任制及业绩考核奖惩办法,做到事前把关、事中督查、事后评价。坚持用开放和市场的办法,大力培育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确保重大规划项目的实施。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重点实施重大项目。制定完善规划项目工作制度,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透规划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对“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大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建立健全项目目标责任制和规划项目动态跟踪管理工作机制,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 

 

(三)拓展项目投融资渠道。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在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扩大利用国内外资金,增加金融信贷,鼓励民间投资。大力加强银企协作,进一步推进银企沟通与协作,积极向银行推介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项目,争取更多资金信贷支持。通过债权转让、独资经营、联合兼并等方式,积极鼓励项目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意识,指导帮助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整合信用担保资源,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争取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四、实施回归工程 

 

借助世界莆商大会和世界兴安同乡恳亲大会的平台,发挥各地开发湄洲湾协会和在外商会的作用,加强与海内外乡亲的联系,凝聚海内外乡亲的力量共同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坚持以亲情、乡情为纽带,进一步激发海内外乡亲投资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促进民资的踊跃回归。切实把实施民资回归工程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结合起来,坚持“三头六臂”抓项目,国有、外资、民资项目齐头并进,依靠情感、诚信、服务、保护、多予、少取六项措施招商引资。继续实行专人专职抓项目、效能督查促项目、环境建设保项目,巩固和发展“十五”期间民资回归的成效,促进更多民资项目落地建设;积极主动开展项目推介工作,做好投资引导,认真策划和推出一批项目,吸引在外民营资本进入,实现个人创业与家乡发展的双赢。 

 

五、切实改进作风 

 

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切实做到“四个到位”,确保规划的目标任务具体落到实处。 

 

(一)强化发展到位。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高举发展的旗,攻克发展的关,做好发展的事,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促发展、干发展上来,真正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化全市发展一盘棋的思想,真正服务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推动发展的激励机制,坚持用发展的成效来检验工作的成效,用发展来考核评价干部,营造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在干中取得共识、在干中取得实效、在干中形成氛围、在干中取得支持。 

 

(二)落实责任到位。责任成就事业,责任决定成败。党员干部要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工作机会,在职在岗,有位有为,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该负的责任勇于承担,该管的事主动管,该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推诿扯皮,不马虎应付,做到有职有责,有位有责,有岗有责,责随职走,把岗位责任切实落实到位。 

 

(三)优质服务到位。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过程,减少办文环节,严格限制办文时间,从机制等内在因素来提高效率。加强效能监督的力度,对于办事效率低下、影响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效能告诫,行为恶劣的给予严肃处理。建立健全针对职能单位服务水平的社会评价体系,让服务对象来当裁判员,并把评价结果作为单位和个人年终考核以及奖惩的一项重要依据。树立全程服务的理念,对所分解的任务和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优质服务到底,努力给服务对象一个负责任的答复。 

 

(四)执行制度到位。加强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防止出现对制度执行的不作为现象。继续抓好绩效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落实一把手效能责任追究制、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督察制、服务对象和相关单位评议制、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制,大力倡导有利于干事创业、有益于增进团结、有助于奋发向上的浩然正气。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守制度,带头落实制度,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的执行到位来巩固提高工作的成效,为“十一五”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六、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高度重视规划的组织实施,创新实施机制,充分发挥规划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确保“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领导协调。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各县区、各领域需要统筹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树立全局、科学的发展观念,按照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经济发展的措施,制定年度重大事项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建立规划实施的检查督办制度,确定每年需重点推进的重大事项,定期对规划期内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检查,研究部署推进重大事项或重点工程的实施。有关部门根据规划要求,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加以落实,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保障规划目标实现。充分利用书刊、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宣传规划,营造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使实施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分解落实总体规划。完善规划体系,通过专项规划、县区规划和年度计划,使总体规划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做好专项规划、县区规划和年度计划与本《纲要》的衔接,制定相关的实施工作方案,将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区、市直各部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根据本《纲要》,针对各个领域的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加以落实。 

 

 

专栏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 

 

▲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其他规划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 

 

(三)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并将其列入政府考核内容。跟踪分析规划的执行情况,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发展态势的影响,及时跟踪分析经济运行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提出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相关部门负责重点专项规划的跟踪分析,并接受市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对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客观分析评价发展规划实施的效果,及时发现并纠正规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与督导,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对《纲要》进行“纠偏”或“调适”,使《纲要》的实施更具实效。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评估,重点专项规划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当经济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他重要原因使经济运行偏离规划目标太大时,市政府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莆田发展大有作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2006年2月18日市四届人大八次会议批准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市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其中“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是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本《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依据《中共莆田市委关于制定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纲要(试行)》编制,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年度计划的总纲和依据,与专项规划和各县区“十一五”规划共同构成全市“十一五”规划体系。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年度计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保证“十一五”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一章  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随着“十五”计划的完成,莆田进入“十一五”新的发展时期,进入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肯定和支持,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福建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将给福建包括我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省委七届十次全会提出“依托大型港湾,壮大临海产业集群,推动以港兴城,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加快崛起”,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海峡西岸港口城市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目标和定位符合省委的要求,符合莆田的实际,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市港城的崛起。 

 

湄洲湾港口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以莆田市行政辖区为主体的经济综合体,是以现有的中心城区和未来的滨海城市为主体,包括全市范围的城镇体系。未来五年,我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将更好地呼应全局、融入对接,进一步整合和发挥区位、港口、妈祖文化、开放、侨乡和在外民营资本雄厚等各种优势,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强劲、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实现莆田在海峡西岸城市群中的壮大和崛起。 

 

一、“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市人民按照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五”目标胜利实现。 

 

(一)国民经济提速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9.93亿元,增长15.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7%,比“九五”期间快5.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0美元;全市财政总收入29.46亿元,年均增长17.9%,其中地方级收入14.56亿元,年均增长16.6%;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51.26亿元,超过1983-2000年投资的总和。经济总量和财政总收入跃升全省第七位,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运行步入新的增长期,为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三产结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20.0:45.3:34.7调整为2005年的14.0:53.9:32.1。农业保持平稳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水产、水果、畜牧、蔬菜和食用菌五大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已经形成了制鞋、电子、食品等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能源、化工、工艺美术、生物制药等一批成长性产业集群初露端倪,推动产业结构不断朝重化工业方向演进;服务业平稳发展,传统服务业得到提升,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品牌战略实施取得突破,“才子”衬衫、“东南香”大米、雪津啤酒、卡朱米羽绒服、沃特运动鞋和三棵树内外墙涂漆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才子、雪津和金威世家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三)城市建设大步跨越。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湄洲湾港口新城发展规划、妈祖城总体规划、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铁路站场周边地区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城乡规划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城市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五年内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86亿元。大力推进城市交通路网、市政工程、交通能源和垃圾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建设,建成了新市政中心、步行街、天九湾广场等设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城市绿化等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8.56平方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5.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04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6.6%。城市化水平达47.5%。 

 

(四)基础设施有效推进。开发生成并有效推进了水、电、路、港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辟新水源取得了重大突破,东圳水库外渡引水隧洞工程竣工通水,金钟水利枢纽工程正式批复立项,南日岛跨海供水前期工作进展顺利。LNG气电一体化、莆田燃气电厂、风力发电场相继动工建设。福厦铁路(莆田段)动工建设,向莆铁路列入全国“十一五”规划,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将实现与向莆铁路同步建设,“地无寸铁”成为历史;莆田滨海大道动工建设,莆田至秀屿高速公路支线、莆田至永春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秀屿3.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及一批中小泊位建成,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湄洲湾港口集疏运条件逐步改善。 

 

(五)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全市五年累计建设了10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3亿元。其中,国家级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及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佳通半钢子午胎技改工程、华港油脂和雪津啤酒10万吨扩建工程等项目正式建设;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我市,成为我市历史上最大的利用外资生产性项目和临海重化工业项目;中原港务30万吨中心油库和仙游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滨海城市、围海造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抓紧规划。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园区建成以来共招商引资320个项目。 

 

(六)民资回归效益初现。大力实施民资回归工程,自2003年下半年至2005年,全市累计招商引资项目1204个,总投资550亿元,其中工业类生产性项目759个,占63%,总投资302.6亿元。部分投产项目已经发挥较好的效益,有力地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8家,其中,2003年以来通过项目带动、民资回归和企业增资扩产增加的有212家。 

 

(七)对外开放继续拓展。加入WTO促进了我市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2005年外贸出口总额11.17亿美元,年均增长10.3%。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鞋革、电子、机电、轮胎产品增长较快。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3.2亿美元,五年累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3.02亿美元,新批千万美元以上项目明显增多,利用外资的质量提高。莆港澳台合作进一步加强。 

 

(八)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区划顺利调整,行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建立市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行政服务中心、投资项目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等“一办三中心”,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取消农业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取得新突破。政府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稳定机制得以加强。 

 

(九)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首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荣誉称号;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加快推进,技术转化成果能力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共获得国家专利552项,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三位。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素质不断提高,市场配置人才的功能逐步显现。2005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16万人,年均增长1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初步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形成了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五年间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为 6.4‰。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十)生态建设得到加强。环境污染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环境质量初步改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强,项目环境评价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明显提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并投入运营日处理8万吨的莆田市闽中污水处理厂;开展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水质达标率提高到45.8%;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得到加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6.8%,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04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0%。 

 

(十一)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就业、再就业和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不断推进,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6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年均增长6.6%。 

 

“十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得益于营造了一个和谐协调的发展环境,得益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方向,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通力协作与努力拼搏。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高举发展的旗、千方百计攻克发展的关、脚踏实地做好发展的事,形成了浓厚的发展氛围;坚定不移地以发展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努力把干部群众的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集聚了强大的发展合力;坚定不移地落实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七大关键举措,构建港口城市九大支撑体系全面展开,加快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加有力;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民资回归工程,策划、生成、建设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极大地增强了发展的后劲;坚定不移地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倡导“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抓敢管、敢做敢当”的精神,扎实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调动了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的环境;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安定稳定,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全市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将从1600美元向3000美元跃升,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一个重要关口。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市的基础条件,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竞争考验。 

 

(一)港城崛起的重要机遇。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更加明显,有利于我市发挥优势,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承接国际技术和产业转移,扩大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有利于我市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全面展开,以及国家更加重视和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区域间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变化,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优势,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更有作为。 

 

(二)跨越发展的有利条件。“十五”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为“十一五”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业已形成的良好态势将在“十一五”发展中得到延伸和进一步体现。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已经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效,有利于更好地凝聚海内外莆田乡亲的力量,围绕目标,统一行动,攻坚克难,加快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良好趋势的逐步形成,有利于全市上下集中精力谋发展、促发展、干发展。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等大能力港口集疏运网络的形成,临海大工业的崛起,湄洲湾港口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新阶段,我市对周边地区尤其是广阔内陆地区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些,预示着我市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即将进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三)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在看到跨越发展重要战略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与资源外向依赖度较强,防范、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风险的能力较弱。经济总量还比较小,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内生增长能力弱,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能够支撑经济跨越发展的大项目还不多,在激烈的竞争中比较优势仍难以充分发挥。重要原材料、土地和资金等重要资源要素的短缺和空间制约进一步加大。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特别是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居民安置等问题比较突出。实现统筹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还不完善,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益型文化等方面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尽协调。对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以攻坚克难的精神加以解决。 

 

 

 

第二章  总体发展构想 

 

 

 

立足科学发展,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六个扎实”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按照“八个加快发展”、“七大关键举措”、“六个落实”和“构建九大支撑体系”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民资回归工程,集聚要素,汇集合力,奋力追赶,能快则快,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抓住新机遇,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六个必须”和省委提出的八个方面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在具体实践中坚持“六个突出”: 

 

(一)突出统筹发展。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是我市的基本市情。从莆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发展为大、发展为先、发展为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能快则快的原则,持续努力,持续发展,呼应全局,再作贡献。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之路。 

 

(二)突出挖掘优势。挖掘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呼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全局,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和临海工业建设,纵深推进,拓展腹地,连片发展。发挥妈祖文化优势,把莆田建设成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挖掘侨乡和在外民营资本雄厚的优势,凝聚海内外乡亲的力量,共同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 

 

(三)突出项目带动。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推动工作的基本方法,作为凝聚人心的“磁场”、跨越发展的“撑杆”、集聚生产要素的“枢纽”、促进工作的抓手,贯穿于“十一五”发展的全过程。坚持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不断完善项目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大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的策划、生成、建设力度,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扎实有力的支撑。 

 

(四)突出改革开放。以改革创新激发社会活力,突破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着力促进民资持续回归,进一步密切我市与港澳台侨的合作与联系,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五)突出为民利民。坚持人民唯大、人民唯先、人民唯重,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六)突出社会和谐。坚持以发展求和谐、以为民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治求和谐、以提高执政能力求和谐,从“明确和谐社会建设的方向、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优化和谐社会建设的环境、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的保障、激发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力、塑造和谐社会建设的灵魂”六个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专栏一:相关名词解释 

 

▲六个扎实: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扎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深化改革开放,扎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搞好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对台合作,扎实扩大两岸交流合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扎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八个加快发展:振奋精神盯住发展、解放思想加速发展、突出重点推动发展、开拓创新促进发展、树立形象服务发展、形成合力谋划发展、把握全局维护发展、狠抓落实确保发展。 

 

▲七大关键举措:民资回归,智力回归,做强做大经济总量;分类引导,加强扶持,促进产业集聚提升;项目建港,以港兴市,推进滨海城市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拓展腹地对接两州;多元投入,经营城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龙头带动,劳力转移,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转变职能,提高效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六个落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强化落实;深化改革,完善体制保证落实;优化环境,形成合力加快落实;考核绩效,效能督查促进落实;明确职责,敢作敢当负责落实;提高素质,带好队伍抓好落实。 

 

▲九大支撑体系:崭新格局的港口支撑体系、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港城互动的城市支撑体系、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外向带动的开放支撑体系、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支撑体系、安全可靠的防灾减灾支撑体系、永续利用的生态支撑体系、平安和谐的管理服务支撑体系。 

 

▲六个必须: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保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经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三、发展目标 

 

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强劲、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湄洲湾港口城市,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翻番、港城崛起。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集群、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在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十一五”奋斗,经济发展强市、水陆交通枢纽、滨海旅游胜地、制造加工基地、电力能源中心、特色种养之乡、工艺美术之城、百万中心城区和新型人才高地的功能和地位基本确立。具体指标是: 

 

——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9:56: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0%;城镇化率达53%。 

 

——财政总收入达到70亿元,力争8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以上,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相一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25%,五年累计投资额突破1000亿元,年平均投资率在3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可比口径),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 

 

——森林覆盖率5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基数内;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6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总人口控制在318万人以内;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 

 

——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2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专栏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标 

 

“十一五”规划目标 

 

指标属性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800-1000

 

预期性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5以上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美元) 

 

3400

 

预期性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9:56:35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 

 

20

 

预期性 

 

 

城镇化率(%) 

 

53

 

预期性 

 

 

财政总收入(亿元) 

 

70-80

 

预期性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35以上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 

 

25以上 

 

预期性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3.5

 

预期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左右 

 

预期性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可比口径) 

 

30

 

预期性 

 

 

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20

 

预期性 

 

 

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0以上 

 

预期性 

 

 

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 

 

60以上 

 

预期性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9

 

预期性 

 

 

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65

 

预期性 

 

 

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 

 

13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4以内 

 

预期性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7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6

 

预期性 

 

 

单位GDP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58

 

约束性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0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在省下达的基数内 

 

约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8以下 

 

约束性 

 

 

总人口(万人) 

 

318以内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80

 

约束性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25

 

约束性 

 

 

专栏三:规划指标的属性 

 

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凝聚了全市人民意愿的战略意图,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其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 

 

▲预期性指标是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产业、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意志的指标,是市级人民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县(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直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四、发展布局 

 

主动呼应中部崛起,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全局,加快建设战略通道,打破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山海之间大跨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融合,促进经济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发挥地处海峡西岸沿海中部的区位优势,南北对接“两州”,即省内对接泉州和福州,省外对接长三角和珠三角,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对接、市场联接、科技合作、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和互利双赢;东出西进,向东外联台湾,主动承接海外产业转移,加强对台经济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湄洲湾港口和地处东南沿海与中西部联接点的区位优势,向西拓展内陆腹地,使我市成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交汇的“大窗口”。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服务祖国统一大业。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继续落实加快县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壮大县区经济,鼓励荔城、城厢、涵江三区加快发展,推动秀屿区迅速崛起,振兴仙游县域经济,提升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水平。发挥荔城、城厢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发达的优势,加快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构建现代物流中心,壮大城市经济;充分挖掘涵江侨资、商贸活跃和民营经济起步早的优势,发挥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带中的连接作用,以高新区和商贸批发中心为龙头,加快发展工业和商贸经济,建设工贸城区;用好湄洲湾北岸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发挥秀屿港口资源和在外民营资本雄厚的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海洋经济,建设成为湄洲湾港口城市新区;发挥仙游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优势和联结沿海与内陆腹地的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工业经济、特色农业和旅游经济,做大经济总量,把仙游建设成为海峡西岸工贸旅游城市;打响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品牌,建设湄洲岛跨海通道,发展旅游经济和对台交流,把湄洲岛建设成为海峡西岸著名的旅游胜地、全国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和世界妈祖文化朝圣中心。 

 

 

 

第三章  加快发展港口经济 

 

 

 

加快发展港口经济,是实现经济翻番、港城崛起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提升规划水平,举市兴港,推进港口开发,拓展港口腹地,形成大港口、大交通、大配套、大产业、大腹地的港口经济发展新格局,为推动湄洲湾尽快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新的出海口,成为祖国和平统一的桥头堡,提升莆田在全省乃至全国港口体系中的地位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一、提升规划水平 

 

以《莆田市港口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港口规划与临港产业、城市建设及土地利用、海洋功能、防灾环保等规划的衔接,严格执行港口总体规划。 

 

(一)明确港口功能定位。本着突出莆田特色,保证港口合理发展空间,根据莆田港的岸线资源条件及腹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莆田港功能定位:以大宗散货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等中转运输,完善装卸储运、中转换装和临港工业等功能,大力拓展现代物流、信息和综合服务等现代化的港口服务功能,积极促进临港产业基地的形成,把湄洲湾莆田港口建设成为以大型散货运输为主的物流中心和以沿海工业为依托的重要工业港,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2010年湄洲湾港口吞吐量争取达到5000万吨。 

 

(二)优化港口组合。秀屿港区、东吴港区作为综合运输及临港工业两大各具特色的港区,三江口港区、枫亭作业区、湄洲岛作业区分别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和客运旅游为主的中小港区(港点)的总体发展格局。其中: 

 

湄洲湾秀屿港区建成以集装箱、粮食、木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临港工业等为主的综合性通用港区,力争融入福建省港口群和闽东南物流圈。 

 

湄洲湾东吴港区逐步建设成为以煤炭、矿石、石油化工、原材料、修造船基地、海洋重工制造等为主的莆田港又一重要的综合性港区,成为推进莆田市临港装备制造业和重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兴化湾三江口港区立足于现有基础上的适当发展,改善装卸设备等港口作业条件,改善港区环境。 

 

枫亭作业区以扩大港口规模,提高吞吐能力为基础,建成以建筑材料、生活物资运输为主的小港口。 

 

(三)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港口总体规划,珍惜和合理利用好岸线资源,深化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做好对上衔接。建立由规划、发改、港务、建设、交通、海洋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机构,共同监督,确保规划得到严格执行,使湄洲湾(北岸)的港口开发能走出一条充分利用资源,集约化开发,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二、加快港口开发 

 

(一)建设大型深水泊位。重点主攻东吴港区的罗屿作业区和秀屿港区的莆头作业区,规划建设罗屿作业区1#~3#泊位、莆头作业区2#、3#泊位。完善秀屿港区的秀屿作业区,续建秀屿作业区0#和8#泊位,规划建设秀屿作业区2#、3#泊位。突破东吴港区的东吴作业区和秀屿港区的石门澳作业区,规划建设东吴作业区11#~12#泊位、石门澳1#泊位,新增吞吐能力2800万吨,合理建设三江口、枫亭等中小港点,积极改善湄洲岛交通码头条件。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远近结合、逐步发展的发展格局。 

 

(二)整治疏浚通航航道。建设湄洲湾公用航道一期工程,满足福建LNG船舶不乘潮安全通航;继续做好湄洲湾公用航道莆头5万吨级航道和石门澳5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使之可满足5万吨级船舶的航行要求;适时推进湄洲湾公用航道东吴15万吨级航道建设,以适应东吴作业区开发建设和进港散货船舶大型化的需要。同时,为了满足三江口3000吨级船舶航行需要,对原千吨级航道进行必要的扩宽疏浚。通航里程达73公里。 

 

(三)完善港口配套设施。以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为主轴,构筑“六纵四横”港口集疏运网络,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加快港区疏港公路的新建或改造,完善港区外部配套的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做到湄洲湾北岸港口铁路支线与向莆铁路同步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船舶交管系统,提升海事部门的监管和救助能力,完善与港口功能相适应的口岸监管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港口信息化程度,建立起符合莆田市自身特点的港口和口岸监管管理体制。建设港口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规划建设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数字港口”综合应用平台,通过信息化推进港口现代化建设。以发展大港口、大交通为先导,带动临海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和物流、仓储、保税区等港口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港口经济的繁荣。 

 

(四)加大港口多元投入。建立港口开发资本金筹措机制和贴息基金,积极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配套港口作业区的航道、锚地和导助航、集疏运系统等,根据不同设施的公益化程度,按照适当比例以股份的形式予以投入,或给予项目贴息支持。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多元投入,积极营造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港口投资的氛围,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建设经营港口码头、水路运输、现代物流业和配套基础设施,优先支持关联性、带动性的项目。建立和完善港口码头特许经营制度,允许投资者利用港口码头综合开发,开展各类经营,积极探索利用内外资的“地主港”开发方式,以“双赢互利”为原则尽快推动港口开发步伐。 

 

三、强化港口运营与管理 

 

(一)加强对港口发展和市场经营的监督和管理。在《福建省港口管理条例》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湄洲湾港口规章的制定工作。改革港口投资管理体制,降低决策成本。对不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港口投资项目实行一次性核准制,对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港口投资项目简化审批程序,项目建议书和可研合并,只批可研报告。提高与上级发改、交通等部门的沟通,争取部分项目自行审批,大型项目抓紧审批(包括岸线使用审批),湄洲湾北岸各个作业区统一组织通航安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和海域使用等方面的专项报告,一次性统一审查论证,具体项目只出具确认书,不需再独立编制审批专项报告。 

 

(二)理顺港口管理体制。根据我市口岸通关的具体情况,整合口岸管理机构与港务机构,形成大港务格局。港务局行使政府委托的行政职能,专司港口管理(包括航道、锚地)、港口建设的岸线规划管理以及与省直部门的沟通、协调。港务集团作为港口建设和生产营运的法人主体,通过吸纳民资、外资实现股份的多元化,科学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创造条件、规范行为,争取尽快组建上市公司,走举债—建设—营运—收益—还债的滚动发展路子,做大做强莆田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充实业务精、作风硬的各类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提升水平,追踪最新动态,跟上先进港口的步伐。 

 

(三)全面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积极引进国内外港口、航运和物流企业,引进港口航运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通过税费调节等手段支持和促进港口管理信息化,实现装卸机械和管理手段等向现代化、数字化的转变;研究和推动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体系的形成,实现港口性质向第三代发展;努力降低各类规费的收取标准,充分结合我市建港成本低、物流成本低的综合优势,全面提升湄洲湾港口对邻近港口、台湾港口的综合竞争优势。 

 

四、推进港口辐射与带动 

 

根据本地港口资源和产业布局的特点,延伸港口功能,积极依托港口开发和扩大临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和相应的物流园区,实现区港联动。吸引石化、冶金、电力等工业,成为区域及城市的工业中心和商贸物流活动中心,以港口带动工贸发展,以工业开发促进港口发展,促进港口城市和区域经济更快、更有效地发展。发挥湄洲湾港口和地处东南沿海与中西部联接点的区位优势,打造东出西进大通道,促进东西联动互动,向东外联台湾,主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依托湄洲湾大港口和太平洋国际航线,加强与世界各大港口的合作,千方百计引进国际性大型航运企业,争取加盟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国际航运业,进一步推进我市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合作和融合。借助向莆铁路、高速公路、省道,向西突进拓展内陆腹地,联手打造出海通道,联手开拓市场、开发资源、吸引投资,使我市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出海口。 

 

 

 

第四章  全力推动港城崛起 

 

 

 

依托湄洲湾港口开发建设,按照“港城互动、城以港兴、港以城用”的格局,推动港口城市崛起,成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构筑港口城市框架 

 

坚持“面海环湾、沿线带面、重点突破、整体发展”的原则,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仙游鲤城和枫亭为节点,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为主轴的集约开发态势,建立起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到2010年,建成大城市1个,即中心城市,由主城区和滨海城区组成,城市人口接近百万人;中等城市1个,即仙游鲤城,人口达到20万人;小城市1个,即仙游枫亭,人口达到10万人;重点建设8个左右适应现代化需要,布局合理、功能较齐全、设施较好、具有地方特色和风貌的中心镇。 

 

(一)中心城市。向南跨木兰溪开辟新城区,继续做大做强主城区;向海以港口和项目为导向,以妈祖城建设为启动,积极推进滨海新城区建设。 

 

主城区。以中心市区、涵江市区为依托,按照“城涵互动、前沿南进”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城港、荔港、涵港和滨海大道,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形成“一心三片”的空间结构。“一心”指大型生态绿心。即以北洋平原、荔林水系等乡土风貌为主体的生态型开放空间,是营造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三片”分别是中心市区、涵江市区和木兰溪南岸新城区。中心市区是主城区的核心部分,为全市政务中心、商业金融中心和文化体育中心;涵江市区是传统的商贸中心,规划建设成为具有水乡特色的工贸中心;木兰溪南岸新城区,由木兰溪南岸的新度、黄石组成,是主城区今后拓展的主要空间,突出产业集聚、商贸物流和交通枢纽功能。 

 

滨海城区。按照“港城互动、以港促城”的发展格局。加快港口码头及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发挥妈祖文化优势,建设成为以政务、文教、旅游度假、港口工业和物流为主要职能的具有滨海特色的现代化城区。规划形成“一心五组团”。“一心”为滨海新城中心城,发展成为未来新城的核心区,以政务、旅游、文教、科研等职能为主,加快建设妈祖城,尽快形成滨海城区风貌。“五组团”围绕中心区布局,分别是笏石组团、秀屿组团、东峤组团、东吴组团和湄洲岛组团。笏石组团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主,发展成为湄洲湾新城的副中心;秀屿组团建设成为以商港和临海工业为基地的综合发展区;东峤组团以木材加工为主体,建设成为以轻加工为主的工业基地;东吴组团建设成为大宗货物物流、大型临港工业、石化工业基地;湄洲岛以妈祖朝圣为特色,建设成为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二)仙游鲤城和枫亭。积极发展鲤城、枫亭,为今后撤县设市打下坚实基础。重点建设鲤南新区和工业园区,同时,以福泉漳沼高速公路复线、秀屿至仙游高速公路支线、湄洲岛至永春高速公路建设为导向,完善城区道路交通系统。做好木兰溪两岸和城区环境整治,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区综合实力。以枫亭镇、郊尾镇为中心,扩大城区范围,建设成连接湄洲湾南北岸的重要交通枢纽和产业基地。重点建设枫亭、郊尾工业集中区,开辟延伸产业基地,加快围垦工程和码头建设,积极争取重大临港项目落地;抓好滨海大道仙游段、福厦铁路仙游站等主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城区环境,提高城镇功能,增强服务项目建设能力。 

 

(三)中心镇。积极推进榜头、灵川、埭头、平海、度尾、钟山、庄边和常太等中心镇发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潜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搞好规划建设。工业型城镇集中建设工业小区,引导产业集聚,营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环境;旅游型城镇切实做好保护风景资源,完善旅游服务和交通设施;综合型城镇在职能上有所侧重,提高城镇环境整治和服务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跨组团综合交通体系、资源供配体系、信息互动网络和综合防灾体系。以快速路和主干路网为骨架,加快荔港、城港、涵港快速路、荔涵大道、滨海大道等重点项目的续建和新建,中心城市逐步形成三纵二横快速主干路网,推进港城互动发展。 

 

完善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多层次交通运输体系,形成方式多样、换乘便捷、安全舒适的智能型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建设市客运枢纽站、公交场站、荔园路二期、东园路、荔港大道、涵江环城路和军民路等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做好妈祖城、木材加工区、东吴开发区和湄洲岛跨海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轨道交通工程。 

 

超前规划建设好安全可靠的供水、供电和供气系统。在做好湄洲湾供水水源工程的基础上,完善城市供水网络。加快湄洲湾能源中心、产业集中区输变电系统的建设和改造,重点建设面向福建沿海的液化天然气接收基站和配套电厂,加快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健全消防、四防(防汛、防旱、防震、防台风)以及综合防灾的设施及管理体系,加强国防和人民防空体系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打造高品位城市形象 

 

按照现代化港口城市总体要求,重点加强特色突出的城市片区和产业集中区建设,形成“工业入园、住宅成区、商业进场、中心集聚”的良好态势,做优做美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综合功能。 

 

(一)完善城市特色地区建设。继续完善中心市区荔园路、延寿路周边地区建设,努力建设成为集文化、体育、科技、总部办公、示范住宅等城市重要功能设施于一体的新城区,体现“荔枝林带重点保护,高楼大厦点缀其中,道路两侧点状开发,新区建设连片繁荣”的特色;重点加强木兰溪沿岸整治工程建设,努力建设山、水、城交融的生态城市功能区;加强对福厦铁路以及向莆铁路莆田站周边地区的规划控制与建设;加快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步伐,树立海峡西岸对台窗口形象;依托湄洲岛,把妈祖城建设成为集文教、科研、休闲、娱乐、度假中心为一体的高品位的城市综合片区,兼具妈祖文化特色和滨海城市风貌。加快北洋水系整治,挖掘水乡特色,体现“城景相融”和“田园风光”的独特风貌。 

 

(二)推进城市住宅小区建设。发挥城市规划和土地储备的调控与引导作用,有计划建设一批环境优美、配套完善、舒适安全的住宅小区,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继续推进住宅小区建设,做到“处处精心、人人共享”。同时,提倡经济适用房、面积适中的公寓式住宅建设,为产业集中区持续发展提供生活服务。 

 

(三)推进工业集中地建设。以莆田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秀屿木材加工区为龙头,着力加快华林、荔园、黄石、新涵等工业集中地建设,构建能源中心、高科技产业基地、临海工业基地和制造业基地,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构建富有现代特征、具有莆田特色的产业体系。 

 

(四)启动支撑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的大型公用事业建设。加快建设物流中心、大学城、展销城,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搭建莆田参与世界竞争、展示莆田文明创造的舞台,构建支撑产业体系发展的知识平台。 

 

四、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 

 

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制度,完善城乡规划实施监察机制,切实树立规划的严肃性。深化城市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提高城市科学管理水平,按照职责权相一致的原则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思路,进一步理顺市、县区、乡镇各级管理体系,努力探索职责明确、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落实辖区管理责任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形成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的新体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高城市快速反应能力。 

 

 

 

第五章  提升产业集聚能力 

 

 

 

推进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强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海洋主导产业。到2010年,基本形成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成长型产业相互配套、紧密协作,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结构,初步建成海峡西岸重要制造加工基地,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一、建设制造加工基地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加大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以龙头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为支撑,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林产加工、医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努力壮大制鞋、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全力扶持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等成长产业,把莆田建设成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海峡西岸制造加工基地。 

 

(一)重点培育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业。抓住全省信息产业实施“3618”工程的机遇,以莆田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平台,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档次和附加值,重点推进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系统、光电子、新一代移动通信和微波通信设备等核心技术研究。加大吸引外资、港澳台资的力度,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快国家火炬计划——莆田液晶显示器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培育以开发新型元器件系列产品为主的产业,延伸产业链;争取福建台通二期工程尽早动工,吸引其配套企业前来投资形成产业集聚;加大扶持安特半导体项目的力度,建成全省最大的新型元器件制造业基地。

林产加工业。依托石门澳、东峤临港工业集聚区,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秀屿国家级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和国家进口木材加工锯材出口试点的政策优势,加快建设东峤木材加工区,带动木材贸易发展,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口岸及木材产品出口基地,形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木材加工、贸易、集散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原料林基地建设进度,加快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制浆和造纸项目建成投产,发展带动物流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产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化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全国主要的林产加工基地。 

 

医药医疗器械业。以生物技术药物(疫苗、诊断试剂)、优势化学原料药为重点,积极发展特色(中药材GAP)、天然药物、海洋药物、药物制剂新品种、新剂型和医疗器械。发挥在外乡亲从事医药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以建设医药医疗器械市场为平台,形成辐射全国的医药医疗器械生产和交易基地。

(二)努力壮大传统产业 

 

制鞋业。提高我市制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企业做大、产业做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产业协作精神,鼓励企业增资扩营和强强联合,引导中小企业挂靠大企业,发挥大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实现资源低成本共享,促进集群规模的快速扩张。坚持抓质量与打造品牌相结合,鼓励企业创新机制,加快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加快产品认证步伐,争取更多企业通过认证和获得产品免检资格及出口免检资格,再创更多品牌产品。同时,鼓励名牌企业实施系列化、多元化发展战略,走品牌经营和经营品牌相结合的道路,做大品牌规模。大力发展原辅材料和鞋机、鞋模生产等配套产业,建设全国性鞋业交易市场,加快建立集群共用的技术开发中心、时尚发布中心和符合国际环保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 

 

纺织服装业。以服装为龙头、企业为主体、文化为底蕴,充分发挥“才子”、“金威世家”、“卡朱米”等名牌服装和印染布企业的名牌效应,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设备,以大幅度提升纺织面料的生产水平为突破口,带动上下游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不断吸收国内外纺织服装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建立跟踪世界纺织领先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中间实验室、质量检测中心及专业纺织服装交易中心市场,形成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纺织、服装、漂染、成衣加工生产、辅料生产和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力争成为全省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 

 

食品加工业。充分利用我市果蔬、食用菌、畜禽、水产品等优势特色资源,加大内引外联,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食品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开发新资源、新门类、新产品。不断向方便、营养、安全、卫生和天然保健发展,走传统食品现代化、现代食品国际化的路子,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食品,加快开发进入家庭的工业化快餐食品。

工艺美术业。充分利用我市能工巧匠多、资源丰富及品牌优势,加快建设海峡工艺美术城,高起点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引导全市现有分散的工艺美术企业或家庭作坊集中布局,引导工艺行业在外资本和技术的回归,形成企业集聚、产业集中,形成规模效应。注重产业链上的系统配套和关联效应,集各种工艺加工、生产、展览、销售于一体,形成立体的全国性市场网络,每年举办一届“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在扶持鼓励我市工艺美术品生产企业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鼓励在工艺技术、产品种类和营销网络上进行创新。注重提高文化艺术含量,关注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开发,切实有效地发展旅游纪念品产业,由纯粹的“工业企业”向“文化企业”转变,强化主业发展,挖掘文化底蕴,把莆田工艺美术业做精、做强、做大。

(三)全力扶持成长产业 

 

机械制造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改造、整合、提升传统机械工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数控及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技术装备,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产品加工精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依托莆田高新区机电园、莆头作业区和太湖工业区,积极发展机械制造及机械零部件等工业,形成机械制造产业集聚区;依托东吴港区,积极争取设立出口加工区,引进重型机械装备项目,延伸产业链,争取布点修造船、海洋重工等项目,发展现代造船业;依托石门澳作业区,发展冶金及其深加工项目。 

 

能源业。以秀屿临港工业集聚区为载体,依托福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建设LNG气电一体化项目和科技产业园,延伸开发LNG深度利用项目,形成LNG产业集聚区;在湄洲湾火电厂一期工程基础上,抓紧二期工程项目前期建设,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集聚区;加快仙游抽水蓄能电站、风力发电等项目建设,同时做好潮汐能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使能源工业快速发展,建成“海西”有影响的重要能源基地。 

 

化工业。充分发挥我市深水良港的优势,紧紧抓住我市湄洲湾北岸被列入全省湄洲湾石化基地规划的机遇,积极引导国内外大型石化企业和民营资本投资东吴石化基地建设,围绕大型石化龙头项目,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链项目,以及参与配套公用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延长LNG产业链。实施以上游带动中下游,以中下游促进上游的双向推进战略,积极承接国际石化产业转移,利用与台湾“五缘”有利条件,瞄准台商石化产业转移,在东吴化工园区引进大型石化项目,发挥产业“群聚效应”,在东峤工业片区和枫亭工业区引进石化中下游项目,形成上中下游相互配套、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区域竞争优势的石化产业集群。 

 

(四)全面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把握好产业集聚和成长的规律,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快产业集聚、整合和升级,培育一批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和优势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重点培育壮大十个产业集群: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医药医疗器械、工艺美术四个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力争分别达到50亿元;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化工四个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力争分别达到100亿元;制鞋业、林产加工两个产业集群的工业产值力争分别达到200亿元。扶持中小企业的成长,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数达到1000家以上。培育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名牌优势产品,打造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航空母舰”,增强其对产业集群的带动能力,全市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超过150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30家。建成鞋材市场、医疗器械市场、工艺美术城和木材加工区等项目,完善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地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鼓励发展“飞地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研发、制造和成套能力。加快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着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激励机制。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和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有机结合,推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并能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的大型企业。 

 

(六)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大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力度,着重从生产过程、企业管理、流通领域等方面提高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重点支持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应用嵌入式软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先进控制技术、集散控制技术、柔性制造系统、模糊控制技术等;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各种先进实用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完善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重点支持区域性或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完善应用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信用与安全体系建设;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成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汇总和信息系统建设;推进“莆田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和“莆田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等行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建设。 

 

(七)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名牌培育力度,将重点行业的重点产品,有市场潜力的产品,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列入创名牌重点实施规划,实施“名牌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创品牌,争名牌,多出名牌产品,争创名牌企业,以名牌产品带动企业的发展。到2010年,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超过20个,名牌效应不断扩大。加大对名牌企业的扶持和对名牌产品的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我市实施名牌战略的运行机制和名牌创新发展保障支撑体系。增强品牌的综合效益,靠名牌综合各种生产要素,靠名牌打开市场,靠名牌运营资本,靠名牌形成企业形象。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做好工业产品标准、质量、认可认证、规避贸易壁垒等引导和促进工作。加强对名牌产品的监督管理,通过有效监管,促进我市产品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争创更多的名牌产品奠定基础。 

 

(八)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和培育一批行业协会,推动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集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形成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升级、符合国际惯例的行业协会群体,同时积极吸引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落户本市。加强行业协会规划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加快自律体制建设,加强对行业协会建设和管理的引导与监督,以保证其行业行政的社会公信度。以企业发展的需要为基点,把握新形势下行业协会工作的规律和要求,努力建立行业协会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运作机制。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注意吸收行业内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入会,进一步扩大行业协会覆盖面,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 

 

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把服务业放在突出的位置。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 

 

(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加快流通信息化建设,推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构筑商流、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枢纽中心,实现各种经济要素的有效聚合和辐射,促进市场资源的高效流动和配置优化。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的改造升级步伐,培育一批龙头商贸企业,推动连锁业向多业种、多业态发展。打造城市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现代商贸服务业向城市新区和县域扩展。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强化功能,优化布局,建立多元化城乡商业网点体系。加强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专业批发市场的集散功能,建设新型批发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初步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物流枢纽中心。以港口为现代物流平台,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建设一批重要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完善物流运作基础设施。优化工商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物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建立方便生产活动和生产消费的现代物流服务市场体系。吸引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投资兴业,扶持龙头物流企业,培育本地物流企业,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企业群。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推广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提高现代物流管理水平,降低地区生产总值中的物流成本比重。 

 

(二)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大力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经济适用住房与廉租住房为辅的多渠道住房供应体系,人均住房6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解决度达100%;建立文明高效的房地产流通服务体系与快捷及时的网络信息体系。推行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创建安全文明的“城市住宅示范小区”5个(国家级1个、省级4个);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规范市场行为。至2010年,具有竞争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到130家,从业人员达5万人;房地产开发用地400公顷,开发建设各类商品房约700万平方米,完成总投资达130亿元(年均开发建设各类商品房14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6亿元)。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十五”末的35平方米提高到40平方米。 

 

(三)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优化商业布局,进一步发展以荔城区为主的中心城区零售商业区,以324国道城涵两侧为主的生产资料批发商业区。充分利用我市加快城市化的机遇,积极引导城市商业向农村延伸,寻求大发展的空间,形成整体分散、布局集中的商业网络新格局。引导大中型商场创新经营理念,加快经营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业态,推广现代经营方式。批发业重点发展代理制、物资配送,零售业重点推行连锁经营,优先发展一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便民店、连锁超市和专卖店。支持发展大型服务集团,努力引进若干世界500强零售企业,规划建设专业市场、专业街,进一步繁荣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商贸流通业的科技含量,广泛推行电子商务、商业POS系统,提高流通效率和电子化水平。 

 

(四)提升金融保险服务。以建成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的多元化市场体系为首要目标,提升银行、保险服务层次,完善各类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效益为目标,综合经营与专业化经营有机结合的金融组织体系,促进个人投资理财、网上银行等金融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及时顺应产业经济集聚、整合、升级趋势变化带来的影响和需求,找寻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加强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与协调发展,力争“三个突破”。即以壮大货币市场、提高存贷比例为突破口,增强金融服务经济能力;以引导企业金融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为突破口,改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以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外资银行,借鉴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为突破点,大力发展存贷款业务,壮大莆田金融业务体量,放大金融服务经济功能,营造公平竞争氛围,改善融资环境。形成有效的金融监管、风险控制、信用征信及等级评价体系。加快发展保险业。创新营销渠道与营销方式,积极探索开展代理合作新途径,扩大保险品种销路,做强做大保险市场。研究开发个性化保险产品,包装组合各类消费群体的保险品种。大力推进银保、银证合作业务发展。加强与银行、证券机构的沟通与协调,促进莆田市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五)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结构合理、服务门类齐全,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社区服务网络。推动社区服务向包括托老服务、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残疾人服务、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居民生活服务等多层次、多方位的系列化服务发展。积极开展符合社区特点的多种形式的社区建设活动,以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不断强化综合服务和管理功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功能,拓展社区服务业的就业渠道,争取吸纳更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加快发展老年服务,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服务配套的综合性老年服务业机构,推进老年服务业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逐步完善老年服务体系。 

 

(六)加快发展商务服务。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准入制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广告会展、信息咨询和法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商务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商务服务业,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商务服务机构。加强困难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积极营造总部经济,搭建海峡工艺美术博览会等会展经济平台。 

 

三、着力振兴旅游经济 

 

围绕“建设滨海旅游胜地”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对台区位优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有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延伸旅游产业链,培育壮大旅游经济。到2010年,力争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递增10%和11%以上,全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比重的10%左右,进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一)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加强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开发一批旅游精品,重点打造莆田四大旅游品牌:妈祖信仰、南少林遗址等文化旅游,五个省级森林公园和城涵荔林水乡等生态观光旅游,九鲤湖、广化寺等风景名胜旅游,妈祖新城等滨海购物度假旅游。重点建设湄洲岛、妈祖旅游城、南日岛度假区、九鲤湖、南少林景区二期工程,完善塔斗山旅游景区,开发“二园一堂”(九牧祖祠陵园、蔡襄陵园、夹祭草堂),开辟沿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的滨海旅游风景线以及闽中革命纪念地红色旅游线路等。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包装,力争九鲤湖风景区、南少林景区、永兴岩风景区、菜溪岩风景区申报4A级旅游区;积极创建南北洋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层次。 

 

(二)延伸旅游产业链。在继续抓好观光休闲度假游、商务会展游、宗教朝圣游等传统旅游项目的同时,深度挖掘地方民俗传统文化内涵,建设人文景观,大力发展以妈祖民俗、南少林武术、九鲤湖祈梦、莆仙戏剧、寻根谒祖、名人史迹、名胜古迹等为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食、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风味特色小吃,新建4-5家4星级以上酒店,组建若干专业旅游车队。大力开发具有莆田地方特色的“六编六雕”旅游商品,带动旅游商贸、旅游交通、旅游农业、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创新旅游管理体系和经营机制,推进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整合旅游资源,组建旅游集团公司,统筹全市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规模效益。 

 

(三)加强旅游促销与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妈祖文化中国旅游王牌的效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对接全省“五区二带”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周边地市和华东四省的区域间的旅游协作,延伸旅游线路,加快与台港澳等地区旅游交流与合作步伐,进一步扩大莆田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遵循海陆联动、共同开发和海陆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挖掘我市丰富的海岸线、海湾、海岛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兴海,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壮大海洋主导产业,努力建设海洋强市。统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0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达360亿元,年均增长18%。

 

(一)优化海洋开发格局。优化海洋产业分工,综合协调各类海洋资源开发,逐步形成海岸带、海湾、海岛、近海、远海、远洋等多层次的海洋开发格局,逐步形成养殖、捕捞、加工、销售全方位和一体化的海洋产品生产格局,着力提高海洋产品的产出效益。根据《莆田市海洋功能区划》和莆田市滨海地区海洋资源、海洋经济发展的地域性特征及趋势,将沿海地区划分为5个海洋经济类型区。一是湄洲湾海洋运输、港口工业与物流经济区。以港口为龙头,以港口城市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海运及其相关配套衍生产业,增强港口综合性职能,密切港口与地方经济的联系,促进港口龙头带动作用的发挥。二是湄洲岛旅游和对台经济区。利用妈祖对台的影响,以妈祖文化作为纽带,加快两岸文化交流,并进一步做好“三通”的准备工作。三是兴化湾海洋经济综合开发区。发展以滩涂、垦区和石城海区等为主的综合养殖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四是平海湾海洋经济综合开发区。建立全省最大的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现代化育苗基地和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发展盐化工业,开发海洋生物药物和海洋保健食品产业。五是南日岛海岛经济区。开发以渔港经济、珍稀名优等海产品养殖和育苗、生态渔业为主的海水养殖、特色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海岛生态旅游、对台贸易和海洋再生能源开发产业。 

 

(二)发展壮大海洋产业。重点发展临港工业、海洋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水产品流通加工业、海洋能源及其利用产业等海洋产业,着力构建具有莆田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海洋产业的集聚力、带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洋港口运输业。加快港口设施建设,改善集疏运条件,扩大港口的综合吞吐能力,提升港运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建成多功能、快速、高效的综合运输网。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矿建材料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充分发挥海洋交通运输在临海工业、物流配送、港口经济中的拉动作用,为打造湄洲湾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 

 

海洋渔业。调整优化海洋捕捞业,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实施限额捕捞制度,开拓远洋渔业生产经营。着力提高海水养殖业科技含量,优化滩涂垦区养殖,拓展浅海深水养殖,开发海岛海域养殖。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努力培育和壮大区域优势养殖品种。至2010年全市海水养殖总面积达30万亩,海水养殖产量达60万吨。 

 

水产品流通加工业。加大力度开发藻类、贝类、中上层鱼类及低值鱼虾类等大宗品种的精深加工,提升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开发特色精品,拓展内外销路。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培育壮大一批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和推动水产加工企业开展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提高企业生产标准化、经营外向化水平,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水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以涵江水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以荔城、城厢以及黄石、笏石、平海、埭头等沿海重点渔业乡镇水产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市场流通体系。 

 

海洋能源及其利用产业。积极发展潮汐能、风能利用、海洋药物开发、盐业和盐化工、海水淡化利用等产业。加快海岛和沿海突出部风力发电场建设,开展潮汐能发电的前期项目储备。做好盐田技术改造,发展盐化工业。鼓励和引导沿海工业大量使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发展海水直接利用。 

 

(三)实施科技兴海。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加强科技向海洋产业渗透,实施“科技兴海”示范工程,建设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创建区域性海洋科技服务中心,重点建设一至二个试验示范基地,增强潜在生产力孵化的能力。建立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抓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切实做好海洋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抓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建立科技信息发布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海洋科技推广咨询服务体系。加大海洋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创造条件在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增设涉海相关专业,发展海洋教育,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大力开展涉海职业技术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劳动者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重视和加强在职培训与海洋科普教育,建立海洋开发技术培训基地和教育工作,通过短训、讲座等形式培训更多的海洋技术人才。 

 

(四)加强海洋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立足于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加强海洋资源保护,促进海洋生态良性循环。滨海风景旅游区、海洋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禁止养殖,已经养殖的应“退养还海”。强化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抽采海沙和破坏海岸线资源的行为。修复海洋生态防线,加强全市海岸线沿海防护林建设。在现有护岸林基本合拢的基础上,加速老林带更新和低效林改造,构筑沿海岸线绿色屏障。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减少陆源污染物入海量,防止海洋环境退化。加强港口生态保护,控制船舶污染。严格执行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养殖布局、优化养殖结构、控制养殖密度、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实现海洋养殖过程的清洁生产,减少水体养殖的自身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与条件,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基本形成城乡产业融合、资源共享、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现代文明。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具体达到十个目标:班子健全村部整洁,村务公开管理民主,收入增加贫困有助,“三电”进村路面硬化,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饮水卫生住宅安全,儿童入学医疗合作,文化活动健康丰富,婚丧喜庆移风易俗,邻里和睦社会安定。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着力做好“三农”工作,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政策。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的要求,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水准地推进乡村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建设的杂、乱、散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规范有序、布局合理的乡村建设管理机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城乡衔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农村面貌的明显改变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树立农村新形象。 

 

二、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合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壮大水果、水产、畜牧、蔬菜和食用菌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做好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加快建设速生丰产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发展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水产、畜牧养殖基地,巩固壮大水果、食用菌、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的种植规模,加快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更新换代,提高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加工水平,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新产品,推广优良品种,建立原料基地;发展精深加工,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加强市场信息、市场设施和检验检测服务;扶持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比“十五”末翻一番;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再委托生产、保护价收购、提供服务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收购关系;重点扶持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群,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整体效益。 

 

(三)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带。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四条农业产业带:海洋蓝色农业产业带。沿海乡镇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海洋种殖业等蓝色产业。在秀屿区建立全国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在埭头至东庄海域建立海带、紫菜、龙须菜等藻类养殖基地,在灵川至枫亭海域建立全国主要的花蛤育苗基地,在兴化湾海域建立海蛏、牡蛎养殖基地。高优创汇农业产业带。以平原乡镇为主,以提高品质为突破口,扩大出口,发展传统农业。鼓励投资者开发农产品加工新品种,积极创办畜牧、食用菌、蔬菜、粮食作物的精深加工企业,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拓展出口渠道,增加出口创汇。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在城郊结合部和沿海岛屿、半岛发展以特色农产品的种养殖、品尝等为中心内容,创办集种养、品尝、垂钓、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生态绿色农业产业带。重点建立度尾、大济文旦柚种植基地,常太、萩芦、白沙、新县、庄边和书峰等优质枇杷基地,华亭、郊尾、盖尾、枫亭、园庄、赖店和萩芦等优质龙眼基地,黄石、新度、拱辰、镇海、西天尾和龙桥等优质荔枝基地,西天尾和龙桥橄榄基地,逐步建立水果新品种生产基地。适应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原料林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以速生、丰产、优质树种为主的用材林生产,发展林业产业。 

 

(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进一步改善和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积极建立以国有推广机构为主导和面向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县乡农技推广站按“三定”、“五有”的要求配备农技人员,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抓好村级农民技术员、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完善县、乡、村农技推广网络。组织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加强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五)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制定修订一批农业质量标准,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优势农产品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食品放心工程”,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市县(区)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配齐检测、检疫的仪器设备,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系数,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 

 

(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十一五”期间,建设标准农田示范片73片,面积18万亩,占全市农田面积30%左右。到2010年,县级干线公路网基本建成,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继续推进水利“六千”工程建设,以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工程为重点,推动乌溪、西音、南埔、虎爪垅、东厝等水库的前期工作,实施以东圳水库为重点的增效工程,建立一批具有蓄水、调洪、发电、供水等综合功能的蓄水工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前海围垦、石门澳围垦、莆头作业区围垦、妈祖城围垦、东吴围垦、东峤围垦、湄洲岛围垦和枫亭海安围垦的前期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澄峰围垦进度。 

 

三、深化农村改革 

 

围绕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加强乡村两级财务管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基本上得到化解。认真做好林权制度改革的验收工作,完善林权流转服务的配套改革工作,调动农村群众营林造林积极性。继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巩固成效,完善制度,探索提高。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稳定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创新。继续组织开展“科技扶农活动”,选派一批农业科技人员挂钩专业村、专业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规范窗口服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建立上下联动、一体化运作的“三农”联动服务网络,强化服务“三农”职能;深入开展“村企共建、村会协作”活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四、兴办公共事业 

 

强化政府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社会公共项目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形成城乡互动、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局面。 

 

(一)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鼓励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和人员到农村开展服务,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实现农村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客运覆盖到全市所有乡(镇),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完善农村供水设施,建成南日岛跨海供水工程,让农村群众喝上卫生饮用水。发展远程教育,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大“一池三改”推广力度,普及农村沼气,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整治村容村貌,整治农村污染源,条件成熟的乡村排污和垃圾处理纳入城市管理,逐步改善农村群众生活环境。 

 

(二)建设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完善农副产品营销服务、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服务和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等五大体系。整合农村社会化服务资源,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把农村社会化服务中的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加强市场设施建设,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建成一个完整的功能互补的市场设施网络。建设营销队伍,继续发挥供销等国有企业营销队伍的作用,充分调动各种中介组织、农民个体营销队伍的积极性,扩大农产品销售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流通信息网络建设,形成广泛的销售信息网络。加快农业信息网建设,实施信息入户工程和969155农业热线信息服务工程,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效率。 

 

五、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广辟农民持续增收路子。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因地制宜多样化经营,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和设施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主渠道,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更多的农民走出去闯天下、闯市场,增加收入。大规模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形成覆盖所有劳动者的就业服务新体系,促进更多的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创业环境,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专栏四:新农村建设相关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水利“六千”工程: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千万亩节水工程、千万方山地水利工程、千座水库保安工程、千公里河道清水工程、千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一池三改:推广沼气和改圈、改厕、改厨。 

 

 

 

第七章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 

 

 

 

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适度超前、提高水平”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交通、能源、防灾减灾体系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从基本适应转向适度超前、从数量扩张转向量与质并重、从为经济发展配套服务转向引导促进经济发展转变,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体系的综合效率和服务水平,构建全省新兴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电力能源中心,为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一、构建水陆交通枢纽 

 

充分利用邻近台湾、腹地纵深的地缘优势,继续抓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福厦客运专线和向莆快速铁路,初步建成以铁路为主干、公路为主体的对外运输网络,形成以大型港口、铁路客货运站、公路场站为中心的一体化地区性交通枢纽;紧密连接不同方向、不同运输方式和市内交通,以现代化设施和管理手段实现旅客“零换乘”和货物“无缝转运”;基本建成以“五纵三横”主干线公路网为主骨架,以县区干线公路网为补充,以农村道路网为基础的公路网;分步治理和疏浚木兰溪航道,逐步恢复木兰溪航运;充分利用原有城区公路网,调整公路等级结构,提高公路网密度,形成与城市布局相适应的城市交通网络。 

 

(一)铁路。构筑以莆田铁路客运站为中心,由福厦客运专线和向莆快速铁路组成的以客运为主体的快速客运系统,发展城际旅客运输,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以莆田铁路区段站为中心,由向莆快速铁路、港口专用线和港前站组成的以集装箱、行包和大宗散货为主体的货运系统,发展集装箱运输,拓展港口腹地,推进港口城市建设;促进客运站与城市公共交通密切联接、货运站与港口、临港工业区和大型企业紧密衔接,形成分别衔接福州、厦门、南昌和莆田主要港区等四个方向的全方位、立体式铁路枢纽。 

 

(二)公路。形成以“五纵三横”主干线公路网为主骨架,以县域干线公路网为补充,以农村道路网为基础的三个层次的公路网。 

 

第一层次。形成“五纵三横”的主骨架(第四纵为福泉厦漳高速公路莆田段,已于1999年建成通车),贯通各县区、连通沿海重要港口、沟通莆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和人员往来,为快速集散客货流服务。其中:第一纵为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九横”规划中的第一纵,即省道S201线(福建滨海通道)莆田段,线路长170公里(其中连接线长35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第二纵为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九横”规划中的第二纵,即省道S202线莆田段,线路长100公里,经涵江、荔城、秀屿至湄洲岛共13个乡镇,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建成连接山区与沿海的主要通道;第三纵为福建省“两纵两横”国道网福州至昆明G324国道莆田段,线路长58公里,其中穿越城区30公里规划建设为绕城过境、兼具城市快速路功能的一级公路,其余28公里建设为二级公路;第五纵为福建省“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三纵福泉厦漳诏高速公路复线莆田段,线路长59公里,规划建设为高速公路;第一横为大洋—庄边—游洋—象溪—惠格岭公路,为环山区的重要通道,从福清宏路经莆田大洋至仙游游洋至永春,线路长146公里,规划建设为二级和三级公路;第二横为福建省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九横”规划中的第六横,即省道S306线莆田段,线路长75公里,其中20公里规划建设为二级公路;第三横为湄洲岛至永春高速公路,莆田境内长88公里,规划建设为高速公路。 

 

第二层次。以乡镇、街道、较大行政村、国防基地和旅游景点等为结点,以现有25条县道和104条乡道为主要线路,构成县区干线网络。规划里程1500公里,以三级公路为主要建设标准。 

 

第三层次。加快农村公路网路面硬化改造步伐,至2010年实现农村公路网路面硬化里程达3000公里以上,形成以行政村、集贸市场、学校、自然村、居民聚居点和生产基地等为结点的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实现全市能通公路的行政村路面全部硬化,根本解决广大农民交通难问题。 

 

(三)运输枢纽。构筑以湄洲湾港口为中心的城乡陆海交通运输一体化管理体系,重点加强客运枢纽中心和货运中心建设,初步建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能适应运输市场需要的公路站场体系。“十一五”期间,建设一级客运站4个(其中改造1个),二级客运站3个,三级客运站5个,四级客运站1个,农村客运站23个,货运站5个。 

 

运输枢纽。公路客运方面,莆田主城区建成汽车客运中心枢纽站,莆田铁路客运站附近建成1个一级客运站,省级公路重要枢纽县(区)拥有一个一级公路客运站和一个二级公路客运站;所有县级公路旅客集结中心地带拥有一个二级公路客运站;一般乡镇都拥有一个五级公路客运站,重要乡镇拥有一个二级或三级公路客运站;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联网售票。公路货运方面,湄洲湾港口、火车站至少拥有一个大型物流园区,省级公路重要枢纽县(区)至少拥有一个大型物流中心;所有县级公路货物集散中心地带都拥有一个具有集散和转运功能的物流中心或货运站;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对社会开放的货运交易平台,实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站之间资源共享、合理分工、相互协作。 

 

水路运输业。客运方面,以发展市内、省内运输为主,湄洲岛对台客运在突破单向直航基础上,争取两岸双向直航,带动湄洲岛旅游船舶运输业发展,形成以湄洲岛为中心,航线辐射沿海主要港口地区,集旅游、观光、商业为一体的海上客运产业。南日岛等7个岛屿的水上客运建成100吨级以上的陆岛交通码头,更新渡船,从根本上解决海岛群众出行安全问题。货运方面,构筑以民营企业为龙头,整合全市小型水路运输企业,组建股份制水路运输企业,发展5-10万吨级大型运输船舶,开辟至日、美、欧等航线,以集装箱和大型散杂物运输为主,以我市所需求和出口的散杂产品运输为辅,带动水路运输企业管理向高层次发展,促进水运附属业和全市经济发展。 

 

(四)内河航运。结合木兰溪治理,疏浚木兰溪航道,逐步恢复木兰溪航运,配套建设相应的客货码头,改善沿岸环境,大力发展旅游游艇,积极引导开展货物运输。 

 

二、建设电力能源中心 

 

以建成海峡西岸能源供应基地为目标,以LNG项目为龙头,并举发展火电、水电、气电、风能,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坚持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化电网建设,构建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一)能源。把能源作为我市的战略性产业来抓,充分利用港口优势条件,加快建立能源产业开发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多元化,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重点建设福建LNG接收站和输气干线项目,积极做好福建LNG项目二期前期工作和项目储备,适时推进建设。贯彻《可再生能源法》,加大新能源开发的力度,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推进优质能源供应多元化。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建成莆田市风力发电场,开展海上风能利用研究,到2010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拓宽太阳能开发和应用领域,在工业园区、乡镇街道推广太阳能路灯,在沿海岛屿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结合木兰溪、萩芦溪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发展、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等,建设一批上规模的沼气工程,提高沼气技术水平;积极做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工作,力争“十一五”期间投入运行;开展当地潮汐能利用可行性研究;制定支持新能源开发的办法,通过贷款贴息、风险投资或减免税收、价格补贴和奖励等措施支持新能源的发展。 

 

(二)电力。加快电力产业化发展步伐,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电源点布局,加快负荷中心电源建设。加快建设莆田燃气电厂和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湄洲湾火电厂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尽快推进建设。到201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以上。 

 

(三)电网。坚持电网与电源相协调,扩大电网规模,优化电网结构,加强主干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以50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站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造完善城乡电网,加强与省网的密切联系,构建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合理、层次分明的现代化电网。到2010年,全市新扩建220千伏输变电站6座,新建和扩建110千伏输变电站24座,电网供电可靠性、灵活性进一步提高。 

 

三、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防灾减灾工作与经济建设一起抓,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 

 

(一)强化防汛抗旱设施建设 

 

江海堤防。建成并投入使用木兰溪郑坂段防洪工程,加快木兰溪霞林段防洪工程前期工作,规划推进木兰溪下游南北洋平原排涝工程,更好地发挥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的排洪泄洪作用;加快全市30公里海堤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全面提高防洪防潮能力,建立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防洪防潮工程体系。 

 

蓄水调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以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为重点,推进乌溪水库、西音水库的前期工作,建立一批具有蓄水、调洪、发电、供水等综合功能的蓄水工程;规划仙游金钟至湄洲湾调水工程,“十一五”期末建成并投入使用。 

 

水利除险保安。加强重要水源地保护,建成东圳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部分建成木兰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着力提高水效率和效益。加快大中型、小(一)型水库的正常运转,降低小型水库病库率。推进江河洪水预警报系统、台风信息实时自动采集分析系统、卫星云图自动接收系统、县级洪水预警报系统和水库水闸水情自动测报建设,完善防汛指挥系统,提高防洪调度能力。 

 

(二)强化农业生产安全保障 

 

渔港(避风港)。建立以国家一级渔港为主体、二级渔港和三级渔港为补充,覆盖全市沿海重点渔区,布局合理、大中小型港兼顾、功能完善的渔港(避风港)防灾减灾体系。 

 

农林牧渔病虫害防控。加快农作物病害预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准确率;完善和建立动物病害检验监测体系,加大动物疫病控制力度;切实控制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提高有效防治率、监测覆盖率和产地检疫率;尽快建立系统的水产品病害监测网络,加强水产品病害、疫情的预测防治。 

 

森林火灾防治。健全完善处置森林火灾的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建设,加大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阻隔带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提高森林防火能力。 

 

沿海防护林和主要江河流域生态公益林保护。重点抓好基干林带建设,加快老林带更新与农田林网建设,推进沙荒风口治理,提高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侵蚀的能力。实施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工程,提高森林蓄水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江河源头及两侧水土。 

 

(三)构建自然灾害预警体系 

 

地震灾害预警。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推进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城乡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地震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加快建设GPS基准点观测台网和强震观测台网,进一步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全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明显增强,抗御地震灾害能力和紧急救援综合能力有明显提高,城区重要建筑物具备抗御六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农村具备相应抗御地震灾害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专业监测网络、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危险。 

 

灾害性气象预警。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加快大气监测自动化建设,拓宽气候服务领域,加强对台风、暴雨、海上大风、大雾、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预报,2010年全市气象服务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完善优化中尺度天气综合监测网、信息通讯网和综合气象服务系统,加强气象技术保证体系建设,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和气象预报准确率。建立新型立体气象监测系统,加快建立地质山洪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生态环境气象特种监测站、自动雨量站和自动气象站。 

 

四、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数字莆田”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围绕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继续加快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及山区的智能化传输网和多媒体通信网,优化现有固定电话交换网络,改造移动通信网络,逐步向第三代移动网络过渡,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与宽带化改造,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及信息资源整合,建立市县(区)两级政务部门网上办公和网上审批,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构建政府应急指挥和防灾减灾网络系统,增强政府处理紧急突发事件和保障社会安定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信息技术社会化应用领域,加快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信息化建设,加强“三农”信息化服务。以湄洲湾港口发展为依托,规划建设莆田市现代物流电子平台,推进“数字港口”建设。 

 

 

 

第八章  加快科教和社会事业发展 

 

 

 

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才保障体系、文化和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经济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一、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建立适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自身研发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 

 

(一)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全面开展企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生产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投入机制,组织实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化工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开发一批有市场竞争力、有自有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强与中科院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注重消化、吸收与创新。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培植5-10家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抓好莆田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引进重大高新技术项目,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二)加强科普工作。积极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大力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科技成果推介工作,推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促进科技项目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科技推行体系,建设科技示范项目,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科普设施、科技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普基地,建设市科技馆新馆,各县区建立一所科技馆或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各乡(镇)村(居委会)建立科普画廊或科普宣传栏、图书馆室。建立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和行业、社区、民间等多层次多渠道的新型科普投入体系,切实增加科普投入。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坚持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筹各类教育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统筹职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统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发展,整合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一)加强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工作,全面推进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坚持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师资配备和教学设施建设上重点向农村倾斜,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扩大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覆盖面,稳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着重抓好乡镇中心校建设,加强山区寄宿制中小学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加强特殊教育,扩大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规模,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拓宽高中教育的投入渠道,加强高中教育设施建设,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质量,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6所和省级达标普通中学19所。 

 

(二)提升高等教育层次和水平。继续加强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具有专业特色、学科优势、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我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两岸旅游教育合作基地。依托市教师进修学院和仙游师范,筹建莆田教育学院,将莆田教育学院建成全市教师培养、培训中心。加强电大莆田分校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支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拓展高等教育办学空间。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立足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需要,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统筹、全社会支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优化专业设置,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质量和效益。实施“重点示范性学校建设”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实力。全市新建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各2所。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中等成人继续教育,加强岗位培训、再就业职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培训工作。完善农村县(区)、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广泛开展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的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进社区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 

 

(四)推进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与办学体系,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增加公共教育经费。大力发展民办非义务教育,构建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推行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聘任制度,深化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制度,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学历、学位层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至2010年,力争打造出一支3000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小学教师大专化和初中教师本科化比率分别达到80%以上,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8%以上,硕士生比率达2%以上。 

 

三、构建新型人才高地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人人都可以成为人才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构建新型人才高地。到2010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力争达到12.2万人,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量的7%以上。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引导企业、高校、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制定实施大规模培训教育计划,加快更新、拓宽和提高现有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加快建立莆田市人才信息网络平台,莆港台人才合作平台,妈祖文化人才交流平台,创建若 干博士后工作站。 

 

(二)积极发挥莆籍在外各类人才优势。充分发挥莆田人文优势,多渠道发挥莆籍各类在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的作用,用足、用活优惠政策,促进智力回归,为莆田文化、经贸、科技、教育交流提供各类人才保障。加大吸引和使用海内外人才的力度,加强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建设,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利用莆商网络,开展以商引商,大力引进与莆田市经济发展相关的学科带头人、工程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科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员等优秀人才,注重以项目引人才、聚人才、留人才,形成人才、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构筑以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为导向的海外人才聚集地。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专家组织及培训渠道的联系,拓宽引智渠道。 

 

(三)营造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建立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继续落实促进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继续落实优秀拔尖人才选拔、政府特殊津贴等各项制度,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现有人才创业发展。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倡导竞争机制,健全考评体系,努力形成广纳群贤、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中科院、民营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第一线、先进地区和艰苦地区挂职锻炼,为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四、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大力发展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立起与湄洲湾港口城市相适应,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相辉映,能够有效凝聚全市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先进文化体系,使我市成为海峡西岸重要文化产业基地和对台文化交流基地,成为闻名全国的“戏曲之乡”、“音乐之乡”、“绘画之乡”、“摄影之乡”、“木雕之乡”和“仿古家具之乡”,重振文献名邦雄风。 

 

(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重点在戏剧、音乐、舞蹈、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等方面推出一批具有全省、全国影响的文化精品。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进一步加大妈祖文化、南少林文化、莆仙戏剧文化等富有莆田特色的地方文化的开发力度,建立以湄洲岛为主体的妈祖文化研究基地,以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城区为主体的莆田历史文化保护基地,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九鲤湖、湄洲岛、南少林寺等景区为主体的古文化和旅游文化观光基地,以涵江区、荔城区为主体的乡土民俗、荔林水乡、生态文化开发基地,以江口镇、赖店镇等为主体的侨区文化发展基地。大力挖掘和利用莆田民间艺术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和抢救文化遗产。重点加大对古老剧种莆仙戏的保护、剧目开发和演艺场所建设,争取莆仙戏申报“联合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妈祖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整理,重视和合理开发、利用妈祖文化资源与妈祖文化研究成果,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加强文物保护,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抓好三清殿、广化寺释迦文佛塔、木兰陂等重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扩建市图书馆,完善市博物馆,建设莆仙大剧院,实现每个县区都有文化馆,每个社区都有文化活动室,每个居民小区都有一户以上“文化之家”或“文化中心户”,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文化站,村村建有文化室。健全和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文化网络。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全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服务活动室、文化广场等设施。 

 

(二)积极发展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实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发展战略,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发展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力争承办第14届省运会,重点突出田径、武术、水上运动、重竞技和球类等项目,积极培育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体校(队)资源,重点加快市体育中心后续工程建设。积极申报建设湄洲岛全国帆船、沙滩排球等训练比赛基地。到2010年,各县区拥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田径场、体育馆、游泳池和全民健身中心,各乡镇(街道)、中小学按规定标准配置体育场地和设施,全市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1.2平方米以上。进一步完善广电传输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广播电视,不断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到2010年,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全面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节目传输和交换的网络化、数字化。 

 

(三)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文艺演出业、工艺美术业、报业、广播电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体育健身业等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文化特色品牌,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文化产业资源重组,培育一批多元化、跨地区的文化产业集团,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文化企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加强文化市场和互联网的管理,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五、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基本医疗,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疾病防治和农村卫生工作,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健全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确保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挥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建成比较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医疗救治、疫情监测报告、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及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市级和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施,市第五医院传染病区,仙游、涵江、秀屿等县(区)级医院传染病区,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和120急救网络。加强对鼠疫、霍乱、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传染性肝炎、肺结核病和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职业病发病率。改善和提高妇幼保健水平,提高儿童保健覆盖率。探索建立慢性非传染病防治模式,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二)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成比较完善的县(区)、乡、村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体系,为农村提供安全、价格较为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重点加强全市8个中心卫生院和海岛、边远山区卫生院建设,增强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服务功能。合理布局建设村卫生所,进一步巩固村卫生所覆盖全市行政村的建设目标,提高全市乡村医生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水平。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到2010年,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全市所有乡镇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 

 

(三)建立健全医疗服务新体系。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合理分工、方便快捷高效的城市医疗服务新体系。县区级医院全部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建成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新区,组建市性病防治中心、市老年康复医院和市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到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覆盖全市社区居委会。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合理配置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加快发展民办医院,吸引社会资源兴办医疗事业。严格医疗收费管理,降低医药费用。 

 

(四)促进城乡卫生协调发展。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引导富余卫生资源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医疗服务薄弱的地区流动。实施省级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继续创建卫生城镇。改善城乡卫生环境。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农村自来水普及和家庭厕所无害化改造,到201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以上,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城乡“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六、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优化人口结构。建立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计生工作机制,加强各级计生协会建设,采取法律、教育、经济、行政等措施,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调控体系和管理机制,基本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继续把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型婚育文化。实施计生“三结合”的“法定奖励、节育奖励、贡献奖励、扶助奖励、伤残奖励”五项奖励制度和“致富、安居、成才、保障、亲情”五项工程以及救助贫困母亲幸福工程,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基层计生服务站(所)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加大老龄人事业发展投入,加强老龄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老年服务业,建设市老年文化教育中心。

 

 

第九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基本国策,树立全民节约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生态市建设,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监测和综合整治,初步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绿色港口城市。 

 

一、推进资源节约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推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大力实施节能降耗措施,建立健全以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用地、节约原材料为重点的资源有偿使用体制和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十一五”期间,工业每万元产值能耗年节电率达到8%。 

 

(一)积极推进能源节约。加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走节能型工业发展道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节能管理,鼓励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业。滚动实施1520节能示范工程(1个工业园区,5家示范企业,20个重点节能项目),推进节能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节能监测工作,强制淘汰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设备。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工作,淘汰老旧、耗能高、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和高耗能设备,推广新型节能的交通运输工具。建设城市绿色交通体系,从2008年起,在全市逐步推广使用天然气公共汽车。开展建筑节能,新建住宅建筑严格执行《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所规定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结合城市改建,开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照明技术和节能家用电器。执行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沼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做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示范工作,争取“十一五”末,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50%。 

 

(二)大力开展节约用水。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统筹兼顾,节水、蓄水、引水并重,高效、合理配置水资源,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莆田市水源工程建设,增加可供水量。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途径来减少工业耗水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到2010年,单位GDP水耗控制在215立方米以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5%。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推行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鼓励全社会节约用水。加大农业节水灌溉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三)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坚持适度从紧,有保有压的用地原则,重点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坚持工业项目向园(小)区集中,村镇用地向城镇集中的用地布局,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用地定额核定项目用地,促进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通过调整、置换、重组等办法,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盘活力度,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密度。实施科学围海造地,缓解建设用地供求矛盾。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管理,下大力气推行旧村整治复垦,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挂钩制度,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 

 

(四)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加强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设计规范、生产规程,改进工艺技术,加强原材料消耗核算制度。积极推广高强度、高性能和其他替代材料,增加新型代用材料,减少制造产品的用材种类,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以非粘土为原料的高性能、高质量的新型墙体材料,满足有效改善建筑功能的需要。禁止过度包装,杜绝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倡导绿色消费,努力降低一次性消费用品的生产和消费。 

 

二、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着力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和领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一)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循环经济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地方法规,建立循环经济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形成以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为主体的循环经济型社会咨询服务支撑体系。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引导规范企业分析产业发展动态、互通产业发展信息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农业方面,重点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牧-沼-果”结合,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丘陵山地综合开发”、“庭院生态经济综合利用”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初步建立高效持续、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工业方面,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组织工业集中地企业内部生产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协作,争取在同一个工业集中地内一个企业的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废弃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生产原料,把上游废弃物转化为下游的原材料,实现废物零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物质材料与能源的循环利用;流通和服务业方面,积极发展现代物流、节能环保、低资源消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与资源节约相关的第三产业。做好废渣替代、污水处理、余热利用、废气净化等工作,努力形成节能型、环保型、循环型社会服务结构和消费生活方式。 

 

(三)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在园区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区域产业体系。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产业按照循环经济建设规划,从产品设计、工艺和生产过程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绿色采购”、“绿色产品”等活动,打造“绿色”招牌。对进入循环经济试点区域的企业要践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节约使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利用资源。培育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和若干个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园区。 

 

三、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以提高可持续发展阶段的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形成有序开发、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新格局。 

 

(一)加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强化取水管理,保证生态流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保证主要江河最小下泄流量,满足生态要求。加强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坚持排污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防止水环境恶化,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大备用水源保护力度,确定城市备用水源地,划定保护范围,制定并落实城市备用水源保护措施,加强水质监测和水源地巡查,确保城市供水和用水安全。加强水质监测,重点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依法管理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地和矿产资源。深入贯彻基本国策,把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纳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各项制度,确保规划期内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少于6.94万公顷。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结合开展农田标准化省级、市级土地整理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扩大土地整理规模,确保土地整理近、中、远期目标的落实。同时,通过整理,进一步提高耕地肥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管理,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严格管理资源开发,保障资源永续利用。继续强化矿山综合整治,取缔关闭不符合最小开采规模规定的矿山。严禁在禁采区内开采矿石,严禁在流域干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主要交通干道一重山禁采区开山采石。到2010年,全市矿山环境污染及生态恶化的状况基本得到控制,闭坑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80%以上。 

 

(三)加强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木兰溪上游和干流及支流两岸“一重山”为重点,建设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工程,保护和发展天然阔叶林及营造阔叶林树马尾松混交林。到2010年计划保护生态林4.39万公顷,主要流域水灾隐患和水土流失现象基本减少,生态环境基本改善。对天然林和生物多样性地带采取设置树标等保护措施。加快建设五大省级森林公园,继续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因地制宜地推进木兰溪、萩芦溪沿岸生态林、南北洋水系荔枝林、沿海防护林带、山区丰产林和城市景观林等建设。到2010年,重点建设保护区、保护小区(点)80处,保护面积3.13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8%,建设的各类保护区,保护小区和保护点达到省级标准。 

 

四、强化环境污染整治 

 

坚持保护与治理相结合,切实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通过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环境污染整治,努力改善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环境保护投入占GDP比例不低于1.8%。 

 

(一)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积极参与。完善现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厂)的处理工艺,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垃圾收集清运能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增加到95%。加快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建设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场。到2010年,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加快乡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重点乡镇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规划的编制,并按规划要求全面实施处理设施建设。至2010年前,仙游县、秀屿区完成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任务。 

 

(二)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禁止工业项目在环境敏感区建设,引导工业项目进入规划的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固体废物处理场和排污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坚决控制新工业污染源,加强对现有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管,督促老污染源环保设施更新改造,提高工业污染物的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到2010年,工业废水处理率不低于95%,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和ISO14000认证审核,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率不低于20%。技改项目做到增产不增污,企业排放污染物稳定控制在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之内。 

 

(三)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开展农药、化肥污染重点控制区的划定整治工作,制定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的标准体系,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等污染,推广平衡施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大幅度降低化肥、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增施有机肥,使用土壤改良剂,减少和抑制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大力开发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使用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到2010年,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农药残留得到基本控制。 

 

(四)加强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制定木兰溪、萩芦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施河道整治工程。实行流域、区域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在木兰溪、萩芦溪流域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并对生活污水和垃圾、工业废水、养殖业污水等进行重点治理,实行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保护和改善重点流域和饮用水源水质。到2010年,木兰溪、萩芦溪III类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东圳水库饮用水III类水质达标率达到96%以上。推行海洋生态养殖模式,加强港口环境保护,限制陆源污染源对海域的污染,近岸海域水质按功能区划达标率达到95%以上。坚持城市(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定时考核制度,综合整治城市区域内的水、气、声、渣等污染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五)建设环境安全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在调查掌握我市潜在、可能对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危害的污染源、危险源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包括环境安全防范、预警、响应、修复在内的环境安全体系。重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空气质量、重要污染源实施监测监控。加强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标准化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建立污染事故快速反应中心,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设备和信息传输系统,加强相关人员技术培训,建立环境应急监测技术队伍。 

 

 

 

第十章  深化体制改革和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完善以开放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加强莆台交流合作,增强利用外资能力,注重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开放领域,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深化体制改革 

 

按照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紧紧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深化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强化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体制保障。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完善工作管理制度和社会评价体系,以制度来考评工作,让服务对象来评价政府效能,用发展的成果来衡量服务水平,促进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能。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加强市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市行政服务中心、投资项目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等“一办三中心”建设,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继续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减少行政审批手续。深化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继续抓好绩效评估工作,落实“一把手”效能责任追究制、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督查制、服务对象和相关单位评议制、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制,促进机关作风的改进、办事效率的提高。 

 

(二)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营造平等竞争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行业和领域,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项目对接、人才培训、劳务中介、市场开拓等服务体系,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大力支持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创先、制度创新、品牌创优,实行集约和规模经营。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向拥有品牌的龙头企业集聚,进入大企业生产体系,建立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康发展。 

 

(三)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合理划分市、县(区)、乡(镇)财权和事权,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充分调动市、县(区)、乡(镇)三级积极性。推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监督,防范财政风险。深化税收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税进程。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改革投资管理制度,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解决资金来源。 

 

(四)完善投资体制。全面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建立市场引导、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和代建制,推行政府投资公示制度和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建立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的新机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和海外资金投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支持国有企业改制,支持企业股份制改革,支持企业境内外上市,增强企业直接融资的能力。 

 

(五)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积极推广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流通领域各项设施发展,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强化市场对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非经营性用地公开供地机制,探索工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办法,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规范和发展各种中介组织,提高服务水平。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税漏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二、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着力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调动全社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提升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增强利用外资的带动效应,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一)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扩大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提高间接利用外资水平,拓宽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环境,建立符合国际惯例、运作高效的外商投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在莆外商、在外莆商的作用,促进“以外引外”。优化客商投资结构,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在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吸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市内、市外企业的配套协作,带动相关企业和产业共同发展。鼓励客商以收购、兼并等方式对现有国企进行改造,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和相关政策的完善工作。同时,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促使引进的技术产生更多的技术外溢效应。 

 

(二)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按照巩固港澳台、面向东南亚、拓展欧美日的格局,运用产业招商、工业集中地招商、项目招商、智力招商和技术招商等多种载体,采取企业自主招商、代理招商、中介招商和委托招商等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和质量。加强与大财团、大企业的联系,加大投资环境和项目的推介力度,力争在引进重大项目和世界500强企业上有新的突破。将单纯的引资转变为引进资金与引进管理、引进先进技术和引进专业人才相结合,大胆引进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特别是引进高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经营水平。 

 

(三)加快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完善投资补偿和回报机制,引导鼓励外资投向农业、服务业以及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参与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外商兴办物流、科技、教育、旅游等产业,推动外资向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向重化制造业领域转移。 

 

三、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坚持以质取胜,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出口市场、出口商品和经营方式多元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增强出口竞争力,走品牌竞争之路,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对外贸易上新水平。 

 

(一)积极扩大出口。制定扶持外贸出口新举措,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重视科技兴贸,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质量和附加值。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加快外贸经营主体的培育,重点培育一批经营上规模、产品有竞争力的优势外贸企业,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使其在扩大出口、开拓市场、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制定品牌建设发展规划,积极开发出口品牌,增强外贸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我市现有加工贸易企业提高竞争力,重点支持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展,延长加工链条,加快发展配套加工贸易企业,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推动加工贸易向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延伸,逐步实现由代加工到代设计,到自创品牌的转变。积极承接国外制造业转移和服务外包,发展现代加工贸易。 

 

(三)建立健全外贸稳定增长机制。推动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标准化工作,促进企业积极申请国际认证,提高出口产品抗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加快培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专业人才,加强外贸企业人员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相关知识培训,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的应诉工作,维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进出口商品预警机制,对大宗、重点产品进出口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有效地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健全“大通关”协调机制,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整体运作能力。 

 

(四)不断拓展海外市场。鼓励企业采用投资办厂、控股参股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与所在国有影响的著名企业合资合作,实施本土化经营。抓住我市民营资本快速发展的机遇,结合我市产业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重点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电子、鞋业等领域,采取工贸结合、技贸结合等方式,通过合资合作、参股控股等方式,在外设立生产、销售网点,积极参与海外资源开发。积极支持企业承包海外工程,进一步扩大境外就业,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增强企业“走出去”竞争力,引导莆田企业通过国内外科研的互动提升出口产品的科技水平,以产品创新、品牌创建提升竞争力,推动品牌商贸企业“走出去”并成长为跨国商贸集团。充分发挥境外人才优势,扩张营销网络,开辟境外交易,把更多的莆田企业和产品推往国际市场。 

 

四、加强莆台交流合作 

 

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五缘六求新举措,着力于两岸关系新形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以妈祖文化为桥梁和纽带,拓展莆台交流与合作空间,促进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一)密切莆台经贸联系。继续落实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对台经贸原则,支持现有台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根据国家和产业政策,积极引进台资和先进技术,促进台湾岛内百大集团企业来莆投资,以提高利用台资项目的资金和技术含量,并大力引进关联度大、面向全球供货配件的项目。积极争取设立台商投资区、对台经贸合作试验区等新平台,承接台湾石化、纺织、造纸、电子信息等产业的整体性转移,深化莆台产业对接,把我市建成对台产业技术合作的重要基地,促进湄洲湾北岸临海工业带的形成和兴起。 

 

(二)拓展对台旅游合作。充分利用我市的旅游资源,加快妈祖城建设,突出妈祖故里人文特色和海洋特色,打响以妈祖文化为核心的对台旅游品牌。扩大“湄洲·妈祖海峡论坛”的影响,提升妈祖文化旅游节规格。全面推进莆台两地旅游交流合作,拓展莆台旅游合作空间,推进莆台旅游线路对接、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争取推动莆田市与台中县、金门县建立旅游对接合作关系,使我市成为两岸旅游双向合作的重要中转口岸。 

 

(三)加强对台农业合作。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福建省作为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新机遇,拓展莆台农业合作新模式和新领域。建设莆台农渔业合作实验区、闽东南水产品物流中心,建立南日岛、仙游县等莆台农业合作区,积极引进台湾农业技术、园艺设施及水产、畜牧、水果、蔬菜、食用菌等优良品种,培育壮大莆台农业合作龙头企业。 

 

(四)扩大两岸交流交往。充分发挥妈祖文化独特的吸引力,广泛开展与台湾各界、各阶层的文化交流。加强莆台民间、民俗文化交流,以湄洲妈祖祖庙和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为平台,开展妈祖文化交流活动。利用妈祖文化优势,深化莆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吸引更多台湾民众来莆寻根谒祖。 

 

(五)推进莆台直接通航。大力发展对台小额贸易,努力推动莆台直接通航,继续加强湄洲岛对台3000吨对台客运码头和秀屿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务院开放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澎湖直接往来及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旅游的契机,推动湄洲岛与金门、台中之间客运及货物从个案到季节性直至常态化通航,促进人员往来及经贸合作。 

 

五、密切莆港澳合作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内地与港澳实施更加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积极推进与港澳政府部门间、行业协会间、企业间的多层面合作关系,加强政府部门在信息交流、人员培训、组织企业交流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建立和完善高效快捷的合作协调机制,为开展莆港澳贸易合作提供服务。继续拓展与港澳地区在企业、金融、贸易、保险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空间,特别是加强现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合作,不断提升产业的档次和水平。同时借助港澳的资金、科研、技术、人才、市场开拓能力优势,在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文化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推进莆港澳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共同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依托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优势,继续扩大对港贸易和转口贸易,利用香港的融资渠道和营销网络,推动莆田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和设立营销中心。 

 

六、做好华侨华人工作 

 

加强侨务工作,拓展海外联谊,了解侨情,争取侨心,维护侨益,凝聚侨力,引进侨智,吸纳侨资,将我市海外华侨华人众多的独特优势作为吸引外资来源的重要载体。依托在外商会和乡亲社团的作用,借助华商网络,以乡情为纽带,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切入点,建立紧密的联系,搭建经贸平台,引导在外莆商回乡投资置业和寻找商机,注重为华侨华人来莆投资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七、推进区域协作 

 

充分利用闽东北五市区域合作平台,加强区域间的互联互作,拓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合作、产业合作、旅游合作、科教文卫合作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作。采用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区域经济协作网络建设,健全政府、企业、民间的多渠道合作机制,加快经济对接,推动生产要素的无障碍流动和高效益配置,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原则,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 

 

 

 

第十一章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利益,增强社会和谐基础,为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强化政府保障充分就业的职责,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增加政府用于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重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积极扶持和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国际劳务输出,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等就业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加快构建市、县(区)、街道(社区)、中心乡镇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鼓励劳动者通过自谋就业、弹性就业和自主创业等多种灵活形式实现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建立政府统筹、行业指导、校企挂钩的职业培训机制,以产业发展作为培训方向,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员。规范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和监督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社保基金征缴率和备付能力,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将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统一管理范围,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办法。全面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加快发展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增强救灾、救济能力,加大社会救助帮扶力度。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服务水平。加强老龄工作,发挥老同志作用,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和服务体系,建设老年文化教育中心。到2010年,基本完成全市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达95%以上,农村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覆盖面达80%以上。

三、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建立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大力推进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调整,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发挥市场机制对初次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推行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工资性收入的结构和支付行为,对企业的工资总额实行宏观调控。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实现公务员收入分配一体化,规范职务消费,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注重社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 

 

四、关心困难群众生活 

 

完善机关党员干部挂钩孤寡病残户和困难户制度,继续开展“一对一”帮扶,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安排好革命“五老”人员和“五保户”、下岗职工、受灾地区群众及病残等贫困人口的生活。突出做好老区贫困村的定点帮扶工作,建立健全挂钩扶贫制度,优先安排老区扶贫资金。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法律援助力度,使贫困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和维护。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坚持开发式扶贫,重点支持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造血”功能。 

 

五、推进“平安莆田”建设 

 

紧紧围绕营造“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定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全面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实现“五个提高”、“五个遏制”、“五个防止”的工作目标。切实加强隐蔽战线斗争,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种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建立健全“严打”整治工作长效机制,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侵财犯罪、经济犯罪、毒品犯罪和网络犯罪等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促进社会治安良性循环。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管理,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取缔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有效净化社会环境。适时开展反偷私渡、反走私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强道路交通、边境、消防和林区安全管理,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大力加强政法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政法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政法队伍。 

专栏五:“平安莆田”建设相关名词解释 

 

▲五个提高: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能力;切实提高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和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切实提高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和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切实提高预防处置暴力恐怖等突发事件和经济社会紧急情况的能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安全和政法队伍的满意度。 

 

▲五个遏制:刑事案件增幅及造成危害程度得到有效遏制;涉黑涉恶等有组织犯罪,重特大暴力犯罪、侵财犯罪、经济犯罪、毒品犯罪、网络犯罪等案件得到有效遏制;群体性事件和异常上访事件得到有效遏制;偷私渡、黄赌毒等社会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爆炸、道路交通、火灾等安全生产和治安灾害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五个防止:防止发生“法轮功”邪教组织聚众闹事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案件和事件;防止发生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资财损失的恶性案件;防止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和重特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防止发生重大伤亡、重大损失、重大影响的治安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防止发生政法队伍重大违法违纪案件。 

 

六、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加快建立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树立现代危机管理理念,构筑社会安全应急救援系统。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正确化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妥善处置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体工作,加强信访工作,严格按照《信访条例》,整治信访秩序,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完善排查调处网络,发挥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的积极作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重点解决好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及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整顿清理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二)加快应急体系建设。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构筑反应快速、指挥顺畅、行动协调、救助有力的社会安全应急救援系统。继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深化民爆、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工地等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建设,消除安全隐患。健全应急预警网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环境保护、安全事故、人民防空、地质灾害、消防安全等预警系统建设。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抢险救援体系。加强防危知识教育,增强危机防范意识。 

 

(三)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责任,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打造诚信莆田。建立政府部门的信用监管和公共服务、市场信用服务机构的商业化运作、行业组织的诚信活动与自律三方面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快建设信用市场,培育发展一批信用征集、评价、担保、调资咨询等服务机构。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七、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继续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的能力。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妥善安置退伍、转业军人和随军家属。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提高应急动员能力和平战转换能力,建设反应快速、保障充分的国防动员机制和体系。切实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人防和海防管理,支持驻莆部队和武警部队战备训练和后勤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国防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切实提高双拥工作水平,使我市连续成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第十二章  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为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继续落实市委贯彻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的意见,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继续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按照宪法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在大团结大联合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与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深入开展依法治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市,提高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增强政府及其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逐步推进司法改革,强化司法监督,惩治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建立健全教育、防范、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推进法律服务机制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理论武装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理论武装,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发扬“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常之中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激发人们投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加强正确宣传舆论引导,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宣传新时代先进典型,激发全市人民创业热情,切实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鼓劲,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谐氛围。 

 

(二)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以提升人的文明素质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健全各类文明规范,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加强科普宣传,反对封建迷信,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诚信友爱、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显著提高公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水平及城乡文明程度。建设人民喜闻乐见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机关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和人文文化等群众性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加强精神文明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提高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能力。巩固扩大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密切党群干群联系。 

 

三、实施项目带动 

 

项目带动是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和主要抓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策划和建设项目,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安排和管理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以项目带动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四个建设”,强化项目带动联动效应,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项目策划生成。围绕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结合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各项具体工作,加强项目策划开发,建立和完善新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策划生成一批重大项目,保障“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项目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在扩展项目和项目组团中的主体作用,通过龙头项目的上下游延伸,重点推动一批产业链长、见效快的项目和项目组团,不断提高重点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工业项目在重点项目总数中的比重,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决策、建设和参建单位目标责任制及业绩考核奖惩办法,做到事前把关、事中督查、事后评价。坚持用开放和市场的办法,大力培育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确保重大规划项目的实施。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重点实施重大项目。制定完善规划项目工作制度,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透规划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对“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大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建立健全项目目标责任制和规划项目动态跟踪管理工作机制,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 

 

(三)拓展项目投融资渠道。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在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扩大利用国内外资金,增加金融信贷,鼓励民间投资。大力加强银企协作,进一步推进银企沟通与协作,积极向银行推介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项目,争取更多资金信贷支持。通过债权转让、独资经营、联合兼并等方式,积极鼓励项目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意识,指导帮助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整合信用担保资源,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争取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四、实施回归工程 

 

借助世界莆商大会和世界兴安同乡恳亲大会的平台,发挥各地开发湄洲湾协会和在外商会的作用,加强与海内外乡亲的联系,凝聚海内外乡亲的力量共同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坚持以亲情、乡情为纽带,进一步激发海内外乡亲投资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促进民资的踊跃回归。切实把实施民资回归工程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结合起来,坚持“三头六臂”抓项目,国有、外资、民资项目齐头并进,依靠情感、诚信、服务、保护、多予、少取六项措施招商引资。继续实行专人专职抓项目、效能督查促项目、环境建设保项目,巩固和发展“十五”期间民资回归的成效,促进更多民资项目落地建设;积极主动开展项目推介工作,做好投资引导,认真策划和推出一批项目,吸引在外民营资本进入,实现个人创业与家乡发展的双赢。 

 

五、切实改进作风 

 

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切实做到“四个到位”,确保规划的目标任务具体落到实处。 

 

(一)强化发展到位。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高举发展的旗,攻克发展的关,做好发展的事,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促发展、干发展上来,真正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化全市发展一盘棋的思想,真正服务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推动发展的激励机制,坚持用发展的成效来检验工作的成效,用发展来考核评价干部,营造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在干中取得共识、在干中取得实效、在干中形成氛围、在干中取得支持。 

 

(二)落实责任到位。责任成就事业,责任决定成败。党员干部要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工作机会,在职在岗,有位有为,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该负的责任勇于承担,该管的事主动管,该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推诿扯皮,不马虎应付,做到有职有责,有位有责,有岗有责,责随职走,把岗位责任切实落实到位。 

 

(三)优质服务到位。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过程,减少办文环节,严格限制办文时间,从机制等内在因素来提高效率。加强效能监督的力度,对于办事效率低下、影响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效能告诫,行为恶劣的给予严肃处理。建立健全针对职能单位服务水平的社会评价体系,让服务对象来当裁判员,并把评价结果作为单位和个人年终考核以及奖惩的一项重要依据。树立全程服务的理念,对所分解的任务和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优质服务到底,努力给服务对象一个负责任的答复。 

 

(四)执行制度到位。加强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防止出现对制度执行的不作为现象。继续抓好绩效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落实一把手效能责任追究制、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督察制、服务对象和相关单位评议制、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制,大力倡导有利于干事创业、有益于增进团结、有助于奋发向上的浩然正气。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守制度,带头落实制度,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的执行到位来巩固提高工作的成效,为“十一五”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六、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高度重视规划的组织实施,创新实施机制,充分发挥规划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确保“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领导协调。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各县区、各领域需要统筹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树立全局、科学的发展观念,按照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经济发展的措施,制定年度重大事项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建立规划实施的检查督办制度,确定每年需重点推进的重大事项,定期对规划期内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检查,研究部署推进重大事项或重点工程的实施。有关部门根据规划要求,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加以落实,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保障规划目标实现。充分利用书刊、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宣传规划,营造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使实施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分解落实总体规划。完善规划体系,通过专项规划、县区规划和年度计划,使总体规划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做好专项规划、县区规划和年度计划与本《纲要》的衔接,制定相关的实施工作方案,将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区、市直各部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根据本《纲要》,针对各个领域的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加以落实。 

 

 

专栏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 

 

▲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其他规划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 

 

(三)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并将其列入政府考核内容。跟踪分析规划的执行情况,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发展态势的影响,及时跟踪分析经济运行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提出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相关部门负责重点专项规划的跟踪分析,并接受市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对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客观分析评价发展规划实施的效果,及时发现并纠正规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与督导,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对《纲要》进行“纠偏”或“调适”,使《纲要》的实施更具实效。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评估,重点专项规划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当经济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他重要原因使经济运行偏离规划目标太大时,市政府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莆田发展大有作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