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FJ00102-0300-2007-00036
  • 发布机构:省发改委
  • 生成日期:2007-04-26
  • 标题: 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内容概述: 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有效性: 有效 有效。有效期至 。
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时间: 2007-04-25 16:51
 
 

 

 

2006年1月6日经泉州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 

 

2006年1月6日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也是我市全面落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对我市抓住发展机遇,开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更好地发挥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支撑辐射作用,都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五”发展回顾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626.3亿元,年均增长12.3%,比“十五”计划目标高1.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人均生产总值2645美元(按1:8.1汇率折算,下同),财政总收入达153.36亿元,年均增长21.7%,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五年提高3.2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76.11亿元,年均增长21.7%,比“十五”计划目标高9.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4亿元,年均增长11.8%,比“十五”计划目标高1.8个百分点。所辖7个县(市)均跻身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县(市),晋江、石狮、惠安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百强县(市)。 

 

2、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工业化步伐加快,服务业平稳增长,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8.7:57.3:34.3调整为6.1:57.7:36.2,一些关系长远发展的新兴产业正在形成,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1%,比2000年提高42.5个百分点。全市形成1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7个,10-100亿元产业集群18个,一批工业骨干项目陆续投建、投产。 

 

3、开放型经济有新突破 

 

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比计划目标多出9亿美元,新批准投资总额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80个,引进埃克森、ADM、沃尔玛、满誉等世界500强企业,批准30家企业境外投资。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累计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105亿美元,年均增长22.1%,比“十五”计划目标高12.1个百分点。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分别提高4个和2.2个百分点。开放层次进一步提高,出口加工区获得国家批准,商业、物流、港口建设等服务业引资取得新突破,泉港合作八大平台建设和泉澳四项合作顺利推进。 

 

4、城市建设有新拓展 

 

坚持“东进、南下、西拓”的城建发展方向,国道324线华大至体育中心、泉秀东街等七大进出城通道、江滨路、大坪山隧道及接线、后渚大桥、宝洲污水处理厂、泉州市垃圾综合处理厂等相继建成,泉州古城南片区改造、城西、城北环路片区改造完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30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达10.65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99%,中心市区污水处理率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市城镇化水平达46.5%。各县(市)加大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力度,城市面貌也有较大变化,建成区面积新增60平方公里以上。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称号。 

 

5、项目带动成效显著 

 

围绕关系全局的重要领域,加大了公路、港口、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防灾减灾、重大工业骨干项目、“数字泉州”、农业、社会事业项目等方面投资,强化投资的拉动作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1519.24亿元,是“九五”期间的1.71倍,年均增长15.2%,比“十五”计划目标高5个百分点,沿海大通道、石湖码头扩建技改二期、南埔电厂一期、晋江500KV输变电工程、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一期、石狮供水一期、泉州湾通海航道、龙门滩四级水电站、涌口水电站、晋江热电厂、石狮垃圾焚烧处理厂、晋江垃圾焚烧发电厂、泉州历史博物馆、泉州师院、石狮服装城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基本建成或建成投产,外走马埭围垦、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福厦铁路(泉州段)、泰山石化码头及仓储工程、泉州市液化天然气配套管网工程和晋江液化天然气(LNG)电厂、金鸡拦河闸重建、海峡体育中心一期(一场一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晋江大桥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046万吨。机场旅客吞吐量118.58万人次。公路密度居全省首位,公路通车里程10600公里。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目标。220千伏总变电能力486万千伏安。 

 

6、民营经济保持活力 

 

民营经济逐步呈现企业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市场专业化、产业集群化、布局园区化、区域特色化、营销网络化、层次梯度化的特点。投资领域逐渐向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延伸,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民营经济处于良好的转型提升阶段。现有中国驰名商标30项,中国名牌产品33项,分别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二名,荣获中国经济品牌城市称号。 

 

7、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成效,累计169家国有企业实施改革;惠泉啤酒等3家企业在境内上市,中绿公司等4家企业在境外上市,17家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减少行政审批事项618项,成立“泉州市投资项目行政服务中心”,对投资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市县两级的政务信息网横向接入网已经建成。组建5家省级、49家市级行业协会,在全国62个城市成立泉籍商会;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农村税费改革、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8、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 

 

大力实施科技“八大工程”和“十大体系”建设,建立12个国家、省、市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1个对台农业科技合作实验区,泉州市高新技术孵化基地被确认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5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家,有66个科技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奖。覆盖全市的技术先进、服务多样化的现代通讯、互联网络基本形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等领域建设取得新成效。被国家科技部确认为全国15个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之一,并连续五次获“全国科技进步(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称号。地方高等教育取得重大突破,泉州师范学院基本建成并通过国家评估,泉州卫校等4所学校升格为大专。全市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8.3%和55%,中小学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市县两级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基本形成,疾病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得到加强,安溪、石狮、泉港、德化等县(市、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逐步铺开。“海丝”景点保护修复工作基本完成,新增泉州府文庙、蔡浅古民居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了泉州海丝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对外及对台港澳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总收入119.5亿元,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五十户自然村通电视”工程全面启动。初步形成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9、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9元,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6123元,年均增长6.6%,分别比“十五”计划目标高出3109元和423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4%和42.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五年上升5.7个百分点,比“十五”计划控制目标低4.7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1.16%以内,比“十五”计划控制目标低0.84个百分点。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实施扶贫开发“双百工程”和“造福工程”, 81.8%的县(市、区)、80.4%的乡(镇)、83.2%的村(社区)实现宽裕型小康。 

 

10、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晋江上游和山美水库水资源整治保护取得成效,晋江流域省控断面三类水质达标率96%,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7%。连续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矿产资源无证开采现象得到遏制,“青山挂白”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6.1‰,比“十五”计划控制目标低3.9个千分点。 

 

“十五”计划所确定的主要预期指标除第三产业比重外均完成或超额完成。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1、有利条件 

 

“十一五”期间,国际经济有望在近几年逐步复苏的基础上走向平稳增长,我国同东盟等区域合作将会有实质性突破,加入世贸组织正面效应的发挥和与世界经济的逐步接轨,为我市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条件。“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将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和产业结构迅速转换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消费拉动作用的政策,将为我市开拓国内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省委要求泉州走在全省前列,在海峡西岸建设中发挥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的支撑作用,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拓展效应,为我市创新、创业、创造,进一步发挥对台优势提供了较大的作为空间。与省会福州和特区厦门两大中心城市相比,我市在民营经济、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县域经济、旅游资源、港口潜力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产业发展存在向周边地区辐射推进的客观要求和能力。从我市人均生产总值、第二产业比重、城镇化水平等指标看,我市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加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进入平稳增长期,产业结构处在调整优化期,城市化进入跃升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将呈现良性互动。随着一批工业骨干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城建重点项目的实施和亿吨大港的建设,以港兴市、港城联动效应逐步显现,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均为我市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注入强劲的动力。我市仍将是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最大、潜力最强、发展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综上所述,我市在“十一五”期间将有一个较为有利的环境。 

 

2、制约因素 

 

(1)从宏观环境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传统出口商品受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困扰增加,汇率变动相对降低我市传统出口商品竞争力,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和波动的长期化趋势,使我市下游产品生产以及仍然依靠高消耗、低产出的增长模式面临考验。 

 

(2)从区域发展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与其它省域中心城市相比,中心城市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的20%,仅为福州的43 %、厦门的36%,城市规划滞后,不利于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化进程也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和山海差距继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1.76:1扩大到2.32:1。 

 

(3)从产业发展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服务业发展不快,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4)从社会发展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科技、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仅为全省平均水平一半左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才资源不足,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公益性文化等方面任务艰巨。 

 

(5)从资源、环境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资源、环境制约趋紧,不但耕地、水资源、矿产等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面临着区域间日趋激烈的能源、人才、熟练产业工人以及资金等要素的争夺,资源浪费与局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 

 

第二章 发展构想和预期目标 

 

一、总体要求 

 

泉州市“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省委 “四个推进”的指导思想、“四个基本”的目标任务、“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推进自主创新,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坚持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坚持构建和谐社会,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为民惠民利民,突出集聚、提升、拓展,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先行与先导作用、工贸港口中心城市的支撑与辐射作用、民营经济的创新与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和谐泉州”建设,全力打造“活力泉州”和“品牌泉州”,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二、战略重点 

 

1、城市带动 

 

以充分发挥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作用为目标,做大城市规模,做强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点小城镇的联动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产业、市场、港口经济优势和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中部枢纽区位优势,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产业升级 

 

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为目标,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汽车及配件、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港口经济,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整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延伸,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一批具有较明显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工贸产业集群,构筑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3、活力激发 

 

以建设改革开放先导城市为目标,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竞争力,加快载体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和更大范围上参与国际、区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泉台港澳合作的新跨越,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制高点。 

 

4、人才支撑 

 

以建设人才强市为目标,强化科技、教育,加快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吸引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促进人才总量稳定增加、结构更加合理、素质不断提高。 

 

5、文化凝聚 

 

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和多元文化中心的优势,强化传承创新功能,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强泉州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6、社会和谐 

 

以建设“和谐泉州”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改善人居环境,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扶持弱势群体和低收入家庭,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加快诚信泉州、平安泉州建设,努力实现全社会的和谐互动。 

 

7、生态协调 

 

以建设生态示范城市为目标,加强资源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强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加快建立生态安全保障系统;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效益型社会。 

 

 三、发展目标 

 

1、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以上;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2010年财政总收入超320亿元,力争突破35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 

 

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五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报表口径),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年均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涨幅控制在3%以内; 

 

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年均增长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0元,年均增长7%左右; 

 

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在35%和40%以下; 

 

城镇化水平60%;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 

 

每千人受高等教育人数50人;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0%; 

 

城镇养老、失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10、100和130万人; 

 

平均预期寿命75岁; 

 

每千人医生数1.3人、每千人病床数2.8张; 

 

环境综合评估90分以上;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2%以下;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8.5‰以下。 

 

2、基本形成大城市框架 

 

在中心城市规划区内,基本形成统一规划控制、城市资源整合、设施统建共享、产业龙头集聚、具有较强整体辐射能力的大城市框架。框架内建成区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建成区内人口达到180万人,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3、基本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 

 

2010年形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纺织服装基地、鞋业基地、建材基地,形成全省船舶修造、机械制造、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基地和全省三大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之一。石化、纺织服装产值超1000亿元,建材、鞋业产值超500亿元,电子信息、船舶修造、机械制造、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汽车及配件、五金水暖、包袋制品产值超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 

 

4、基本建成亿吨大港 

 

重点建设泉州湾中心港区和湄洲湾南岸新港区,港口年吞吐量达1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200万标箱,努力实现以港兴城、港城联动,形成以液体石油化工、集装箱运输为主要功能的东南沿海现代化、多功能的重要港口。 

 

5、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市 

 

争取到2010年,初步形成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打造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业竞争力显著提高。科教文卫体事业主要发展指标居全省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6%左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0年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10%左右,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第三章  发展布局 

 

主动服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局,全方位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分工,淡化行政区域界限,加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根据各地要素禀赋、区位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东部科工贸文化旅游区 

 

指现有中心城区及周边和惠安南部为主的区域。突出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服务业相对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基础、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泉州经济开发区、鲤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洛江等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以微波通讯、光伏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服务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汽车及配件、工程机械等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其他高技术含量的加工业;以出口加工区、洛秀组团台商投资区为载体,主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发展对外出口加工,发展对台贸易,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台商投资区和对台贸易区;其他工业逐步向区外转移,“退二进三”发展服务业,发挥市场较为活跃、市场设施较为完备的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生产要素集散中心;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旅游中心。 

 

二、南部轻纺建材工贸区 

 

指晋江、石狮和南安中南部为主的区域,突出其纺织服装、鞋业、食品、建材、家具等产业集聚、制造加工能力强的优势,着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形成一批上规模、有影响、竞争力较强的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乃至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建成海峡西岸乃至全国重要的轻纺建材加工制造业基地。扩大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中国国际(晋江)鞋博会、中国(水头)石材博览会、中国粮油交易会和中国泵阀、水暖展洽会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型专业市场的辐射能力,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轻纺建材物流中心。 

 

三、湄洲湾南岸港口重化工业区 

 

指泉港区和惠安北部为主的区域,突出其深水港口的优势,发展临港工业,建设泉州石化园区(泉港、泉惠石化园区),加快斗尾船舶修造基地等临港工业区建设,以炼化一体化、中化重油加工、泉州船厂项目为龙头,形成以石化中上游原料为重点的石油化工产业和以大型船舶修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液态化工仓储中心和全省主要的大型船舶修造基地、航运中心。 

 

四、中部特色经济和产业梯度推进区 

 

指南安中北部、安溪、永春、德化县城及周边重点镇为主的区域,突出其县域特色经济优势和作为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向闽西北山区乃至赣南辐射的梯度传递区域的功能,加快发展茶叶、芦柑等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陶瓷、竹藤等工艺制品加工,生物制药、冶金、水泥、家具等制造业,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非污染型产业转移,适当扩大非农用地供给,合理布局产业园区,采用投资入股等形式,与沿海市(区)联合建设产业聚集区,增强重点开发区的辐射能力,强化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人口吸纳能力,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特色加工制造基地和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五、西北部生态建设保护区 

 

指晋江水系东西溪流域上游和其他边远山区的区域,突出其自然环境良好、资源丰富的优势和生态保障的功能,大力发展以无公害农产品和森林食品为主的生态型农业;以突出自然生态特点、与当地产业和文化相联系、与当地民俗风情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以合理利用各种矿藏资源为主的采矿业。加强矿区生态整治,加强河源地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德化戴云山、永春牛姆林、安溪云中山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适当再划定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对维护全市生态良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严格控制用地功能转移,严禁不符合功能区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和自然保护区域的投入,引导人口有序向外转移,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绿色农业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区和资源可持续开发生态功能区。 

 

第四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明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1、积极培植优势特色农产品 

 

优先发展壮大水产品、乌龙茶、芦柑、龙眼、德化梨、蔬菜、食用菌、马铃薯、畜禽产品、花卉等10种优势农产品。2010年,10种优势产品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85%。 

 

种植业。继续实施粮食良种工程,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粮经产值比例调整为30:70。积极发展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名特优新产品生产,增加加工专用型品种的比重,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重点扶持晋江上游东西溪两岸乌龙茶带,晋江东溪两岸芦柑带,晋江中下游两岸和324国道两侧龙眼带,戴云山早熟德化梨优势区,泉东南、泉中部和泉北部高山反季节蔬菜优势区,泉西北和泉中南食用菌优势产区,泉西北春秋种、泉中南冬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 

 

渔业。完成深沪、祥芝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争取崇武渔港纳入国家中心渔港规划,新建一批二级、三级渔港。调整渔业结构,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重点发展海水养殖业、远洋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拓展10米以外等深线的养殖空间,积极推广鲷科鱼类、虾蟹类等名优新品种和生态养殖模式。扶持远洋捕捞龙头企业和海外基地建设。 

 

畜牧业。稳定生猪生产,加快发展蛋禽、肉禽和节粮型草食动物生产。重点建设泉东南生猪优势产区、泉中南蛋鸡优势产区、沿海蛋鸭优势产区、永春白鸭优势产区,抓好德化、惠安山羊,南安黄牛等养殖基地建设。 

 

林业。抓好森林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2010年,全市森林蓄积量达2300万立方米以上,林业总产值60亿元。建立健全林业信息网络、林业执法和林业科技推广等3大服务体系。加快发展花卉业,重点建设“泉州花卉走廊”、洛江、晋江花卉优势区。 

 

2、继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建立完善一批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示范场、示范乡、示范村,加速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现代生物科技、农产品储藏加工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装备设施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以市、县农科所、良种繁育场及各专业大户为依托,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地开展粮油、茶果、禽畜、水产、花卉、食用菌等优质种养品种的引进和繁育,提高良种覆盖率。 

 

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围绕“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工作思路,继续实施“1333”工程(扶大扶强100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市级龙头企业,建设300个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培育30个农产品省级名牌,建设30个年交易额超5000万元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引导种养殖业发展规模经营,扩大和规范订单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201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0%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00家,产值超2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0家以上。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包装等与国家、行业标准相衔接,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二、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1、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完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加强对薄弱校改造,加快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建立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推进农村远程教育。完成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大力建设农村集镇文化设施,95%以上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达标,90%以上行政村有文化室;加快推进乡村设立图书室和体育运动场所。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85%以上乡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村级卫生组织建设;2010年全市100%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务人员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或专业上岗资格,乡村医生大部分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水平;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安居、成才、致富、亲情、保障”五大工程。 

 

2、加强乡村规划建设 

 

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城乡衔接。新、改建农村公路1213公里,县道提级改造157公里。抓紧对农村危桥和灾害路段的改造,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体制,推进县乡道三级公路和乡(镇)通建制村四级公路达标建设,合理安排公路客运站场建设,逐步提高通主要自然村路面等级与路面硬化率。积极推进田、林、路、河、住房、供水、排污等综合治理,加强农村改厕、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在经济较发达、人口较密集的乡村继续进行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村重组整合,撤并分散的自然村,鼓励乡村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大力推广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3、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重点建设农副产品营销服务、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服务和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等5大体系。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改造提升农村传统集贸市场,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消费。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协会、技术协会、营销协会等新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健全“三农”服务网,因地制宜建立与农业配套的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农业育种、种(养)植、病虫害防治、加工、市场等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以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镇化为主要途径,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向中部和沿海有序转移,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均衡协调。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扶持农村立足当地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工业企业和服务业。 

 

四、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征用征收办法、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采取政府征地企业租赁制、利用土地补偿费为被征地农民办理社会保险等补偿方式,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渔民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对被征地农渔民的转移支付。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完善村级财务托管制度,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抓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建立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完善滩涂养殖办证工作。继续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和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多元化林权投融资机制。 

 

第五章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城镇化步伐 

 

一、扩大中心城市规模 

 

强化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按照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发展要求,实施大城市发展战略,做好中心城市规划控制区的总体规划,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整合城市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形成城市功能完善、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基本框架。加快推进“一场一馆”、“两桥两环”、“三片三带”、“四规四改”建设和泉州市行政中心迁建;加快晋江、洛阳江两岸城市建设步伐,形成内外联接,四通八达的环泉州湾大城市骨干道路网络;加快规划区内现代化社区建设,推动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实质性转变,实现规划区内供水、供气、防洪排涝、污水垃圾处理、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城市公交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统筹共建共享。 

 

二、增强中心城市功能 

 

1、强化产业集聚功能,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 

 

积极推进高起点的加工制造业向相关工业园区集中,形成全市加工制造业的制高点和主要产业集群的核心。全力建设一批包括研发、服务、试验三大功能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力争建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中心、成果交易中心、生产基地和产品出口基地。 

 

2、强化要素集散功能,打造现代物流中心 

 

突出港口带动辐射作用,围绕铁路、公路枢纽和空港进行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建设,打破行政区划障碍,构建以中心区为重点的城市综合配送物流中心和以石狮为结点的纺织服装,以晋江为结点的鞋业,以南安为结点的建材、粮食,以泉港、惠安为结点的石化等专业化物流中心,抓好一批有较强集散能力和服务功能的物流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以市域物流为基础、区域物流为中心、国际物流为目标的企业集团,建成全省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3、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中心 

 

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的辐射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优质医疗、科技研发、现代服务机构等的空间集聚,统筹城市商务区规划建设,吸引各种现代服务企业进驻中心市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完善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4、强化文化凝聚功能,打造文化旅游中心 

 

高品位保护名城,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地段、文物和纪念史迹的保护工作,加快中心市区一批重点文博基础设施建设。从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角度深入“泉州学”研究,扩大“海丝”文化节、南音节、木偶节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的影响,把中心市区建成多元文化集中展示舞台。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旅游资源集聚优势,形成泉州“海丝”、“世界宗教博物馆”等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旅游龙头企业,成为全市旅游线路的中心结点,全市旅游业的辐射中心。 

 

三、完善市政公共设施 

 

1、城市道路交通 

 

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公交基础设施,提高线网密度、长度和站点覆盖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环泉州湾城市公交体系。建立快速便捷的城际交通体系,建立以公交为主,各种交通运输配套的城市交通网络;改进城市道路结构,解决交通阻塞难点,促进城市交通顺畅快捷。积极推进城市一环路、环城高速建设步伐,规划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2、给排水及供气 

 

重点建设泉州金浦水厂(第五水厂)、晋江市供水公司供水二期等项目。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健全应急抢险预案。加快城市管道液化天然气工程建设,确保2007年投入商业运营,推进公交车辆、出租车使用天然气改造和城市公交加气站建设,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供气网络。 

 

3、园林绿化 

 

倡导绿化文明,营造绿色环境。突出晋江、洛阳江绿色景观带,加快城市公园建设,重点抓好释雅山公园、芳草园、龙头山公园、潘山公园、泉州森林公园、植物引种园建设,提高社区绿地率,形成景观丰富、类型多样、布局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2%、38%和12平方米,争创生态园林城市。 

 

四、加快城镇化步伐,提升县域经济水平 

 

完善都市区协调发展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南安市区要发展成中等城市,发挥山海联动枢纽的作用,山区县城要加快发展为中小城市,安海、水头、崇武、湖头4个省级重点中心镇以及官桥、梅山、蓬壶等14个部、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要突出特点,突破“镇”的定位,对照小城市标准超前规划、跨越发展,建成全国、全省一流强镇或尽快融入所在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中小城市为纽带、重点小城镇为基础,分工有序、功能互补、规模协调的城镇发展体系。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和人口向大中小城市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化水平。 

 

按照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扶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县域经济向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园区化方向发展。沿海发达县(市)要跳出行政区划的藩篱,服务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融合。山区县要继续实施“大城关”建设战略,合理规划布局一些产业集聚园区,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的功能,提高接受产业转移、参与产业分工协作、吸纳扩大就业的能力,形成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互动互促的良性格局。大力推动山海协作,引导沿海无污染的产业向内地转移,加大项目布局、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向中部倾斜力度,大幅度提高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收入水平,努力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加大对山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施市直部门帮扶、市县对口帮扶,切实解决“老、少、边、岛”和欠发达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加快实施“造福工程”,鼓励少数边远贫困山区和遭受地质灾害的农户“异地奔小康”,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六章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加重提轻、稳一拓三”,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加重”即加速新型重化工业进程;“提轻”即加快整合提升以轻纺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稳一”即稳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三”即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 

 

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以延伸炼化一体化等项目的产业链为抓手,培育若干个“产业扩张”型产业集群;以推进泉州汽车基地、泉州船厂等重大龙头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若干个“龙头拉动”型产业集群;以建设石狮服装、晋江鞋业、南安石材、南安水暖、丰泽树脂、洛江五金、惠安石雕、安溪茶叶、德化陶瓷等板块市场为抓手,培育若干个“以贸带工”型产业集群;以拥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的企业为抓手,培育若干个“品牌引领”型产业集群。注重产业集群缺失项目招商和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项目。扶持壮大一批规模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的专业化、上下游分工协作体系的形成,重点抓好69家省级300强和100家市级重点工业企业、1000家市场潜力大、产品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的规模以上企业,在资源投入、土地保障、咨询辅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实施动态培育计划。建成若干个国际性、全国性专业市场及一批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展示中心、物流配送、信息发布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功能。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提升产业聚集水平,实现园区建设与培育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有机地结合。力争50家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 

 

二、培育新兴产业 

 

1、石油化工 

 

以福建炼化公司12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一体化工程、500万吨/年重油加工项目和60万吨/年PTA项目为龙头,加快建设泉港、泉惠石化园区。泉港石化园区重点发展石化中上游项目、氯碱化工和大型液体化工原料储运系统,以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带动成品油、有机化工、无机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合成材料及其后加工等系列产品开发。泉惠石化园区重点建设与福炼公司配套的30万吨级特大型石油码头和国家大型油库,发展重油加工和化工原料产品。2010年年炼油能力2000万吨以上,乙烯、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原料及合成纤维年生产能力均超百万吨。 

 

2、电子信息 

 

以建设国家级微波通信产业基地和射频系统芯片二次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重点,加强鲤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安光伏电子工业园、洛秀台商投资园区、台湾学者创业园、莲峰科技园、泉州软件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通信设备、光伏电子、数字视听产品、智能化安防监控、电子信息材料、电子仪器仪表、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新型元器件、机电一体化等产品,推动软件业、网络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基本形成海峡西岸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船舶修造 

 

加快引进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和先进技术、管理人才,加快泉州船厂等项目建设步伐,鼓励发展船舶配件、舱口盖、船用材料、船舶机械设备制造及清洗、表面处理等,推动修造船业跨跃式发展,逐步实现单船建造能力达10万吨级以上,造船生产能力200万载重吨的目标,成为全省重要的大型船舶修造基地。 

 

4、汽车及配件 

 

加快泉州汽车基地建设,整合鲤城江南、丰泽城东、南安霞美等汽车配件产业资源,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汽车生产企业,以大型整车生产企业为龙头,优势特色产品为重点,发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形成汽车生产基地,并争取建立汽车出口基地。加快培育整合泉州经济开发区汽车工贸走廊、展览城汽配城、晋江福埔交易市场,形成汽车物流中心。 

 

5、生物工程 

 

以培育种养优质品种、发酵工程、生物医药、现代中药、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生物纤维等新兴高新技术领域为重点,重点引进布点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大力扶持一批特色鲜明、有发展潜力的生物提纯中小企业。 

 

三、整合提升传统产业 

 

1、纺织鞋服 

 

建设纺织服装鞋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纺织业要继续引进先进技术和新型设备,以提高原料差别化率为重点,开发高档面料为突破口,提高纤维、纺纱、织造和染整技术,发展衣着、装饰产业用纺织品。服装要重视新材料开发,提高研发设计能力,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强化相关配套服务体系整合。加快规划建设两个基地、八个小区。两个基地即南安扶茂岭流行面料服装生产基地、新丝路(晋江)国际服装加工基地。八个小区即:晋江晋南纺织服装加工区、晋南漂染纺织加工区、石狮服装加工区、鲤城江南服装加工区、丰泽城东纺织服装加工区、惠南纺织服装加工区、石狮沿海三镇漂染服装加工区、安溪凤城服装加工区。 

 

鞋业以运动鞋、旅游鞋、休闲鞋为发展重点。运动鞋、旅游鞋以晋江陈埭、池店为重点,建设集新材料开发、成品鞋制造、鞋材原料、鞋机及数字制模相配套的国际性鞋业中心;休闲鞋以石狮、惠安为基地,建设成为引领国内外流行款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内休闲鞋生产基地。鞋材生产以塑胶材料、精细化工、鞋用纺织材料为主,重点发展具有功能化(耐高温、耐磨、耐蚀材料)、复合化(生物材料、高强度材料)、智能化(信息功能材料)、可降解材料等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中高档新材料产品。要大力吸收台湾、温州等地鞋材企业转移,发挥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品牌联合优势,形成网络式企业群体。 

 

2、建材 

 

鼓励建筑陶瓷企业引进技术先进、自动化水平高、生产能力强的生产线,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巩固发展南安石材、晋江建陶贸易加工基地,完善物流中心服务功能,形成国际性建筑建材加工、贸易中心。加大水泥业的技术革新力度,建设和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逐步淘汰立窑水泥。 

 

3、机械制造 

 

着力发展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制鞋机械、茶叶机械、环保机械、石化机械、精密机械等。以丰泽、惠安、南安、晋江、石狮、洛江等地为重点,加快资源整合,加强零配件企业和主机生产企业的分工协作,建成独具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械制造基地。 

 

4、工艺制品 

 

突出比较优势和特色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艺术档次,改善产品的外观,丰富产品内容,从单一的工艺品向工艺品家用化发展。德化工艺陶瓷要加强美术创作、材料研发、工艺技术提升;日用陶瓷要加快技术设备改造,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惠安石雕要发挥传统工艺优势,从狮子、九龙柱、佛像、历史人物向城市园林雕塑、石建筑构件及世界多种文化所能接受的石雕产品拓展。安溪藤铁要加快产品造型设计和研发工作,促进产品升级。树脂工艺要从单一工艺品向工艺品家用化发展,积极发展树脂工艺旅游商品。 

 

5、食品饮料 

 

加强企业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完善食品饮料加工标准体系,发展绿色食品,不断提高食品饮料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 

 

休闲食品以晋江、惠安为中心,开发生产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生态、健康、营养产品。加强原料产地和原料供应链的监控体系,形成糖果、果冻、饼干、膨化食品为主的国家级休闲食品生产基地。 

 

饮料生产以安溪、惠安、晋江、永春为主,着重发展茶叶、果汁、啤酒和保健饮料。从遵循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的环保标准入手,提高加工工艺,向深加工、绿色饮料方向发展。 

 

水产品加工以石狮、惠安、晋江为主,发展熟食品、小包装食品、干货、鱼粉等,对接连锁超级市场。利用水产品发展生物化学工业、制药工业。 

 

粮食深加工以南安为主,加快形成集仓储、精加工、深加工、贸易一条龙的粮油食品产业链。建设一批带动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骨干项目,引导农副产品向特色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6、其他传统优势行业 

 

纸品业以晋江、南安、永春等地为主,重点发展高档文化用纸、新闻纸及包装纸和纸板,加快发展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冶金业要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降低成本、节能增效、减少污染,重点发展低合金、微合金、高强度建筑结构钢筋、新型断面建筑铝合金型材以及市场急需的短线产品,发展以铁矿、黄金开采为龙头的矿产业。包袋制品业要进一步完善拉杆、纤维布、珍珠棉、拉链、箱扣、丝印等配套产业,不断发展适用新型产品。伞业加快发展晋江东石、南安诗山制伞业基地,在发展普通伞、防紫外线伞、自动伞和雨伞配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产品、提高规模效益。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 

 

1、建设旅游强市 

 

以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载体,以打造“海丝”文化旅游品牌为核心,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利用山海自然风光,整合旅游资源,按照一个中心区(泉州中心城区“海丝”史迹文化旅游区)、三大功能圈(泉北“惠女风情”滨海休闲旅游圈、泉南商贸对台滨海旅游圈、泉西安永德生态旅游圈)的功能布局,重点培育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系列、多元文化观光系列、休闲度假系列、自然生态系列、特色购物系列、台海旅游系列、红色旅游系列等重点旅游线路。大力开发与“海丝”史迹、清源山、紫帽山、崇武古城、惠女风情、郑成功、蔡浅古民居、牛姆林、茶都、瓷都等景点配套的旅游活动项目,完善食、住、行、娱等配套设施。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扶持发展旅游企业,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化,成为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 

 

2、发展现代物流业 

 

围绕建设全省三大区域性物流中心之一的目标,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重点抓好一批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依托产业集群,扶持建设一批主要原材料和工农业产品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争取建成泉州海关保税物流中心或保税仓库。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改造整合运输、仓储、商业、邮政、货代服务等企业的物流资源,加快发展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推动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加强与港澳台的物流交流与合作,提升物流现代化水平。 

 

3、改造传统服务业 

 

改造提升商品交易市场的规模和档次。重点要引进现代经营方式,对已形成的专业批发市场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形成一批有较强辐射力的全国性和区域性市场。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推动连锁经营向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向实行集中管理或专营专卖的行业扩展。加快电子商务市场的培育,逐步建立全市商品交易网络。鼓励发展特许经营,支持特色突出,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老字号企业发展特色经营网络。积极有序地扩大流通业的对外开放,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吸引跨国分销企业在我市设立商品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分销中心。规划建设大型现代化国际会展中心,整合各县(市、区)会展资源,创立统一的泉州会展品牌,促进我市会展产业稳步发展。加快建立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快速客货运系统。 

 

4、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加强和改进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完善科学的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一级市场,活跃二、三级市场,控制高档住宅开发,增加普通住宅供应量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推行以货币配租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廉租住房建设;建立房地产业信用体系,推进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行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6平方米。 

 

5、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 

 

加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发展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业,推进金融工具创新。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产业投资基金、银团贷款、企业债券、风险投资等新的融资方式,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汽车金融和出口信贷等业务,积极推进商业票据、债券、外汇、基金等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及境外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力促台资、港资金融机构入驻我市,积极发展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保险评估业务,拓展保险投资、工程投资、理赔代理、再保险等新业务,创新保险营销方式,适时开展国内外联保,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大力扶持担保业和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6、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把社区服务业网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小区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创新社区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加快建设规模较大、信息化水平较高、市场化运作的综合性社区服务机构。发展面向居民的物业管理、托幼、助老、文化娱乐、健身、医疗保健、教育、家政、安全等服务网络,不断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各种就业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网络平台。 

 

7、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 

 

鼓励发展科技信息、投资决策、工程咨询、技术服务、会计审计、律师公证、广告代理等中介服务。健全和规范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资产评估、房产交易、工程监理以及专业协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中介服务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加快中介服务行业对外开放。 

 

五、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 

 

    规范建筑市场,打击垄断市场、围标串标、买标卖标等违规行为,加强对建设合同、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管理。切实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建立工程担保、工程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建筑工程索赔制度。加大建筑业市场开拓力度,巩固提高本地、本省市场,主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东北等大市场,进军中西部新兴市场,瞄准境外市场。推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扶持建筑企业改革改制,做强、做大、做优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引导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全市特级建筑企业达2-3家、一级企业达60-70家,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总企业数60%以上,形成以一级、二级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结构,建筑业增加值达200亿元。 

 

六、加快“数字泉州”建设,促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拓展电信服务新业务。积极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和视频通信,推动宽带无线上网,做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广播电视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促进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稳步推进一个体系较完整的综合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扶持发展通信设备、信息材料、数字视听产品、软件、信息服务等五个行业;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等六个应用领域建设,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2010年,基本形成“数字城市”框架。信息化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在福建省的先进水平,力争跨入国内先进的信息化城市行列。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培育一批数字化(数字化购销、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设备)企业,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先进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管理、虚拟设计与制造、网络化异地协同设计和分散网络化制造等先进适用的信息系统。完成泉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与技术服务应用平台和制鞋、纺织服装、石雕石材、粮油加工、石化、陶瓷、五金机电、茶叶、柑桔等专业性ASP平台建设。建设100家以上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建立具有泉州特色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七、壮大海洋经济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海洋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科学开发港口资源、滩涂近海资源、海岛资源和深海远洋资源,加快改造提高盐业、海水种养业,发展壮大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业,积极培育海洋生物、海洋药业、海洋矿产和海水综合利用、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科技推广服务等新兴产业。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市,海洋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建设石狮祥芝全国水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完善以华洲、石狮祥芝水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以沿海重点渔业乡镇水产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海洋运输船队建设,推动大中小型航运公司合并重组,争取与国内外大型船舶运输公司合作,实现运力结构的大型化和集装箱化,努力开辟新的远洋国际航线。充分挖掘滨海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努力开发集休闲度假、文化观光、生态体验、商贸会展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依托港口优势,加快发展石油化工、船舶修造、能源等一批大进大出产业。培育一批附加值高的海洋生物化工、海洋保健品和功能食品企业。充分利用沿海优质石英砂资源,重点发展特种玻璃、玻璃纤维和玻璃钢制品等深加工产品。 

 

第七章  继续完善基础设施 

 

一、建立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港口 

 

科学修订港口发展规划,建立“一市一港一政”体制,实施港口规划发展的统一管理。合理优化各港区功能定位,泉州湾中心港区重点建设石湖、秀涂作业区,建设成为以承担集装箱、件杂、散杂货装卸为主,兼营客运、旅游服务的商业物流中心港区;湄洲湾南岸新港区建设各类大型深水泊位,成为全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和多功能国际中转贸易基地;深沪湾和围头湾港区要建成以服务地区生产为主的港区;基本形成以深水泊位码头为主体、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码头群。着力构建立体化集疏运体系,抓紧修建港口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快速通道,加快港口与高速公路主干道和铁路的连接,建立港口货物疏运“绿色通道”,不断延伸港口的经济腹地。以项目捆绑打包、“地主港”等建设新体制,重点吸引国内外大型码头企业特别是世界著名船公司参与码头泊位建设。大力改善“大通关”环境,构建资源共享的“大通关”信息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新增年设计吞吐能力4300万吨,集装箱240万标箱。重点建设肖厝作业区4#-7#泊位、石湖作业区4#-6#泊位集装箱码头;斗尾作业区福炼30万吨原油码头、斗尾中化30万吨原油码头、福建泰山10万吨石化码头、海洋5万吨和东港石化3万吨液体化工码头;秀涂作业区万吨级多用途码头;以及围头作业区二期工程、深沪作业区三期工程等地方多功能码头等。做好泉州湾通海航道增深和湄洲湾南岸港区洋屿环形航道、石井通海航道等疏浚工程。 

 

2、公路 

 

加强泉州沿海对中部腹地的辐射通道、与南北的福州、厦门的衔接通道以及疏港通道建设,高速公路重点建设“一纵、一环、一横”,即抓好泉三高速公路、泉州绕城高速公路和沈海公路福厦漳复线南安金淘至厦门泉州段,2010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260公里;一般干线公路网布局功能得到完善,重点建设能充分发挥高速公路集疏功能的干线公路,实现与相邻设区市之间、各县通泉州中心城市,相邻县、市、区之间通二级以上公路,大部分县市城区、交通枢纽、重要旅游区半小时便捷上高速公路网。建设省道201线(外线)、泉州晋江大桥,抓好省道203、206、207、306、307、308及国道324线等部分路段的改造。 

 

3、铁路 

 

按照“连通南北成网,改造既有线路,配套港口支线”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全市铁路网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大容量的福厦铁路泉州段;尽快建成漳泉肖铁路肖厝进港专用线,争取开工建设漳泉肖铁路斗尾支线,加快漳泉肖铁路市区段迁建改造和秀涂支线的前期工作进程;争取向莆铁路途经德化设站,湄洲湾南岸支线列入规划。争取开展泉州都市区内轻轨交通前期工作。 

 

4、民航 

 

扩大泉州晋江机场飞行区、配套区范围,延长现有跑道,加大候机楼面积,申报对外开放口岸,开通国际航线。结合航空工业区的发展,在机场范围内逐步形成飞行、航务区为中心,仓储区、工业区、生活区相配套,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航空城,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万吨以上。开展机场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 

 

二、形成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能力 

 

1、电源 

 

加快电力产业化发展步伐,大力推进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电源点布局。重点建设晋江液化天然气(LNG)电厂、南埔电厂二期、晋江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安溪煤矸石发电厂二期、炼化自备电厂、晋江热电厂项目。积极做好泉州火电厂(一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获批建设。201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483万千瓦以上,电力装机结构比例为水电16%、煤电55%、气电29%。 

 

2、电网 

 

扩大电网规模,推进资源优化配置。结合大型电源送出需要和加强受端骨干电网的要求,加快50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系统建设,推进电网技术升级。重点建设泉州北、惠泉500千伏变电站和东星等16个220千伏变电站;加快建设市中、江滨等66座110千伏变电站。全市500千伏变电容量达58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容量达1056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容量达1190万千伏安。 

 

3、新能源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新能源资源调查、勘探和评价,做好惠安风电一期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获批建设。全市风电装机容量达3万千瓦。 

 

4、能源储备 

 

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统一规划,有序开发,保护性开发,尽可能延长煤炭稳产期。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和能源生产供应基地,充分利用我市沿海深水港条件建设煤炭中转储备基地,积极争取国家布点建设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和沿海输气(天然气)、输油(成品油)管道,增强能源储备保障能力。 

 

三、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1、洪涝干旱灾害防御体系 

 

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完善防汛指挥决策系统、洪水预警报系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等,建设功能齐全、信息全面的防汛公共平台。加大对重要河段的疏浚与整治工作力度,确保行洪安全。继续抓好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续建工程(金塔、金潘堤段)、晋江下游九十九溪河道整治工程、南安市防洪堤二期工程、惠安县黄塘溪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洛阳江(桥闸)上游河段综合整治工程、泉港区排涝工程、晋江市晋东平原排涝工程等一批防洪排涝项目的建设。继续实施“六千”水利工程,基本完成“358”水库除险保安工程建设,集中力量抓好山围塘的除险加固,完成海堤巩固提高四期、五期工程。实施15片旱片治理、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 

 

2、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坚持依靠科学,依靠法制,采取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畜共患疫病的发生。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为依托,重点建立疫情监测、快速反应、防疫用药品供应、动物检疫、动物防疫监督五大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管理网络,强化对动物疫病的源头监管。进一步加强对进口畜禽类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防止境外疫情传入。 

 

3、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在农作物主产区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点,完善检测手段,健全农药残留监控体系,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建设完善粮油作物病虫监测点25-30个,果茶蔬经济作物病虫监测点15个和农区鼠情监测点若干个。建设和完善市、县两级产地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防控设施。新建惠安、洛江、德化等一批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控区域站。 

 

4、林业防灾减灾体系 

 

强化森林火灾监测预防和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御灾,建立防范救灾应急机制。完成5000公里生物防火林带营建任务和抚育任务,全市生物防火林带长度达1万公里,使集中连片的重点林区、行政区域界线、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村庄附近、道路两旁、农事活动频繁地带形成防火带闭合圈。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建立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完善森林防火监测与指挥信息系统。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网络,对主要森林病虫害和有害生物开展定期普查,健全重大森林病虫害举报制度,实现对全市森林病情、虫情的实时全面监控。 

 

5、气象灾害预警体系 

 

初步形成“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三大气象服务体系。完善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和海洋气象预警报系统,建立雷达等现代化气象监测及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提高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服务能力。合理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为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气象保障。 

 

6、海洋灾害防治体系 

 

实施海洋赤潮防灾减灾工作预案、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渔业防台风工作预案、泉州港溢油应急计划等,加快重点县市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加强各类海洋灾害的监测监控,及时通报海洋污染状况,监控近海海域港湾水质状况。利用“数字海洋”平台加快建设海域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海洋灾害预报和抗御决策系统。 

 

7、地震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体系、震灾预防体系、地震应急和紧急救援体系;建设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地震烈度速报台网、GPS连续观测网,做好交通、能源、通讯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重大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计,规划建设城市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地震应急疏散预案。沿海城市基本具备抗御6级地震能力。 

 

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调查精度,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建设安溪县省级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实施一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开展地质灾害预报,建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完善市、县两级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和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全市需要治理(避让)的地质灾害40%基本得到治理(避让)。 

 

8、环境安全应急体系 

 

提高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完善市、县两级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立健全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完善全市重点环境污染隐患应急救援预案,建立重点环境污染隐患应对处置数据库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提高突发环境污染预防与应对处置能力。 

 

第八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 

 

1、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启动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抓好石化、纺织、建材、机械、电力、钢铁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淘汰高耗能老旧汽车、船舶和落后农业机械。推进环保节能型公交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公交。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积极推广普及节约型建筑材料,启动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大力推广绿色照明技术,全市公共场所和市政道路、城市道路普及节能照明灯具。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对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制定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要求,对居民生活用电逐步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和阶梯电价。 

 

2、深入开展节约用水 

 

认真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计划用水制度,制订、完善晋江、洛阳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和行业用水定额,按照以供定需原则,确定工农业及各行业用水总量,实行计量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积极开展城市节水产品研发,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改造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漏失率,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强化工业用水大户的节水管理,在各污染集控区和高耗水的漂染、树脂、制革、造纸、电镀等类型企业中开展污水的净化再利用,其中再生造纸企业回用率90%以上,漂染、制革企业60%以上,电镀企业40%以上。推广节水型栽培、灌溉先进技术和设施,提高节水灌溉面积比重。 

 

3、加强国土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 

 

有计划推进 “空心村”、“城中村”、“城中厂”改造,盘活城乡闲置土地。坚持以项目定用地,以投资额定用地量,提高工业用地集约水平。继续整合工业园区、工业小区,完善园区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鼓励大企业、大集团、房屋开发公司及各类资本参与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中小企业进入标准厂房。严禁毁田烧砖,限制使用实心黏土砖,进一步推广新型墙体材料。

 

4、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 

 

加强对石化、纺织、鞋服、建材、机械、冶金、电力、建筑等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行设计规范、生产规程、施工工艺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产出率。开发木材代用品,降低木材中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包装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比重。改进产品包装,节约包装材料,推广易回收、易降解、易处置的包装,限制过度包装。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重点行业资源利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清洁生产企业,一批循环型工业(农业)园区和城市(镇),建设石狮节水型示范城市和泉港清洁生产示范区。基本建成重点领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危险废弃物处置体系。完善循环经济的管理运行体制,推进绿色GDP统计。加强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三大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和循环经济信息系统、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三、强化污染综合整治 

 

1、加强水污染整治 

 

加强水资源功能区管理,明确各功能区的水质保护目标,控制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完成流域沿岸乡镇垃圾集中处理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任务,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污染,以重要水源地、入河排污口为重点,加强江河湖库水质监测,建设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加强对农村饮水水源地的环境监管,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2、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 

 

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继续推行工业企业污染集中控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加强排污总量控制。流域所有工业污染源全面实现稳定达标,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占60%以上的重点工业污染企业实现在线监测监控。对污染物超标或超总量排放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在晋江、洛阳江上游流域和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基地,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出口加工型企业和漂染、制革、电镀、再生纸等重污染企业全面开展ISO14000认证。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超过90%。 

 

3、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城市污水、垃圾、烟尘、尾气和噪声污染治理。推进城乡结合部、旧城区的环境综合治理,推广生态住宅小区和智能化小区建设,规范物业管理,改善居住环境和质量。各县(市)必须统筹规划,建成能覆盖县城(市区)的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污水管网、垃圾收集系统,推进污水管网产业化和环卫服务市场化。加大城市内河水环境保护,实施雨污分流。2010年,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Ⅱ级标准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0%以上,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0%。 

 

四、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1、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水资源,开工建设碧坑水库、洛江八峰水库,建设石狮、晋江供水二期及南安沿海三镇供水等引调水工程。完成山美灌区南高干渠改造整治和金鸡拦河闸重建。提高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水平。 

 

2、合理保护利用海洋资源 

 

严格按照海洋功能区划,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保证海岛地形、岸滩、植被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继续实行伏季休渔,科学控制近海养殖捕捞强度,继续开展底播增殖、人工放流增殖,保护和逐步恢复海洋渔业资源。继续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强对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泉州湾河口湿地等临海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加强对港口、码头、围垦等重大海洋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防治措施,严格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快集中式海洋排污口划定工作,加强对近海重点污染养殖区的污染治理。近岸海域水环境达标率50%以上。 

 

3、合理利用和开发森林资源 

 

实施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生物多样性、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5大生态工程。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占一补一”制度。抓好江河源头及流域、大中型水库一重山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的建设。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8.7%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保持在林地总面积的39%左右。 

 

4、合理开发利用国土和矿产资源 

 

坚持“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原则,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在保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工矿企业用地的同时,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即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责任制、基本农田认定制度、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许可制度、高额补偿和占补平衡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突出抓好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项目和重点项目建设,把基本农田整理作为土地整理工作重点来抓。有计划实施生态退耕还林工作,对坡度在25度以上浇灌无保证、土质低劣、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优先实行退耕还林,对沿江沿河两侧地势低洼、耕作条件差、收成没保证的劣质耕地也要逐步退耕还林。基本农田保护率稳定在85%以上。 

 

科学划定矿产资源禁采区、限采区和可采区,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和开采规模。加强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实现矿产资源持续、有序开采。严格保护以市区“四山”(清源山、桃花山、大坪山、紫帽山)、“两江”(晋江、洛阳江流域)、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和省道、面城一重山和风景名胜区等为主的禁采区。严格执行矿山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促使采矿权人全面履行环境保护措施,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难以恢复的开采项目,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开采矿产资源。加强可采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重点治理安溪官桥、龙门,南安石井、康美、官桥,晋江东石、永和、英林,泉港南埔等重点采石区及永春天湖山煤矿、安溪潘田铁矿、德化阳山铁矿和双旗山金矿等矿区。狠抓崩岗综合治理、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茶果园水土流失治理、迹地植被恢复、生态修复等五大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提高水土保持综合防御功能。 

 

5、强化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 

 

在饮用水源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点水土保持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野生动植物分布区、重要湿地以及重要渔业水域等区域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强制性保护。加强德化戴云山、安溪云中山、永春牛姆林等国家级和省、市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重点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基本稳定,全市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 

 

第九章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一、强化技术创新 

 

围绕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泉州湾国家星火产业带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五个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行业协会职能作用,加快行业研发和检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五大载体建设,争创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加强行业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着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在若干产业领域努力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和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不断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对引进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和二次开发,不断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积极引导“产、学、研”的有效合作,扶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建立和完善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技术市场机制。建立健全中长期技术储备制度与奖励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机制。培植30-50家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引进培育100个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增10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创建20-30家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150项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依托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增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注重引进节约型、环保型项目成果,加强对能耗大、污染重企业的技术改造。不断完善科技成果项目转化成效评价和鼓励机制,落实跟踪责任制。研究制定配套扶持政策措施,设立高新技术项目成果产业化转化扶持资金,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成果对接项目。“十一五”期间,力争全市转化、落地1000项科技成果项目。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充分发挥专利资助资金的效应,进一步鼓励和调动我市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踊跃开展发明创造并及时申请专利,大力提升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数量与质量。加强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宣传和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加强专利、商标、版权、海关、司法、公安等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协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市本级科技攻关项目专利申请比例30%以上;培育50家以上的专利工作试点单位,全市3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技术。 

 

4、切实做好科普工作 

 

组织好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支持和鼓励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街道、村镇、旅游景点建立科普场所,开展专项性科普活动。积极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创新科技宣传和普及方法。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市技术创新的成就、典型和示范单位的宣传,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1、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 

 

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切实增加投入,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动鲤城、晋江、石狮、南安、丰泽、永春等县(市、区)创建教育强县(市、区),德化、惠安、泉港、安溪、洛江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重点建设26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汽车、电子、建筑等五大实训基地,办好一批与我市产业特点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全市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平均规模达到千人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一所省级重点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比例大体相当。逐步形成以就业、创业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3、继续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调整优化高中布局结构,鼓励达标校通过改建、扩建、合并和联合办学等形式,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高中达8所以上,带动一般高中尤其是农村高中办学水平的提高。 

 

4、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继续支持办好华侨大学、仰恩大学。提高泉州师范学院办学水平,努力创造条件组建泉州大学,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争取升格为泉州电视大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努力提高现有高专、高职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争取把黎明职业大学办成全省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建设长春理工大学泉州分院、石狮泰山国际航海职业学院、信息学院等民办高职院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5%以上,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健康协调发展。 

 

5、多元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坚持以公办骨干幼儿园为示范,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和儿童早期教育,基本形成城乡幼儿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幼儿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稳定在85%以上。加快特殊教育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市及各县(市、区)特教学校,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 

 

6、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有效应对社会需求,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教育培训、现代远程教育和谐发展,重视发展成人教育、老年教育,为构建覆盖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1、加快人才引进培养 

 

加强高等院校、党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和培训作用。创新吸引人才机制,继续抓好博士后工作站、高校创业园、台湾学者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生产力促中心、科技培训中心、高新技术孵化中心等八大创业载体建设,鼓励人才带项目来泉创业;编制发布人才引进专业目录,建立泉籍专家人才库,完善人才引进协调机制。加大政府对人才服务体系投入,建设人才中介行业协会,鼓励成立“猎头公司”。以高级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逐步完善人才资源二次开发机制。全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达60万人。其中培养造就10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00名在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有较高造诣、代表我市先进水平、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2万名在各条战线起骨干作用的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优秀人才。新培养技术工人20万名,其中高级工2万名,技师、高级技师2000名。 

 

2、营造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 

 

进一步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考评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内地山区和非公企业就业创业,推动沿海与山区人才合作与交流。制定和完善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职称评聘、激励保障等配套政策。 

 

四、建设文化强市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的作用,挖掘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树立个性鲜明的文化品牌,巩固和发展文化事业,努力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促使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 

 

1、增强泉州文化吸引力 

 

把泉州文化内容引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大力宣传弘扬开放、包容的气度和拼搏精神。突出宣传泉州海丝文化、侨乡文化、闽南文化、戏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南少林文化、南建筑文化、安溪茶文化、德化瓷艺文化、惠安雕艺文化,建立各种配套的宣传展示基地,结合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打响“魅力泉州”、“活力泉州”的文化品牌。重视培育都市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城雕、广场、旅游景点、城区绿化以及广告、街名、店名等要注重文化品位和艺术特色,体现人文内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和品牌特色。加强对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保护南音、梨园、提线木偶、高甲等地方特色文化。加快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 申报“世遗”和泉州南音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程,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和多元文化中心的吸引力。实施文学艺术精品战略和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战略,加快建设文学艺术创作展示基地,大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有计划地把泉州优秀地方戏曲、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民间工艺、书法美术等文艺精品和文物、学术、武术成果推向境外。发挥对台文化优势,建设好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进一步密切泉台戏曲、宗教、民俗、茶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2、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重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文学艺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网络。各县(市、区)达到省级文化先进县标准,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抓好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泉州大剧院、市图书馆新馆、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艺术中心、梨园古典剧院和南音艺苑等文化设施。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文化活动,创作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完成有线网络升级改造、数字网络电视建设。办好泉州晚报、泉州东南早报,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创办网络报刊,拓展新的新闻传播领域,争取创办图书出版机构。 进一步发展档案、地方志等事业。 

 

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制定鼓励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打破所有制界限、地区封锁和部门封锁,大力推动教育、体育健身、图书音像、文化娱乐、信息传媒、影视演出、网络文化服务、印刷出版等文化产业发展,鼓励支持各种投资主体发展文化产业。结合农运会场馆建设、自然生态恢复和维护、历史遗迹和民间文化开发等,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共生共长。积极探索创建多元化、跨行业的文化产业集团,努力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4、规范文化市场管理 

 

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社会行业组织,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职能。成立网吧、音像、娱乐协会,加强各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和监督,健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体制,完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群众举报监督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建立一支符合文化市场需求的专业执法队伍。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市场主体资质审查,维护合法经营,加大扫黄打非力度,确保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五、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职能,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比2005年下降12.5%、 10%和10%。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建成比较完善的疾病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网络。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职业病、人畜共患疾病等防治工作,有效遏制乙肝、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努力降低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优化城市卫生资源配置,重点建设市一院新院、福医大附属二院新院、市医疗中心、市儿童医院眼科中心、市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二期等医疗卫生项目,构建闽东南乃至全省一流医疗服务环境和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完善药品价格管理机制,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占全市人口总数45%以上。加快发展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总体实力位于全省前列。以承办2008年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为契机,建设一批能够承办国际性单项比赛和全国性运动会的体育场馆。各县(市、区)体育设施达到国家“四个一”要求,全市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沿海达1.5平方米,山区达1平方米。 

 

第十章 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职能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完善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决策听证和公示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分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合理划分市区两级政府管理权限,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2、健全完善市场体系 

 

加快发展资本、产权、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强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非经营性用地公开供地机制,探索工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方法。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深化土地、水、电、矿产等紧缺资源的价格改革和管理,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骗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快行业协会建设,扶持产业集群行业协会建设,逐步把县、镇两级行业协会整合并入市级行业协会中,实现“一业一会”。 

 

3、完善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 

 

完善市、县、乡三级财政管理体制,理顺财权、事权关系,建立健全县、乡财政保障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努力化解县乡政府债务风险。增加财政对农业、农村和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重点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建立健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实行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政策。 

 

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方式多样、政府调控有效的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强化政府预算投资统筹安排,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和效益评价机制,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和代建制,推行政府投资公示制度和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建立严格有效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社会投资的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全面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拓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扶持18家以上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再融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30家。 

 

4、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探索健全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机制、经营业绩考核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推行年度经营业绩责任制和经营者任期业绩考核责任制,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公用行业和其他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加快推进公用事业、交通、水利、外经贸、建筑等领域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5、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公用事业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对民营企业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法人招标、招股、转让经营权等方法,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方式进入交通、能源、环保、水利、城建、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发展信息、物流、旅游、会展、中介等现代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可以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矿产资源领域,具备资质的民营企业可通过“招、拍、挂”,依法平等取得探矿权、采矿权。 

 

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制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提升民营经济的规模化、高新技术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鼓励民营企业开展生产、技术、资本的联合、重组,扶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推动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继续鼓励民营企业的名牌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发挥民营企业在“中国名牌、世界名牌泉州板块”创建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发展开放型经济 

 

1、突出招商引资重点 

 

进一步改善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拓展利用外资领域,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注重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健全高质量的滚动招商项目库。重点抓好基础设施、产业链龙头、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项目招商。加强现有企业、行业协会、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标准厂房的招商,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营,发展代理招商、网上招商,创新招商模式。努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抓好一批超千万美元在谈项目的跟踪服务。拓展投资基金、项目融资、租赁融资等引资渠道。 

 

2、加强泉港澳侨经贸合作 

 

推进泉港合作八大平台建设和泉澳四项合作,全面提升泉港澳经贸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强与港澳各类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鼓励港澳企业参与我市企业的重组改造,积极引进港澳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争取在中小企业合作、人才交流、贸易合作、联合招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充分利用香港的融资渠道和营销网络,支持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和设立营销机构。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加强与海外侨亲和华人社团的联谊,密切与老一代华侨的联系,加强对华侨华人新生代特别是已接班的年轻一代企业家和政界、科技、文化等领域杰出人士的工作力度,建立长效互动机制,了解侨情,理解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 

 

3、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完善促进外贸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从供货大市向出口大市转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商品和化工、电子信息、机械等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努力创建中国出口名牌。鼓励进口经济发展急需的先进技术和重要资源。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积极扶持出口骨干企业,培育发展外贸企业集团,鼓励出口企业开展质量、安全、环保、诚信等认证。积极推进进出口企业加入国际连锁网络,大力开展网上贸易。建立健全境外投资服务机制,鼓励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建立营销机构、贸易网点和投资设厂,带动产品、技术和劳务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健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处置贸易争端能力。 

 

三、推动区域协作 

 

积极、主动地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加强在高新技术、高成长性和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产业领域联合分工协作。加强与福州、厦门等中心城市的分工协作,密切与莆田、三明的经济联系,推动闽中区域经济合作,拓展市外、省外腹地,不断延伸我市港口和产业的辐射范围。加强与大城市、大企业集团的对接和合作,积极吸引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投资泉州。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发挥外地泉籍商会作用,扶持一批国内市场占有率高、潜力大的名优产品,建立分销物流中心。鼓励企业面向中西部谋求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促进跨地区的企业联合、兼并等资产重组活动。 

 

第十一章 提升泉台经贸合作水平 

 

立足泉台关系的特殊地位,发挥“五缘”优势,拓展“六求”作为,突出经济合作和双向交流两个重点,使泉州在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发挥两岸直接“三通”的桥梁作用、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作用、经济优势互补的纽带作用。 

 

一、推动泉台各项交流 

 

健全台资企业服务机制,切实维护台商合法权益,发挥台商协会桥梁作用和台资企业示范作用,做好以台引台工作。加强同台湾经济管理机构、行业公会、知名企业集团和企业家的沟通联系,加强同台湾城市的联系互动,扩大海峡两岸农洽会、海博会、海峡石化展洽会、博鳌·海西论坛的影响,促进泉台经济、科技合作,推进泉台乡亲乡谊交流。 

 

二、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 

 

积极申办台商投资区,办好台湾学者(泉州)创业园,在现有的开发园区内设立若干“台商工业园”。利用我市石化、轻纺、陶瓷、鞋业、食品、五金机电等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的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动台湾大企业、大财团来泉投资。 

 

三、促进泉台农业合作 

 

以建设“海峡两岸(泉州)农业合作试验区”为契机,围绕茶叶、水果、食用菌、水产、畜禽、花卉等优势农产品,以农产品贸易中转、农业优良种苗引繁、农产品加工出口和生态休闲观光为重点,加强引进台湾农业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全面深化对台农业合作。 

 

四、建设对台航运经贸中心 

 

发挥泉州港“为海峡两岸通航服务”的主要功能之一,不断扩大与金、马、澎的货物直接往来,构建向台湾本岛延伸的物流通道。吸引台湾物流企业和航运公司来泉投资,参与物流园区、港口和航运线路的开发建设,为扩大对台航运直接往来奠定基础。把握建设“闽台旅游合作区”的有利机遇,推进泉台旅游双向对接,积极开办居民赴金门、马祖旅游,鼓励泉台合作设立旅行社,建成赴台旅游的便捷口岸。 

 

第十二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服务职能,努力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创业和就业环境,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着力解决结构性缺工问题,鼓励灵活就业和劳动者自主创业。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男女平等的就业制度和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力、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服务工作。积极扶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建筑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实行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等有关优惠政策。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以上,妇女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保持在45%以上。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完善“五险合一、地税代征”社会保险费征缴新体制,进一步扩大各类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增强统筹调剂能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制度,加大公共福利设施投入,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逐步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福利水平。 

 

三、实施依法治市,建设“平安泉州” 

 

制定和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继续加强领导干部、行政和执法人员、青少年学生、企业经管人员以及外来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深化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强化行政问责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依法治理,推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完善“四民主两公开”制度,提高基层民主自治和依法管理水平。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队伍职能作用。 

 

建设“平安泉州”。继续落实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预警体系和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公共安全的科技防范水平和管理、应急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和邪教组织、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引导作用,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监督管理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管理、信用信息披露管理、信用评级管理等制度。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责任,建设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加快信用市场建设,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培育发展一批信用征集、评价、担保、调查咨询等服务机构。 

 

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继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积极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活动,深化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力争80%以上社区建成文明社区,1—2个县(市、区)进入全国文明先进城市(城区、县城)行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形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共建格局,创建省级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30个。 

 

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围绕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两大任务,继续把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强化人口计生工作的服务、保障、综合治理功能。健全计生信息管理网络,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推行优生优育,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明显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计划生育的综合管理,在现居住地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强老龄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发展以助老为重点的老年服务业,力争市及县(市、区)各建成一所以上综合性的老年护理院或养老服务中心,50%以上乡镇设立敬老院。积极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儿童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 

 

七、切实完善国防动员体系 

 

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寓军于民”的方针,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国防基本知识。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医疗支前保障、油料支前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工程营房保障、科技信息保障、交通战备专业保障等队伍建设。增加国防动员投入,加快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人防基础设施、支前物资供应站、交通战备设施等项目建设,落实战备物资储备,完成中心市区及县(市、区)的重要物资储备库及一批大型平战结合公共工程建设,人防工程总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以上。建立完善国防动员预案体系和国防动员运行机制,提高战时国民经济快速反应能力、保障能力和重点经济目标防护能力。 

 

第十三章 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以编制和实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具体落实本纲要提出的“十一五”发展任务。以专项规划作为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并将其列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加强对“十一五”规划的宣传力度,让规划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深入人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规划实施。 

 

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泉州发展大有希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2006年1月6日经泉州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 

 

2006年1月6日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也是我市全面落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对我市抓住发展机遇,开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更好地发挥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支撑辐射作用,都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五”发展回顾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626.3亿元,年均增长12.3%,比“十五”计划目标高1.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人均生产总值2645美元(按1:8.1汇率折算,下同),财政总收入达153.36亿元,年均增长21.7%,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五年提高3.2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76.11亿元,年均增长21.7%,比“十五”计划目标高9.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4亿元,年均增长11.8%,比“十五”计划目标高1.8个百分点。所辖7个县(市)均跻身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县(市),晋江、石狮、惠安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百强县(市)。 

 

2、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工业化步伐加快,服务业平稳增长,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8.7:57.3:34.3调整为6.1:57.7:36.2,一些关系长远发展的新兴产业正在形成,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1%,比2000年提高42.5个百分点。全市形成1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7个,10-100亿元产业集群18个,一批工业骨干项目陆续投建、投产。 

 

3、开放型经济有新突破 

 

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比计划目标多出9亿美元,新批准投资总额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80个,引进埃克森、ADM、沃尔玛、满誉等世界500强企业,批准30家企业境外投资。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累计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105亿美元,年均增长22.1%,比“十五”计划目标高12.1个百分点。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分别提高4个和2.2个百分点。开放层次进一步提高,出口加工区获得国家批准,商业、物流、港口建设等服务业引资取得新突破,泉港合作八大平台建设和泉澳四项合作顺利推进。 

 

4、城市建设有新拓展 

 

坚持“东进、南下、西拓”的城建发展方向,国道324线华大至体育中心、泉秀东街等七大进出城通道、江滨路、大坪山隧道及接线、后渚大桥、宝洲污水处理厂、泉州市垃圾综合处理厂等相继建成,泉州古城南片区改造、城西、城北环路片区改造完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30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达10.65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99%,中心市区污水处理率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市城镇化水平达46.5%。各县(市)加大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力度,城市面貌也有较大变化,建成区面积新增60平方公里以上。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称号。 

 

5、项目带动成效显著 

 

围绕关系全局的重要领域,加大了公路、港口、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防灾减灾、重大工业骨干项目、“数字泉州”、农业、社会事业项目等方面投资,强化投资的拉动作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1519.24亿元,是“九五”期间的1.71倍,年均增长15.2%,比“十五”计划目标高5个百分点,沿海大通道、石湖码头扩建技改二期、南埔电厂一期、晋江500KV输变电工程、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一期、石狮供水一期、泉州湾通海航道、龙门滩四级水电站、涌口水电站、晋江热电厂、石狮垃圾焚烧处理厂、晋江垃圾焚烧发电厂、泉州历史博物馆、泉州师院、石狮服装城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基本建成或建成投产,外走马埭围垦、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福厦铁路(泉州段)、泰山石化码头及仓储工程、泉州市液化天然气配套管网工程和晋江液化天然气(LNG)电厂、金鸡拦河闸重建、海峡体育中心一期(一场一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晋江大桥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046万吨。机场旅客吞吐量118.58万人次。公路密度居全省首位,公路通车里程10600公里。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目标。220千伏总变电能力486万千伏安。 

 

6、民营经济保持活力 

 

民营经济逐步呈现企业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市场专业化、产业集群化、布局园区化、区域特色化、营销网络化、层次梯度化的特点。投资领域逐渐向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延伸,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民营经济处于良好的转型提升阶段。现有中国驰名商标30项,中国名牌产品33项,分别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二名,荣获中国经济品牌城市称号。 

 

7、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成效,累计169家国有企业实施改革;惠泉啤酒等3家企业在境内上市,中绿公司等4家企业在境外上市,17家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减少行政审批事项618项,成立“泉州市投资项目行政服务中心”,对投资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市县两级的政务信息网横向接入网已经建成。组建5家省级、49家市级行业协会,在全国62个城市成立泉籍商会;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农村税费改革、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8、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 

 

大力实施科技“八大工程”和“十大体系”建设,建立12个国家、省、市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1个对台农业科技合作实验区,泉州市高新技术孵化基地被确认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5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家,有66个科技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奖。覆盖全市的技术先进、服务多样化的现代通讯、互联网络基本形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等领域建设取得新成效。被国家科技部确认为全国15个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之一,并连续五次获“全国科技进步(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称号。地方高等教育取得重大突破,泉州师范学院基本建成并通过国家评估,泉州卫校等4所学校升格为大专。全市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8.3%和55%,中小学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市县两级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基本形成,疾病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得到加强,安溪、石狮、泉港、德化等县(市、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逐步铺开。“海丝”景点保护修复工作基本完成,新增泉州府文庙、蔡浅古民居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了泉州海丝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对外及对台港澳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总收入119.5亿元,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五十户自然村通电视”工程全面启动。初步形成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9、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9元,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6123元,年均增长6.6%,分别比“十五”计划目标高出3109元和423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4%和42.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五年上升5.7个百分点,比“十五”计划控制目标低4.7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1.16%以内,比“十五”计划控制目标低0.84个百分点。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实施扶贫开发“双百工程”和“造福工程”, 81.8%的县(市、区)、80.4%的乡(镇)、83.2%的村(社区)实现宽裕型小康。 

 

10、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晋江上游和山美水库水资源整治保护取得成效,晋江流域省控断面三类水质达标率96%,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7%。连续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矿产资源无证开采现象得到遏制,“青山挂白”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6.1‰,比“十五”计划控制目标低3.9个千分点。 

 

“十五”计划所确定的主要预期指标除第三产业比重外均完成或超额完成。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1、有利条件 

 

“十一五”期间,国际经济有望在近几年逐步复苏的基础上走向平稳增长,我国同东盟等区域合作将会有实质性突破,加入世贸组织正面效应的发挥和与世界经济的逐步接轨,为我市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条件。“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将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和产业结构迅速转换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消费拉动作用的政策,将为我市开拓国内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省委要求泉州走在全省前列,在海峡西岸建设中发挥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的支撑作用,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拓展效应,为我市创新、创业、创造,进一步发挥对台优势提供了较大的作为空间。与省会福州和特区厦门两大中心城市相比,我市在民营经济、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县域经济、旅游资源、港口潜力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产业发展存在向周边地区辐射推进的客观要求和能力。从我市人均生产总值、第二产业比重、城镇化水平等指标看,我市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加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进入平稳增长期,产业结构处在调整优化期,城市化进入跃升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将呈现良性互动。随着一批工业骨干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城建重点项目的实施和亿吨大港的建设,以港兴市、港城联动效应逐步显现,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均为我市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注入强劲的动力。我市仍将是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最大、潜力最强、发展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综上所述,我市在“十一五”期间将有一个较为有利的环境。 

 

2、制约因素 

 

(1)从宏观环境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传统出口商品受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困扰增加,汇率变动相对降低我市传统出口商品竞争力,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和波动的长期化趋势,使我市下游产品生产以及仍然依靠高消耗、低产出的增长模式面临考验。 

 

(2)从区域发展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与其它省域中心城市相比,中心城市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的20%,仅为福州的43 %、厦门的36%,城市规划滞后,不利于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化进程也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和山海差距继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1.76:1扩大到2.32:1。 

 

(3)从产业发展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服务业发展不快,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4)从社会发展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科技、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仅为全省平均水平一半左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才资源不足,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公益性文化等方面任务艰巨。 

 

(5)从资源、环境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资源、环境制约趋紧,不但耕地、水资源、矿产等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面临着区域间日趋激烈的能源、人才、熟练产业工人以及资金等要素的争夺,资源浪费与局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 

 

第二章 发展构想和预期目标 

 

一、总体要求 

 

泉州市“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省委 “四个推进”的指导思想、“四个基本”的目标任务、“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推进自主创新,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坚持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坚持构建和谐社会,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为民惠民利民,突出集聚、提升、拓展,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先行与先导作用、工贸港口中心城市的支撑与辐射作用、民营经济的创新与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和谐泉州”建设,全力打造“活力泉州”和“品牌泉州”,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二、战略重点 

 

1、城市带动 

 

以充分发挥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作用为目标,做大城市规模,做强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点小城镇的联动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产业、市场、港口经济优势和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中部枢纽区位优势,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产业升级 

 

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为目标,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汽车及配件、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港口经济,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整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延伸,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一批具有较明显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工贸产业集群,构筑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3、活力激发 

 

以建设改革开放先导城市为目标,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竞争力,加快载体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和更大范围上参与国际、区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泉台港澳合作的新跨越,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制高点。 

 

4、人才支撑 

 

以建设人才强市为目标,强化科技、教育,加快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吸引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促进人才总量稳定增加、结构更加合理、素质不断提高。 

 

5、文化凝聚 

 

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和多元文化中心的优势,强化传承创新功能,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强泉州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6、社会和谐 

 

以建设“和谐泉州”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改善人居环境,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扶持弱势群体和低收入家庭,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加快诚信泉州、平安泉州建设,努力实现全社会的和谐互动。 

 

7、生态协调 

 

以建设生态示范城市为目标,加强资源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强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加快建立生态安全保障系统;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效益型社会。 

 

 三、发展目标 

 

1、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以上;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2010年财政总收入超320亿元,力争突破35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 

 

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五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报表口径),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年均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涨幅控制在3%以内; 

 

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年均增长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0元,年均增长7%左右; 

 

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在35%和40%以下; 

 

城镇化水平60%;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 

 

每千人受高等教育人数50人;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0%; 

 

城镇养老、失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10、100和130万人; 

 

平均预期寿命75岁; 

 

每千人医生数1.3人、每千人病床数2.8张; 

 

环境综合评估90分以上;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2%以下;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8.5‰以下。 

 

2、基本形成大城市框架 

 

在中心城市规划区内,基本形成统一规划控制、城市资源整合、设施统建共享、产业龙头集聚、具有较强整体辐射能力的大城市框架。框架内建成区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建成区内人口达到180万人,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3、基本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 

 

2010年形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纺织服装基地、鞋业基地、建材基地,形成全省船舶修造、机械制造、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基地和全省三大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之一。石化、纺织服装产值超1000亿元,建材、鞋业产值超500亿元,电子信息、船舶修造、机械制造、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汽车及配件、五金水暖、包袋制品产值超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 

 

4、基本建成亿吨大港 

 

重点建设泉州湾中心港区和湄洲湾南岸新港区,港口年吞吐量达1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200万标箱,努力实现以港兴城、港城联动,形成以液体石油化工、集装箱运输为主要功能的东南沿海现代化、多功能的重要港口。 

 

5、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市 

 

争取到2010年,初步形成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打造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业竞争力显著提高。科教文卫体事业主要发展指标居全省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6%左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0年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10%左右,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第三章  发展布局 

 

主动服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局,全方位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分工,淡化行政区域界限,加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根据各地要素禀赋、区位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东部科工贸文化旅游区 

 

指现有中心城区及周边和惠安南部为主的区域。突出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服务业相对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基础、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泉州经济开发区、鲤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洛江等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以微波通讯、光伏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服务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汽车及配件、工程机械等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其他高技术含量的加工业;以出口加工区、洛秀组团台商投资区为载体,主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发展对外出口加工,发展对台贸易,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台商投资区和对台贸易区;其他工业逐步向区外转移,“退二进三”发展服务业,发挥市场较为活跃、市场设施较为完备的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生产要素集散中心;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旅游中心。 

 

二、南部轻纺建材工贸区 

 

指晋江、石狮和南安中南部为主的区域,突出其纺织服装、鞋业、食品、建材、家具等产业集聚、制造加工能力强的优势,着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形成一批上规模、有影响、竞争力较强的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乃至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建成海峡西岸乃至全国重要的轻纺建材加工制造业基地。扩大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中国国际(晋江)鞋博会、中国(水头)石材博览会、中国粮油交易会和中国泵阀、水暖展洽会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型专业市场的辐射能力,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轻纺建材物流中心。 

 

三、湄洲湾南岸港口重化工业区 

 

指泉港区和惠安北部为主的区域,突出其深水港口的优势,发展临港工业,建设泉州石化园区(泉港、泉惠石化园区),加快斗尾船舶修造基地等临港工业区建设,以炼化一体化、中化重油加工、泉州船厂项目为龙头,形成以石化中上游原料为重点的石油化工产业和以大型船舶修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液态化工仓储中心和全省主要的大型船舶修造基地、航运中心。 

 

四、中部特色经济和产业梯度推进区 

 

指南安中北部、安溪、永春、德化县城及周边重点镇为主的区域,突出其县域特色经济优势和作为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向闽西北山区乃至赣南辐射的梯度传递区域的功能,加快发展茶叶、芦柑等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陶瓷、竹藤等工艺制品加工,生物制药、冶金、水泥、家具等制造业,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非污染型产业转移,适当扩大非农用地供给,合理布局产业园区,采用投资入股等形式,与沿海市(区)联合建设产业聚集区,增强重点开发区的辐射能力,强化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人口吸纳能力,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特色加工制造基地和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五、西北部生态建设保护区 

 

指晋江水系东西溪流域上游和其他边远山区的区域,突出其自然环境良好、资源丰富的优势和生态保障的功能,大力发展以无公害农产品和森林食品为主的生态型农业;以突出自然生态特点、与当地产业和文化相联系、与当地民俗风情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以合理利用各种矿藏资源为主的采矿业。加强矿区生态整治,加强河源地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德化戴云山、永春牛姆林、安溪云中山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适当再划定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对维护全市生态良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严格控制用地功能转移,严禁不符合功能区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和自然保护区域的投入,引导人口有序向外转移,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绿色农业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区和资源可持续开发生态功能区。 

 

第四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明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1、积极培植优势特色农产品 

 

优先发展壮大水产品、乌龙茶、芦柑、龙眼、德化梨、蔬菜、食用菌、马铃薯、畜禽产品、花卉等10种优势农产品。2010年,10种优势产品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85%。 

 

种植业。继续实施粮食良种工程,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粮经产值比例调整为30:70。积极发展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名特优新产品生产,增加加工专用型品种的比重,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重点扶持晋江上游东西溪两岸乌龙茶带,晋江东溪两岸芦柑带,晋江中下游两岸和324国道两侧龙眼带,戴云山早熟德化梨优势区,泉东南、泉中部和泉北部高山反季节蔬菜优势区,泉西北和泉中南食用菌优势产区,泉西北春秋种、泉中南冬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 

 

渔业。完成深沪、祥芝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争取崇武渔港纳入国家中心渔港规划,新建一批二级、三级渔港。调整渔业结构,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重点发展海水养殖业、远洋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拓展10米以外等深线的养殖空间,积极推广鲷科鱼类、虾蟹类等名优新品种和生态养殖模式。扶持远洋捕捞龙头企业和海外基地建设。 

 

畜牧业。稳定生猪生产,加快发展蛋禽、肉禽和节粮型草食动物生产。重点建设泉东南生猪优势产区、泉中南蛋鸡优势产区、沿海蛋鸭优势产区、永春白鸭优势产区,抓好德化、惠安山羊,南安黄牛等养殖基地建设。 

 

林业。抓好森林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2010年,全市森林蓄积量达2300万立方米以上,林业总产值60亿元。建立健全林业信息网络、林业执法和林业科技推广等3大服务体系。加快发展花卉业,重点建设“泉州花卉走廊”、洛江、晋江花卉优势区。 

 

2、继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建立完善一批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示范场、示范乡、示范村,加速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现代生物科技、农产品储藏加工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装备设施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以市、县农科所、良种繁育场及各专业大户为依托,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地开展粮油、茶果、禽畜、水产、花卉、食用菌等优质种养品种的引进和繁育,提高良种覆盖率。 

 

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围绕“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工作思路,继续实施“1333”工程(扶大扶强100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市级龙头企业,建设300个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培育30个农产品省级名牌,建设30个年交易额超5000万元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引导种养殖业发展规模经营,扩大和规范订单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201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0%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00家,产值超2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0家以上。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包装等与国家、行业标准相衔接,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二、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1、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完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加强对薄弱校改造,加快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建立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推进农村远程教育。完成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大力建设农村集镇文化设施,95%以上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达标,90%以上行政村有文化室;加快推进乡村设立图书室和体育运动场所。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85%以上乡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村级卫生组织建设;2010年全市100%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务人员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或专业上岗资格,乡村医生大部分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水平;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安居、成才、致富、亲情、保障”五大工程。 

 

2、加强乡村规划建设 

 

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城乡衔接。新、改建农村公路1213公里,县道提级改造157公里。抓紧对农村危桥和灾害路段的改造,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体制,推进县乡道三级公路和乡(镇)通建制村四级公路达标建设,合理安排公路客运站场建设,逐步提高通主要自然村路面等级与路面硬化率。积极推进田、林、路、河、住房、供水、排污等综合治理,加强农村改厕、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在经济较发达、人口较密集的乡村继续进行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村重组整合,撤并分散的自然村,鼓励乡村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大力推广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3、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重点建设农副产品营销服务、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服务和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等5大体系。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改造提升农村传统集贸市场,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消费。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协会、技术协会、营销协会等新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健全“三农”服务网,因地制宜建立与农业配套的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农业育种、种(养)植、病虫害防治、加工、市场等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以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镇化为主要途径,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向中部和沿海有序转移,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均衡协调。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扶持农村立足当地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工业企业和服务业。 

 

四、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征用征收办法、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采取政府征地企业租赁制、利用土地补偿费为被征地农民办理社会保险等补偿方式,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渔民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对被征地农渔民的转移支付。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完善村级财务托管制度,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抓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建立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完善滩涂养殖办证工作。继续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和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多元化林权投融资机制。 

 

第五章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城镇化步伐 

 

一、扩大中心城市规模 

 

强化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按照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发展要求,实施大城市发展战略,做好中心城市规划控制区的总体规划,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整合城市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形成城市功能完善、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基本框架。加快推进“一场一馆”、“两桥两环”、“三片三带”、“四规四改”建设和泉州市行政中心迁建;加快晋江、洛阳江两岸城市建设步伐,形成内外联接,四通八达的环泉州湾大城市骨干道路网络;加快规划区内现代化社区建设,推动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实质性转变,实现规划区内供水、供气、防洪排涝、污水垃圾处理、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城市公交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统筹共建共享。 

 

二、增强中心城市功能 

 

1、强化产业集聚功能,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 

 

积极推进高起点的加工制造业向相关工业园区集中,形成全市加工制造业的制高点和主要产业集群的核心。全力建设一批包括研发、服务、试验三大功能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力争建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中心、成果交易中心、生产基地和产品出口基地。 

 

2、强化要素集散功能,打造现代物流中心 

 

突出港口带动辐射作用,围绕铁路、公路枢纽和空港进行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建设,打破行政区划障碍,构建以中心区为重点的城市综合配送物流中心和以石狮为结点的纺织服装,以晋江为结点的鞋业,以南安为结点的建材、粮食,以泉港、惠安为结点的石化等专业化物流中心,抓好一批有较强集散能力和服务功能的物流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以市域物流为基础、区域物流为中心、国际物流为目标的企业集团,建成全省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3、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中心 

 

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的辐射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优质医疗、科技研发、现代服务机构等的空间集聚,统筹城市商务区规划建设,吸引各种现代服务企业进驻中心市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完善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4、强化文化凝聚功能,打造文化旅游中心 

 

高品位保护名城,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地段、文物和纪念史迹的保护工作,加快中心市区一批重点文博基础设施建设。从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角度深入“泉州学”研究,扩大“海丝”文化节、南音节、木偶节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的影响,把中心市区建成多元文化集中展示舞台。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旅游资源集聚优势,形成泉州“海丝”、“世界宗教博物馆”等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旅游龙头企业,成为全市旅游线路的中心结点,全市旅游业的辐射中心。 

 

三、完善市政公共设施 

 

1、城市道路交通 

 

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公交基础设施,提高线网密度、长度和站点覆盖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环泉州湾城市公交体系。建立快速便捷的城际交通体系,建立以公交为主,各种交通运输配套的城市交通网络;改进城市道路结构,解决交通阻塞难点,促进城市交通顺畅快捷。积极推进城市一环路、环城高速建设步伐,规划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2、给排水及供气 

 

重点建设泉州金浦水厂(第五水厂)、晋江市供水公司供水二期等项目。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健全应急抢险预案。加快城市管道液化天然气工程建设,确保2007年投入商业运营,推进公交车辆、出租车使用天然气改造和城市公交加气站建设,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供气网络。 

 

3、园林绿化 

 

倡导绿化文明,营造绿色环境。突出晋江、洛阳江绿色景观带,加快城市公园建设,重点抓好释雅山公园、芳草园、龙头山公园、潘山公园、泉州森林公园、植物引种园建设,提高社区绿地率,形成景观丰富、类型多样、布局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2%、38%和12平方米,争创生态园林城市。 

 

四、加快城镇化步伐,提升县域经济水平 

 

完善都市区协调发展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南安市区要发展成中等城市,发挥山海联动枢纽的作用,山区县城要加快发展为中小城市,安海、水头、崇武、湖头4个省级重点中心镇以及官桥、梅山、蓬壶等14个部、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要突出特点,突破“镇”的定位,对照小城市标准超前规划、跨越发展,建成全国、全省一流强镇或尽快融入所在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中小城市为纽带、重点小城镇为基础,分工有序、功能互补、规模协调的城镇发展体系。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和人口向大中小城市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化水平。 

 

按照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扶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县域经济向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园区化方向发展。沿海发达县(市)要跳出行政区划的藩篱,服务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融合。山区县要继续实施“大城关”建设战略,合理规划布局一些产业集聚园区,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的功能,提高接受产业转移、参与产业分工协作、吸纳扩大就业的能力,形成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互动互促的良性格局。大力推动山海协作,引导沿海无污染的产业向内地转移,加大项目布局、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向中部倾斜力度,大幅度提高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收入水平,努力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加大对山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施市直部门帮扶、市县对口帮扶,切实解决“老、少、边、岛”和欠发达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加快实施“造福工程”,鼓励少数边远贫困山区和遭受地质灾害的农户“异地奔小康”,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六章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加重提轻、稳一拓三”,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加重”即加速新型重化工业进程;“提轻”即加快整合提升以轻纺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稳一”即稳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三”即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 

 

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以延伸炼化一体化等项目的产业链为抓手,培育若干个“产业扩张”型产业集群;以推进泉州汽车基地、泉州船厂等重大龙头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若干个“龙头拉动”型产业集群;以建设石狮服装、晋江鞋业、南安石材、南安水暖、丰泽树脂、洛江五金、惠安石雕、安溪茶叶、德化陶瓷等板块市场为抓手,培育若干个“以贸带工”型产业集群;以拥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的企业为抓手,培育若干个“品牌引领”型产业集群。注重产业集群缺失项目招商和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项目。扶持壮大一批规模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的专业化、上下游分工协作体系的形成,重点抓好69家省级300强和100家市级重点工业企业、1000家市场潜力大、产品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的规模以上企业,在资源投入、土地保障、咨询辅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实施动态培育计划。建成若干个国际性、全国性专业市场及一批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展示中心、物流配送、信息发布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功能。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提升产业聚集水平,实现园区建设与培育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有机地结合。力争50家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 

 

二、培育新兴产业 

 

1、石油化工 

 

以福建炼化公司12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一体化工程、500万吨/年重油加工项目和60万吨/年PTA项目为龙头,加快建设泉港、泉惠石化园区。泉港石化园区重点发展石化中上游项目、氯碱化工和大型液体化工原料储运系统,以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带动成品油、有机化工、无机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合成材料及其后加工等系列产品开发。泉惠石化园区重点建设与福炼公司配套的30万吨级特大型石油码头和国家大型油库,发展重油加工和化工原料产品。2010年年炼油能力2000万吨以上,乙烯、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原料及合成纤维年生产能力均超百万吨。 

 

2、电子信息 

 

以建设国家级微波通信产业基地和射频系统芯片二次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重点,加强鲤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安光伏电子工业园、洛秀台商投资园区、台湾学者创业园、莲峰科技园、泉州软件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通信设备、光伏电子、数字视听产品、智能化安防监控、电子信息材料、电子仪器仪表、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新型元器件、机电一体化等产品,推动软件业、网络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基本形成海峡西岸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船舶修造 

 

加快引进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和先进技术、管理人才,加快泉州船厂等项目建设步伐,鼓励发展船舶配件、舱口盖、船用材料、船舶机械设备制造及清洗、表面处理等,推动修造船业跨跃式发展,逐步实现单船建造能力达10万吨级以上,造船生产能力200万载重吨的目标,成为全省重要的大型船舶修造基地。 

 

4、汽车及配件 

 

加快泉州汽车基地建设,整合鲤城江南、丰泽城东、南安霞美等汽车配件产业资源,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汽车生产企业,以大型整车生产企业为龙头,优势特色产品为重点,发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形成汽车生产基地,并争取建立汽车出口基地。加快培育整合泉州经济开发区汽车工贸走廊、展览城汽配城、晋江福埔交易市场,形成汽车物流中心。 

 

5、生物工程 

 

以培育种养优质品种、发酵工程、生物医药、现代中药、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生物纤维等新兴高新技术领域为重点,重点引进布点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大力扶持一批特色鲜明、有发展潜力的生物提纯中小企业。 

 

三、整合提升传统产业 

 

1、纺织鞋服 

 

建设纺织服装鞋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纺织业要继续引进先进技术和新型设备,以提高原料差别化率为重点,开发高档面料为突破口,提高纤维、纺纱、织造和染整技术,发展衣着、装饰产业用纺织品。服装要重视新材料开发,提高研发设计能力,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强化相关配套服务体系整合。加快规划建设两个基地、八个小区。两个基地即南安扶茂岭流行面料服装生产基地、新丝路(晋江)国际服装加工基地。八个小区即:晋江晋南纺织服装加工区、晋南漂染纺织加工区、石狮服装加工区、鲤城江南服装加工区、丰泽城东纺织服装加工区、惠南纺织服装加工区、石狮沿海三镇漂染服装加工区、安溪凤城服装加工区。 

 

鞋业以运动鞋、旅游鞋、休闲鞋为发展重点。运动鞋、旅游鞋以晋江陈埭、池店为重点,建设集新材料开发、成品鞋制造、鞋材原料、鞋机及数字制模相配套的国际性鞋业中心;休闲鞋以石狮、惠安为基地,建设成为引领国内外流行款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内休闲鞋生产基地。鞋材生产以塑胶材料、精细化工、鞋用纺织材料为主,重点发展具有功能化(耐高温、耐磨、耐蚀材料)、复合化(生物材料、高强度材料)、智能化(信息功能材料)、可降解材料等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中高档新材料产品。要大力吸收台湾、温州等地鞋材企业转移,发挥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品牌联合优势,形成网络式企业群体。 

 

2、建材 

 

鼓励建筑陶瓷企业引进技术先进、自动化水平高、生产能力强的生产线,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巩固发展南安石材、晋江建陶贸易加工基地,完善物流中心服务功能,形成国际性建筑建材加工、贸易中心。加大水泥业的技术革新力度,建设和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逐步淘汰立窑水泥。 

 

3、机械制造 

 

着力发展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制鞋机械、茶叶机械、环保机械、石化机械、精密机械等。以丰泽、惠安、南安、晋江、石狮、洛江等地为重点,加快资源整合,加强零配件企业和主机生产企业的分工协作,建成独具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械制造基地。 

 

4、工艺制品 

 

突出比较优势和特色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艺术档次,改善产品的外观,丰富产品内容,从单一的工艺品向工艺品家用化发展。德化工艺陶瓷要加强美术创作、材料研发、工艺技术提升;日用陶瓷要加快技术设备改造,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惠安石雕要发挥传统工艺优势,从狮子、九龙柱、佛像、历史人物向城市园林雕塑、石建筑构件及世界多种文化所能接受的石雕产品拓展。安溪藤铁要加快产品造型设计和研发工作,促进产品升级。树脂工艺要从单一工艺品向工艺品家用化发展,积极发展树脂工艺旅游商品。 

 

5、食品饮料 

 

加强企业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完善食品饮料加工标准体系,发展绿色食品,不断提高食品饮料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 

 

休闲食品以晋江、惠安为中心,开发生产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生态、健康、营养产品。加强原料产地和原料供应链的监控体系,形成糖果、果冻、饼干、膨化食品为主的国家级休闲食品生产基地。 

 

饮料生产以安溪、惠安、晋江、永春为主,着重发展茶叶、果汁、啤酒和保健饮料。从遵循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的环保标准入手,提高加工工艺,向深加工、绿色饮料方向发展。 

 

水产品加工以石狮、惠安、晋江为主,发展熟食品、小包装食品、干货、鱼粉等,对接连锁超级市场。利用水产品发展生物化学工业、制药工业。 

 

粮食深加工以南安为主,加快形成集仓储、精加工、深加工、贸易一条龙的粮油食品产业链。建设一批带动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骨干项目,引导农副产品向特色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6、其他传统优势行业 

 

纸品业以晋江、南安、永春等地为主,重点发展高档文化用纸、新闻纸及包装纸和纸板,加快发展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冶金业要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降低成本、节能增效、减少污染,重点发展低合金、微合金、高强度建筑结构钢筋、新型断面建筑铝合金型材以及市场急需的短线产品,发展以铁矿、黄金开采为龙头的矿产业。包袋制品业要进一步完善拉杆、纤维布、珍珠棉、拉链、箱扣、丝印等配套产业,不断发展适用新型产品。伞业加快发展晋江东石、南安诗山制伞业基地,在发展普通伞、防紫外线伞、自动伞和雨伞配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产品、提高规模效益。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 

 

1、建设旅游强市 

 

以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载体,以打造“海丝”文化旅游品牌为核心,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利用山海自然风光,整合旅游资源,按照一个中心区(泉州中心城区“海丝”史迹文化旅游区)、三大功能圈(泉北“惠女风情”滨海休闲旅游圈、泉南商贸对台滨海旅游圈、泉西安永德生态旅游圈)的功能布局,重点培育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系列、多元文化观光系列、休闲度假系列、自然生态系列、特色购物系列、台海旅游系列、红色旅游系列等重点旅游线路。大力开发与“海丝”史迹、清源山、紫帽山、崇武古城、惠女风情、郑成功、蔡浅古民居、牛姆林、茶都、瓷都等景点配套的旅游活动项目,完善食、住、行、娱等配套设施。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扶持发展旅游企业,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化,成为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 

 

2、发展现代物流业 

 

围绕建设全省三大区域性物流中心之一的目标,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重点抓好一批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依托产业集群,扶持建设一批主要原材料和工农业产品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争取建成泉州海关保税物流中心或保税仓库。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改造整合运输、仓储、商业、邮政、货代服务等企业的物流资源,加快发展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推动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加强与港澳台的物流交流与合作,提升物流现代化水平。 

 

3、改造传统服务业 

 

改造提升商品交易市场的规模和档次。重点要引进现代经营方式,对已形成的专业批发市场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形成一批有较强辐射力的全国性和区域性市场。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推动连锁经营向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向实行集中管理或专营专卖的行业扩展。加快电子商务市场的培育,逐步建立全市商品交易网络。鼓励发展特许经营,支持特色突出,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老字号企业发展特色经营网络。积极有序地扩大流通业的对外开放,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吸引跨国分销企业在我市设立商品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分销中心。规划建设大型现代化国际会展中心,整合各县(市、区)会展资源,创立统一的泉州会展品牌,促进我市会展产业稳步发展。加快建立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快速客货运系统。 

 

4、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加强和改进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完善科学的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一级市场,活跃二、三级市场,控制高档住宅开发,增加普通住宅供应量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推行以货币配租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廉租住房建设;建立房地产业信用体系,推进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行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6平方米。 

 

5、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 

 

加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发展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业,推进金融工具创新。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产业投资基金、银团贷款、企业债券、风险投资等新的融资方式,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汽车金融和出口信贷等业务,积极推进商业票据、债券、外汇、基金等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及境外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力促台资、港资金融机构入驻我市,积极发展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保险评估业务,拓展保险投资、工程投资、理赔代理、再保险等新业务,创新保险营销方式,适时开展国内外联保,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大力扶持担保业和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6、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把社区服务业网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小区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创新社区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加快建设规模较大、信息化水平较高、市场化运作的综合性社区服务机构。发展面向居民的物业管理、托幼、助老、文化娱乐、健身、医疗保健、教育、家政、安全等服务网络,不断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各种就业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网络平台。 

 

7、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 

 

鼓励发展科技信息、投资决策、工程咨询、技术服务、会计审计、律师公证、广告代理等中介服务。健全和规范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资产评估、房产交易、工程监理以及专业协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中介服务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加快中介服务行业对外开放。 

 

五、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 

 

    规范建筑市场,打击垄断市场、围标串标、买标卖标等违规行为,加强对建设合同、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管理。切实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建立工程担保、工程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建筑工程索赔制度。加大建筑业市场开拓力度,巩固提高本地、本省市场,主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东北等大市场,进军中西部新兴市场,瞄准境外市场。推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扶持建筑企业改革改制,做强、做大、做优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引导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全市特级建筑企业达2-3家、一级企业达60-70家,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总企业数60%以上,形成以一级、二级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结构,建筑业增加值达200亿元。 

 

六、加快“数字泉州”建设,促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拓展电信服务新业务。积极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和视频通信,推动宽带无线上网,做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广播电视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促进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稳步推进一个体系较完整的综合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扶持发展通信设备、信息材料、数字视听产品、软件、信息服务等五个行业;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等六个应用领域建设,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2010年,基本形成“数字城市”框架。信息化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在福建省的先进水平,力争跨入国内先进的信息化城市行列。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培育一批数字化(数字化购销、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设备)企业,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先进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管理、虚拟设计与制造、网络化异地协同设计和分散网络化制造等先进适用的信息系统。完成泉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与技术服务应用平台和制鞋、纺织服装、石雕石材、粮油加工、石化、陶瓷、五金机电、茶叶、柑桔等专业性ASP平台建设。建设100家以上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建立具有泉州特色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七、壮大海洋经济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海洋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科学开发港口资源、滩涂近海资源、海岛资源和深海远洋资源,加快改造提高盐业、海水种养业,发展壮大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业,积极培育海洋生物、海洋药业、海洋矿产和海水综合利用、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科技推广服务等新兴产业。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市,海洋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建设石狮祥芝全国水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完善以华洲、石狮祥芝水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以沿海重点渔业乡镇水产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海洋运输船队建设,推动大中小型航运公司合并重组,争取与国内外大型船舶运输公司合作,实现运力结构的大型化和集装箱化,努力开辟新的远洋国际航线。充分挖掘滨海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努力开发集休闲度假、文化观光、生态体验、商贸会展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依托港口优势,加快发展石油化工、船舶修造、能源等一批大进大出产业。培育一批附加值高的海洋生物化工、海洋保健品和功能食品企业。充分利用沿海优质石英砂资源,重点发展特种玻璃、玻璃纤维和玻璃钢制品等深加工产品。 

 

第七章  继续完善基础设施 

 

一、建立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港口 

 

科学修订港口发展规划,建立“一市一港一政”体制,实施港口规划发展的统一管理。合理优化各港区功能定位,泉州湾中心港区重点建设石湖、秀涂作业区,建设成为以承担集装箱、件杂、散杂货装卸为主,兼营客运、旅游服务的商业物流中心港区;湄洲湾南岸新港区建设各类大型深水泊位,成为全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和多功能国际中转贸易基地;深沪湾和围头湾港区要建成以服务地区生产为主的港区;基本形成以深水泊位码头为主体、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码头群。着力构建立体化集疏运体系,抓紧修建港口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快速通道,加快港口与高速公路主干道和铁路的连接,建立港口货物疏运“绿色通道”,不断延伸港口的经济腹地。以项目捆绑打包、“地主港”等建设新体制,重点吸引国内外大型码头企业特别是世界著名船公司参与码头泊位建设。大力改善“大通关”环境,构建资源共享的“大通关”信息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新增年设计吞吐能力4300万吨,集装箱240万标箱。重点建设肖厝作业区4#-7#泊位、石湖作业区4#-6#泊位集装箱码头;斗尾作业区福炼30万吨原油码头、斗尾中化30万吨原油码头、福建泰山10万吨石化码头、海洋5万吨和东港石化3万吨液体化工码头;秀涂作业区万吨级多用途码头;以及围头作业区二期工程、深沪作业区三期工程等地方多功能码头等。做好泉州湾通海航道增深和湄洲湾南岸港区洋屿环形航道、石井通海航道等疏浚工程。 

 

2、公路 

 

加强泉州沿海对中部腹地的辐射通道、与南北的福州、厦门的衔接通道以及疏港通道建设,高速公路重点建设“一纵、一环、一横”,即抓好泉三高速公路、泉州绕城高速公路和沈海公路福厦漳复线南安金淘至厦门泉州段,2010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260公里;一般干线公路网布局功能得到完善,重点建设能充分发挥高速公路集疏功能的干线公路,实现与相邻设区市之间、各县通泉州中心城市,相邻县、市、区之间通二级以上公路,大部分县市城区、交通枢纽、重要旅游区半小时便捷上高速公路网。建设省道201线(外线)、泉州晋江大桥,抓好省道203、206、207、306、307、308及国道324线等部分路段的改造。 

 

3、铁路 

 

按照“连通南北成网,改造既有线路,配套港口支线”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全市铁路网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大容量的福厦铁路泉州段;尽快建成漳泉肖铁路肖厝进港专用线,争取开工建设漳泉肖铁路斗尾支线,加快漳泉肖铁路市区段迁建改造和秀涂支线的前期工作进程;争取向莆铁路途经德化设站,湄洲湾南岸支线列入规划。争取开展泉州都市区内轻轨交通前期工作。 

 

4、民航 

 

扩大泉州晋江机场飞行区、配套区范围,延长现有跑道,加大候机楼面积,申报对外开放口岸,开通国际航线。结合航空工业区的发展,在机场范围内逐步形成飞行、航务区为中心,仓储区、工业区、生活区相配套,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航空城,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万吨以上。开展机场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 

 

二、形成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能力 

 

1、电源 

 

加快电力产业化发展步伐,大力推进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电源点布局。重点建设晋江液化天然气(LNG)电厂、南埔电厂二期、晋江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安溪煤矸石发电厂二期、炼化自备电厂、晋江热电厂项目。积极做好泉州火电厂(一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获批建设。201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483万千瓦以上,电力装机结构比例为水电16%、煤电55%、气电29%。 

 

2、电网 

 

扩大电网规模,推进资源优化配置。结合大型电源送出需要和加强受端骨干电网的要求,加快50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系统建设,推进电网技术升级。重点建设泉州北、惠泉500千伏变电站和东星等16个220千伏变电站;加快建设市中、江滨等66座110千伏变电站。全市500千伏变电容量达58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容量达1056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容量达1190万千伏安。 

 

3、新能源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新能源资源调查、勘探和评价,做好惠安风电一期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获批建设。全市风电装机容量达3万千瓦。 

 

4、能源储备 

 

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统一规划,有序开发,保护性开发,尽可能延长煤炭稳产期。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和能源生产供应基地,充分利用我市沿海深水港条件建设煤炭中转储备基地,积极争取国家布点建设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和沿海输气(天然气)、输油(成品油)管道,增强能源储备保障能力。 

 

三、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1、洪涝干旱灾害防御体系 

 

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完善防汛指挥决策系统、洪水预警报系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等,建设功能齐全、信息全面的防汛公共平台。加大对重要河段的疏浚与整治工作力度,确保行洪安全。继续抓好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续建工程(金塔、金潘堤段)、晋江下游九十九溪河道整治工程、南安市防洪堤二期工程、惠安县黄塘溪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洛阳江(桥闸)上游河段综合整治工程、泉港区排涝工程、晋江市晋东平原排涝工程等一批防洪排涝项目的建设。继续实施“六千”水利工程,基本完成“358”水库除险保安工程建设,集中力量抓好山围塘的除险加固,完成海堤巩固提高四期、五期工程。实施15片旱片治理、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 

 

2、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坚持依靠科学,依靠法制,采取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畜共患疫病的发生。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为依托,重点建立疫情监测、快速反应、防疫用药品供应、动物检疫、动物防疫监督五大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管理网络,强化对动物疫病的源头监管。进一步加强对进口畜禽类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防止境外疫情传入。 

 

3、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在农作物主产区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点,完善检测手段,健全农药残留监控体系,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建设完善粮油作物病虫监测点25-30个,果茶蔬经济作物病虫监测点15个和农区鼠情监测点若干个。建设和完善市、县两级产地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防控设施。新建惠安、洛江、德化等一批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控区域站。 

 

4、林业防灾减灾体系 

 

强化森林火灾监测预防和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御灾,建立防范救灾应急机制。完成5000公里生物防火林带营建任务和抚育任务,全市生物防火林带长度达1万公里,使集中连片的重点林区、行政区域界线、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村庄附近、道路两旁、农事活动频繁地带形成防火带闭合圈。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建立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完善森林防火监测与指挥信息系统。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网络,对主要森林病虫害和有害生物开展定期普查,健全重大森林病虫害举报制度,实现对全市森林病情、虫情的实时全面监控。 

 

5、气象灾害预警体系 

 

初步形成“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三大气象服务体系。完善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和海洋气象预警报系统,建立雷达等现代化气象监测及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提高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服务能力。合理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为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气象保障。 

 

6、海洋灾害防治体系 

 

实施海洋赤潮防灾减灾工作预案、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渔业防台风工作预案、泉州港溢油应急计划等,加快重点县市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加强各类海洋灾害的监测监控,及时通报海洋污染状况,监控近海海域港湾水质状况。利用“数字海洋”平台加快建设海域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海洋灾害预报和抗御决策系统。 

 

7、地震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体系、震灾预防体系、地震应急和紧急救援体系;建设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地震烈度速报台网、GPS连续观测网,做好交通、能源、通讯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重大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计,规划建设城市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地震应急疏散预案。沿海城市基本具备抗御6级地震能力。 

 

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调查精度,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建设安溪县省级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实施一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开展地质灾害预报,建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完善市、县两级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和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全市需要治理(避让)的地质灾害40%基本得到治理(避让)。 

 

8、环境安全应急体系 

 

提高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完善市、县两级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立健全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完善全市重点环境污染隐患应急救援预案,建立重点环境污染隐患应对处置数据库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提高突发环境污染预防与应对处置能力。 

 

第八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 

 

1、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启动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抓好石化、纺织、建材、机械、电力、钢铁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淘汰高耗能老旧汽车、船舶和落后农业机械。推进环保节能型公交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公交。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积极推广普及节约型建筑材料,启动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大力推广绿色照明技术,全市公共场所和市政道路、城市道路普及节能照明灯具。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对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制定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要求,对居民生活用电逐步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和阶梯电价。 

 

2、深入开展节约用水 

 

认真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计划用水制度,制订、完善晋江、洛阳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和行业用水定额,按照以供定需原则,确定工农业及各行业用水总量,实行计量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积极开展城市节水产品研发,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改造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漏失率,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强化工业用水大户的节水管理,在各污染集控区和高耗水的漂染、树脂、制革、造纸、电镀等类型企业中开展污水的净化再利用,其中再生造纸企业回用率90%以上,漂染、制革企业60%以上,电镀企业40%以上。推广节水型栽培、灌溉先进技术和设施,提高节水灌溉面积比重。 

 

3、加强国土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 

 

有计划推进 “空心村”、“城中村”、“城中厂”改造,盘活城乡闲置土地。坚持以项目定用地,以投资额定用地量,提高工业用地集约水平。继续整合工业园区、工业小区,完善园区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鼓励大企业、大集团、房屋开发公司及各类资本参与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中小企业进入标准厂房。严禁毁田烧砖,限制使用实心黏土砖,进一步推广新型墙体材料。

 

4、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 

 

加强对石化、纺织、鞋服、建材、机械、冶金、电力、建筑等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行设计规范、生产规程、施工工艺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产出率。开发木材代用品,降低木材中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包装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比重。改进产品包装,节约包装材料,推广易回收、易降解、易处置的包装,限制过度包装。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重点行业资源利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清洁生产企业,一批循环型工业(农业)园区和城市(镇),建设石狮节水型示范城市和泉港清洁生产示范区。基本建成重点领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危险废弃物处置体系。完善循环经济的管理运行体制,推进绿色GDP统计。加强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三大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和循环经济信息系统、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三、强化污染综合整治 

 

1、加强水污染整治 

 

加强水资源功能区管理,明确各功能区的水质保护目标,控制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完成流域沿岸乡镇垃圾集中处理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任务,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污染,以重要水源地、入河排污口为重点,加强江河湖库水质监测,建设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加强对农村饮水水源地的环境监管,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2、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 

 

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继续推行工业企业污染集中控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加强排污总量控制。流域所有工业污染源全面实现稳定达标,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占60%以上的重点工业污染企业实现在线监测监控。对污染物超标或超总量排放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在晋江、洛阳江上游流域和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基地,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出口加工型企业和漂染、制革、电镀、再生纸等重污染企业全面开展ISO14000认证。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超过90%。 

 

3、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城市污水、垃圾、烟尘、尾气和噪声污染治理。推进城乡结合部、旧城区的环境综合治理,推广生态住宅小区和智能化小区建设,规范物业管理,改善居住环境和质量。各县(市)必须统筹规划,建成能覆盖县城(市区)的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污水管网、垃圾收集系统,推进污水管网产业化和环卫服务市场化。加大城市内河水环境保护,实施雨污分流。2010年,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Ⅱ级标准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0%以上,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0%。 

 

四、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1、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水资源,开工建设碧坑水库、洛江八峰水库,建设石狮、晋江供水二期及南安沿海三镇供水等引调水工程。完成山美灌区南高干渠改造整治和金鸡拦河闸重建。提高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水平。 

 

2、合理保护利用海洋资源 

 

严格按照海洋功能区划,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保证海岛地形、岸滩、植被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继续实行伏季休渔,科学控制近海养殖捕捞强度,继续开展底播增殖、人工放流增殖,保护和逐步恢复海洋渔业资源。继续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强对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泉州湾河口湿地等临海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加强对港口、码头、围垦等重大海洋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防治措施,严格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快集中式海洋排污口划定工作,加强对近海重点污染养殖区的污染治理。近岸海域水环境达标率50%以上。 

 

3、合理利用和开发森林资源 

 

实施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生物多样性、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5大生态工程。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占一补一”制度。抓好江河源头及流域、大中型水库一重山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的建设。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8.7%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保持在林地总面积的39%左右。 

 

4、合理开发利用国土和矿产资源 

 

坚持“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原则,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在保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工矿企业用地的同时,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即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责任制、基本农田认定制度、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许可制度、高额补偿和占补平衡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突出抓好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项目和重点项目建设,把基本农田整理作为土地整理工作重点来抓。有计划实施生态退耕还林工作,对坡度在25度以上浇灌无保证、土质低劣、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优先实行退耕还林,对沿江沿河两侧地势低洼、耕作条件差、收成没保证的劣质耕地也要逐步退耕还林。基本农田保护率稳定在85%以上。 

 

科学划定矿产资源禁采区、限采区和可采区,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和开采规模。加强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实现矿产资源持续、有序开采。严格保护以市区“四山”(清源山、桃花山、大坪山、紫帽山)、“两江”(晋江、洛阳江流域)、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和省道、面城一重山和风景名胜区等为主的禁采区。严格执行矿山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促使采矿权人全面履行环境保护措施,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难以恢复的开采项目,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开采矿产资源。加强可采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重点治理安溪官桥、龙门,南安石井、康美、官桥,晋江东石、永和、英林,泉港南埔等重点采石区及永春天湖山煤矿、安溪潘田铁矿、德化阳山铁矿和双旗山金矿等矿区。狠抓崩岗综合治理、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茶果园水土流失治理、迹地植被恢复、生态修复等五大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提高水土保持综合防御功能。 

 

5、强化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 

 

在饮用水源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点水土保持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野生动植物分布区、重要湿地以及重要渔业水域等区域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强制性保护。加强德化戴云山、安溪云中山、永春牛姆林等国家级和省、市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重点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基本稳定,全市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 

 

第九章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一、强化技术创新 

 

围绕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泉州湾国家星火产业带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五个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行业协会职能作用,加快行业研发和检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五大载体建设,争创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加强行业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着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在若干产业领域努力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和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不断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对引进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和二次开发,不断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积极引导“产、学、研”的有效合作,扶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建立和完善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技术市场机制。建立健全中长期技术储备制度与奖励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机制。培植30-50家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引进培育100个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增10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创建20-30家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150项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依托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增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注重引进节约型、环保型项目成果,加强对能耗大、污染重企业的技术改造。不断完善科技成果项目转化成效评价和鼓励机制,落实跟踪责任制。研究制定配套扶持政策措施,设立高新技术项目成果产业化转化扶持资金,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成果对接项目。“十一五”期间,力争全市转化、落地1000项科技成果项目。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充分发挥专利资助资金的效应,进一步鼓励和调动我市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踊跃开展发明创造并及时申请专利,大力提升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数量与质量。加强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宣传和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加强专利、商标、版权、海关、司法、公安等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协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市本级科技攻关项目专利申请比例30%以上;培育50家以上的专利工作试点单位,全市3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技术。 

 

4、切实做好科普工作 

 

组织好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支持和鼓励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街道、村镇、旅游景点建立科普场所,开展专项性科普活动。积极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创新科技宣传和普及方法。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市技术创新的成就、典型和示范单位的宣传,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1、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 

 

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切实增加投入,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动鲤城、晋江、石狮、南安、丰泽、永春等县(市、区)创建教育强县(市、区),德化、惠安、泉港、安溪、洛江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重点建设26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汽车、电子、建筑等五大实训基地,办好一批与我市产业特点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全市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平均规模达到千人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一所省级重点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比例大体相当。逐步形成以就业、创业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3、继续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调整优化高中布局结构,鼓励达标校通过改建、扩建、合并和联合办学等形式,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高中达8所以上,带动一般高中尤其是农村高中办学水平的提高。 

 

4、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继续支持办好华侨大学、仰恩大学。提高泉州师范学院办学水平,努力创造条件组建泉州大学,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争取升格为泉州电视大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努力提高现有高专、高职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争取把黎明职业大学办成全省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建设长春理工大学泉州分院、石狮泰山国际航海职业学院、信息学院等民办高职院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5%以上,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健康协调发展。 

 

5、多元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坚持以公办骨干幼儿园为示范,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和儿童早期教育,基本形成城乡幼儿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幼儿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稳定在85%以上。加快特殊教育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市及各县(市、区)特教学校,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 

 

6、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有效应对社会需求,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教育培训、现代远程教育和谐发展,重视发展成人教育、老年教育,为构建覆盖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1、加快人才引进培养 

 

加强高等院校、党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和培训作用。创新吸引人才机制,继续抓好博士后工作站、高校创业园、台湾学者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生产力促中心、科技培训中心、高新技术孵化中心等八大创业载体建设,鼓励人才带项目来泉创业;编制发布人才引进专业目录,建立泉籍专家人才库,完善人才引进协调机制。加大政府对人才服务体系投入,建设人才中介行业协会,鼓励成立“猎头公司”。以高级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逐步完善人才资源二次开发机制。全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达60万人。其中培养造就10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00名在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有较高造诣、代表我市先进水平、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2万名在各条战线起骨干作用的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优秀人才。新培养技术工人20万名,其中高级工2万名,技师、高级技师2000名。 

 

2、营造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 

 

进一步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考评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内地山区和非公企业就业创业,推动沿海与山区人才合作与交流。制定和完善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职称评聘、激励保障等配套政策。 

 

四、建设文化强市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的作用,挖掘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树立个性鲜明的文化品牌,巩固和发展文化事业,努力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促使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 

 

1、增强泉州文化吸引力 

 

把泉州文化内容引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大力宣传弘扬开放、包容的气度和拼搏精神。突出宣传泉州海丝文化、侨乡文化、闽南文化、戏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南少林文化、南建筑文化、安溪茶文化、德化瓷艺文化、惠安雕艺文化,建立各种配套的宣传展示基地,结合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打响“魅力泉州”、“活力泉州”的文化品牌。重视培育都市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城雕、广场、旅游景点、城区绿化以及广告、街名、店名等要注重文化品位和艺术特色,体现人文内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和品牌特色。加强对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保护南音、梨园、提线木偶、高甲等地方特色文化。加快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 申报“世遗”和泉州南音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程,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和多元文化中心的吸引力。实施文学艺术精品战略和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战略,加快建设文学艺术创作展示基地,大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有计划地把泉州优秀地方戏曲、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民间工艺、书法美术等文艺精品和文物、学术、武术成果推向境外。发挥对台文化优势,建设好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进一步密切泉台戏曲、宗教、民俗、茶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2、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重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文学艺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网络。各县(市、区)达到省级文化先进县标准,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抓好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泉州大剧院、市图书馆新馆、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艺术中心、梨园古典剧院和南音艺苑等文化设施。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文化活动,创作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完成有线网络升级改造、数字网络电视建设。办好泉州晚报、泉州东南早报,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创办网络报刊,拓展新的新闻传播领域,争取创办图书出版机构。 进一步发展档案、地方志等事业。 

 

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制定鼓励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打破所有制界限、地区封锁和部门封锁,大力推动教育、体育健身、图书音像、文化娱乐、信息传媒、影视演出、网络文化服务、印刷出版等文化产业发展,鼓励支持各种投资主体发展文化产业。结合农运会场馆建设、自然生态恢复和维护、历史遗迹和民间文化开发等,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共生共长。积极探索创建多元化、跨行业的文化产业集团,努力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4、规范文化市场管理 

 

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社会行业组织,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职能。成立网吧、音像、娱乐协会,加强各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和监督,健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体制,完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群众举报监督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建立一支符合文化市场需求的专业执法队伍。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市场主体资质审查,维护合法经营,加大扫黄打非力度,确保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五、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职能,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比2005年下降12.5%、 10%和10%。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建成比较完善的疾病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网络。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职业病、人畜共患疾病等防治工作,有效遏制乙肝、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努力降低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优化城市卫生资源配置,重点建设市一院新院、福医大附属二院新院、市医疗中心、市儿童医院眼科中心、市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二期等医疗卫生项目,构建闽东南乃至全省一流医疗服务环境和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完善药品价格管理机制,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占全市人口总数45%以上。加快发展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总体实力位于全省前列。以承办2008年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为契机,建设一批能够承办国际性单项比赛和全国性运动会的体育场馆。各县(市、区)体育设施达到国家“四个一”要求,全市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沿海达1.5平方米,山区达1平方米。 

 

第十章 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职能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完善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决策听证和公示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分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合理划分市区两级政府管理权限,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2、健全完善市场体系 

 

加快发展资本、产权、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强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非经营性用地公开供地机制,探索工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方法。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深化土地、水、电、矿产等紧缺资源的价格改革和管理,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骗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快行业协会建设,扶持产业集群行业协会建设,逐步把县、镇两级行业协会整合并入市级行业协会中,实现“一业一会”。 

 

3、完善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 

 

完善市、县、乡三级财政管理体制,理顺财权、事权关系,建立健全县、乡财政保障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努力化解县乡政府债务风险。增加财政对农业、农村和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重点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建立健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实行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政策。 

 

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方式多样、政府调控有效的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强化政府预算投资统筹安排,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和效益评价机制,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和代建制,推行政府投资公示制度和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建立严格有效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社会投资的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全面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拓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扶持18家以上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再融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30家。 

 

4、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探索健全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机制、经营业绩考核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推行年度经营业绩责任制和经营者任期业绩考核责任制,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公用行业和其他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加快推进公用事业、交通、水利、外经贸、建筑等领域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5、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公用事业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对民营企业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法人招标、招股、转让经营权等方法,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方式进入交通、能源、环保、水利、城建、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发展信息、物流、旅游、会展、中介等现代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可以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矿产资源领域,具备资质的民营企业可通过“招、拍、挂”,依法平等取得探矿权、采矿权。 

 

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制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提升民营经济的规模化、高新技术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鼓励民营企业开展生产、技术、资本的联合、重组,扶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推动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继续鼓励民营企业的名牌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发挥民营企业在“中国名牌、世界名牌泉州板块”创建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发展开放型经济 

 

1、突出招商引资重点 

 

进一步改善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拓展利用外资领域,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注重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健全高质量的滚动招商项目库。重点抓好基础设施、产业链龙头、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项目招商。加强现有企业、行业协会、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标准厂房的招商,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营,发展代理招商、网上招商,创新招商模式。努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抓好一批超千万美元在谈项目的跟踪服务。拓展投资基金、项目融资、租赁融资等引资渠道。 

 

2、加强泉港澳侨经贸合作 

 

推进泉港合作八大平台建设和泉澳四项合作,全面提升泉港澳经贸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强与港澳各类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鼓励港澳企业参与我市企业的重组改造,积极引进港澳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争取在中小企业合作、人才交流、贸易合作、联合招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充分利用香港的融资渠道和营销网络,支持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和设立营销机构。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加强与海外侨亲和华人社团的联谊,密切与老一代华侨的联系,加强对华侨华人新生代特别是已接班的年轻一代企业家和政界、科技、文化等领域杰出人士的工作力度,建立长效互动机制,了解侨情,理解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 

 

3、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完善促进外贸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从供货大市向出口大市转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商品和化工、电子信息、机械等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努力创建中国出口名牌。鼓励进口经济发展急需的先进技术和重要资源。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积极扶持出口骨干企业,培育发展外贸企业集团,鼓励出口企业开展质量、安全、环保、诚信等认证。积极推进进出口企业加入国际连锁网络,大力开展网上贸易。建立健全境外投资服务机制,鼓励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建立营销机构、贸易网点和投资设厂,带动产品、技术和劳务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健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处置贸易争端能力。 

 

三、推动区域协作 

 

积极、主动地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加强在高新技术、高成长性和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产业领域联合分工协作。加强与福州、厦门等中心城市的分工协作,密切与莆田、三明的经济联系,推动闽中区域经济合作,拓展市外、省外腹地,不断延伸我市港口和产业的辐射范围。加强与大城市、大企业集团的对接和合作,积极吸引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投资泉州。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发挥外地泉籍商会作用,扶持一批国内市场占有率高、潜力大的名优产品,建立分销物流中心。鼓励企业面向中西部谋求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促进跨地区的企业联合、兼并等资产重组活动。 

 

第十一章 提升泉台经贸合作水平 

 

立足泉台关系的特殊地位,发挥“五缘”优势,拓展“六求”作为,突出经济合作和双向交流两个重点,使泉州在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发挥两岸直接“三通”的桥梁作用、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作用、经济优势互补的纽带作用。 

 

一、推动泉台各项交流 

 

健全台资企业服务机制,切实维护台商合法权益,发挥台商协会桥梁作用和台资企业示范作用,做好以台引台工作。加强同台湾经济管理机构、行业公会、知名企业集团和企业家的沟通联系,加强同台湾城市的联系互动,扩大海峡两岸农洽会、海博会、海峡石化展洽会、博鳌·海西论坛的影响,促进泉台经济、科技合作,推进泉台乡亲乡谊交流。 

 

二、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 

 

积极申办台商投资区,办好台湾学者(泉州)创业园,在现有的开发园区内设立若干“台商工业园”。利用我市石化、轻纺、陶瓷、鞋业、食品、五金机电等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的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动台湾大企业、大财团来泉投资。 

 

三、促进泉台农业合作 

 

以建设“海峡两岸(泉州)农业合作试验区”为契机,围绕茶叶、水果、食用菌、水产、畜禽、花卉等优势农产品,以农产品贸易中转、农业优良种苗引繁、农产品加工出口和生态休闲观光为重点,加强引进台湾农业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全面深化对台农业合作。 

 

四、建设对台航运经贸中心 

 

发挥泉州港“为海峡两岸通航服务”的主要功能之一,不断扩大与金、马、澎的货物直接往来,构建向台湾本岛延伸的物流通道。吸引台湾物流企业和航运公司来泉投资,参与物流园区、港口和航运线路的开发建设,为扩大对台航运直接往来奠定基础。把握建设“闽台旅游合作区”的有利机遇,推进泉台旅游双向对接,积极开办居民赴金门、马祖旅游,鼓励泉台合作设立旅行社,建成赴台旅游的便捷口岸。 

 

第十二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服务职能,努力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创业和就业环境,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着力解决结构性缺工问题,鼓励灵活就业和劳动者自主创业。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男女平等的就业制度和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力、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服务工作。积极扶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建筑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实行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等有关优惠政策。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以上,妇女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保持在45%以上。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完善“五险合一、地税代征”社会保险费征缴新体制,进一步扩大各类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增强统筹调剂能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制度,加大公共福利设施投入,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逐步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福利水平。 

 

三、实施依法治市,建设“平安泉州” 

 

制定和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继续加强领导干部、行政和执法人员、青少年学生、企业经管人员以及外来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深化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强化行政问责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依法治理,推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完善“四民主两公开”制度,提高基层民主自治和依法管理水平。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队伍职能作用。 

 

建设“平安泉州”。继续落实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预警体系和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公共安全的科技防范水平和管理、应急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和邪教组织、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引导作用,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监督管理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管理、信用信息披露管理、信用评级管理等制度。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责任,建设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加快信用市场建设,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培育发展一批信用征集、评价、担保、调查咨询等服务机构。 

 

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继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积极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活动,深化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力争80%以上社区建成文明社区,1—2个县(市、区)进入全国文明先进城市(城区、县城)行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形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共建格局,创建省级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30个。 

 

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围绕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两大任务,继续把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强化人口计生工作的服务、保障、综合治理功能。健全计生信息管理网络,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推行优生优育,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明显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计划生育的综合管理,在现居住地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强老龄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发展以助老为重点的老年服务业,力争市及县(市、区)各建成一所以上综合性的老年护理院或养老服务中心,50%以上乡镇设立敬老院。积极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儿童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 

 

七、切实完善国防动员体系 

 

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寓军于民”的方针,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国防基本知识。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医疗支前保障、油料支前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工程营房保障、科技信息保障、交通战备专业保障等队伍建设。增加国防动员投入,加快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人防基础设施、支前物资供应站、交通战备设施等项目建设,落实战备物资储备,完成中心市区及县(市、区)的重要物资储备库及一批大型平战结合公共工程建设,人防工程总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以上。建立完善国防动员预案体系和国防动员运行机制,提高战时国民经济快速反应能力、保障能力和重点经济目标防护能力。 

 

第十三章 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以编制和实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具体落实本纲要提出的“十一五”发展任务。以专项规划作为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并将其列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加强对“十一五”规划的宣传力度,让规划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深入人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规划实施。 

 

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泉州发展大有希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