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社区服务是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社区考察,要求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努力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十三五”时期,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福州市军门社区时提出的“三个如何”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推动“三个如何”在城乡社区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推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党建引领机制不断健全。大力推行近邻党建,推动“党组织建在居民小区上”,建立小区党支部9002个。二是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升。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7万人,建立社区工作者岗位及薪酬等级序列。三是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覆盖率75%,基本形成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为支撑,其他服务机构和设施为补充的城乡社区服务格局。四是供给功能不断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在社区100%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实现事务办理、家政养老、文体娱乐等服务集中供给。
面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人民群众新期待、基层治理新任务,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不断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础的重要举措;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生活品质新期待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二、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末,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服务主体和服务业态更加丰富,线上线下服务机制更加融合,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社区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更好解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同时,《规划》提出了7个发展指标,包括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100%,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10%,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30平方米,居民活动区域面积占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比例≥60%,城市社区政务通用自助服务覆盖率100%,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等。
三、主要内容
《规划》是指导“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主要阐述规划期内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组织保障等,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规划》主要内容分为4章5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阐述制定《规划》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依据。
第二部分为规划背景。主要总结我省城乡社区服务“十三五”发展成就,分析面向“十四五”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第三部分为总体要求。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加快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供给,补齐服务短板,创新服务机制。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城乡统筹、分类指导等5个基本原则,并明确了“十四五”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为重点任务。提出今后5年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8个方面主要内容和专栏项目支撑。一是健全党建引领机制。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打造基层党建服务阵地,不断丰富党建引领社区服务内容形式。二是增加城乡社区服务供给。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明确社区教育、卫生、文化、警务、法律、养老扶残、儿童福利、社会救助、应急管理、重点群体就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矛盾纠纷解决和心理疏导等服务内容,并提出“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三是补齐服务设施短板。要求统筹规划布局,整合优化土地和设施资源,规范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水平,完善社区治安防控设施等,并提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工程。四是优化服务功能布局。要求优化城乡社区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促进老旧社区更新和绿色社区建设。五是创新服务机制。要求完善服务统筹、及时响应、政府购买服务、服务评价、村(居)自我服务等5项机制,并提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六是加快推进社区服务数字化建设。要求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发挥信息技术在构建平安社区中的重要作用,构筑美好数字服务新场景,并提出社区服务数字化建设试点行动。七是加强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社区服务各类专业人才建设,加强社区服务志愿队伍建设,加强社区网格员队伍建设,加强社区服务教育培训,并提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八是促进闽台社区服务交流交往。要求推动闽台基层社区互动,探索闽台社会工作融合发展,加强闽台养老领域交流合作,拓展闽台婚姻家庭交流合作。
第五部分为组织保障。主要从组织领导、政策保障、法治支撑、考核评估等4个方面阐述落实任务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落地落实。